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28篇
  免费   282篇
  国内免费   171篇
耳鼻咽喉   5篇
儿科学   15篇
妇产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215篇
口腔科学   6篇
临床医学   936篇
内科学   182篇
皮肤病学   19篇
神经病学   35篇
特种医学   260篇
外科学   779篇
综合类   1109篇
预防医学   228篇
眼科学   17篇
药学   422篇
  20篇
中国医学   592篇
肿瘤学   34篇
  2024年   88篇
  2023年   289篇
  2022年   265篇
  2021年   316篇
  2020年   281篇
  2019年   195篇
  2018年   72篇
  2017年   126篇
  2016年   115篇
  2015年   153篇
  2014年   182篇
  2013年   217篇
  2012年   304篇
  2011年   270篇
  2010年   213篇
  2009年   172篇
  2008年   248篇
  2007年   190篇
  2006年   216篇
  2005年   272篇
  2004年   136篇
  2003年   93篇
  2002年   67篇
  2001年   76篇
  2000年   57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覃后继  覃雪英  周耀南  何延专 《肝脏》2012,17(2):106-107
本研究检测62例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α(TGF-α)含量.同时检测血清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氨基端肽(PⅢNP)、Ⅳ型胶原(CIV)血清水平,与肝组织活检进行对比,旨在探讨TGF-α与肝纤维化的关系及其在早期诊断中的意义.资料与方法一、研究对象随机选取2008年6月至2011年6月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CHB患者62例.男42例.女20例,年龄19~50(33.7±9.94)岁.诊断符合2005年修订的《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标准[1],上述病例经血清学检查均排除甲、丙、丁、戊型肝炎病毒感染.设60例体检正常者为对照组,男39例.女21例.年龄18~47(33.2~10.5)岁,各组间性别及年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相似文献   
72.
殷晓翔  丁斌  陈元旺  王明 《江西医药》2021,56(3):358-361
目的 分析血清颗粒蛋白前体(progranulin,PGRN)在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患者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选取49例IBD患者,其中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患者29例以及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患者20例,同时选取25例健康对照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血清PGRN、IL-17和IL-10浓度;魏式法测定ESR;特定蛋白仪测定CRP;同时记录研究对象一般实验室资料.结果 IBD患者具有较高水平的炎症因子如CRP和ESR,CD患者水平相较UC更高.与健康对照相比,IBD患者PGRN和IL-17均显著升高,而IL-10则明显下降,其中以CD更为明显.相关性分析表明UC中PGRN与IL-17和Mayo指数显著相关,而CD中PGRN与IL-17、CDAI指数及IL-10均存在显著相关性.且治疗后IBD患者PGRN均显著下降.结论 PGRN在IBD患者中异常上调,且与IL-17、IL-10等细胞因子及疾病活动度存在显著相关性,提示其可能参与IBD发生发展,且可能成为疾病活动度评分的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73.
正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45岁,因发现后颈部肿物6个月入院。查体:项部正中可触及一肿物,约2.0 cm×1.5 cm,边界清,质韧,活动度尚可,无压痛。颈部彩超提示:于皮下软组织深层见一实质性低回声肿块,紧邻肌层表面,约23 mm×25 mm×12 mm,较深处距体表17 mm,边界不清。颈部核磁提示:颈4椎体水平颈部后方稍偏右侧皮下与颈部肌肉之间见3.07 cm×3.42 cm大小界限不清、信号不均匀性异常信号,T1WI呈肌肉样信号,T2WI呈稍高于肌肉样信号,中间为长  相似文献   
74.
《实用骨科杂志》2013,(3):205-205
由宁波市第六医院主办的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第一届《腕关节损伤新技术学习班》[2013-04-07-129(国)],拟定于2013年7月5日至8日在宁波举办。本次会议将对腕关节损伤进行深入探讨,特别对于腕关节损伤的诊断,腕关节镜下TFCC损伤修复、舟状骨骨不连的治疗以及下尺桡关节重建等进行全面讨论,以进一步推进广腕关节损伤新技术。  相似文献   
75.
目的研究分析对重症膝关节疾病患者临床期间给予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效果,为其临床治疗和研究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撑。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36例重症膝关节疾病患者,患者入院治疗时间为2009年6月至2013年7月,所有患者临床期间均给予人工膝关节置换手术治疗,并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情况。结果本研究中36例(77.8%)患者疗效评估为优,6例(16.7%)患者评估疗效为良,2例(5.6%)患者疗效评估为可,治疗优良率为94.4%;治疗前患者的HSS评分及膝关节活动度分别为(48.59±6.50)分、(67.04±10.04)°,治疗后上述指标分别为(87.03±12.35)分、(96.03±11.04)°,治疗后的HSS评分水平和膝关节活动度明显优于治疗前,前后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重症膝关节疾病患者给予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HSS评分水平及膝关节活动度,且操作简单,疗效显著,值得临床重视和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76.
腕关节镜术是一项新的手术技术,它是腕部疾患诊断和治疗的可靠手段,特别是在软组织损伤方面,关节镜技术利用精密的光学影像系统,由很小的手术切口进入关节腔内,即能检出损伤的实际范围,鉴别关节内结构的微小差异改变,并能采用特殊的治疗措施处理病变,术后感染率低。2010年9月-2011年10月,我院手术室采用腕关节镜术治疗腕关节疾病患者12例,现将手术配合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7.
目的 观察中药洗剂及护理干预治疗尺桡骨双骨折康复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接受中药洗剂湿敷治疗及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康复的效果.结果 观察组疼痛肿胀消退时间优于对照组,腕关节功能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尺桡骨双骨折患者结合应用中药洗剂湿敷治疗可明显缩短康复时间,提高康复质量.  相似文献   
78.
目的:分析桡骨远端骨折闭合复位与切开复位影响腕关节功能的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3月至2015年5月该院收治的60例桡骨远端骨折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根据不同的切开形式分为闭合组(n=30)和切开组(n=30),闭合组行闭合复位内固定,切开组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闭合组患者的优良率为73.3%,切开组患者的优良率为93.3%,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闭合组患者手握力和捏力分别为健侧的(80.3±6.8)%、(83.6±10.3)%,切开组患者手握力和捏力分别为健侧的(86.2±3.4)%、(90.5±7.4)%,两组患者的手握力、捏力比较(P<0.05),闭合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为(10.3±3.1)d,切开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为(11.2±2.6)d,两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比较(P>0.05).结论:闭合复位与切开复位法均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对患者的腕关节影响更小,优良率高,可以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79.
目的探讨超声对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价值,并以放射学检查结果评价。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9月~2017年9月于我院就诊并治疗的疑似桡骨远端骨折患者180例为研究对象,临床确诊为160例。按照其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观察组(83例)实施低强度超声治疗,对照组(77例)实施手法复位后石膏固定治疗。评估超声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价值,并比较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及治疗后腕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并做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临床愈合时间为(54.3±4.9)d,平均骨性愈合时间为(39.5±3.9)d,两者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患者均达骨性愈合后行Dienst腕关节功能评价,观察组患者优良率为97.59%,对照组患者优良率为68.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超声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可快速促进骨折愈合,术后腕关节功能恢复好,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