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6篇
  免费   67篇
  国内免费   104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50篇
口腔科学   44篇
临床医学   41篇
内科学   11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14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304篇
预防医学   27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247篇
中国医学   242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49篇
  2021年   47篇
  2020年   49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81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64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21.
目的:改进BSA-(Gd-DTPA)_n制备及纯化方法,探讨其作为磁共振造影剂前体的优势及应用前景.方法:BSA与二乙烯三胺五乙酸环酐反应生成BSA-(DTPA)_n,并与GdCb螯合生成BSA-(Gd-DTPA)_n.紫外光谱法鉴定其结构,并定量测定其中DTPA对BSA的偶联率.测定配合物体外弛豫时间T_1、T_2,分析其弛豫性能R1、R2.小鼠急性毒性试验评价药物安全性.大鼠磁共振增强扫描评价其活体内代谢及分布情况.结果:本研究制得的BSA-(Gd-DTPA)n配合物中n=26.体外弛豫性能RI约为7.00×10~(-3) L·mmol~(-1)·ms~(-1).比小分子Gd-DTPA的弛豫性能(3.52×10~(-3) L·mmol~(-1)·ms~(-1))提高近1倍.大鼠磁共振增强扫描显示BSA-(Gd-DTPA)-n和白蛋白一样具有长循环特性.结论:本实验改进方法可制备出磁共振造影剂前体BSA-(Gd-DTPA)_n,该配合物具备长循环特性,且具有多个可供修饰的氨基,可作为一种潜在的磁共振造影剂前体.  相似文献   
922.
背景:磨屑引起生物学反应从而导致人工关节的无菌性松动是假体失效的主要原因,因此获取人工关节磨屑研究其生物学反应对提高人工关节寿命有重要意义。 目的:获取纳米级人工关节磨损磨屑,进一步研究生物学反应。 方法:通过酸消化法和酶降解法获取人工关节磨屑,比较其分离效果,并获取不同尺寸的粒子,观察纳米粒子的形态。 结论与结论:①全髋关节模拟试验机运转循环次数对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磨屑大小、形貌有一定的影响。②磨屑粒径分布范围很广,大到100 μm以上,小到小于1 μm。③从消化方法上来看,酶消化和酸消化法分离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磨屑有效可行。  相似文献   
923.
目的:制备甘草总黄酮纳米混悬剂冻干粉并对其进行表征及稳定性考察。方法:采用冷冻干燥法制备甘草总黄酮纳米混悬剂冻干粉,测定其粉体学性质(休止角、堆密度),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UV),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FT-IR)和X射线衍射法(XRD)等对其进行理化性质表征,考察甘草总黄酮纳米混悬剂冻干粉的初步稳定性。结果:甘草总黄酮纳米混悬剂冻干粉再分散后的平均粒径(239.7±2.1)nm,多分散指数0.193±0.032;休止角41.45度,堆密度0.267 g·cm-3,UV和FT-IR分析显示甘草总黄酮的化学结构未发生改变,XRD分析显示药物始终是以无定型状态存在,且制备剂冻干过程中未发生晶型的转变;稳定性试验显示在高温60℃,相对湿度75%,光照强度(4 500±500)Lx条件下对甘草总黄酮纳米混悬剂冻干粉的外观性状、再分散性、休止角、堆密度、甘草总黄酮含量及1 h溶出度均无显著影响。结论:甘草总黄酮制成纳米混悬剂冻干粉可显著提高药物的溶出度,且药物的理化性质均未发生改变,冻干粉稳定性良好,可进一步制备甘草总黄酮固体制剂,为扩大该有效部位的应用范围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24.
目的合成Ag/TiO2复合纳米材料,探讨其对互隔交链孢霉抗真菌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光催化还原法制备Ag/TiO2复合纳米材料,并通过扫描电镜对其进行表征测定。通过微量液基稀释法检测Ag/TiO2复合纳米材料对互隔交链孢霉的最低抑菌质量浓度,液体振荡培养检测其对真菌生物量的抑制作用,Elisa试剂盒以及荧光显微镜下检测其具体抗真菌作用机制。结果 Ag/TiO2复合纳米材料合成成功,电镜可观察到其分布均匀、大小均一。对互隔交链孢霉具有较强的杀灭作用,最低抑菌质量浓度为16μg·mL-1,且在该最低抑菌质量浓度下可对真菌生物量的抑制作用达到100%。主要通过降低真菌体内谷胱甘肽还原酶和还原型谷胱甘肽等抗氧化物质的含量,从而破坏真菌机体抗氧化防御系统,并诱导体内产生过量活性氧,同时伴随着线粒体膜电位的下降,导致真菌细胞的凋亡。结论 Ag/TiO2复合纳米材料对气传真菌孢子和菌丝在空气传播中的阻断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25.
