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21篇
  免费   466篇
  国内免费   646篇
耳鼻咽喉   36篇
儿科学   67篇
妇产科学   36篇
基础医学   378篇
口腔科学   71篇
临床医学   1045篇
内科学   858篇
皮肤病学   36篇
神经病学   232篇
特种医学   279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263篇
综合类   2980篇
预防医学   769篇
眼科学   103篇
药学   1360篇
  8篇
中国医学   1456篇
肿瘤学   153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80篇
  2022年   113篇
  2021年   135篇
  2020年   131篇
  2019年   145篇
  2018年   91篇
  2017年   135篇
  2016年   179篇
  2015年   215篇
  2014年   311篇
  2013年   301篇
  2012年   421篇
  2011年   475篇
  2010年   453篇
  2009年   476篇
  2008年   482篇
  2007年   471篇
  2006年   507篇
  2005年   591篇
  2004年   415篇
  2003年   432篇
  2002年   401篇
  2001年   338篇
  2000年   235篇
  1999年   250篇
  1998年   311篇
  1997年   335篇
  1996年   421篇
  1995年   416篇
  1994年   344篇
  1993年   117篇
  1992年   131篇
  1991年   104篇
  1990年   66篇
  1989年   35篇
  1988年   28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郑玮  王冰  任瑶 《中国现代医生》2023,61(13):69-72
目的 探索丹参注射液联合羟苯磺酸钙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对视功能和血清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1,IGF-1)、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水平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9年2月至2020年5月于浙江普陀医院就诊的106例DR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羟苯磺酸钙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羟苯磺酸钙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两组均治疗2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的出血斑面积、血管瘤体积、视野灰度值、黄斑厚度、黄斑水肿、视网膜循环时间、视力、血清学指标及疾病改善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1个疗程和2个疗程的出血斑面积、血管瘤体积、视野灰度值、黄斑厚度、黄斑水肿、视网膜循环时间、视力的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SOD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MDA、VEGF、IGF-1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疾病改善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丹参注射液联合羟苯磺酸钙治疗DR效果显著,可恢复视功能,提高视力,改善血清VEGF、IGF-1、SOD、MDA水平。  相似文献   
92.
目的:探讨血视黄醇结合蛋白(RBP)、血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血胱抑素C(CysC)联合检测在糖尿病肾病(DN)诊断中的价值。方法:227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尿微量白蛋白/肌酐分为非肾病组和肾病组,比较两组患者基本资料、相关生化指标及血RBP、SOD、CysC水平,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评估相关性,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RBP、SOD、CysC及三者联合检测对DN的诊断效能。结果:两组患者病程、收缩压、HbA1c、Scr、CysC、RBP、SO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肾病组RBP、CysC均高于非肾病组,而SOD水平低于非肾病组;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血RBP、CysC升高是DN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而SOD升高是DN发生的保护性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RBP(AUC=0.710)、SOD(AUC=0.744)及CysC(AUC=0.765)均能辅助诊断DN,且三者联合诊断价值(AUC=0.830)更高。结论:血RBP、SOD、CysC与DN发生和发展具有显著相关性,三者联合检测对于DN的早期诊断有...  相似文献   
93.
目的 回顾性分析帕金森病(PD)患者的尿酸(U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甲状腺激素水平,探讨UA、SOD及甲状腺激素水平在PD不同临床亚型、病情分期之间的差异。方法 选取2020年10月至2021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10例原发性PD患者和同期94例健康体检者分别作为PD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UA、SOD及甲状腺激素水平,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PD的影响因素。通过统一帕金森病评分量表(UPDRS)、发病年龄及改良版Hoehn-Yahr(H-Y)分期将PD患者分成不同亚组,比较不同亚组间UA、SOD及甲状腺激素水平。结果 PD组患者UA、SOD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FT3、FT4、TS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UA、SOD是PD发病的影响因素,且低水平UA和低水平SOD是PD发病的危险因素(P<0.05)。PD组不同运动亚型间年龄、性别、H-Y分期、UA、SOD、FT3、FT4、TSH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相似文献   
94.
近年来研究已证明血清肌红蛋白(Mb)用于急性心肌梗塞的早期诊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是体内的抗氧化剂,心钠素(ANP)是利钠、利尿、扩血管、降压的激素,同时检测Mb,SOD,ANP在急性脑梗塞患者治疗前后的水平,并探讨其相互间关系,  相似文献   
95.
