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11篇
  免费   53篇
  国内免费   30篇
耳鼻咽喉   8篇
儿科学   7篇
妇产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48篇
口腔科学   7篇
临床医学   568篇
内科学   164篇
皮肤病学   9篇
神经病学   9篇
特种医学   98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117篇
综合类   651篇
预防医学   286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228篇
中国医学   45篇
肿瘤学   3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69篇
  2014年   89篇
  2013年   108篇
  2012年   155篇
  2011年   136篇
  2010年   137篇
  2009年   133篇
  2008年   161篇
  2007年   146篇
  2006年   164篇
  2005年   185篇
  2004年   93篇
  2003年   89篇
  2002年   88篇
  2001年   75篇
  2000年   48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患者女,53岁。因突发右侧肢体活动不灵3h入院。患者3h前上厕所时突然头晕,右侧肢体麻木无力,伴言语不清、视物旋转、恶心、呕吐,急来医院就诊。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病史8a。体检:T37.9℃,P102次/min,R20次/min,BP190/127mmHg。患者嗜睡,言语不清。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2mm,对光反射差,可见旋转眼振。皮肤黏膜无黄染、出血点及皮疹。表浅淋巴结未触及。双肺呼吸音粗,  相似文献   
52.
目的 评价低频小探头超声内镜检查(LFMPS)在胰腺内分泌肿瘤术前定位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2000年6月至2002年6月期间21例临床拟诊为胰腺内分泌肿瘤的患者术前行腹部 B超、螺旋 CT、磁共振(MRI)及 LFMPS探查(Fujinon 7.5 MHz低频小探头超声及超声系统),检查结果与外科术中定位和病理结果对照,评估LFMPS对胰腺内分泌肿瘤的术前定位诊断价值。结果21例患者中17例经外科手术及术后病理证实为内分泌肿瘤,4例未手术。其中胰岛素瘤16例(头部9例、体部 3例、尾部4例),胰腺外血管活性肠肽瘤1例,检出病灶的平均直径 2.02 cm。LFMPS确诊14例(82.4%),B超确诊9例(52.9%),螺旋CT确诊15例(88.2%),MRI确诊12例(70.6%),其中LFMPS对位于胰腺头、体部肿瘤以及直径<1cm病灶的确诊率优于其他常规影像方法。结论LFMPS对胰腺内分泌肿瘤的术前定位诊断准确率较高,且与肿瘤的位置与大小有关。  相似文献   
53.
小探头超声内镜(MPS)检查对食管黏膜隆起的定位、定性诊断具有重要意义。2003年4月~2005年8月,我院对98例食管隆起性病变患者行MPS检查。现将其护理配合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4.
目的评价18F-脱氧葡萄糖(FDG)双探头符合线路断层显像(DHTC)结合血清肿瘤标志物分析对肺部肿块良恶性鉴别的应用价值,并对两种方法进行比较.方法 160例胸部X线或CT怀疑肺癌的患者行FDG DHTC检查及三项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CYFRA21-1及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测定,两种检查间隔时间不超过2周.对肺部病变的FDG浓聚程度及特征进行分析,以局部斑块状明显浓聚灶且靶/非靶比值(T/N比)≥1.3为阳性(肺癌);反之,肺部病变无明显放射性浓聚, 或浓聚呈云片状、散在性模糊的影像且T/N比<1.3为阴性(良性病变).三项肿瘤标志物中有 1项或1项以上超过正常值上限即为阳性(肺癌).上述检查完成后1个月内得到病理等最终诊断结果.结果 127例患者最终确诊为肺癌,另外33例为肺部良性病变.FDG DHTC对肺癌诊断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94.5%、84.8%和92.5%.血清肿瘤标志物测定对肺癌诊断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67.7%、84.8%和71.3%.卡方检验显示FDG DHTC对肺癌诊断的灵敏度和准确性均明显优于血清肿瘤标志物测定,但两者的特异性一致.在7例FDG DHTC检查假阴性的肺癌患者中,有4例血清肿瘤标志物测定为阳性 ,提示后者对肺癌的诊断仍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结论FDG DHTC检查对肺癌的诊断是一种灵敏可靠的方法.虽然血清肿瘤标志物测定对肺癌诊断的灵敏度和准确性均远低于FDG DHTC检查,但二者综合分析仍有助于提高肺癌诊断的阳性率.  相似文献   
55.
