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9181篇
  免费   21909篇
  国内免费   24197篇
耳鼻咽喉   3059篇
儿科学   4107篇
妇产科学   3635篇
基础医学   32264篇
口腔科学   6834篇
临床医学   40254篇
内科学   35479篇
皮肤病学   6034篇
神经病学   7010篇
特种医学   8864篇
外国民族医学   431篇
外科学   21719篇
综合类   95767篇
预防医学   15257篇
眼科学   5587篇
药学   34467篇
  512篇
中国医学   20889篇
肿瘤学   33118篇
  2025年   8篇
  2024年   2675篇
  2023年   8422篇
  2022年   10423篇
  2021年   12421篇
  2020年   8773篇
  2019年   8905篇
  2018年   5141篇
  2017年   7812篇
  2016年   9059篇
  2015年   9788篇
  2014年   14069篇
  2013年   14490篇
  2012年   19906篇
  2011年   22365篇
  2010年   20551篇
  2009年   21301篇
  2008年   23587篇
  2007年   20948篇
  2006年   20204篇
  2005年   20390篇
  2004年   16960篇
  2003年   14277篇
  2002年   11522篇
  2001年   10314篇
  2000年   8039篇
  1999年   6356篇
  1998年   5010篇
  1997年   4313篇
  1996年   3652篇
  1995年   3086篇
  1994年   2613篇
  1993年   1619篇
  1992年   1551篇
  1991年   1397篇
  1990年   1109篇
  1989年   1186篇
  1988年   348篇
  1987年   236篇
  1986年   203篇
  1985年   127篇
  1984年   61篇
  1983年   16篇
  1982年   18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5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5篇
  195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姜波  周永列 《江西医学检验》2002,20(3):131-132,166
目的 探讨非胰岛素依赖糖尿病(NIDDDM)三种主要自身抗体与胰岛细胞分泌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110例正常者和175例初诊为NIDDM的患者测定空腹及口服葡萄糖75克后2小时静脉血浆葡萄糖,胰岛素,C肽,胰高血糖素(分别简写为FPG、2hPG、Fins、2hIns、FCP、2hCP、FGCG、2hGCG),并计算其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同时,测定NIDDM组血清中谷氨酸脱羧酶抗体(CAD-Ab)、胰岛素自身抗体(IAA)和胰岛细胞抗体(ICA),根据三种自身抗体再把NIDDM组分为全阴性、全阳性、岛素自身抗体(IAA)和胰岛细胞抗体(ICA),根据三种自身抗体再把NIDDM组分为全阴性、全阳性、GAD-Ab阳性、IAA阳性、ICA阳性5个亚组。观察初诊NIDDM组自身抗体的阳性率和自身抗体与胰岛细胞功能的关系。结果 (1)NIDDM组GAD-Ab、IAA、ICA阳性率分别为29.1%(51/175)、31.4%(55/175)、18.3%(32/175)。(2)NIDDM组FCP、FGCG比对照组分泌增多,ISI降低(P分别为0.008、<0.001、<0.001)。(3)三种抗体全阳性、GAD-Ab阳性、IAA阳性、ICA阳性亚组的FCP均你于全阴性亚组(P<0.01)。其中全阳性亚组、GAD阳性和ICA阳性亚组的FGCG高于全阴性亚组(P分别为0.007、0.047、0.012)。结论 在初诊的NIDDM患者中自身抗体阳性预示其胰岛B细胞功能受损。  相似文献   
82.
殷平 《中华综合医学》2002,3(2):128-130
膀胱移行细胞癌(BTCC)的生长和转移依赖于肿瘤细胞中新生血管网络系统形成,其决定于在行定微环境中某些血管生成诱导因子和抑制因子之间的平衡。本主要对血管生成诱导因子,抑制因子及癌基因的表达水平对BTCC新生血管形成调控做一简述。  相似文献   
83.
