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32篇
  免费   876篇
  国内免费   765篇
耳鼻咽喉   42篇
儿科学   51篇
妇产科学   105篇
基础医学   990篇
口腔科学   110篇
临床医学   746篇
内科学   1414篇
皮肤病学   67篇
神经病学   319篇
特种医学   172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667篇
综合类   2835篇
预防医学   314篇
眼科学   102篇
药学   1262篇
  8篇
中国医学   1125篇
肿瘤学   441篇
  2024年   241篇
  2023年   646篇
  2022年   630篇
  2021年   551篇
  2020年   322篇
  2019年   371篇
  2018年   202篇
  2017年   288篇
  2016年   287篇
  2015年   343篇
  2014年   380篇
  2013年   406篇
  2012年   521篇
  2011年   552篇
  2010年   546篇
  2009年   598篇
  2008年   462篇
  2007年   516篇
  2006年   471篇
  2005年   453篇
  2004年   384篇
  2003年   335篇
  2002年   297篇
  2001年   238篇
  2000年   186篇
  1999年   137篇
  1998年   99篇
  1997年   65篇
  1996年   75篇
  1995年   51篇
  1994年   37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与肺纤维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酪氨酸蛋白激酶(tyrosine protein kinase,TPK)是一类能催化蛋白质酪氨酸磷酸化的蛋白激酶,其活性最早是在癌基因src产物上发现的。该酶能催化ATP的γ磷酸基转移到自身或底物的酪氨酸残基上,使酚羟基磷酸化,通过蛋白质磷酸化的级联反应传递信息,导致生物效应。酪氨酸蛋白激酶介导的细胞内信号传导TPK为一个大的结构多样的酶家族,分为受体型和非受体型两种。受体型TPK(receptor tyrosine kinase,RTK)是细胞内段具有酪氨酸激酶活性的一类跨膜受体,如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PDGFR)、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FGFR)、表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EGFR)等,非受体型TPK是细胞浆中具有酪氨酸激酶活性的蛋白质。  相似文献   
992.
993.
目的 探讨江苏省汉族人群蛋白激酶Cη(PKCη)基因A1427C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关系。方法 选择120例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的方法检测PKCη基因A1427C多态性、采用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并与对照组100例年龄、性别相匹配的非神经科住院患者和健康体检者比较。将所有研究对象的脑梗死危险因素做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脑梗死组中C等位基因频率(40.8%)及CC+AC基因型频率(65.0%)明显高于对照组(29.5%和49.0%),P〈0.05;携带C等位基因的个体与非携带C等位基因的个体比较,患脑梗死的OR值为1.649,(95%CI:1.108-2.456);与AA基因型比较,CC+AC基因型患脑梗死的OR值为1.933,(95%CI:1.123-3.326)。脑梗死组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吸烟、高脂血症和C等位基因患脑梗死的OR值分别为2.102、2.004及1.857。结论PKCη基因A1427C多态性可能与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发生相关,C等位基因可能是脑梗死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94.
多种分子机制可以导致心肌肥厚,其中能量代谢紊乱是重要的分子机制之一,介导这一机制的关键是单磷酸腺苷激活的蛋白激酶(AMPK)能量代谢通路。近年来发现与心肌能量代谢密切相关的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s)通路,介导炎症与纤维化的核转录因子(NF)-κB通路以及神经体液调节因子相关P13K/AKT/GSK3β信号通路都和单磷酸腺苷激活的蛋白激酶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探讨罗格列酮对人肝癌Hep G2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的影响和可能机制。方法建立人肝癌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罗格列酮组及对照组。观察移植瘤生长情况,HE染色观察移植瘤细胞形态,流式细胞术(FCM)分析细胞周期及凋亡情况,Western印迹法检测移植瘤细胞中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张力蛋白同源物基因(PTEN)、磷酸化蛋白激酶B(p Akt)、S期激酶相关蛋白2(Skp2)及细胞周期蛋白激酶抑制剂P27kip1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研究结束时,罗格列酮组移植瘤体积与重量均明显小于对照组,体积抑制率为52.13%,重量抑制率为65.63%。罗格列酮组移植瘤细胞G0/G1期比例及凋亡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罗格列酮组移植瘤细胞PTEN及P27kip1蛋白的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 Akt及Skp2蛋白表达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罗格列酮对人肝癌Hep G2细胞裸鼠移植瘤的生长有抑制作用,可引发移植瘤细胞G0/G1期阻滞并诱导其凋亡,其机制可能与罗格列酮上调PTEN蛋白的表达,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下调Skp2蛋白,导致P27kip1蛋白水平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996.
<正>脊髓损伤(SCI)分为原发性脊髓损伤和继发性脊髓损伤〔1〕。炎性因子、活性氧、兴奋性毒性和代谢异常是导致继发性损伤的主要原因。正常或病理条件下,磷酸酶和张力蛋白同源物(PTEN)/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在中枢神经系统(CNS)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两条通路的激活均能够诱导细胞结构和功能的改变。本文就PTEN/PI3K和MAPK信号通路在脊髓损伤中的作用及其分  相似文献   
997.
