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007篇
  免费   820篇
  国内免费   1756篇
耳鼻咽喉   87篇
儿科学   78篇
妇产科学   75篇
基础医学   2253篇
口腔科学   310篇
临床医学   2047篇
内科学   1511篇
皮肤病学   106篇
神经病学   417篇
特种医学   456篇
外国民族医学   17篇
外科学   1071篇
综合类   5725篇
预防医学   877篇
眼科学   150篇
药学   2028篇
  7篇
中国医学   417篇
肿瘤学   951篇
  2024年   54篇
  2023年   171篇
  2022年   149篇
  2021年   171篇
  2020年   177篇
  2019年   204篇
  2018年   127篇
  2017年   217篇
  2016年   306篇
  2015年   382篇
  2014年   630篇
  2013年   688篇
  2012年   1029篇
  2011年   1296篇
  2010年   1147篇
  2009年   1163篇
  2008年   1442篇
  2007年   1268篇
  2006年   1115篇
  2005年   1223篇
  2004年   1037篇
  2003年   847篇
  2002年   673篇
  2001年   590篇
  2000年   428篇
  1999年   410篇
  1998年   296篇
  1997年   263篇
  1996年   229篇
  1995年   199篇
  1994年   147篇
  1993年   95篇
  1992年   112篇
  1991年   86篇
  1990年   78篇
  1989年   73篇
  1988年   30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早期生长反应基因-1(Egr-1)启动子可由电离辐射诱导,使得转导基因的表达可从时间与空间上进行调控,由此驱动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基因(TK)在胰腺癌细胞中高效表达,提高杀伤胰腺癌细胞的效率,本研究旨在观察辐射调控下的自杀基因的腺病毒载体在胰腺癌细胞中的表达。  相似文献   
32.
目的分别构建人乙型肝炎病毒(HBV)X蛋白、羧基端截断的中分子表面蛋白MHBst78、MHBst155编码基因的真核重组表达载体,以便进一步研究其转录激活功能及对宿主细胞信号传导通路的影响。方法设计合成3对寡核苷酸引物,以adr亚型HBV质粒pHBVDNA为模板,采用PCR法分别扩增HBVX基因、MHBst78与MHBst155编码基因片段;用HindⅢ,KpnⅠ双酶切HBVⅩ基因;用HindⅢ和BamHⅠ双酶切MHBst78与MHBst155编码基因片段后,分别定向插入到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相应酶切位点,转化宿主菌JM109,提取质粒,分别用上述内切酶酶切及DNA测序鉴定重组质粒。结果酶切重组体显示所切下的片段大小均与预计相符,测序结果与文献报道序列及预计结果一致。结论成功构建了HBVX基因、羧基端截断的HBV中分子表面蛋白MHBst78、MHBst155编码基因的真核重组表达载体,为进一步研究HBV转录激活蛋白HBx、MHBst78MHBst155对宿主细胞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3.
目的 利用包裹绿脓杆菌外毒素单元Ⅲ的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脂质体于体外靶向杀伤肿瘤血管内皮细胞。方法 通过结合实验。验证VEGF连接脂质体对肿瘤血管内皮细胞具有特异结合能力。利用体外细胞毒实验(MTT)方法,检测外毒素单元Ⅲ及靶向脂质体包裹的单元Ⅲ对肿瘤血管内皮细胞的杀伤作用。结果 连有VEGF的脂质体可与表达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的肿瘤血管内皮细胞特异性结合。结合率可达非特异性脂质体的2倍。在去除外毒素单元Ⅰ和Ⅱ后,单元Ⅲ的细胞毒作用消失。但包裹单元Ⅲ的VEGF-脂质体可特异性杀伤肿瘤血管内皮细胞。结论 VEGF-脂质体可特异性地识别肿瘤血管内皮细胞。并作为良好载体将绿脓杆菌外毒素单元Ⅲ带入细胞,实现其杀伤作用,可望成为一种有效的抗肿瘤物质。  相似文献   
34.
目的观察半乳糖化白蛋白磁性阿霉素纳米粒(ADR-GHMN)在正常肝脏中的靶向性,并观察ADR-GHMN在全身各脏器的分布特征及外加磁场对其分布的影响.方法大鼠正中开腹,肝动脉插管并固定,肝动脉注射125I-ADR-GHMN(相当于阿霉素0.5 mg/kg),左外叶加磁场,磁场应用30 min,移去磁场后,动物立即处死;对照组:肝动脉注射ADR-GHMN,左外叶不加磁场,30min后,移去磁场后,动物立即处死,立即取靶区肝、非靶区肝、肾、心、肺、小肠、脾及周围血作γ计数.肝组织作病理切片.结果注入的纳米粒75~85%分布于肝脏,其它脏器极少.病理切片显示磁区小动脉见大量纳米粒存在,对照组及非磁区肝中纳米粒很少见.结论ADR-GHMN在正常肝组织中有明显的磁靶向性;在磁场作用下,ADR-GHMN主要分布于肝脏,其它脏器含量很少;试验组肾、心、肺、小肠、脾及外周血于对照组的放射活性比较明显降低,表明磁性物质的存在使这些脏器的相对药物暴露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35.
36.
马尔堡病毒(MARV)是引起致死性出血性疾病的一种丝状病毒,目前尚无人用治疗药物或疫苗。先前的研究表明,一种表达MARV跨膜糖蛋白的减毒重组水泡性口炎病毒(rVSV)活疫苗(VSVΔG/MARVGP)可保护非人灵长类动物防御致死性MARV攻击。美国陆军传染病医学研究所Dadd—ario—DiCaprio等用这种疫苗对MARV接触后的治疗效果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37.
霍乱毒素B亚基(CT-B)具有很强的免疫原性。口服时,在宿主小肠内CT—B与神经节苷脂GM1结合,能够激发机体产生粘膜免疫球蛋白A(SIgA)和全身免疫球蛋白G(IgG)。近几年的研究表明,CT-B还能辅佐其他抗原刺激机体产生SIgA,具有免疫佐剂作用。CT-B亚基被认为是亚单位疫苗和肽苗的良好载体。在研制预防霍乱和大肠杆菌腹泻的新型口服多价疫苗中,已经注意利用CT-B的L述特性。本研究通过PCR技术定点突变,在CT-B基因3’端终止密码子处进行两个碱基的突变,消除了转译终止密码子并引入了限制性…  相似文献   
38.
构建携带人白细胞介素cDNA的人肝癌特异性闻生转录病毒载体。将HuIL-3cDNA克隆到逆转录病毒载体pMNSM的PL位点,构建SV40早期启动子驱动的载体pMNS-IL-3;从质粒pGEM,7Zf-AFPe中游离人甲胎蛋白增强子核心序列,先克隆 到pMNSM的PL位点上,  相似文献   
39.
杭涛  江时森 《医学研究生学报》2002,15(5):456-457,461
腺嘌呤核苷酸载体(ANT)是一种位于线粒体内膜上的转运蛋白,它在组织细胞能量产生和消耗的耦联中起关键性作用。作者就ANT的功能和表达情况及其与心力衰竭之间的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0.
为探讨简便、实用、长期培养肝细胞的有效方法,以Cytodex 3为材料,对Wistar大鼠肝细胞进行微载体粘附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