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7858篇 |
免费 | 1357篇 |
国内免费 | 1762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265篇 |
儿科学 | 355篇 |
妇产科学 | 533篇 |
基础医学 | 1843篇 |
口腔科学 | 165篇 |
临床医学 | 4603篇 |
内科学 | 3154篇 |
皮肤病学 | 259篇 |
神经病学 | 583篇 |
特种医学 | 784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24篇 |
外科学 | 1734篇 |
综合类 | 5938篇 |
预防医学 | 4433篇 |
眼科学 | 302篇 |
药学 | 3033篇 |
56篇 | |
中国医学 | 1291篇 |
肿瘤学 | 162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97篇 |
2023年 | 361篇 |
2022年 | 477篇 |
2021年 | 606篇 |
2020年 | 486篇 |
2019年 | 455篇 |
2018年 | 229篇 |
2017年 | 375篇 |
2016年 | 536篇 |
2015年 | 625篇 |
2014年 | 1198篇 |
2013年 | 1388篇 |
2012年 | 2102篇 |
2011年 | 2381篇 |
2010年 | 2146篇 |
2009年 | 2255篇 |
2008年 | 2581篇 |
2007年 | 2101篇 |
2006年 | 2217篇 |
2005年 | 2329篇 |
2004年 | 1424篇 |
2003年 | 900篇 |
2002年 | 697篇 |
2001年 | 681篇 |
2000年 | 462篇 |
1999年 | 380篇 |
1998年 | 281篇 |
1997年 | 247篇 |
1996年 | 210篇 |
1995年 | 189篇 |
1994年 | 143篇 |
1993年 | 65篇 |
1992年 | 50篇 |
1991年 | 64篇 |
1990年 | 54篇 |
1989年 | 63篇 |
1988年 | 39篇 |
1987年 | 32篇 |
1986年 | 22篇 |
1985年 | 21篇 |
1984年 | 6篇 |
1983年 | 1篇 |
197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工频磁场对细胞蛋白质酪氨酸磷酸化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50Hz工频磁场绎细胞浆蛋白质酪氨酸磷酸化的以初步工频磁场生物效 有关细胞信息转导的机制。方法;对分别经两个不同强度的工频磁场作不同时间辐照处理后的细胞,提取其胞浆蛋白质,定量后,以Western blot方法测定并比较细胞胞浆蛋白质酪氨酸磷酸化的程度。 相似文献
992.
甲状腺乳头状腺癌中EGFR、nm23-H1和p53蛋白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 E G F R、nm23 H1 及p53 蛋白在甲状腺乳头状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 A B C 法检测36 例有颈淋巴结转移的甲状腺乳头状腺癌的原发灶与转移灶和40 例无转移的甲状腺乳头状腺癌中 E G F R、nm23 H1 及p53 蛋白的表达。结果:76 例甲状腺乳头状腺癌的 E G F R、nm23 H1 及p53 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53 % 、605 % 和118 % ;但有转移的甲状腺乳头状腺癌的 E G F R 阳性表达率高于无转移者( P< 005) ,且转移灶的 E G F R 阳性率明显高于其原发灶( P< 005) ;有转移的甲状腺乳头状腺癌的n m23 H1 阳性率低于无转移癌者( P< 001) ;甲状腺乳头状腺癌中 E G F R 的阳性表达与n m23 H1 的表达有负相关( P< 001) 。结论:甲状腺乳头状腺癌 E G F R 的过表达,nm23 H1 的低表达,二者表达的失平衡是其易于淋巴结转移的原因之一, E G F R,nm23 H1 联用可作为甲状腺乳头状腺癌淋巴结转移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993.
目的研究钩体蛋白抗原的免疫保护力及其机制。检定纯化的强毒017钩体相对分子质量为39×103的疏水外膜蛋白(OmpL39)对豚鼠的免疫保护力。对免疫应答期豚鼠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进行观察,以期对钩体基因疫苗的研制提供依据。方法用TX-114抽提钩体的不同蛋白成分,分三批对36只豚鼠进行免疫保护力试验,检测红细胞免疫功能RBC-C3bRR、RBC-ICR、RFER、RFIR的变化;用χ2检验、t检验处理数据,进行分析。结果OmpL39在豚鼠体内能产生高效价的显凝抗体(MAT:13200)。RBC-C3bRR、RBC-ICR均明显升高(P<0.05);红细胞免疫粘附因子促进率(RFER)上升,抑制率(RFIR)下降,两者比值显著增大(P<0.05)。结论OmpL39对豚鼠有有效的免疫保护力,在免疫应答期除增强体液免疫外,在提高红细胞免疫功能方面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4.
目的 探讨蝎毒重组蛋白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的抑制作用及其抗肿瘤机制.方法 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检测蝎毒重组蛋白对人肺癌A549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荧光显微镜及流式细胞仪(FCM)技术观测蝎毒重组蛋白对肿瘤细胞内钙离子浓度([Ca2+]I)的影响,探讨[Ca2+]I变化时Ca2+的可能来源.结果 蝎毒重组蛋白对人肺癌A549细胞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荧光显微镜显示,蝎毒重组蛋白作用细胞48 h后细胞内钙离子荧光强度增强,提示[Ca2+]I升高;流式细胞仪显示蝎毒重组蛋白在不同情况下可显著增加肿瘤[Ca2+]I(P<0.05).结论 蝎毒重组蛋白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增殖具有显著抑制作用,可能与升高肿瘤[Ca2+]I继而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有关;其升高肿瘤[Ca2+]I是通过开放肿瘤细胞膜钙通道和肿瘤细胞内钙库释放两条途径实现. 相似文献
995.
