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17篇
  免费   887篇
  国内免费   772篇
耳鼻咽喉   42篇
儿科学   52篇
妇产科学   105篇
基础医学   998篇
口腔科学   112篇
临床医学   751篇
内科学   1417篇
皮肤病学   68篇
神经病学   320篇
特种医学   172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676篇
综合类   2849篇
预防医学   334篇
眼科学   102篇
药学   1291篇
  8篇
中国医学   1135篇
肿瘤学   441篇
  2024年   252篇
  2023年   647篇
  2022年   641篇
  2021年   597篇
  2020年   343篇
  2019年   374篇
  2018年   203篇
  2017年   291篇
  2016年   290篇
  2015年   344篇
  2014年   380篇
  2013年   408篇
  2012年   521篇
  2011年   552篇
  2010年   546篇
  2009年   598篇
  2008年   461篇
  2007年   516篇
  2006年   471篇
  2005年   453篇
  2004年   385篇
  2003年   335篇
  2002年   297篇
  2001年   238篇
  2000年   186篇
  1999年   137篇
  1998年   99篇
  1997年   65篇
  1996年   75篇
  1995年   51篇
  1994年   37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研究细菌脂多糖(LPS)对大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rat pulmonary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RPMVEC)Src抑制的蛋白激酶C底物(Src-suppressed C kinase substrate,SSeCKS)表达和细胞内定位的影响,探讨SSeCKS参与细胞骨架结构改变的可能机制。方法用植块培养法体外培养大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用抗大鼠CD31抗体进行细胞鉴定。LPS刺激体外培养的RPMVEC,用定量PCR、免疫印迹方法检测LPS刺激RPMVEC不同时间SSeCKS mRNA和蛋白的表达情况;用0.05μmol/L蛋白激酶C(PKC)抑制剂(Calphostin C)预处理RPMVEC30min后再用LPS刺激6h,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法观察Calphostin C对LPS诱导SSeCKS与纤维状肌动蛋白(filamentous—actin,F-actin)细胞内定位和结构改变的影响。结果定量PCR结果显示LPS刺激RPMVEC1h后SSeCKS表达水平达到最高,Westernblot结果与定量PCR结果相一致,同时,LPS以时间依赖的方式诱导SSeCKS磷酸水平增加。免疫荧光结果显示LPS刺激后,F-actin发生重构,细胞内形成应力纤维,SSeCKS向核周、细胞膜纤维、板状伪足末端聚集;Calphostin C部分抑制LPS对内皮细胞F-actin和SSeCKS细胞内定位改变的影响。结论LPS能够诱导内皮细胞SSeCKS表达增加和细胞内定位改变,PKC参与I娲诱导内皮细胞F-ac,6n的重构和SSeCKS重新分布;提示SSeCKS可能与LPS诱导内皮细胞F-actin的重构有关。  相似文献   
72.
目的:通过观察无糖低氧(OGD)刺激对小鼠海马脑片内蛋白激酶C(PKC)特定亚型膜转位水平(激活程度)的影响,进一步证实我们在整体低氧预适应小鼠模型上所获实验结果,并为离体海马脑片缺血/低氧预适应(I/HPC)模型建立及后续药物干预实验打下基础。方法:急性分离小鼠海马组织、制备400!μm厚度的脑片,并用无糖低氧(OGD)人工脑脊液(ACSF)模拟缺血/低氧刺激;应用SDS-PAGE和Westernbolt等生化技术,并结合GelDoc凝胶成像系统,半定量检测OGD刺激2、5、10、15和30min后海马脑片内cPKCβII和nPKCε的膜转位水平。结果:OGD刺激可增高海马脑片内cPKCβII和nPKCε的膜转位水平,且这种增高从刺激5min开始持续至30min均有显著差异(P<0.001,n=6)。结论:实验结果进一步证实cPKCβII和nPKCε可能参与脑缺血/低氧性预适应的形成过程,并提示OGD10min作为制备离体海马脑片I/HPC模型的预处理刺激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73.
