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6305篇
  免费   16137篇
  国内免费   12507篇
耳鼻咽喉   1101篇
儿科学   2395篇
妇产科学   1922篇
基础医学   18258篇
口腔科学   2820篇
临床医学   23898篇
内科学   25443篇
皮肤病学   2448篇
神经病学   4243篇
特种医学   4314篇
外国民族医学   107篇
外科学   10898篇
综合类   63084篇
预防医学   12671篇
眼科学   1767篇
药学   29747篇
  251篇
中国医学   26739篇
肿瘤学   12843篇
  2024年   2321篇
  2023年   8165篇
  2022年   7018篇
  2021年   8571篇
  2020年   6950篇
  2019年   7876篇
  2018年   4285篇
  2017年   6740篇
  2016年   7075篇
  2015年   7598篇
  2014年   10546篇
  2013年   10735篇
  2012年   13886篇
  2011年   15412篇
  2010年   14864篇
  2009年   13414篇
  2008年   12737篇
  2007年   11951篇
  2006年   11400篇
  2005年   11648篇
  2004年   9334篇
  2003年   8047篇
  2002年   6592篇
  2001年   5973篇
  2000年   4694篇
  1999年   3556篇
  1998年   2684篇
  1997年   2235篇
  1996年   1798篇
  1995年   1536篇
  1994年   1282篇
  1993年   786篇
  1992年   718篇
  1991年   682篇
  1990年   609篇
  1989年   604篇
  1988年   210篇
  1987年   166篇
  1986年   124篇
  1985年   68篇
  1984年   18篇
  1983年   20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6年   3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笔者于2004年2月—2005年8月采用牛皮癣2号颗粒和复方益康唑凝胶(均为本院制剂)治疗掌跖脓疱病,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92.
目的 研究还原型谷胱甘肽对大鼠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cells,HSC)中金属蛋白酶1组织抑制因子(TIMP-2)表达的影响。从分子和蛋白水平探讨还原型谷胱甘肽对大鼠肝纤维化的作用和可能机制。方法 采用50%CCl4制备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在造模过程中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进行干预。应用RT-PCR才Western Blot技术,在分子和蛋白水平检测体外分离大鼠HSC中的TIMP-1的表达情况。结果 还原型谷胱甘肽干预组与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相比,HSC中TIMP的表达降低(P<0.05)。结论 还原型谷胱甘肽的干预可下调大鼠HSC中TIMP-1的表达,对实验性肝纤维化起到减轻作用。  相似文献   
993.
目的:进一步探讨人精子甘露糖受体(MR)在精卵融合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改良后的甘露糖-琼脂糖凝胶亲和层析法分离纯化人精子MR,并将提纯的人精子甘露糖受体(pMR)作用于去透明带的金黄地鼠卵母细胞,应用透射电子显微镜技术和罗丹明偶联的兵豆凝集素(TAITC-LCA)免疫荧光标记技术观察pMR对卵子的影响。同时以pMR免疫小鼠获得抗MR抗血清,将其同人精子共同孵育一段时间,采用异种体外受精实验模型,即精子穿透试验(SPA),观察其对人精子与卵母细胞体外受精的影响。结果:(1)人精子MR能够诱发去透明带金黄地鼠卵母细胞中皮质颗粒的胞吐,并引起卵母细胞表面微绒毛形态和数量发生改变;(2)皮质颗粒胞吐后,其内容物可结合到卵3膜表面;(3)抗MR抗血清预处理精子可抑制精子与卵子的结合与融合,使受精率、穿透指数和结合指数下降,并均有剂量依赖性。结论:人精子MR在受精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其主要作用可能是介导精-卵膜融合并促进卵母细胞的活化。  相似文献   
994.
对氯卞氯和苯经付克反应,光溴化,得到4-氯二苯基溴甲烷,然后经与羟乙基哌嗪缩合、与氯乙酸钠反应、加盐酸成盐、精制得西替利嗪盐酸盐,总收率为29%。  相似文献   
995.