目的 克隆人Angiostatin K(1-3)基因,获得有活性的重组人血管抑素蛋白,为进一步开发应用奠定基础.方法 以人新鲜肝脏组织为材料,通过RT-PCR得到人Angiustatin基因的AK(1-3)片段.构建重组质粒pET30a-Angiostatin,转化表达菌Rosetta(DE3),对转化子进行诱导表达,利用Ni-NTA亲和层析纯化目的 产物,并验证其活性.结果 获得了人Angiostatin基因AK(1-3)片段的正确序列,表达和纯化了人血管抑素蛋白,表达量占菌体总蛋白的30%,纯化后证明表达产物具有较高纯度(达到90%).结论 Anginstatin K(1-3)可在原核融合蛋白表达载体中表达,且得到有活性的目的 蛋白. 相似文献
996.
目的 探讨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融合蛋白(CTLA-4Ig)对活动期狼疮肾炎(LN)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细胞表面B7-1(CD80)和B7-2(CD86)表达的影响及其对抗双链DNA(dsDNA)抗体和免疫球蛋白产生的影响.方法 将18例活动期LN患者的抗凝血标本随机分为LN的CTLA-4Ig处理组(LN-T组9例)和普通培养组(LN-NC组9例).另以14例正常人的抗凝血标本为对照,随机分为正常人的CTLA-4Ig处理组(NC-T组7例)和普通培养组(NC-NC组7例).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PBMC.处理组加入CTLA-4Ig(10 ng/L)、普通培养组加入等量普通培养基37℃孵育72 h后,采用流式细胞仪技术检测PBMC细胞表面B7-1和B7-2分子的表达;ELISA法检测孵育液中抗dsDNA抗体、IgG及IgM水平.结果 活动期LN患者CTLA-4Ig处理组与普通培养组比较,PBMC表面B7-2分子表达明显下降(P<0.01);B7-1分子表达无显著变化(P>0.05);孵育液中抗dsD-NA抗体、IgG及IgM的生成均明显减少(P<0.01).而正常人的两组间各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LA-4Ig可抑制活动期LN患者的PBMC表面B7-2分子的表达,并可减少其抗dsDNA抗体、IgG及IgM的分泌. 相似文献
997.
目的检测Guillain-Barre综合征(GBS)和多发性硬化(MS)患者血清髓鞘碱性蛋白(MBP)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探讨它们的相互关系。方法采用ELISA法测定24例GBS和36例MS患者的血清MBP和TNF-α,并与28例其它神经系统疾病(OND)和30例健康对照(HC)进行比较。结果GBS和MS组的MBP、TNF-α水平分别是(230±52),(236±56)和(200±46),(185±38)ng/L,均高于OND组及对照组(均P<0.01),且GBS组的MBP、TNF-α水平高于MS组(P<0.01)。结论MBP、TNF-α在Guillain-Barre综合征与MS发病中可能都起一定的作用,但在GBS中可能更突出。 相似文献
998.
14-3-3是一个在真核生物中广泛表达的酸性蛋白家族,主要以同源/异源二聚体形式存在,通过磷酸化丝/苏氨酸作用与靶蛋白或靶蛋白的2个结构域结合。7种不同亚型的高度保守的14-3-3蛋白与人类细胞中多种不同的信号通路有密切的关系。14-3-3通过调节靶蛋白间的相互作用在信号转导途径中发挥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999.
Vaccination of goats with 31 kDa and 32 kDa Schistosoma japonicum antigens by DNA priming and protein boosting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ang L Zhou Z Chen Y Luo Y Wang L Chen L Huang F Zeng X Yi X 《Cellular & molecular immunology》2007,4(2):153-156
Two Schistosomajaponicum vaccine candidate antigens Sj 31 and Sj 32, which have shown particular promise to induce protective immunity in mice, were used to immunize goats by using a DNA priming-protein boosting strategy in present work. DNA vaccine formulations of the two antigens (VRSj31 and VRSj32) were produced and injected intramuscularly twice at a 2-week interval and then recombinant proteins (rSj31 and rSj32) together with Freund Complete Adjuvant (FCA) were used to boost the goats. The experiment was repeated in different batche cercariae. A strong anamnestic antibody response was induced after boost. A significant reduction of liver egg counts and miracidial hatching was showed in both experiments. Significant protections against challenge infection were elicited with 31.6% of percentage reduction for worm recovery in the second experiment and 20.9% in the first experiment, 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1000.
美国宣布开放全基因组研究数据库据美国BIOCOMPARE科技新闻网(2006/12/19)报道,美国国家医学图书馆于近日宣布开放一个全基因组范围(genome wideassociation,GWA)內的全新数据库“基因型与表型数据库(the database of Genotype and Phenotype,dbGaP),能够于第一时间提供给研究者所有基因之间相关与否的研究资料。这项由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主导的GWA研究计划,主要探讨特定基因型与表型之间的关联,例如血压与体重之间与是否导致某些疾病等关系;这对于了解基因,以及发展治疗法与策略十分重要。隶属于国家生物信息中心的dbGa…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