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95篇
  免费   149篇
  国内免费   98篇
耳鼻咽喉   32篇
儿科学   133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69篇
口腔科学   6篇
临床医学   549篇
内科学   497篇
皮肤病学   271篇
神经病学   101篇
特种医学   96篇
外国民族医学   8篇
外科学   185篇
综合类   1019篇
预防医学   127篇
眼科学   663篇
药学   388篇
  5篇
中国医学   281篇
肿瘤学   7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110篇
  2022年   119篇
  2021年   172篇
  2020年   121篇
  2019年   85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71篇
  2016年   86篇
  2015年   97篇
  2014年   173篇
  2013年   158篇
  2012年   235篇
  2011年   255篇
  2010年   237篇
  2009年   261篇
  2008年   332篇
  2007年   282篇
  2006年   272篇
  2005年   272篇
  2004年   245篇
  2003年   152篇
  2002年   110篇
  2001年   100篇
  2000年   78篇
  1999年   63篇
  1998年   45篇
  1997年   43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42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3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药物相关性血管炎(DIV)是指能确定与一种特定的药物相关且能排除其他原因所致的血管炎, 临床表现及病理特点与原发性血管炎类似。既往对抗甲状腺药物、降压药及抗微生物药物引起的DIV关注较多, 但随着药物的发展和迭代, 近年来越来越多证据显示TNF-α抑制剂、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抗病毒药物、抗纤维化药物等与DIV明确相关。本文综述了DIV的发病机制、常见相关药物以及DIV诊治等方面, 旨在提高临床医生对该领域的关注。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嗜酸性肉芽肿性血管炎(EGPA)患者的临床及胸部高分辨率CT(HRCT)影像征象,为临床诊断及治疗决策提供有效帮助。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临床确诊的EGPA患者的临床资料、相关实验室数据、HRCT征象、治疗及预后,应用SPSS 21.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5例患者中,男性8例,女性7例,中位年龄4...  相似文献   
23.
杨文杰  陶家驹  高红梅  吴永强 《天津医药》2006,34(10):715-715,756
1病例报告 患者男,42岁。主因间断咳嗽、喘息、发热1年余,关节疼痛1个月,于2004年11月2日入院。患者于1年前开始反复发作咳嗽、喘息、发热。1个月前出现左肩、双膝、右踝关节游走性疼痛,活动受限,四肢无力,左小腿麻木。于我院入院期间查肺功能为中度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FEV1%为52%,FEV,/FVC为0.49),胸CT诊断为双肺炎症、肺间质纤维化(图1)。因喘息明显静脉注射甲基强的松龙40mg每日1次,7d后疴腈缓解出院。既往过敏性鼻炎4年。入院查体,体温38.3℃,双肺满布干湿哕音。其余查体正常。入院后查结核菌纯蛋白衍生物(PPD)试验+++;血嗜酸细胞0.51。血核型周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p-ANCA(+)。骶髂关节CT示左骶髂关节炎性病变;支气管镜检查双侧各叶段支气管腔内可见弥漫性白色坏死物附着,黏膜肿胀、糜烂(图2),灌洗液及刷检查抗酸杆菌、结核菌培养均为阴性,活检证实为非特异性炎症,嗜酸细胞浸润(图3)。  相似文献   
24.
目的 探讨多模式检查在视盘黑色素细胞瘤(MCOD)中的应用。方法 收集2017年4月至2022年2月于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经多模式影像检查确诊为MCOD的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眼底检查、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SD-OCT)、B超及磁共振成像(MRI)检查的特征并与恶性视盘黑色素瘤进行鉴别。结果 眼前节检查有2例(2/20)伴有角膜水肿及葡萄膜炎改变,其余患者未见明显异常;眼底检查可见5例(5/20)患眼瘤体位于视盘表面,边界清晰,呈棕黑色,15例(15/20)患眼瘤体位于视盘旁,呈深黑色边缘不规则;B超显示所有患眼视盘前局限性高回声隆起,内部回声均匀,与周围组织间境界清晰,其中1例(1/20)患眼伴中度玻璃体混浊;FFA示造影早期所有瘤体均呈低荧光,晚期无明显荧光渗漏,其中2例(2/20)患眼中晚期视盘呈强荧光渗漏,提示患眼合并视盘水肿或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可能;SD-OCT检查可见视盘不同程度隆起,表面反射增强呈带状高反射,信号强度接近于色素上皮层,其下深层反射减弱为低反射。结论 多模式检查可以客观地评价肿瘤的生长及变化情况,为MCOD提供可靠的...  相似文献   
25.
