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944篇
  免费   1441篇
  国内免费   785篇
耳鼻咽喉   66篇
儿科学   179篇
妇产科学   137篇
基础医学   1459篇
口腔科学   305篇
临床医学   5517篇
内科学   2057篇
皮肤病学   175篇
神经病学   247篇
特种医学   683篇
外国民族医学   11篇
外科学   760篇
综合类   7868篇
预防医学   5185篇
眼科学   138篇
药学   3747篇
  41篇
中国医学   2157篇
肿瘤学   438篇
  2025年   1篇
  2024年   188篇
  2023年   740篇
  2022年   896篇
  2021年   1119篇
  2020年   838篇
  2019年   739篇
  2018年   401篇
  2017年   646篇
  2016年   780篇
  2015年   855篇
  2014年   1335篇
  2013年   1350篇
  2012年   1647篇
  2011年   1741篇
  2010年   1480篇
  2009年   1381篇
  2008年   2126篇
  2007年   1504篇
  2006年   1277篇
  2005年   1488篇
  2004年   1235篇
  2003年   1303篇
  2002年   893篇
  2001年   830篇
  2000年   664篇
  1999年   538篇
  1998年   482篇
  1997年   391篇
  1996年   390篇
  1995年   401篇
  1994年   337篇
  1993年   241篇
  1992年   167篇
  1991年   234篇
  1990年   166篇
  1989年   213篇
  1988年   47篇
  1987年   41篇
  1986年   31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目的:了解铜绿假单胞菌(PA)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变化,以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2012年583株PA的临床分布和耐药性变化。结果:PA主要分布于呼吸科(30.2%)、重症监护病房(26.4%)、神经外科(13.9%)、胸外科(11.0%)以及普外科(9.1%)。分离的PA标本主要为痰液(76.0%)、脓液(6.3%)、伤口分泌物(6.0%)、尿液(5.7%)和血液(3.3%)。PA对庆大霉素、哌拉西林、环丙沙星等多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呈逐年增加趋势。对阿米卡星、头孢他啶、亚胺培南敏感。结论:铜绿假单胞菌多重耐药现象严重,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992.
目的探讨载长春西汀聚乙二醇-聚乳酸纳米粒(Vin纳米粒)在小鼠体内的药动学及组织分布。方法 48只ICR小鼠随机平均分成两组,每组分别尾静脉注射长春西汀注射液(Vin注射液)和Vin纳米粒,给药剂量均为5 mg·kg-1,于给药后不同时间摘眼球取血并制备各组织样品,采用蛋白沉淀法提取药物。建立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LC-MS/MS)分析方法测定血浆及各组织Vin浓度,用DAS 2.0药动学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以重量-平均总靶向系数(TE*)和AUQ0-t为指标评价纳米粒的组织分布及靶向性。结果小鼠血浆中Vin纳米粒的AUC0-t是Vin注射液的165.4倍;t1/2由0.47 h延长到2.71 h,增加5.76倍;MRT0-t增加4.58倍。Vin纳米粒在脑中的滞留时间为注射液的2.24倍,t1/2为注射液的3.97倍,AUC0-t增加1.62倍。静脉注射Vin纳米粒后,对肝和脾靶向明显;在血浆、心、肝、脾、肺、肾和脑组织中,Vin纳米粒的AUQ0-t均大于Vin注射液的AUQ0-t,Vin纳米粒的总AUQ0-t是Vin注射液的65.58倍。结论 Vin纳米粒可延长在体内的循环时间,提高生物利用度。  相似文献   
993.
硫酸头孢噻利小鼠血浆与脑组织药动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采用HPLC研究硫酸头孢噻利小鼠血浆以及脑组织的药动学。方法 ICR小鼠单次静脉注射头孢噻利1 200 mg·kg^-1,于给药后不同时间点采集小鼠血浆以及脑组织,HPLC分别测定其含量,采用DAS 3.1软件计算血浆以及脑组织内的药动学参数并比较分析。结果 硫酸头孢噻利血浆、脑组织中的主要药动学参数t1/2分别为0.202,0.261 h;Ke分别为3.424,2.651;Cmax分别为1 984.654,18.728 μg·mL^-1;AUC0-t分别为998.075,10.119 μg·h·mL^-1;MRT0-t分别为0.904,1.945 h。结论 小鼠单次尾静脉注射硫酸头孢噻利后,在脑组织内快速分布,两者t1/2相近,但在脑组织内滞留时间较长。  相似文献   
994.
