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49篇
  免费   717篇
  国内免费   808篇
耳鼻咽喉   118篇
儿科学   172篇
妇产科学   86篇
基础医学   1339篇
口腔科学   1131篇
临床医学   2521篇
内科学   735篇
皮肤病学   145篇
神经病学   634篇
特种医学   470篇
外国民族医学   8篇
外科学   905篇
综合类   3800篇
预防医学   1444篇
眼科学   634篇
药学   1503篇
  9篇
中国医学   676篇
肿瘤学   244篇
  2024年   79篇
  2023年   285篇
  2022年   247篇
  2021年   272篇
  2020年   293篇
  2019年   287篇
  2018年   165篇
  2017年   264篇
  2016年   340篇
  2015年   367篇
  2014年   640篇
  2013年   653篇
  2012年   876篇
  2011年   1025篇
  2010年   982篇
  2009年   886篇
  2008年   1401篇
  2007年   1071篇
  2006年   859篇
  2005年   1004篇
  2004年   746篇
  2003年   690篇
  2002年   537篇
  2001年   425篇
  2000年   315篇
  1999年   271篇
  1998年   226篇
  1997年   244篇
  1996年   195篇
  1995年   185篇
  1994年   166篇
  1993年   113篇
  1992年   106篇
  1991年   80篇
  1990年   80篇
  1989年   124篇
  1988年   29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4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面肌痉挛显微血管减压术的诱发肌电图监测和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面神经诱发肌电图对面肌痉挛显微血管减压(MVD)治疗的术中监测作用和术后疗效的评估。方法对26例典型面肌痉挛患者,于MVD术前、术中、术后,经皮刺激痉挛侧(手术侧)面神经下颌缘支,记录诱发同侧眼轮匝肌肌电位(MD-OC反应)变化,并以正常侧作对照检查。结果26例术前均记录到痉挛侧MD-OC反应,在术中操作不同阶段,21例见MD-OC反应消失,术后1周至3个月随访此21例,痉挛完全消失12例,明显减退5例,MD-OC反应不复存在,部分减轻4例再记录到MD-OC反应。另术中、术后均记录到MD-OC反应的5例,症状则无改善。结论面神经诱发肌电图用于MVD术中监测和预后判断,有其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72.
本文应用电镜观察了一次静脉注射参芪液60ml 前后对冠心病心气虚患者血小板聚集的影响。结果提示用药前冠心病心气虚患者与正常相比血小板扩聚型和聚集数都明显增加,用药后一小时上述异常现象明显好转。用家兔血小板体外实验表明参芪液对ADP 诱导的血小板聚集也有抑制作用。血小板超微结构的初步观察提示对血小板的伪足形成及颗粒释放也可能有一定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73.
本实验用块状生物活性玻璃陶瓷复钛网及部分脱矿异体骨修复犬下颌骨4-5cm长的节段性缺损(6例)并与单纯用块状生物活性玻璃陶瓷移植复相比较。  相似文献   
974.
张少斌  陶祥臣 《眼科研究》1996,14(4):229-230
测定了不同冷冻时间(20秒和3分钟)对不同方法保存兔角膜膨胀率的影响,结果显示:冷冻20秒及3分钟干燥保存组角膜膨胀率与新鲜组及低温冷冻保存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冷冻20秒和3分钟两组相比,三种保存方法的角膜膨胀率均有统计学学差异(P〈0.05),提示在角膜组织镜片加工时,应考虑不同保存方法和不同冷冻时间所造成的不同膨胀率对其厚度的影响,从而减少镜片加工时的屈光度误差。  相似文献   
975.
臭氧消毒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臭氧是氧的一种同素异构体,在室外大气中含量极少。早在1886年就有人试图将臭氧作为一种杀菌剂应用。由于臭氧发生装置的限制,几十年来,多只用于水的消毒处理。近年来,由于臭氧发生器的改进,可以在常温、常压下廉价生产较高浓度的臭氧,并能在一定范围内,通过电器控制浓度,因而有可能扩大臭氧的应用范围。本试就臭氧对空气、物体表面的消毒效果进行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976.
用氨基硅油微乳液与水的原位分散方法,制备了有机硅聚合物共混改性接枝环氧树脂水分散液,采用FT—IR、ATR、TEM以及TGA等对该水分散液的粒子形态、粒径以及成膜后的物理性能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与未改性的水分散液相比,改性水分散液的粒径减小,粒径分布变宽,粘度增大。TEM照片表明:有机硅聚合物在分散过程中被包裹在环氧树脂内部,形成“核-壳”结构的复合颗粒。改性水分散液成膜后的疏水、疏油性能和热性能显著提高,表面能降低。膜的超薄切片TEM照片显示:有机硅聚合物在成膜过程中向表面取向与迁移,FT—IR与ATR的测试结果进一步证实它们在膜的表面富集。  相似文献   
977.
