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59篇 |
免费 | 8篇 |
国内免费 | 7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3篇 |
基础医学 | 60篇 |
临床医学 | 12篇 |
内科学 | 6篇 |
神经病学 | 40篇 |
特种医学 | 8篇 |
外科学 | 4篇 |
综合类 | 72篇 |
预防医学 | 4篇 |
眼科学 | 38篇 |
药学 | 15篇 |
中国医学 | 9篇 |
肿瘤学 | 3篇 |
出版年
2023年 | 6篇 |
2022年 | 3篇 |
2021年 | 1篇 |
2020年 | 3篇 |
2019年 | 7篇 |
2018年 | 3篇 |
2017年 | 2篇 |
2016年 | 1篇 |
2015年 | 5篇 |
2014年 | 4篇 |
2013年 | 7篇 |
2012年 | 11篇 |
2011年 | 6篇 |
2010年 | 8篇 |
2009年 | 14篇 |
2008年 | 9篇 |
2007年 | 6篇 |
2006年 | 10篇 |
2005年 | 19篇 |
2004年 | 19篇 |
2003年 | 16篇 |
2002年 | 13篇 |
2001年 | 3篇 |
2000年 | 20篇 |
1999年 | 13篇 |
1998年 | 11篇 |
1997年 | 10篇 |
1996年 | 8篇 |
1995年 | 10篇 |
1994年 | 7篇 |
1993年 | 3篇 |
1992年 | 6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2篇 |
1989年 | 3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摘除双侧眼球对大鼠视交叉上核节律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成年Wistar雌鼠57只,随机分为实验组30只,行双眼摘除术。对照组27只。术后4周将各组动物体重相近的每3只列为一个配伍组,分别在09:00~10:00、17:00~18:00、23:00~24:00三个时间处死。将含有视交叉上核的脑组织经固定、恒冷箱切片后,用免疫组化ABC法染色显示视交叉上核内含VIP或AVP的神经元,微机图像分析仪上测量光镜下这两种神经元的相对切面面积及平均免疫反应强度。结果:(1)对照组不同时间处死的动物VIP能神经元切面面积以23:00~24:00最大,09:00~10:00次之,17:00~18:00最小,呈昼夜节律变化,AVP能神经元也以23:00~24:00最大,但在09:00~10:00和17:00~18:00间差异无显著性;(2)摘除双眼后各时间组间VIP能神经元和AVP能神经元切面面积均不再显示显著性差异。提示实验组动物视交叉上核的这两种神经元功能活动的昼夜节律已发生改变;(3)实验组和对照组动物的VIP能神经元和AVP能神经元平均免疫反应强度在所测的三个时间中,均未见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42.
目的观察电针对荷乳腺癌小鼠视交叉上核(suprachiasmatic nucleus,SCN)内Period基因的2个亚型Per1、Per2mRNA的表达及蛋白含量的影响,探讨荷乳腺癌小鼠电针后自发性活动节律变化的分子调控机制。方法将18只C57BL/6J雄性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电针组3组,每组6只。LD驯化10d后关闭光源,使小鼠处于自由运行状态(DD状态)。DD驯化10d后将含有MA-782小鼠乳腺癌细胞株的混悬液接种于模型组及电针组小鼠左侧腋下,建立荷瘤小鼠模型,成瘤后继续监测节律。7d后电针组小鼠进行电针干预,在CT12时相点针刺百会穴和长强穴,连续电针3d;空白组和模型组小鼠均在相同时相点CT12采用相同的方法捆绑固定,不予电针刺激。第3次电针后2h处死动物,切取脑部SCN组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测定各组小鼠SCN内Per1、Per2mRNA表达量,采用Western Blot法测定SCN内PER1、PER2蛋白含量。结果荷瘤小鼠SCN内Per1、Per2mRNA表达水平与空白组相比有明显降低趋势,无统计学意义(P0.05),电针后,mRNA表达量较模型组有明显升高趋势,尤以Per2的差异明显(P0.05)。荷瘤小鼠蛋白表达量与空白组及电针组相比均有明显差异,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CT12时相点电针百会和长强穴可以升高荷乳腺癌小鼠SCN内Per1、Per2mRNA的表达水平及其蛋白含量,提示电针对SCN内Per1、Per2等基因的作用,可能更多的是在转录后的翻译水平上,因为蛋白是最终执行功能的分子,这可能是电针调整荷瘤动物节律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3.