来源于骨髓和脐带血的基质细胞基本特性的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比较骨髓与脐带血细胞体外培养基质细胞的基本特性,为基质细胞的选择应用提供依据.方法用Dexter长期培养体系培养骨髓和脐带血基质细胞,以细胞增殖、细胞形态、细胞化学染色、细胞表面及基质细胞支持另一骨髓细胞形成的鹅卵石造血区(CAFC),长期培养起始细胞(LTC-IC)为指标,比较两者的生长特性、成分及功能.结果①细胞生长特性:出现贴壁细胞时间,骨髓细胞为培养3d,脐带血细胞为培养5~6d;细胞融合成片时间,骨髓细胞为培养10~14d,脐带血细胞为培养12~18d;第21天细胞增殖数,骨髓比脐带血细胞增殖少;②细胞成分:21d培养后细胞成分,骨髓来源者以成纤维细胞为主,其次是巨噬细胞与内皮细胞,脂肪细胞最少;脐带血细胞来源者,以巨噬细胞为主,其次是内皮细胞、成纤维细胞,偶见脂肪细胞;细胞化学与上述结果基本一致;细胞表面抗原检测,CD14、CD45的表达骨髓细胞明显低于脐带血细胞;③细胞功能:骨髓来源的基质细胞较脐带血细胞的基质细胞支持另一骨髓细胞形成的CAFC和LTC-IC明显多.结论①生长特征:形成贴壁细胞时间骨髓较脐带血短,骨髓细胞比脐带血细胞有核细胞数增殖快、持续时间相对短;②细胞成分特性:骨髓来源形成的基质细胞以成纤维细胞为主,脐带血来源者以巨噬细胞为主;③细胞功能特性:骨髓细胞形成的贴壁细胞较脐带血细胞形成的贴壁细胞更利于CAFC、LTC-IC生长.  相似文献   
84.
增生瘢痕皮肤中转化生长因子基因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和转录因子Smad 2,Smad 3三种基因影响增生性瘢痕形成和胎儿皮肤伤口无瘢痕愈合的调节机制.方法 32份被检测标本中包括增生性瘢痕8份,其对应的正常皮肤组织8份,胎儿和成人皮肤组织各8份.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方法(RT-PCR)检测这3种基因在不同的组织细胞内的表达变化规律.结果 TGF-β1、Smad 2 和Smad 3三种基因在增生性瘢痕、胎儿和出生后机体皮肤组织细胞内都有表达.在所检测8对增生性瘢痕和其对应正常皮肤细胞中,这3种不同基因在增生性瘢痕细胞中的表达量高于正常皮肤细胞的组数分别为TGF-β1基因有5对,Smad 2基因有8对,而Smad 3基因有5对.在胎儿皮肤细胞内,TGF-β1的mRNA含量明显低于成人皮肤细胞(t=2.204,P<0.05),差异有显著意义;Smad 3基因表达也呈相似的变化规律,mRNA含量显著低于成人皮肤细胞(t=4.269,P<0.01),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而Smad 2基因的mRNA含量却明显高于成人皮肤细胞(t=6.685,P<0.01),差异亦有非常显著意义.结论 TGF-β1和它的下游信号分子Smad 2,Smad 3可能与增生性瘢痕形成密切相关.在增生性瘢痕细胞内,这3种基因高表达可诱导胞外基质大量沉积,加速成纤维细胞增殖,促进组织纤维化.TGF-β1和Smad 3基因在胎儿皮肤组织细胞内低表达可能是皮肤伤口无瘢痕愈合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5.
