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3733篇 |
免费 | 626篇 |
国内免费 | 460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21篇 |
儿科学 | 44篇 |
妇产科学 | 30篇 |
基础医学 | 326篇 |
口腔科学 | 4篇 |
临床医学 | 1940篇 |
内科学 | 1429篇 |
皮肤病学 | 77篇 |
神经病学 | 1127篇 |
特种医学 | 251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13篇 |
外科学 | 165篇 |
综合类 | 3543篇 |
预防医学 | 497篇 |
眼科学 | 555篇 |
药学 | 1611篇 |
37篇 | |
中国医学 | 3130篇 |
肿瘤学 | 1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51篇 |
2023年 | 298篇 |
2022年 | 419篇 |
2021年 | 531篇 |
2020年 | 462篇 |
2019年 | 366篇 |
2018年 | 194篇 |
2017年 | 348篇 |
2016年 | 357篇 |
2015年 | 436篇 |
2014年 | 692篇 |
2013年 | 650篇 |
2012年 | 890篇 |
2011年 | 881篇 |
2010年 | 853篇 |
2009年 | 773篇 |
2008年 | 790篇 |
2007年 | 737篇 |
2006年 | 778篇 |
2005年 | 761篇 |
2004年 | 660篇 |
2003年 | 614篇 |
2002年 | 461篇 |
2001年 | 374篇 |
2000年 | 325篇 |
1999年 | 219篇 |
1998年 | 186篇 |
1997年 | 150篇 |
1996年 | 113篇 |
1995年 | 88篇 |
1994年 | 72篇 |
1993年 | 37篇 |
1992年 | 40篇 |
1991年 | 31篇 |
1990年 | 30篇 |
1989年 | 26篇 |
1988年 | 8篇 |
1987年 | 6篇 |
1986年 | 5篇 |
1985年 | 4篇 |
1984年 | 2篇 |
197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国产脑复素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疗效观察050051河北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李育臣,史伶兵血管性痴呆(VascdarDementia,VD)在我国,尤其是城市患病率很高[1],积极寻找有效药物进行治疗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应用国产脑复素注射液(山西长治康宝... 相似文献
12.
慢性心房颤动患者P-选择素水平及内皮功能障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慢性心房颤动 (房颤 )患者血小板活化和内皮功能障碍的有关标志物 ,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双抗体夹心法测定心脏病患者房颤组 (30例 )、无房颤组 (2 0例 )和正常对照组 (17例 )的血浆P -选择素及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vWF)的水平。结果 房颤组血浆P -选择素及vWF水平显著高于无房颤组及正常对照组 (P均 <0 .0 1) ,无房颤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上述指标亦增高 (P <0 .0 1)。结论 慢性房颤组患者存在血小板激活和内皮功能障碍 ,这些异常可能参与了房颤患者血栓的形成。 相似文献
13.
血管性痴呆大鼠脑区和血浆中β—内啡肽含量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Pulsinelli4血管闭塞法的改良法建立大鼠血管性痴呆动物模型,用T型水迷宫试验检查动物的学习和记忆能力,并以放射免疫法测定VD大鼠4个脑区和周围血浆中β-内啡肽含量。结果表明,VD组大鼠出现严重的学习,记忆障碍的同时其额叶皮质,海马丘脑和纹状体中β-EP含是分别为相应对照组的41%、66%、68%和43%,比对照组显著降低,血浆β-EP含量在两组间则无显著差异。提示VD动物学习与记忆障碍 相似文献
14.
采用部分睫状体,全视网膜冷冻,小梁切除及巩膜条引流联合方法治疗析生血管性青光眼8只眼,结果术后6 ̄14个月眼压皆正常,头眼痛消失,虹膜新生血管消失,4例保持术前视力。 相似文献
15.
银可络治疗老年认知功能减退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艾润青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01,18(2):86-87
银可络是由深圳海王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银杏叶萃取物。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 ,我们应用银可络片剂治疗有记忆力减退或痴呆的病人 4 5例 ,疗效明显、肯定。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将病人分为 3组 ,血管性痴呆(VD) 2 0例 ,符合ICD - 10诊断标准 ,阿尔茨海默病(AD) 15例 ,符合DSM - 2V诊断标准 ,神经衰弱(NA) 10例 ,作为对照组 ,症状表现为失眠、记忆力减退 ,临床检查无记忆缺损证据的患者。1 2 方法 服药前后分别经脑电图 (EEG)检查 ,计算α指数 ,θ/α ,简短精神状态检查 (MMSE) ,韦氏记忆量表 (WMS) ,日常生活… 相似文献
16.