目的:研究机械牵张对大鼠心肌蛋白激酶B(Akt)活化和心钠素(ANF)分泌的影响。方法:采用Langendorff方法灌流大鼠心脏,膨胀球囊持续牵张左心室,从左心室游离心肌,提取胞浆蛋白,用Western blot检测磷酸化Akt、总Akt水平;收集冠脉流出液,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冠脉流出液中ANF含量。结果:持续牵张不影响灌流心脏的心率和冠脉流出量。但经过20min持续牵张,牵张组心脏灌流液中ANF含量(209.89±65.45pg/ml)较对照组(108.84±25.18pg/ml)明显增高(P<0.01);牵张组大鼠左心室心肌组织磷酸化Akt水平(0.76±0.03)明显高于对照组(0.32±0.02),而总Akt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机械牵张可引起心脏心钠素的分泌增加,其机制可能与胞内Akt信号通路的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74.
目的:研究香烟烟雾提取物(CSE)对哮喘大鼠气道平滑肌细胞(ASMC)蛋白激酶C(PKC)活性的影响。 方法: 24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哮喘干预组(A组)、单纯哮喘组(B组)、对照干预组(C组)及对照组(D组),用5% 浓度的CSE干预A、C两组ASMC,分别于干预0、1、2、3和6 h后,分离ASMC,提取胞浆及胞膜PKC,然后用[γ-32P]-ATP催化活性测定法检测PKC的活性。结果:(1)ASMC胞膜、胞浆PKC活性及两者比值:在1 h及2 h时,A组显著强于B、C、D组(均P<0.01);B、C组显著强于D组(P<0.01,P<0.05);B组与C组在1 h、2 h时均无显著差异。而B组与C组在1 h、2 h时差异均无显著(P>0.05)。(2)组内ASMC胞膜、胞浆PKC活性比值:A、B、C 3组:1 h显著高于0 h、2 h(均P<0.01);B组:2 h显著高于0 h(P<0.05)。 结论:CSE可能通过改变PKC的活性而进一步影响哮喘及其它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75.
目的研究ZAKβ与YWHAZ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方法以ZAKβ为诱饵蛋白,利用酵母双杂交筛选人类肝脏cDNA文库,经GST Pull-down、免疫共沉淀和细胞共定位实验分别验证ZAKβ与猎物蛋白在体外和细胞内的相互作用,构建ZAKβ的截短体以确定相互作用的区域,用磷酸化抗体检测ZAKβ在相互作用中的磷酸化作用,并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这对蛋白相互作用对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利用酵母双杂交筛选到一个能与ZAKβ相互作用的蛋白YWHAZ,并在体外和细胞内都验证了这二者的相互作用,发现这两个蛋白都能共定位于293T细胞的胞质中,确定了ZAKβ的N端1~250氨基酸为与YWHAZ蛋白相互作用的区域。体外实验发现了这二者的相互作用涉及到磷酸化反应,发现这对蛋白的相互作用能提高293T细胞的G2期水平。结论首次发现并证实了ZAKβ和YWHAZ之间的相互作用,发现该相互作用涉及到磷酸化过程并能够对细胞周期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76.
目的 检测肺鳞状细胞癌中死亡相关蛋白激酶 (DAP K)mRNA表达及细胞凋亡 ,探讨DAP K与细胞凋亡的关系及其在肺鳞状细胞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用原位分子杂交法检测 6 0例肺鳞状细胞癌、9例癌旁肺组织DAP KmRNA表达 ;用原位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相应组织中细胞凋亡 ,计算凋亡指数 (AI)。结果 肺鳞状细胞癌的DAP KmRNA阳性表达率为 4 6 7% ,癌旁肺组织为 6 7 7% ,其阳性率高于肿瘤组织 (P <0 0 1 )。在肺鳞状细胞癌中 ,高分化癌DAP KmRNA阳性率为 70 % ,低分化癌为 2 3 3% ,高分化癌的DAP KmRNA阳性率高于低分化癌 (P <0 0 1 )。肺鳞状细胞癌的细胞AI为(0 6 72 8± 0 4 2 6 1 ) % ,癌旁肺组织中支气管肺泡上皮细胞AI为 (1 0 2 89± 0 2 4 33) % ,癌旁肺组织的AI高于肿瘤组织 (P<0 0 1 )。在肺鳞状细胞癌中 ,高分化癌的AI为 (0 5 82 3± 0 1 92 2 ) % ,低分化癌为 (0 4 4 6 0± 0 1 92 5 ) % ,高分化癌的AI高于低分化癌 (P <0 0 1 )。DAP KmRNA呈阳性表达的肺癌 ,其AI为 (0 5 31 7± 0 2 0 97) % ;DAP KmRNA呈阴性者 ,其AI为 (0 4 872± 0 1 91 8) % ,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在连续切片上 ,DAP KmRNA阳性细胞的分布区域与凋亡阳性细胞的分布相似。DAP KmRNA呈阳性表达  相似文献   
77.