为了开发热稳定的、致凉型香原料,采用改进的Koenigs—knorr法立体选择性的合成了薄荷醇-β-D-葡萄糖苷(Menthyl—β—D-Glycoside,MGLY);以反相液相色谱法(RP—HPLC)检测并确定最优反应条件。采用硅胶低压柱层析梯度洗脱分离制备样品,产物纯度达到99.2%,综合IR、LC/MS/MS、^1H—NMR、^13C—NMR进行结构鉴定,确证制备的产物为薄荷醇糖苷。  相似文献   
926.
在应用X射线开展医用诊断和放射治疗时 ,除了要了解X射线输出量以外 ,还要了解X射线的辐射线质[1] 。辐射线质(简称线质 )是用来表示光子穿透物质能力的参数。在放射治疗中 ,之所以要获得X射线线质主要基于以下三方面原因 :①选择合适的百分深度剂量 ;②为已校准的剂量仪确定修正因子 ;③选择依赖射线能量的“cGy(拉德 )—R(伦琴 )”转换因子。一般说来 ,表征X射线线质有以下几种方式 :其一 ,对那些能够测量射线能谱[2 ] 的实验室 ,通常采用测量X射线能谱[2 ] 获得射线线质的资料 ,即X射线光子的能量分布及它的最大能量、最小能量、平均…  相似文献   
927.
目的:合成以咪唑为桥,以三(2—苯并咪唑亚甲基)胺(简称NTB)为配体的单核和同双核过渡金属配合物,并测定其结构。方法:以市售过渡金属的硝酸盐为原料,在热甲醇中与NTB共热,并加入咪唑,得到不同的配合物,将产物进行元素分析,并对Co(Ⅱ)和Cu(Ⅱ)的含咪唑单核配合物进行了红外光谱分析。结果:红外光谱分析表明配体中的咪唑氮原子以及作为桥的咪唑中的氮原子均与金属离子发生配位。结论:以咪唑为桥,以三(2—苯并咪唑亚甲基)胺为配体合成单核和同双核过渡金属配合物来模拟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在理论和实验上均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28.
为制备液晶聚芳酯,本文用DSC研究二元芳酰氯与二元酚的熔融缩聚反应。测得芳酰氯与邻氯对苯二酚反应的温区均在芳酰氯的熔点附近。并观察到当2.6-萘二甲酰基占大分子链中芳酰基总量的40%以下时,聚芳酯熔点较低;反之,熔点明显上升。于200℃、N_2保护下常量合成了一系列主链结构不同的全芳香型聚酯。讨论了单体结构和配比对聚芳酯液晶性的影响。对结构为的聚芳酯进行了分析和表征:Cl含量、IR、TG、DSC和热台偏光显微摄象的测试结果,表明该聚酯有如下特性: (1)T_g=155℃,T_m=180℃,T_n=310℃(向列型液晶态转变温度)。(2)在310—460℃范围内呈热致性向列型液晶态而不存在各向同性转变(T_i),其T_i>T_d。  相似文献   
929.
在水热条件下,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为模板剂,研究了多种硅源在不同体系中MCM-41中孔分子筛的合成,采用XRD,低温N2吸附等方法对合成的分子筛进行了结构和物性表征,考察了不同合成方法制备的MCM-41分子筛在沸水中的水热稳定性。结果表明,用不同方法合成的MCM-41分子筛的水热稳定性有很大差别,以泡化碱为硅源配合适宜的方法合成的MCM-41分子筛具有很好的水热稳定性,经过8d沸水煮泡,仍能保持良好的中孔结构和很高的表面积。  相似文献   
930.
“肾为先天之本”行为遗传中关于“恐伤肾”的表征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9  
以猫吓孕鼠造模恐伤肾,损及先天,研究子代“先天恐惧”水平和程度,为此在研究中移植了亮盒排便等遗传学的经典实验,并新加了插入猫叫测试的手段,以二便的数量(P<0.01)作为衡量情绪的水平,同时新建立了独立钢管测试,通过独立的时间(P<0.01)来表征惊恐情绪的紧张度,这两种表征可以发展为“恐伤肾”的客观指标,并可拓展七情行为遗传研究的新领域,促进“肾为先天之本”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