目的探讨新疆哈萨克族血清钙/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Ⅳ(Ca MKⅣ)水平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关系。方法选择新疆地区哈萨克族人群居住较为固定的旱卡子乡,纳入原发性高血压患者70例,血压正常者65例,收集纳入者一般资料,测定血脂等一般生物化学指标,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Ca MKⅣ水平。结果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Ca MKⅣ水平明显低于血压正常者(P0.01);两组血清Ca MKⅣ水平与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均无相关性(P0.05);血压正常组血清Ca MKⅣ水平与收缩压、舒张压水平无相关性(P0.05);原发性高血压组血清Ca MKⅣ水平与收缩压、舒张压水平呈负相关,且与后者相关性更加明显(r分别为-0.291、-0.381,P0.05);进一步把原发性高血压组以舒张压=100 mm Hg为界分为两组,血清Ca MKⅣ水平与舒张压≥100 mm Hg的相关性更加明显(r=-0.411,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Ca MKⅣ是高血压的保护因素(OR值为0.930,95%CI为0.909~0.952)。结论血清Ca MKⅣ水平与新疆哈萨克族原发性高血压呈负相关,且不受高血压传统的危险因素影响,是原发性高血压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98.
目的:探讨硫化氢(hydrogen sulfide,H2S)对肝纤维化大鼠肝细胞增殖、凋亡的调节作用以及P-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p38MAPK)蛋白的表达的影响.方法:用四氯化碳诱导肝纤维化SD大鼠模型,将提取的肝纤维化大鼠肝细胞分组:对照组、H2S组(对照组基础上加H2S的供体N a H S至最适浓度)、S B组(对照组基础上加SB203580至最适浓度)、SB+H2S组(对照组基础上加Na HS、SB203580至最适浓度).M T T法检测N a H S及S B203580对肝纤维化大鼠肝细胞的增殖、增殖抑制率的影响;Annexin V-FITC/PI双染流式细胞术检测肝纤维化大鼠肝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技术检测P-p38MAPK蛋白在各组中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低浓度H2S(50μmol/L)促进肝纤维化大鼠肝细胞增殖明显(P=0.000),对肝纤维化大鼠肝细胞凋亡无影响;SB203580可抑制肝纤维化大鼠肝细胞的增殖,伴随药物浓度的升高细胞存活率降低(P=0.000),并诱导肝纤维化大鼠肝细胞凋亡(P=0.000);P-p38MAPK蛋白在各组中均有表达,H2S组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P=0.000),SB组、SB+H2S组与对照组、H2S组相比,P-p38MAPK蛋白的表达量均减少(均P=0.000).结论:低浓度H2S对肝纤维化大鼠肝细胞凋亡无诱导作用,但能通过激活p38MAPK信号转导通路促进其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999.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对单次和双次氧-葡萄糖剥夺(oxygen-glucose deprivation, OGD)原代皮质神经元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lent information regulator 1, SIRT1)、AMP 活化的蛋白激酶(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AMPK)活性和 ATP 含量的影响及其可能的神经保护机制。方法皮质神经元取自18 d Wistar 大鼠胚胎,原代培养成功后通过2次OGD 制作体外反复缺血模型。采用台盼蓝染色法检测细胞存活率,蛋白质印迹法检测 SIRT1和磷酸化 AMPK 表达,去乙酰化酶荧光检测法检测 SIRT1活性,生物发光测定法检测 ATP 含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白藜芦醇(0.5μmol/L)预处理能显著增高单次和双次 OGD 后存活率(P 均<0.001)、ATP 含量(P 均=0.004)、SIRT1活性(单次:P =0.001;双次:P =0.002)以及 SIRT1(单次:P =0.029;双次:P =0.023)和磷酸化 AMPK (P 均=0.001)表达水平。结论白藜芦醇对单次和双次 OGD 皮质神经元均具有神经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上调 SIRT1/AMPK 通路和降低能量需求有关。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在体外探索达沙替尼对人骨髓来源间充质干细胞(hBMSCs)的活力、迁移、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以及潜在的信号通路,以评估达沙替尼在临床应用中对骨髓造血微环境的影响。方法: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和凋亡;同时采用吖啶橙/溴化乙啶法检测细胞凋亡;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分泌情况;Western blot检测蛋白激酶B(Akt)蛋白的表达和磷酸化以及cleaved caspase-3的蛋白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达沙替尼(1~10nmol/L)抑制hBMSCs的活力和迁移;在随后的实验中使用的浓度为7 nmol/L。达沙替尼促进细胞凋亡,并使更多细胞的周期阻滞在G_1期。此外,hBMSCs TGF-β1和TNF-α的分泌量显著增加。7 nmol/L达沙替尼组cleaved caspase-3的蛋白水平增加,胞内Akt的蛋白量下调且其磷酸化受到抑制。结论:达沙替尼以浓度依赖性的方式抑制hBMSCs的活力和迁移,并促进TGF-β1和TNF-α的分泌,诱导细胞G_1期阻滞和凋亡;达沙替尼可能通过影响胞内Akt蛋白的表达和磷酸化调控上述细胞学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