肾血管性高血压约占高血压病例的 5 %~ 10 % [1] ,其中75 %~ 80 %为女性患者[2 ] ,好发于 40岁以下。其病因以大动脉炎为主 ,外科治疗方法很多 ,但各有一定局限性 ,且远期效果不明显。自体肾移植是将患肾移植至同侧髂窝 ,肾动、静脉分别与髂血管进行吻合。该法避免应用人工或自体血管 ,吻合口不发生异物反应或萎缩改变 ,且大动脉炎一般不影响髂内动脉 ,移植肾血供好 ,近年采用较多。 1994年 1月至 1998年 12月 ,行自体肾移植 18例 ,术后效果满意 ,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共 18例 ,男 5例 ,女 13例 ,年龄 8~ 38岁 ;左侧肾…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基因Bsa Ⅰ、Sma Ⅰ多态性寡核苷酸阵列检测方法,对基因芯片在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检测上的应用进行探讨;研究两位点多态性与血栓性疾病的发生有无相关关系.方法设计、合成两组寡核苷酸探针,使用3甲氧基氨基丙基硅烷、戊二醛等化学物质,实现探针与固相支持物玻片的连接.应用不对称PCR方法扩增Rsa Ⅰ、Sma Ⅰ多态性片段,在扩增体系中掺入荧光标记dUTP,获得被测片段的单链标记产物.对核酸杂交反应的温度、动力学和离子浓度变化进行研究,获得最佳的杂交鉴别条件.对20名正常人,酶切法确定多态性基因型,再用寡核苷酸阵列法检测,以验证该方法的准确性.使用该方法对50例血栓病人进行检测,探讨血栓性疾病的发生与vWF基因Rsa Ⅰ、Sma Ⅰ多态性的关系.结果寡核苷酸阵列法和酶切法对20例标本检测的符合率为100%;血栓病人与正常人Bsa Ⅰ、Sma Ⅰ两位点多态性的基因型GG、GA、AA和CC、CT、TF分别为4.0%、12.0%、84.0%和24.0%、44.0%、32.0%,正常人分别为1.4%、11.8%、86.8%和8.8%、57.4%、33.8%,血栓病人等位基因频率G、A和C、T分别为10.0%、90.0%和46.0%、54.0%,正常人分别为7.4%、92.6%和37.5%、62.5%,血栓病人与正常人之间两位点多态性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的差异均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成功建立vWF基因RsaⅠ、Sma Ⅰ多态性寡核苷酸阵列检测方法,为基因芯片技术在SNP检测上的应用提供依据.未获明确证据表明Rsa Ⅰ、Sma Ⅰ多态性与血栓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8.
电针肾俞、膈俞、百会穴对拟血管性痴呆学习记忆障碍小鼠水迷宫实验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 观察电针肾俞、膈俞、百会穴对拟血管性痴呆小鼠学习记忆障碍的影响。方法 复制脑缺血再灌注拟血管性痴呆小鼠模型 ,并电针肾俞、膈俞、百会穴 ,分别于术后 7天、15天、30天 ,与药物喜德镇对照 ,采用水迷宫法 ,记录游全程时间、错误次数。结果 造模导致了小鼠学习与记忆能力下降 ,表现为游全程时间延长 ,错误次数增加 ,且随着观察时间的延长 ,这种改变逐渐加重。电针和喜德镇均可使模型小鼠的游全程时间缩短 ,错误次数减少 ,但电针组于 7天和 30天时 ,成绩显著优于药物组。结论 电针肾俞、膈俞、百会穴对模型小鼠学习与记忆能力下降有改善和提高作用 相似文献
19.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eovascular glaucoma,简称NVG)是一种难于控制的青光眼,致盲率较高,多由视网膜血管性疾病所致。现多采用滤过、冷凝、激光等多种治疗方法来降眼压,效果均不理想。我们总结了1994年—1996年间NVG患者7例,现将其发病情况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NVG患者7例(7只眼)。男4例,女3例。年龄由25岁~67岁。病因为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4例,视网膜静脉周围炎1例,糖尿病眼底病变1例,血小板低下致眼底出血1例。1.2 临床表现患者均有剧烈的头痛、眼胀,伴恶心、呕吐,视力下降明显。眼部检查:视力:2例指数/30cm,3… 相似文献
20.
血管性痴呆(VD)为临床常见的疾患之一,约20~40%的脑血管病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痴呆。常用的治疗方法多采用扩张血管药物及脑细胞活化剂,但疗效不甚理想。我院自1997~1998年期间,应用银杏叶萃取物(商品名达纳康Tanakan又名天保宁Taponin)治疗血管性痴呆3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