转hCTLA4Ig树突状细胞诱导T细胞免疫耐受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通过逆转录病毒载体将人CTLA4Ig转染DCs ,探讨转人CTLA4Ig(hCTLA4Ig)树突状细胞 (DCsRev)诱导T细胞免疫耐受的可能性。方法 通过重组逆转录病毒将目的基因hCTLA4Ig转染到大鼠骨髓来源的DCs中 ,通过流式细胞检测目的基因hCTLA4Ig表达及DCs表面分子的改变 ;通过混合淋巴细胞反应 (MLR)检测DCsRev抑制T细胞免疫反应的能力。 结果 重组逆转录病毒转染DCs的最大效率为 91 2 5 % ;在功能上 ,DCsRev不但丧失了刺激MLR的能力 ,并且能够强烈抑制MLR中反应T细胞的增殖 ,而且抑制率与加入DCsRev的数量和DCsRev预处理反应T细胞的时间长短有关。具体来说 ,DCsRev数量在 10 3 ~ 10 4之间时 ,抑制率与剂量呈正相关 ,最高为 71 96%。而当DCsRev数量达到 5× 10 4抑制率下降为 5 9 2 %。在 12~ 48h之间 ,随着预处理时间的延长 ,抑制率却不断下降 ,预处理 12h抑制率最高 ,为 99 6%。但不做预处理 ,在反应开始时同时加入DCsRev ,则抑制率明显降低 ,仅为 5 9 2 %。对腹腔注射DCsRev大鼠脾T淋巴细胞体外分析表明 ,DCsRev也能在动物体内诱导耐受 ,但这种免疫耐受状态不能维持终身。结论 通过逆转录病毒载体将人CTLA4Ig转染DCs,不但DCs表面CD86分子被CTLA4Ig有效的封闭 ,并且能够诱导抗原特异性T细胞的免疫耐受  相似文献   
86.
1992年 1月~ 2 0 0 1年 4月 ,我院共收治肾细胞癌患者 181例 ,其中囊性肾细胞癌 12例 ,现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1 病例资料及诊断 :本组 12例 ,男10例 ,女 2例。年龄 14~ 76岁 ,平均 5 0岁。患者中 ,肿瘤位于左侧 8例 ,右侧 4例 ;上极 2例 ,下极 3例 ,中份 3例 ,占据肾大部分 4例。血尿 3例 ,腰痛 1例 ,1例行颅骨肿瘤切除后病理诊断为透明细胞癌 ,进一步检查发现肾原发病灶。体检 :B超发现 7例。根据Bosniak[1] 肾囊性肿块分类 :Ⅰ类为单纯性囊肿 ;Ⅱ类为有少许并发症的囊性病变 ,属良性 ;Ⅲ类为有较多并发症的囊性病变 ,一些属…  相似文献   
87.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PRK)后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角膜伤口愈合和解膜雾状混浊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将24只新西兰大白兔(24只眼)随机分为正常组(n=4)和手术组(n=20)。手术组每只左眼行PRK术,术中采用准分子激光器,角膜中央激光去上皮,然后按-10.00D近视进行切削,分别于术后第7d,14d,28d和3月于裂隙灯下观察记录角膜haze的变化并处死动物,将角膜组织制成石蜡切片,应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角膜缲TGF-β1mRNA的表达。结果:①从术后第7d开始,术眼均不同程度地发生了角膜haze,严重者可达3级,haze高峰约在术后第28d。②正常角膜上皮中TGF-β1mRNA有低水平表达,PRK术后第7d,14d和28d,角膜上皮TGF-β1mRNA表达明显增高。术后3月已开始降低;正常组角膜基质中未检测出TGF-β1mRNA,术后第7d,14,和28d,角膜基质中TGF-β1mRNA表达明显增高,术后3月已开始降低。结论:TGF-β1可能参与了PRK术后的伤口愈合,它可能通过促进角膜基质细胞的增殖和细胞外基质的合成而促进角膜haze的发生。  相似文献   
88.
89.
051656 反义c-myc重组腺病毒的构建及其抗骨肉瘤细胞的作用,051657 大鼠树突状细胞融合瘤苗的特异性抗骨肉瘤作用,051658 TRAIL协同多柔比星高效杀伤骨肉瘤细胞,051659 130例多发性骨髓瘤的实验室分析,051660 放射结合小剂量顾铂对骨转移癌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