采用化学发光法对 2 6例前列腺增生 (BPH)和 2 9例前列腺癌 (PCa)及 86例其他疾病患者的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PSA)和游离PSA(FPSA)进行测定。结果 :非PCa患者的FPSA和PSA值随着年龄增大而增加 (P <0 .0 1) ,而FPSA与总PSA比值 (F/TPSA)与年龄无明显相关 (P >0 .0 5 ) ,同时随着年龄增加 ,PCa的发病率也增高 (P <0 .0 2 5 ) ;3组中PCa组的PSA与FPSA值明显高于其他两组 (P <0 .0 0 1) ,F/TPSA则低于其他两组 (P <0 .0 0 2 )。结果表明 ,联合运用PSA和F/TPSA值对诊断BFH与PCa有较好的确诊率 ,也是PCa疗效和预后观察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996.
用BHA和PB预先诱导大鼠4天,然后经腹腔给予黄曲霉毒素B_1(AFB_1),给毒后24小时处死大鼠,取股骨骨髓涂片,用Giemsa染色,计算微核率。经诱导后,可使AFB_1诱发的微核率下降约一倍。说明BHA和PB诱导后可降低AFB_1的致突变作用。  相似文献   
997.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水平与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了138例糖尿病患者(无临床并发症35例、并发症103例)和31例健康体检者血浆PAI-1水平,同时将血浆PAI-1水平与血糖、血脂、胰岛素、体重和年龄等指标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 138例糖尿病患者血浆PAI-1总体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且并发症组患者血浆PAI-1水平明显高于无临床并发症组(P<0.01).血浆PAI-1水平与血糖、血脂、胰岛素、体重等因素有关与患者年龄无关.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PAI-1水平显著增高,尤其是伴有血管病变的患者,PAI-1活性增高与糖尿病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998.
HLA-Ⅱ血清学分型与微量SSP法基因分型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验证微量序列特异性引物(SSP)技术进行HLA-Ⅱ类移植配型的准确性并探讨血清学分型错误发生的原因。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结合微量SSP技术(简称微量PCR-SSP法)以及单克隆抗体血清学分型技术对血清样品进行HLA分型并比较其结果。结果(1)微量PCR-SSP法检测的110例样本中,99例检出HLA-DR的396个等位基因、11例检出HLA-DQ的22个等位基因,检出10%的单倍型个体;(2)两种方法对比研究发现单克隆抗体血清学分型检出错误或漏检率较高,其误差在DR和DQ分别为38.81%和50.75%;(3)错误发生和易混淆的抗原为:DR15/16、11/12、13/14、8、12和DQ5/6、8/9。结论微量SSP法可以准确检定血清学易漏检和发生错误的抗原等位基因。  相似文献   
999.
实验性单纯疱疹性角膜炎的组织病理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动态观察1型单纯疱疹病毒(HSV-1)感染角膜后的组织病理改变。方法:BALB/c小鼠眼角膜接种HSV-1(KOS株)以诱发单纯疱疹性角膜炎(HSK)。分别收集正常眼球及感染后第2、7、14天的感染眼球,组织学观察结膜及角膜的病理过程。结果:感染后第2天,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及其他单核细胞浸润结膜并在第7-14天间快速向中央角膜扩散。结论:在HSK发展中,中性粒细胞浸润导致进行性的组织破坏。  相似文献   
1000.
为筛选出操作方法简便,结果稳定可控的大鼠创伤性肠粘连模型,观察中药复方黄厚排气颗粒对其粘连程度的影响,选用SD大鼠,手术造成肠粘连模型,用中药复方2.5、5.0、10.0g/kg连续治疗7d后观察肠粘连程度。结果表明,以盲肠型动物模型的制备较为理想,手术易于操作,结果稳定可控。用中药复方治疗后模型动物的肠粘连程度得到明显改善。提示黄厚排气颗粒对术后肠粘连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