龙姗姗  喻华 《淮海医药》2014,(2):120-122
目的:了解流感嗜血杆菌的临床分布,分析其耐药性,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对2010年1月-2012年12月本院临床标本中分离的流感嗜血杆菌,采用VITEK2-compact全自动细菌分析仪进行鉴定,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ATB HAEMO 5药敏条进行药敏试验,按CLSI 2012年版标准判断结果,头孢硝噻吩纸片法进行β-内酰胺酶检测,应用WHONET 5.6软件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3年间我院共分离出流感嗜血杆菌201株,其中来自痰液标本193株,占96.0%,支气管灌洗液6株,占2.9%,血液2株,占1.1%;科室分布以呼吸科(104株,占51.7%)、外科(31株,占15.4%)、ICU(27株,占13.4%)为主;流感嗜血杆菌对利福平敏感率最低,仅45.5%,其次为氨苄西林73.4%,对氯霉素、复方新诺明敏感率分别为87.5%、87.1%,而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头孢噻肟、头孢克洛、四环素、头孢呋辛、氧氟沙星敏感率较高,均在90%以上。成人分离株对氨苄西林及利福平敏感性明显高于儿童分离株,但对四环素,儿童分离株的敏感性高于成人分离株;β-内酰胺酶阳性菌株52株,产酶率为25.9%;其中儿童分离株产酶检出率(31.8%)明显高于成人分离株(22.3%)。结论流感嗜血杆菌对利福平有较高的耐药率,而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头孢噻肟、头孢克洛、头孢呋辛、氧氟沙星仍是目前治疗流感嗜血杆菌感染的有效抗生素。合理、慎用抗生素对提高呼吸道感染的治愈率、缩短病程,减慢耐药菌株的快速增长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5.
赵松  崔颖  刘美清 《安徽医药》2014,(7):122-124
目的了解阴沟肠杆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临床标本中分离出的260株阴沟肠杆菌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阴沟肠杆菌主要来自痰液标本占64.2%,其次是血液和尿液;临床分布以重症监护病房最多;亚胺培南、美罗培南、阿米卡星对阴沟肠杆菌抗菌活性最高。结论阴沟肠杆菌临床检出率较高,需加强耐药性监测,以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应选择氨基糖苷类、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做为临床治疗首选用药。  相似文献   
996.
自1901年ABO血型被发现以来,在人们因创伤或手术导致急性大量失血而危及生命时,输血成为挽救生命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997.
神经内科由于其患者和病种构成的特殊性,一直是综合医院里医院感染的高发科室,降低医院感染率对缩短神经内科患者住院时间和改善预后有重要作用。为了解综合医院神经内科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及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现对2012年神经内科住院患者的医院感染上报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和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98.
小儿脓毒血症是儿科感染性疾病中的常见多发病,可由各种致病微生物引起,随着抗生素的不断问世和广泛应用,小儿脓毒血症各种病原菌的构成随年代不同而变迁。20世纪80年代以来,革兰阳性菌上升到主导地位[1]。我院2002--2011年结果显示,小儿脓毒血症病原菌分布已发生很大变化,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99.
目的探讨天津市急性脑梗死发病与气象因素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2013年急性脑梗死患者1198例及同期的气温、气压、相对湿度等气象资料;采用圆分布分析急性脑梗死发病的季节规律、直线相关分析及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气象因素与急性脑梗死发病之间的关系。结果 (1)急性脑梗死冬季高发,平均角在1月份(P<0.05);(2)急性脑梗死月发病例数与月平均气温、月平均最高气温、月平均最低气温呈负相关(P<0.05),与月平均气压正相关(P<0.05);(3)多元逐步回归筛选出来影响急性脑梗死月发病例数的气象因素是月平均最低气温,其次为月平均日较差。结论气象因素是脑梗死发病的影响因素,在冬季、低气温、高气压气象条件下脑梗死发病率高,这为制定脑血管病相应防治措施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00.
陆卉  蔡英  张雅静  纪勇 《天津医药》2014,42(11):1114-1117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红细胞分布宽度及血浆白蛋白水平对脑梗死进展、预后及再发的影响。方法分析105例脑梗死患者临床资料,将病情在早期呈逐渐进展或阶梯式加重的患者归为进展型卒中组,其余归为完全型卒中组;根据脑梗死发生3个月、18个月后m RS评分情况分为短期和远期预后良好组及预后不良组;以18个月内是否再发脑梗死分再发组和未再发组。比较不同分组情况下患者的红细胞参数和血浆蛋白水平。结果进展型卒中组较完全型卒中组平均红细胞体积(f L:85.92±4.50 vs 83.79±4.64,t=2.164,P<0.05)、红细胞分布宽度(f L:13.50±2.45 vs 11.90±2.90,t=2.694,P<0.01)和球蛋白(g/L:27.46±4.33 vs 24.79±4.03,t=3.029,P<0.01)高,白蛋白低(g/L:39.00±3.86 vs 42.89±4.45,t=4.242,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高红细胞分布宽度、低白蛋白水平是进展型卒中的危险因素;短期预后不良组红细胞分布宽度高于预后良好组(f L:13.90±2.45 vs 12.00±2.12,t=2.905,P<0.01);红细胞分布宽度与脑梗死3个月、18个月后m RS评分正相关(P<0.01)。结论高红细胞分布宽度和低白蛋白的脑梗死患者进展型卒中发生率增加,红细胞分布宽度对预测脑梗死预后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