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440篇
  免费   757篇
  国内免费   697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22篇
妇产科学   297篇
基础医学   387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4184篇
内科学   991篇
皮肤病学   12篇
神经病学   64篇
特种医学   936篇
外国民族医学   18篇
外科学   3566篇
综合类   5953篇
预防医学   885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2060篇
  39篇
中国医学   635篇
肿瘤学   736篇
  2024年   90篇
  2023年   489篇
  2022年   441篇
  2021年   551篇
  2020年   522篇
  2019年   532篇
  2018年   212篇
  2017年   385篇
  2016年   479篇
  2015年   536篇
  2014年   897篇
  2013年   913篇
  2012年   1175篇
  2011年   1162篇
  2010年   1153篇
  2009年   1123篇
  2008年   1226篇
  2007年   1081篇
  2006年   994篇
  2005年   1039篇
  2004年   843篇
  2003年   782篇
  2002年   713篇
  2001年   657篇
  2000年   482篇
  1999年   394篇
  1998年   328篇
  1997年   317篇
  1996年   317篇
  1995年   252篇
  1994年   176篇
  1993年   118篇
  1992年   139篇
  1991年   129篇
  1990年   82篇
  1989年   85篇
  1988年   26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71.
李钧  张维 《江苏医药》1994,20(2):79-80
收治成人原发性腹膜后良性肿瘤21例,均经手术和病理证实。其中神经鞘瘤33.33%,畸胎瘤19.04%,脂肪瘤14.29%,平滑肌瘤9.52%,上皮性囊肿4.76%,浆液性及粘液性囊肿各为9.52%。本组除1例手术死亡外,余均治愈。平均随访575年,未见复发。  相似文献   
72.
孙成敏  陈萍 《工企医刊》1994,7(4):52-53
腹腔器官的表面几乎全被腹膜包裹,腹腔手术后脏器间的粘连,实际上就是腹膜粘连。几乎腹腔手术后腹膜牯连是每例术后患者不可避免的。但是,这种粘连是无症状、生理性的。也就是说,是腹膜抵抗致病因素后防御反应的结果。只有在腹膜修复过程中,腹腔内肠袢间膜状粘连或索带状粘连,而影响肠道内容物正常通过,或者引起其它功能上的某些障碍时,才是病理性的,这就是腹腔术后继发较严重的并发症,粘连性肠梗阻。但是,做为外科医生也不要过份担心腹膜粘连的并发症,而是要  相似文献   
73.
吕翠  高波  吕文翠  邓玉 《工企医刊》2003,16(1):21-22
腹膜间皮瘤(peritoneal mesothelioma)是一种比较少见、起源于腹膜间皮和间皮下层细胞的肿瘤。其临床症状、体征及影像学检查无特异性,病理学表现有时也不典型,容易导致误诊。我们收集了我院近20年来经病理证实的11例腹膜间皮瘤的临床和病理学资料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本组男6例,女5例,年龄15岁~67岁,平均45.5岁。其临床症状和体征见附表。7例有腹水,量300ml~8000ml不等,均行腹腔穿刺,3例抽出多量液体,2例为浆液性,1例为血性,腹水细胞学检查2例查到癌细胞,1例查到核异质细胞并见大量脱落间皮细胞。6例行腹部超声检查,5例发现腹  相似文献   
74.
原发性腹膜后脂肪肉瘤20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秉勋  林小军 《癌症》1993,12(5):440-442
自1965年5月至1991年7月共收治原发性腹膜后脂肪肉瘤20例,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20例中完全切除者15例,部分切除者4例,活检1例。肿瘤切除合并肾,肠襻等邻近器官切除者达12例。全组的5年,10年生存率分别是57.1%和20.0%,完全切除组的5年10年生存率分别是63.6%和28.6%。20例病人共进行了48次切除手术。首次手术死亡2例。着重讨论了本病的诊断、治疗和突出的临床特点。  相似文献   
75.
1997年1月-2005年6月,我科共收治腰部刀刺伤患者65例。现将其中经腰肋部斜切口(lumbocostal oblique in- cision)探查的28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6.
目的 了解基因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 (r HuEPO)对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 (CAPD)患者心室结构及功能的影响。方法  32例CAPD伴高血压患者 ,其中 1 6例应用降压药物控制血压 ,同时应用r HuEPO纠正贫血 ,1 6例单用降压药物 ,随访 6个月。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差值比较 ,治疗组的LVPWT、E/A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 <0 .0 5 )。结论 长期纠正贫血和控制血压有利于透析患者左室结构及功能异常的逆转  相似文献   
77.
腹膜透析充分性与营养状况的改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营养不良与尿毒症患者腹膜透析(CAPD)并发症的高发生率及病死率明显相关。CAPD患者营养不良应首先考虑透析不充分的可能性。笔者前瞻性地增加患者透析剂量,根据测量蛋白质呈现率(PNA)、蛋白质分解代谢率(PCR)、综合营养评估(SGA)法,探讨增加透析剂量与改善CAPD患者营养状况的关系。  相似文献   
78.
黎燕玲  谢爱玲 《广西医学》2005,27(5):751-752
随着剖宫产率不断增加,剖宫产术式越来越受到关注。现对我院2001年6月至2003年6月采用横切口侧入撕拉法腹膜外剖宫产46例进行临床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79.
小横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腹股沟疝是小儿最常见的外科疾病。其发生是因为胚胎时期形成的腹膜鞘状突闭合不全与出生后腹内压增高使未闭鞘突扩张而成。如果不做治疗,疝囊可逐渐增大,加重腹股沟管的缺损,且常发生嵌顿成为急症,甚至造成严重后果,因此一般应及早手术。我们采用小切口行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364例,效果较好,现予以报告。  相似文献   
80.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and mechanism by which PPARγ ligand, rosiglitasone, regulates the expression of CD40 and 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 1 (ICAM-1) in the rat peritoneal mesothelial cells (RPMCs) induced by lipopolysaccharide (LPS). Methods RPMCs were harvested from Sprague-Dawley rat peritoneal cavity and maintained under defined in vitro conditions. The cell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groups as follows: medium, LPS (5 mg/L), LPS (5 mg/L)+BAY11-7085(5 μmol/L, NF-κB inhibitor), rosiglitazone (10 μmol/L or 20 μmol/L, 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 γ activator), LPS (5 mg/L)+rosiglitazone (10 μmol/L)+GW9662 (3 μmol/L, peroxisome proliferator-aetivatcd receptor γ antagonist), and LPS (5 mg/L)+vehicle (DMSO 0.2 ml/L). The expressions of CD40 and ICAM-1 RNA in RPMCs were examined by RT-PCR after 3 hour treatment, and the protein expressions of CD40, ICAM-1, p-NF-κB p65 and p-IκBα were examined by Western blot or immunofluorescence after 24 hour treatment. Results Following treatment with LPS, both the expressions of CD40 and ICAM-1 protein in RPMCs were up-regulated significantly (P<0.05), and the phosphoralation of p65 was increased greatly (1.10±0.17 vs 0.55±0.06, P<0.05). BAY11-7085 (5 μmol/L)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the protein expression of p-p65 (0.22±0.11 vs 1.10±0.17, P<0.01), CD40 (0.34±0.02 vs 0.50±0.06, P<0.05) and ICAM-1 (0.35±0.16 vs 0.74±0.03, P<0.05). Pretreated with rosiglitazone for 3 h then added with LPS for 1 h, the levels of p-p65, CD40 and ICAM-1 in RPMCs were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compared with those of LPS group (0.77±0.08 vs 0.90±0.10, P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