目的 研究抗甲状腺药物甲巯咪唑(MMI)与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阳性血管炎的关系.方法 对33例Graves病患儿在服药前及服药后检测血ANCA.同时对我院近年来诊治的2例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Graves病)患儿在服用MMI期间出现ANCA阳性血管炎进行临床病理分析.结果 2例患儿在服用MMI第5~6年出现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阳性血管炎,临床出现血尿、肾功能减退,肾活检示肾血管炎改变,急性肾血管坏死伴新月体形成.经免疫抑制剂等治疗临床缓解;33例Graves病患儿服药前血ANCA均为阴性.有3例患儿分别在服用MMI第2、3个月及2年时出现ANCA阳性,阳性率9%(3/33).临床出现镜下血尿,服药后ANCA阳性率高于服药前(x2=5.3,P<0.05).3例患儿经对症治疗后镜下血尿消失,血ANCA复查转阴性.结论 MMI与ANCA阳性血管炎可能有关,可产生从轻到重的肾脏受累临床表现,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可使症状消失.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讨川崎病合并肺内多发结节病例的临床特点, 总结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儿童医院呼吸科2019年收治的2例川崎病合并肺内多发结节患儿的临床资料, 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2例患儿均为3个月婴儿, 以发热为主要表现, 符合川崎病诊断, 呼吸道症状轻微或不明显, 影像学检查发现肺内多发结节, 病原学、免疫学及肿瘤相关检查结果均阴性, 接受川崎病治疗后随访肺内结节逐渐消失。结合既往文献及本报道共10例川崎病合并肺内结节患儿, 90%为3~6个月龄婴儿, 80%诊断为不完全性川崎病, 患儿均有2个以上肺内结节样病变, 分布无明显规律, 大小不等, 80%的患儿存在不同程度的冠状动脉受累, 除1例患儿疾病急性期死亡, 其余患儿肺内结节在12 d~1年消失。结论川崎病可能合并多发肺内结节, 尤其是小月龄婴儿, 患儿多表现为不完全性川崎病, 易合并冠状动脉病变, 这可能与川崎病引起肺部血管受累有关, 预后多良好, 肺内结节可随川崎病治疗和病程自然消失。  相似文献   
27.
目的 采用光学相干层析成像(OCT)观察不同病程阶段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LHON)患者内层视网膜结构的变化。方法 单中心队列研究。纳入2017年2月~2022年5月间在本院首次确诊的LHON患者,按照其病程分组,评估不同病程之间视网膜内层结构的差异,并分析视力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纳入71例患者(142眼),年龄中位数18.0岁(P25=11.5,P75=30.0),其中未发病7眼(4.9%),病程<1个月28眼(19.7%),1~3个月46眼(32.4%),> 3个月61眼(43.0%)。小数视力中位数0.05(P25=0.01,P75=0.1)。OCT显示急性期视盘周围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水肿增厚,随着时间的延长,厚度逐渐下降,至慢性期明显变薄。黄斑区神经节细胞-内丛状层(GCIPL)急性期即出现萎缩变薄,其厚度随病程持续下降。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黄斑区GCIPL厚度和不同原发突变对最佳矫正视力(BCVA)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LHON以乳斑束优先受累为特点,...  相似文献   
28.
卢彦冰 《现代医院》2022,(6):884-886+889
目的 归纳血管炎各种类型的ICD-10编码,提高血管炎编码准确性。方法 以2012年CHCC共识为标准,总结血管炎的分类和编码,并予以案例分析。结果 大血管炎包括多发性大动脉炎(M31.4)和巨细胞动脉炎(M31.5);中血管炎包括结节性多动脉炎(M30.0)和川崎病(M30.3);小血管炎分为ANCA相关和免疫复合物相关性血管炎,前者包括显微镜下多血管炎(M31.7)、肉芽肿性多血管炎(M31.3)和嗜酸性肉芽肿性多血管炎(M30.1),后者包括抗肾小球基底膜抗体病(M31.0)、IgA相关性血管炎(D69.0)、冷球蛋白血症性血管炎(D89.1)和低补体荨麻疹性血管炎(L95.9);变应性血管炎包括贝赫切特病(M35.2)和科根综合征(H16.3);单器官血管炎包括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I67.7)和皮肤白细胞破碎性血管炎(L95.9)。结论 对血管炎进行编码时,需掌握该疾病的分类原则,注意病名别称,并紧跟临床进展。  相似文献   
29.
结节性多动脉炎(polyarteritis nodosa,PAN)是一种罕见的、主要累及中、小动脉的坏死性血管炎(necrotizing vasculitis),呈节段性分布,易发生于血管分叉处,病因尚不明确.目前,PAN的治疗方案主要为糖皮质激素,必要时联合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另外,各类生物...  相似文献   
30.
结节性多动脉炎(polyarteritis nodosa,PAN)是一种罕见的原发性的坏死性血管炎(necrotizing vasculitis),患者通常为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阴性,影响中等大小的肌动脉,尤其是心脏、肾脏等的血管组织.PAN临床表现、病程及治疗方法均不相同,几乎可侵犯每个器官,但较少累及肺部.PAN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