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9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7篇
耳鼻咽喉   3篇
基础医学   60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6篇
神经病学   40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72篇
预防医学   4篇
眼科学   38篇
药学   15篇
中国医学   9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褪黑素对小鼠视交叉上核c-fos基因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褪黑素对幼龄、老龄及光制颠倒条件下小鼠视交叉上核内c fos基因蛋白和mRNA水平的影响。方法 采用冰冻切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 ,观察褪黑素对小鼠视交叉上核c fos蛋白水平的影响 ;采用RT PCR法 ,扩增视交叉上核内c fosmRNA ,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法检测扩增产物。结果 幼龄鼠c fos蛋白水平及mRNA水平均高于老龄鼠 ;光制颠倒条件下 ,c fos蛋白及mRNA水平均受抑制 ;给予褪黑素 ,c fos蛋白及c fosmRNA水平均提高。结论 c fos基因表达水平随年龄增加而降低 ;光制颠倒可抑制c fos基因的表达 ;施用褪黑素 ,c fos基因表达水平提高 ,说明褪黑素可对抗增龄及光制颠倒对c fos表达的抑制作用 ,从而发挥抗衰老作用。  相似文献   
102.
急性视交叉内出血常引起急性视交叉功能损害 ,临床上比较罕见。现报道 1例如下。患者 男 ,36岁。 10d前突发头痛 ,双眼视力急剧下降 ,于 2 0 0 0年 12月 19日急诊入院。体检 :血压 10 0 / 75mmHg(1mmHg =0 133kPa ) ,各种实验室检查均正常。眼科检查 :视力 ,右无光感 ,左 0 1,右眼瞳孔直径 6mm ,圆 ,直接光反射消失 ,间接光反射存在 ,左眼瞳孔直径 3mm ,圆 ,直接光反射存在 ,间接光反射消失 ,眼底示黄斑中心凹反射存在 ,右视乳头略浅。视野 :右眼全盲 ,左颞侧偏盲。既往史 :2年前曾有类似发作 ,视力下降较轻 ,未作治疗即…  相似文献   
103.
目的 探讨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患者视束、视交叉的形态变化特征,分析其与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RNFLT)的关系。 方法 对37例POAG患者(POAG组)行全脑磁共振T1加权三维磁化强度预备快速梯度回波序列扫描,利用多基线、多平面重建技术显示视束、视交叉结构,测量视束脑池段横径(TD1)及高径(H1)、视束大脑脚周段横径(TD2)及高径(H2)、视交叉横径(OC-TD)、高径(OC-H)及前后径(APD)。以1000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采用两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各径线测量值,采用Pearson检验对POAG组各径线与RNFLT进行相关性分析。 结果 ①POAG组双侧TD1、H1、TD2、H2均小于对照组(P均<0.05)。②POAG组OC-TD、OC-H小于对照组(P均<0.05),而两组AP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POAG组双侧TD1之和、H1之和、TD2之和及H2之和均与双眼RNFLT之和呈正相关性(r=0.77、0.77、0.81、0.77,P均<0.05)。④POAG组OC-TD、OC-H与双眼RNFLT之和呈正相关(r=0.44、0.60,P均<0.05),而APD与双眼RNFLT之和无相关性(r=0.10,P>0.05)。 结论 POAG患者视束、视交叉萎缩与视网膜神经纤维缺损有关。  相似文献   
104.
患者,男,28岁.因头痛5年,性功能减退3 月,伴视力下降10 d入院.查体:左眼视力1 m数指,右眼视力0.5,左眼鼻侧视野缺损,右眼颞侧视野缺损,双眼底视乳头水肿边界不清.头颅MRI提示:鞍区3.1 cm×3.1 cm×4.7 cm占位性病变,境界尚清,垂体向下受压变扁,三脑室受压,注射GD-GTPA后肿瘤有明显不均匀强化,囊性部分无增强效应,术前考虑为颅咽管瘤.手术采用右翼点入路,术中见肿瘤来源于视交叉,鞍隔完整,垂体柄正常,视神经紧靠鞍结节,视交叉被压扁,穿刺抽出约4ml陈旧血性液,分块切除大部分肿瘤.术后病理诊断为神经鞘膜瘤.术后左眼失明,未出现其它并发症.随访半年左眼失明,右眼视力0.7,右眼颞侧视野缺损改善.  相似文献   
105.
目的:观察电磁脉冲(EMP)照射后大鼠视交叉上核(SCN)与松果体(PG)中Fos蛋白表达情况,探讨EMP对大鼠尽夜节律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采用SABC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对EMP照射后大鼠SCN与PG中Fos阳性神经元的变化进行检测。结果光照早期照射组,大鼠SCN与PG组织中Fos阳性细胞率及染色灰度值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黑暗早期照射组SCN的Fos阳性细胞率比对照组增高,染  相似文献   
106.
目的 比较眶外侧(LSO)入路与翼点入路治疗视交叉旁脑膜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进行显微手术治疗的视交叉旁脑膜瘤患者90例,其中40例选择LSO入路,50例选择标准翼点入路,术后完成至少1年随访。对2组的手术结局、与入路相关的美学结果以及术后入路相关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种入路组患者在术前脑水肿、肿瘤特征、手术切除程度、脑组织牵拉损伤程度、暂时性外科手术并发症、术后视觉结局等方面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是LSO入路的平均手术入路时长、手术总时长、患者住院时长均短于翼点入路,且术中失血量也少于翼点入路(P<0.05)。LSO入路患者无颞肌萎缩或发际线外有明显疤痕,而翼点入路患者颞肌萎缩率和发际线外疤痕发生率分别为16.0%(8/50)和86%(43/50),P<0.05。因此,LSO入路患者审美完全满意度高于翼点入路(P<0.05)。结论 LSO入路可以为视交叉旁脑膜瘤提供一个安全、快速、侵入性更小的暴露方式,可作为翼点入路的合理替代方法。  相似文献   
107.
108.
采用双侧眼球摘除大鼠模型,术后存活不同时间,用免疫组化法探讨视交叉上核内VIP和AVP免疫反应强度和面积的变化;对变化时明显的21d组进一步同光镜和电镜体视学方法进行形态学研究。<1>免疫组化研究:VIP免疫染色,21d组免疫反应强度和面积均比对照组降低(P<0.05),2d和7d组免疫反应强度和面积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AVP免疫染色,三个时间实验组免疫反应强度和面积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2  相似文献   
109.
视神经和视交叉的临床解剖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目的 :研究视神经和视交叉的形态结构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在手术显微镜下观测 15个尸体标本的视神经和视交叉的形态特征及毗邻关系。结果 :镰状皱襞沿视神经的长度为 0 .4~ 4.6mm ,1/3的视神经前段隆突 ,鞍结节均较平坦 ,多数视交叉后缘位于鞍背后方。视神经主要由垂体上前动脉供血 ,半数有分支沿视神经前行。视交叉的上面多由前交通动脉复合体供血 ,下面的内侧部多为垂体上动脉供血 ,外侧部多为颈内动脉和后交通动脉的分支供血。视神经上面覆有一层蛛网膜 ,再上面为直回下面的软脑膜 ,二膜间多数分开。结论 :国人鞍结节边界不易确定 ,按传统方法将视交叉分型有困难 ,所以宜按蝶棱与视交叉前缘间距判断前置或后置。手术中易损伤沿视神经行走的小动脉 ,电凝须特别小心。贴视神经上抬直回 ,实际上是沿粘着较少的界面分离 ,有半数需离断一些纤维小梁  相似文献   
1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