胫神经缩窄术治疗下肢痉挛性瘫痪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Wang SJ  Chen GQ  Xiu B  Zuo HC 《中华外科杂志》2005,43(9):605-607
目的探讨胫神经缩窄术治疗下肢痉挛性瘫痪、矫正内翻马蹄足的手术适应证、手术方法。方法25例患者,其中脑瘫患者15例,其他患者10例。术前明确诊断病因,详细分析挛缩肌肉及神经支配,在显微镜下行胫神经缩窄术。术中神经电刺激定位运动神经和诱发肌电图监测。结果行胫神经缩窄术37例次,术后功能改善36肢。踝关节增加10°~45°背屈,改善率97%。内翻足26例,22足改善,改善率85%。37足中术后足底位置正常(足底完全着地)9例(24%),尚不正常4例(11%)。25例患者中,术后随意运动功能改善21例(84%),其中显著改善5例(20%)。4例无效均为脑瘫患者。结论胫神经缩窄术是治疗下肢痉挛性瘫痪、矫正内翻马蹄足,改善下肢运动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78.
Hao YQ  Chen TX  Zhu YZ  Li QS 《中华儿科杂志》2005,43(6):438-443
目的从脐带血单个核细胞(CBMC)和CD3^ T淋巴细胞膜表面CD25、CD45RA、CD45RO分子表达的角度,探讨静脉免疫球蛋白(IVIG)对新生儿免疫功能的抑制机制。方法利用IVIG和植物血凝素(PHA)不同组合对CBMC或CD3^ T淋巴细胞进行刺激培养,再利用四色免疫荧光抗体标记-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表面CD25、CD45RA、CD45RO分子的表达情况。结果IVIG可以抑制PHA诱导的CBMC的活化,表现为CD25分子表达的明显抑制;并且随着CD25分子表达的抑制,CD4^ 细胞表面的CD45RO分子的表达也被抑制,阻止了CBMC中的CD4^ CD45RA^ 细胞向CD4^ CD45RO^ 细胞转换。IVIG也可以抑制PHA诱导的脐带血CD3^ T淋巴细胞CD25分子和CD45RO分子的表达,但这种抑制程度远远不如对CBMC作用明显。结论IVIG可以抑制脐带血T淋巴细胞的活化过程,这种抑制作用除了与IVIG对T淋巴细胞的直接作用外,还可能通过了其他免疫细胞或免疫分子的间接介导。IVIG对CD4^ CD45RO^ T淋巴细胞的抑制作用可能是IVIG抑制B淋巴细胞免疫球蛋白释放的重要机制之一。新生儿期应用IVIG有可能使免疫功能低下加重。  相似文献   
979.
目的评价组合式全涂层翻修股骨假体在人工髋关节翻修术中的近期X线和临床效果.方法自2001年5月至2002年11月,对10例12髋采用组合式全涂层翻修股骨柄进行全髋关节翻修术.男3例,女7例,平均年龄54.2岁(35~71岁).其中,翻修原因除1例感染性松动外,其余均为无菌性松动.X线评价包括翻修前骨缺损,翻修前后的下肢长度、股骨偏心距、前倾角及翻修后假体骨长入.临床功能评价采用Harris评分.结果10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3.5个月.术前6例患者双下肢不等长超过2 cm,术后所有患者双下肢均恢复或保持等长.股骨偏心距、前倾角、颈干角基本恢复至初次手术前的水平.所有患者均在术后3~5个月后完全负重,术前髋关节疼痛缓解.至最后一次随访时,有11髋股骨柄发生骨长入,1例牢固纤维长入.髋关节Harris评分由术前的平均(25.67±15.58)分升高至术后平均(72.44±9.36)分.并发症主要为术中发生股骨骨折3例,无一例患者发生感染或髋关节脱位.结论组合式全涂层非骨水泥股骨翻修假体能够极大地方便髋关节翻修术,近期X线和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980.
Phospholipases A2 (PLA2s) belong to a family of enzymes that hydrolyze phospholipids at the sn-2 position leading to the liberation of fatty acids and lysophospholipids (Fig 1). Mammalian PLA2s are divided into two major classes according to their location: high molecular mass intracellular PLA2 and low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