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9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7篇
耳鼻咽喉   3篇
基础医学   60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6篇
神经病学   40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72篇
预防医学   4篇
眼科学   38篇
药学   15篇
中国医学   9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免疫力低下患者具有罹患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感染反应的危险,常为非典型的方式,我们描述了1例30岁的男性,因VZV感染,视网膜,视交叉和视神经同时累受,并伴有双颞侧视野缺损。  相似文献   
22.
背景:有关视交叉池的显微观测指标不完善。目的:探讨视交叉池的境界、池内各结构测值、特征及临床意义。设计:抽样调查。地点及对象:在咸宁学院医学院手术显微镜室观测制备好的视交叉池,男16例,女4例,估计年龄30-60岁。干预:在手术显微镜下剔除额叶,保留其额叶下面的软脑膜、蛛网膜及鞍区周围的结构,观察、测量视交叉池的境界及池内各结构的相互关系及相关值。主要观察指标:视交叉池境界、池内各结构的相互关系、特征及相关值。结果:视交叉池是由视神经之间、视交叉和鞍膈上面相互延伸的蛛网膜所围成。在池内,视神经颅内段左右侧长度为(9.89&;#177;2.63)mm,厚度为(2.96&;#177;0.82)mm。视交叉前后径为(10.87&;#177;1.63)mm,左右径为(13.38&;#177;1.52)mm,厚度为(4.68&;#177;0.72)mm;视交叉正常型10例,占50%;前置型7例,占35%;后置型3例,占15%。垂体柄长度为(5.98&;#177;2.7)mm,前后径为(1.59&;#177;0.42)mm,左右径为(1.96&;#177;0.44)mm。纤维网直径小于0.06mm。结论:视交叉池内结构以视交叉中心,前续视神经,后邻垂体柄,下隔鞍膈邻脑垂体等;池内各结构借纤维网和缠结在纤维网上的小血管彼此牵连;故使池内结构显得非常复杂。在鞍区手术中应重点保护好视神经和视交叉及池内血管等。  相似文献   
23.
患者 男 ,50岁。双眼视力下降 1d于 1 987年 7月 1 5日来诊。因患者突感全身发热并咳嗽痰多 ,兼及头痛头晕 1d ,双眼视力亦同时下降 ,即至某医院住院治疗。当时右眼视力为 1m眼前指数 ,左眼视力0 1。双眼屈光间质清晰 ,视神经盘充血潮红 ,边缘不清且明显水肿 ,约 3D~ 4D。视网膜动脉如常 ,静脉充盈及迂曲 ,视网膜未发现出血斑或渗出物 ,黄斑光反射稍暗。诊断 :双眼视盘水肿。经颅脑科CT及核磁共振拍片检查 ,未发现颅脑内占位性病变。住院治疗给予类固醇药物以及维生素、抗生素、葡萄糖液静脉滴注 ,以减低颅内压。经治疗双眼视力…  相似文献   
24.
目的建立视交叉上核(suprachiasmatic nucleus,SCN)脑片与NIH/3T3成纤维细胞共培养的分子时钟诱导模型。方法选用7日龄SD大鼠,分离SCN脑片或皮层脑片,分别与NIH/3T3细胞共培养,分为SCN共培养组和对照组皮质共培养组,6d后连续24h每间隔6h收集NIH/3T3细胞,抽提细胞总RNA,实时定量RT-PCR检测时钟基因Per1mRNA水平。结果SCN共培养组Per1的表达均表现明显的节律性(P=0.001),对照组大脑皮质共培养组Per1基因表达均无明显节律性变化。结论成功建立SCN脑片与NIH3T3细胞共培养模型并诱导细胞内分子时钟的节律性表达,为研究SCN调控外周组织细胞生物节律提供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25.
视交叉上核的结构及其在昼夜节律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视交叉上核,是哺乳动物最重要的昼夜节律起搏器,它调整着哺乳动物一系列生理行为和活动有“昼夜节律生物钟”之称。近期的研究应用免疫组化,原位杂交,离体培养、移植试验,电生理技术等方法已开始逐步揭示SCN的功能性结构以及SCN在昼夜节律机制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6.
鞍结节和嗅沟脑膜瘤系颅底脑膜瘤的一部分,因与视神经、视交叉及双侧颈内动脉关系密切,术中容易造成重要结构的损伤和大出血的危险。我们于1988年10月以来对17例鞍结节和嗅沟大型脑膜瘤(肿瘤直径〉3cm)进行手术治疗,取得了良好效果。现结合文献对其手术人路、切除方法和疗效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27.
28.
29.
Renn和Rhoton是较早开展蝶鞍区解剖学研究的学者,他们首先对蝶鞍容积进行了测量。后来Lang等人观察蝶鞍发现,其存在着前、中、后床突,其间有骨桥和韧带相连。1764年,Klinkosch发现了颅咽管并命名之。1907年Schloffer首次经蝶窦切除了垂体腺瘤,自此引起了人们对蝶窦的研究热情。随着现代神经解剖学、显微技术、手术技术的进步,人们对鞍区解剖的认识逐渐深入,手术开展得越来越多。但鞍区解剖仍然是神经外科中的难点之一,现就鞍区显微解剖结构的特点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30.
目的:研究加味四逆散分时给药对应激性抑郁症大鼠下丘脑视交叉上核生物钟基因Per、Cry的表达及其昼夜节律的影响。方法:采用慢性不可预计轻度应激建立应激性抑郁症大鼠模型,采用RT-PCR法及余弦节律分析法观察分析抑郁症大鼠下丘脑视交叉上核Per、Cry的表达及其昼夜节律的变化。结果:慢性不可预计轻度应激使大鼠Per1、Per2、Per3、Cry2在大多数时间点(至少4个时间点)表达增强。应激性抑郁症大鼠下丘脑视交叉上核中Per12-△△Ct的中值、谷值上升,振幅增大,时相提前;Per22-△△Ct的中值、峰值上升,振幅增大,时相延后;Per32-△△Ct的中值下降、峰值上升,振幅无变化,时相延后;Cry12-△△Ct的中值、峰值、谷值下降,振幅无变化,时相延后;Cry22-△△Ct的中值、峰值上升,振幅无变化,时相提前。加味四逆散卯时给药(16.9g/kg)对Per2、Per3、Cry2表达增强以及Per2振幅增大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Cry2、Per2、Per32-△△Ct的中值、谷值和峰值紊乱以及Cry1、Per3峰值时间和谷值时间的紊乱具有明显的调节作用。加味四逆散酉时给药(16.9g/kg)对Per2、Per3、Cry2表达增强以及Per1振幅增大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Per2、Per32-△△Ct的中值、谷值和峰值紊乱以及Cry1、Per3峰值时间和谷值时间的紊乱具有明显的调节作用。结论:加味四逆散卯时和酉时给药主要是通过调节SCN中Per、Cry有关时间点的含量和改变其时间节律达到抗抑郁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