目的 评价正常成人视神经-眼平面(NOP)视交叉以外段颅神经的MRI表现,建立正常标准。方法 随机选择正常成人志愿者50例,采用GB1.5T MR/i echo spood plus超导型磁共振成像仪及相控阵头线圈,成像序列包括自旋回波T1加权成像(SET1WI)和自旋回波T2加权成像(SET2WI);扫描方位以NOP平面为基准扫描。分别测量两组视神经眼球后神经膨大段直径、眶内段视神经直径、长度,管内段视神经直径及该段视神经起始至同侧视交叉的长度,后者与眶内段视神经长度之和即代表颅外段视神经的长度。结果 NOP平面上,正常人眼球后神经膨大段直径为4.2±0.56mm,眶内段直径为3.1±0.45mm、长度为24.6±2.88mm,管内段视神经直径为3.2±0.49mm,至同侧视交叉的长度为18.7±2.40mm,颅外段视神经的长度为43.3±3.83mm。统计分析,正常成人组内性别和年龄、双侧视神经之间无显著差异。 结论 NOP平面评价视神经有很大优势,MRI可以很好显示视神经的形态,是研究其解剖和疾病的有效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44.
45.
神经内镜辅助经单鼻孔-蝶窦切除垂体肿瘤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采用经单鼻孔-蝶窦路径、神经内镜辅助摘除垂体肿瘤(PNs)的手术技术并评价其疗效。方法将2003年12月至2004年9月入住本科的连续78例PNs患者行磁共振成像(MRI)或CT扫描检查,显示鞍区肿瘤并压迫视神经与视交叉。均采用经单鼻孔-蝶窦路径、在神经内镜辅助下摘除PNs.结果71例患者(91.0%)肿瘤获全摘除,5例(6.4%)达次全切除,余2例(2.6%)纤维性肿瘤仅获部分切除。本组术后无死亡。对67例进行平均3个月的随访,64例(95.5%)视力迅速恢复,余3例(4.5%)亦有好转;术前有视野缺损的62例,术后60例(96.8%)恢复,另2例(3.2%)有改善。结论经单鼻孔-蝶窦路径在神经内镜下切除PNs,是一种有效的微侵袭手术方法,术中将内镜变换角度,有助于安全而彻底地切除肿瘤。 相似文献
46.
目的 :研究家兔血浆胃动素浓度的昼夜变化。方法 :放免法测定损毁视交叉上核前后血浆胃动素浓度的昼夜变化。结果 :损毁视交叉上核前胃动素浓度没有昼夜节律 ,损毁视交叉上核后胃动素浓度呈现昼夜节律 ,且其浓度明显降低。结论 :视交叉上核抑制了胃动素的昼夜节律变化 ,促进MTL的释放 相似文献
47.
目的:为视交叉血流动力学研究提供形态学资料。方法:应用墨汁明胶灌注切片透明法及图像分析技术对新生儿视交叉实质内的毛细血管进行形态观察和密度分析。结果:视交叉Ⅰ区的毛细血管密度为1.19±0.05,Ⅱ区为1.09±0.06,Ⅲ区为1.19±0.06,Ⅳ区为0.42±0.06,Ⅴ区中央板部为1.29±0.05,V区侧部为0.79±0.06。视交叉实质内毛细血管密度Ⅴ区侧部较低,为Ⅲ区的60%~73%;Ⅳ区最低,为Ⅲ区的31%~40%。结论:视交叉Ⅴ区侧部及Ⅳ区是视交叉微循环的薄弱部位。 相似文献
48.
49.
为了观察视交叉上核(SCN)的传出纤维,本实验采用兔抗VIP及AVP血清作为一抗对大鼠下丘脑SCN与视上核(SON)进行免疫组化双重染色研究,结果观察到在SCN尾段,位于腹侧份的VIP样神经纤维走向SON,而在SON的腹侧份的VIP样神经纤维走向SON,而在SON的腹侧份及背侧份可见VIP样纤维分布,并明显可见该纤维包绕AVP样神经元周围,由此本推测在SCN至SON之间可能存在直接的纤维联系,它可能是体内血浆和神经垂体的加压素(VP),催化素(OT)水平呈现24小时节律的又一原因。 相似文献
50.
目的 研究鞍膈的解剖特点,探讨其临床意义。 方法 应用成人15例尸头标本,在显微镜下进行解剖观察和测量。 结果 视交叉偏向蝶鞍左侧20%(3例),居于中线上66.7%(10例),偏向右侧13.3%(2例)。鞍隔孔完全被视交叉覆盖73.4%(11例),未被完全覆盖26.6%(4例)。鞍隔孔相对于视交叉的位置偏向左侧26.7%(4例),居于中线上66.7%(10例),偏向右侧6.6%(1例)。从上面观,鞍膈呈下凹型80%(12例),平坦型13.3%(2例),上凸型6.7%(1例)。鞍隔孔测量前后径为2.20 ~ 12.10 mm,左右径为3.10 ~ 13.40 mm;依据鞍隔孔的大小将鞍膈分为3种类型:紧密型,占13.3%(2例);常见型,占73.4%(11例);扩大型,占13.3%(2例)。垂体柄靠近鞍背前缘占53.3%(8例),居中占40%(6例),6.7%(1例)位于鞍结节后缘。 结论 鞍隔孔大小的变异可影响垂体瘤的生长方式,熟悉鞍膈及其周围解剖结构对鞍区手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