肾阳虚证患者红细胞LPO、SOD和ATP酶活性的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肾阳虚证患者红细胞LPO、SOD和ATP酶活性的特点及其意义。方法 :观察 19例肾阳虚证患者和 2 1例正常人红细胞LPO、SOD和红细胞膜Na+ K+ ATP酶、Mg2 + ATP酶、Ca2 + ATP酶、Ca2 + Mg2 + ATP酶活性的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 ,肾阳虚证患者红细胞LPO含量升高 (P <0 .0 1) ,红细胞SOD活性降低 (P <0 .0 1) ;红细胞膜Na+ K+ ATP酶活性显著升高 (P <0 .0 1) ,而Mg2 + ATP酶活性变化无显著性差异 ,Ca2 + ATP酶活性升高 (P <0 .0 1) ,Ca2 + Mg2 + ATP酶活性也显著升高 (P <0 .0 1)。结论 :肾阳虚证患者红细胞内脂质过氧化反应增强 ,而抗氧化能力降低 ,红细胞膜Na+ K+ ATP酶、Ca2 + ATP酶和Ca2 + Mg2 + ATP酶活性升高 ;本研究为理解肾阳虚证的病理生理基础提供了初步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96.
磷脂酰胆碱500mg/kg灌胃20日可使O_3环境中的小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增强,血浆丙二醛(MDA)含量及外周血正染红细胞(NCE)微核率明显下降。结果提示:磷脂酰胆碱具有抗氧化作用及拮抗自由基造成遗传的损伤。进一步证实了自由基在微核形成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7.
目的:探讨了冠心病患者治疗前后血清SOD、ET及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方法:分别应用放免法和单克隆抗体法对42例冠心病患者进行了血清SOD、ET及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检测,并与35名正常健康人作比较。结果:冠心病患者在治疗前血清ET水平显著地高于正常人组(P<0.01),而SOD和CD4/CD8比值明显地低于正常人组(P<0.01),经治疗后一个月则与正常人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检测冠心病患者血清SOD、ET及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对判断病情及其预后均具有一定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8.
目的:研究赛庚啶对内毒素(LPS)血症小鼠氧化损伤的对抗作用。方法:小鼠尾静脉注射LPS,造成内毒素血症模型,观察赛庚啶能否提高小鼠24h存活率,并测定血浆NO的水平,心、肝、肾和脑组织中SOD和GSH-Px活力以及脂质过氧化产物MDA含量。结果:赛庚啶预防给药能够显著提高致死量LPS攻击后小鼠24h的存活率,使血浆NO2-/NO3-的水平显著降低,其中高剂量组SOD和GSH-Px活力增高,MDA含量降低。低剂量组SOD活力增高,但肝和脑组织中MDA含量下降不明显,肝和肾组织GSH-Px活力无明显增高。结论:赛庚啶预防给药能够防治LPS血症,改善小鼠LPS血症时重要脏器氧化性损伤状态,抑制血浆NO水平过度升高。  相似文献   
99.
用放射免疫分析测定75例肾病患者血清和尿液含铜锌离子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Superoxidedismutase,简称Cu-Zn-SOD或SOD-1)的含量,并与51名健康人对比。结果显示,慢性肾功能不全(CRF)血透组患者血清SOD-1含量显著增高(P<0.01),随着血液透析期的延长,其含量有渐升趋势;非血透组略有降低(P>0.05;其它肾病组明显降低(P<0.01)。三组患者尿液SOD-1含量呈不同程度增高(P均<0.01),并随着病变的严重程度而增幅更明显,血/尿SOD-1比值也随之降低。本文初步分析了这些变化的原因及意义。  相似文献   
100.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失血性休克大鼠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方法: 采用前瞻对照研究,用Chaudry方法(略作改动)复制大鼠失血性休克模型,60 min后回输血液和生理盐水进行复苏,部分加用乌司他丁治疗。检测不同时相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丙二醛(MDA)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表达水平。 结果: 大鼠失血性休克与复苏后血清TNF-α、IL-6及MDA含量均明显升高,SOD含量减少。用乌司他丁治疗后大鼠的血压、心率明显改善;血清TNF-α、IL-6及MDA含量均明显下降,SOD含量无明显变化。 结论: 乌司他丁通过抑制细胞因子的生成、减少氧化损伤而对失血性休克大鼠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