目的探讨内镜超声小探头(EMU)在上消化道隆起病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我院收治的230例患者,常规内镜诊断的265个上消化道隆起病变,行EMU检查并分析检查结果。结果本组共265个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其中,食管103个,胃148个,十二指肠14个;腔外压迫8个,余257个为腔内病变;间质瘤122例,异位胰腺32例,静脉瘤12例,静脉曲张16例,囊肿20例,脂肪瘤41例,息肉14例。对部分患者行内镜下治疗和外科手术。结论 EMU检查能清楚显示消化道壁的层次结构,对上消化道病变的起源有定位作用,可为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6.
目的探讨阴道探头经腹壁检查在阑尾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892例急性阑尾炎患者应用阴道探头经腹壁进行扫查并经手术确诊,回顾分析术前声像图资料。结果本组892例急性阑尾炎中术前经阴道探头经腹壁检查诊断阑尾炎875例(98.10%),误诊及漏诊17例(1.91%)。结论阴道探头经腹壁对阑尾炎诊断较普通腹部探头及小器官探头准确率高。  相似文献   
57.
<正>臂丛神经阻滞是应用已久的一种上肢手术的麻醉方式。传统腋路臂丛神经阻滞多在体表定位后利用神经刺激器诱发肌肉颤搐或盲探寻找异感来完成,但是受肥胖、解剖结构变异等因素影响,并发症发生率高、阻滞成功率较低、患者痛苦多等是较常见的问题。近年来,随着麻醉可视化的进展,超声引导下行腋路臂丛神经阻滞日益被重视,操作者能够通过超声图像来对神经及周围组织的结构进行清晰地分辨,降低并发症、提高阻滞成功率[1]。分析我院通  相似文献   
58.
编者的话     
肌骨超声是近年来临床超声发展最为迅速的领域之一,其在创伤骨科、运动医学科、风湿免疫科、疼痛医学以及康复医学等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和深入。在相关病变的诊断、鉴别诊断、治疗随访、疗效预测和超声引导下治疗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期肌骨超声专辑邀请了该领域相关资深专家为通信  相似文献   
59.
微探头共聚焦激光显微内镜(pCLE)是一种新型的消化内镜诊断技术,可将组织放大1000倍,能同时观察组织表面形态学结构和细胞甚至亚细胞水平,提高了普通自光内镜的病理诊断速度和准确性,达到了实时"光学活检"的目的。pCLE通过内镜钳道进入体腔进行检查,较整合式共聚焦激光显微内镜具有更广泛的应用范围,在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本文就pCLE的临床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0.
目的 探索表浅食管鳞癌黏膜下深部浸润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在此基础上构建预测淋巴结转移风险的评分系统,并初步评价评分系统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2005—2017年南京大学附属鼓楼医院267例外科术后病理证实为黏膜下深部浸润(距黏膜肌层≥200 μm)的表浅食管鳞癌病例纳入回顾性分析,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索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选取P<0.1的自变量建立危险因素评分系统并对自变量赋分,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的临界值对267例病例进行风险分组,淋巴结转移率行多组间对比分析。 结果 267例表浅食管鳞癌黏膜下深部浸润者中,71例(26.59%)术后病理证实存在淋巴结转移。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分化程度为中度或低度(P=0.015,OR=2.802,95%CI:1.225~6.409)、血管侵犯(P=0.043,OR=3.450,95%CI:1.040~11.445)、淋巴管侵犯(P<0.001,OR=36.985,95%CI:13.699~99.856)为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黏膜肌层增生异常不是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81,OR=2.005,95%CI:0.918~4.380),但P<0.1。根据上述4个因素建立评分系统,黏膜肌层增生异常赋1分、分化程度为中度或低度赋1分、血管侵犯赋2分、淋巴管侵犯赋5分,ROC曲线分析显示淋巴结转移的最佳诊断界点为评分>2分,将267例病例分为低危组(评分0~1分,n=143)、中危组(评分2~5分,n=79)和高危组(评分6~9分,n=45),3组间淋巴结转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9.712,P<0.001),且趋势卡方检验结果显示3组淋巴结转移率具有线性上升趋势(χ2=109.298,P<0.001)。 结论 中度和低度分化、血管侵犯、淋巴管侵犯为表浅食管鳞癌黏膜下深部浸润发生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上述3个因素结合黏膜肌层增生异常构建的淋巴结转移风险评估系统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有助于个体化指导临床决策,对术后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