小鼠胚胎发育过程中,蛋白激酶C(PKC)家族在调节卵的活化、完成减数分裂和开始有丝分裂、胚胎的致密,以及囊胚形成过程中都有作用,但其多个亚型的功能还知之甚少.研究表明,已知的十种PKC亚型以及PKC锚定蛋白--活化的磷脂酶C受体(RACK)在小鼠胚胎2-细胞期至囊胚期都有表达.本文归纳了近年来对PKC亚型各自不同的动态分布模式和表达水平的研究,这些研究表明它们在早期胚胎发育的各个时期都至关重要,尤其在胚胎4-细胞期的早期,个别亚型在核内的浓度是瞬间升高的,提示我们这些PKC亚型也许控制着早期小鼠胚胎核的组建以及机能调节.本文对核移植胚胎中PKC的可能作用也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8.
为探讨脊髓损伤后运动神经元及神经胶质细胞内神经生长因子(NGF)及其高亲和力受体(TrkA)表达的变化,用改良Allen重击法损伤SCI组动物T12脊髓,按伤后存活时间再将动物分为脊髓损1 d组、2 d组和5 d组。各组动物的脊髓切片经ABC法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用光镜观察TrkA及NGF在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表达的变化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及NGF免疫反应阳性胶质细胞的反应性增生程度,并进行图像分析。结果显示:脊髓损伤后前角运动神经元TrkA及NGF的表达随脊髓损伤后动物存活时间的延长逐渐上调;脊髓白质和灰质内尤其是皮质脊髓束内GFAP及NGF阳性胶质细胞明显增生;与此同时,室管膜细胞内亦可见明显的NGF免疫反应产物。上述结果表明,脊髓损伤可刺激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表达TrkA及NGF,通过自分泌维持受损神经元的存活;损伤部位反应性增生的胶质细胞亦可产生NGF,通过旁分泌作用于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或皮质脊髓束的轴突末梢,以维持运动神经元的存活及促进皮质脊髓束的再生;适时补充外源性神经营养素或改变损伤局部的微环境将有利于受损脊髓的修复和再生。  相似文献   
79.
目的探讨培养神经元缺氧后蛋白激酶A(PKA)活性变化及其与神经元缺氧凋亡的关系。方法建立体外培养W istar大鼠胎鼠皮层神经元模型及培养神经元缺氧模型,用不同浓度的PKA抑制剂(Rp-cAMP),在不同的缺氧时相点观察神经元细胞膜和细胞质中PKA的活性、Bc l-2和TUNEL表达的规律。结果随着缺氧时间的延长,培养神经元细胞膜PKA的活性显著增加,Bc l-2表达降低,TUNEL荧光染色阳性率及平均荧光强度显著升高。而应用Rp-cAMP后细胞凋亡情况显著减轻。结论PKA和Bc l-2均参与了缺氧神经元凋亡;PKA抑制剂Rp-cAMP可减轻缺氧神经元凋亡,且该作用与Bc l-2表达降低有关;PKA的激活在缺氧神经元凋亡中起促发作用。  相似文献   
80.
周涛  王端顺 《解剖学报》2002,33(1):54-58
目的 探讨双丁酰 环核苷酸 (db cAMP)对转化细胞增殖及细胞表型作用的机理。 方法 以流式细胞光度术 (flowcytometry ,FCM)、软琼脂集落形成、放射免疫、Northern印迹和激酶活性分析等方法观察db cAMP对转化的C3H1 0 T1 2 小鼠成纤维细胞增殖、细胞表型、钙调素 (calmodulin ,CaM)表达及蛋白激酶Ⅱ (proteinkinaseⅡ ,PKⅡ )活性的影响。 结果 db cAMP(1mmol L)使C3H1 0 T1 2 转化细胞增殖及软琼脂集落形成能力受到显著抑制 ,转化细胞中CaM的表达及PKⅡ活性明显高于正常细胞 ,经db cAMP处理后也受到明显抑制。 结论 细胞转化及cAMP的诱导分化作用与PKⅡ活性的改变有密切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