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711篇 |
免费 | 515篇 |
国内免费 | 116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4篇 |
儿科学 | 1篇 |
妇产科学 | 23篇 |
基础医学 | 25篇 |
临床医学 | 286篇 |
内科学 | 232篇 |
皮肤病学 | 11篇 |
神经病学 | 2篇 |
特种医学 | 24篇 |
外科学 | 29篇 |
综合类 | 1438篇 |
预防医学 | 186篇 |
眼科学 | 1篇 |
药学 | 414篇 |
14篇 | |
中国医学 | 4643篇 |
肿瘤学 | 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21篇 |
2023年 | 345篇 |
2022年 | 421篇 |
2021年 | 501篇 |
2020年 | 334篇 |
2019年 | 264篇 |
2018年 | 104篇 |
2017年 | 264篇 |
2016年 | 249篇 |
2015年 | 277篇 |
2014年 | 409篇 |
2013年 | 289篇 |
2012年 | 369篇 |
2011年 | 335篇 |
2010年 | 281篇 |
2009年 | 255篇 |
2008年 | 278篇 |
2007年 | 202篇 |
2006年 | 253篇 |
2005年 | 212篇 |
2004年 | 189篇 |
2003年 | 214篇 |
2002年 | 137篇 |
2001年 | 130篇 |
2000年 | 103篇 |
1999年 | 118篇 |
1998年 | 103篇 |
1997年 | 84篇 |
1996年 | 77篇 |
1995年 | 88篇 |
1994年 | 57篇 |
1993年 | 46篇 |
1992年 | 41篇 |
1991年 | 60篇 |
1990年 | 22篇 |
1989年 | 45篇 |
1988年 | 18篇 |
1987年 | 8篇 |
1986年 | 7篇 |
1985年 | 13篇 |
1984年 | 8篇 |
1983年 | 5篇 |
1982年 | 3篇 |
1958年 | 2篇 |
195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3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背景 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术虽是目前中晚期不可手术的原发性肝癌患者的首选局部治疗措施,但TACE术后仍存在较多问题亟待解决,中医药治疗作为重要的辅助手段,联合TACE术能使原发性肝癌患者获得更大的治疗收益。目的 探讨敷和备化方联合TACE术治疗肝郁脾虚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近期疗效及其对血浆血管生成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6月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科及肝病科收治的肝郁脾虚型原发性肝癌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5例。在常规对症支持治疗基础上,两组患者均行亚肝段动脉末梢水平TACE术,治疗组患者连续服用敷和备化方12周。比较两组患者近期(治疗12周后)疗效、无进展生存时间(PFS)及治疗前后血清甲胎蛋白水平、Karnofsky(KPS)评分、中医症候积分、血浆血管生成因子〔包括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并观察两组患者毒副作用和/或并发症发生情况。TACE术后当天开始进行电话随访,随访截止时间为患者出现疾病进展或完成整个疗程(12周)。结果 两组患者均完成整个疗程及随访,无一例脱落或失访。两组患者总有效率(ORR)、疾病控制率(DC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随访(207.5±28.4)d,两组患者PFS的Kaplan-Meier生存曲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血清甲胎蛋白水平,腹痛腹胀、纳呆食少、情志抑郁、恶心呕吐、神疲乏力、口苦咽干评分及中医症候积分,血浆VEGF、bFGF、PDGF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而KP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毒副作用和/或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敷和备化方联合TACE术能在一定程度上延长肝郁脾虚型原发性肝癌患者PFS,同时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肿瘤相关血管微环境,降低血清肿瘤标志物及血浆血管生成因子水平,有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02.
103.
目的探讨健脾活络方治疗脾虚络瘀型的糖尿病远端对称性多发性神经病变(DSP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脾虚络瘀型的DSPN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给予基础治疗配合甲钴胺片治疗(500μg,3次/d,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健脾活络方煎服治疗。治疗8周后,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多伦多临床评分(TCSS)、震动感觉阈值(VPT)检查结果、生活质量评分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TCSS评分、VPT检查结果、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疗效方面,治疗组总有效率85.00%、对照组60.00%,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活络方明显改善脾虚络瘀型DSPN患者神经功能和生活质量,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04.
[目的]整理总结黄挺教授治疗原发性肝癌相关抑郁状态的特色经验。[方法]通过门诊跟师学习,面授教学,收集并整理相关医案,试从病因病机、基本治法、基本用方等方面分析总结黄挺教授治疗原发性肝癌相关抑郁状态的经验,并举验案一则予以佐证。[结果]黄挺教授认为原发性肝癌相关抑郁状态之病机基本可概括为“肺脾气虚为本”“癌毒气郁为标”,脾虚肝郁是病机核心,治疗上以平补肺脾、柔木解郁、解毒抑癌为基本治法,总结出自拟五花汤,随证加减,屡获良效。所举验案乃肝郁脾虚之证,治以平补肺脾、柔木解郁、解毒抑癌,以自拟五花汤为底方,临证加减,标本兼治,疗效颇佳。[结论]黄挺教授以平补肺脾为根本大法,辅以柔木解郁、解毒抑癌,治疗原发性肝癌相关抑郁状态,经验独到,疗效显著,值得学习借鉴。 相似文献
105.
目的:探讨软坚通脉颗粒对痰湿证 DLAO 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部分炎症的影响。方法:选取 69 例 DLAO 一期或二期的痰湿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n=35)给予标准抗凝、稳定斑块、扩血管等治疗;治疗组(n=34) 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软坚通脉颗粒,疗程为 4 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清 APN、CysC、hs-CRP、IL-6、PCT 水平,评价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临床症状积分的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中医证候评分(97% vs 51%,P<0.01)及临床症状评分(97% vs 80%,P<0.05)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清 APN 分别为(4.77±0.41)μg/mL 和(5.16±0.48)μg/mL ;CysC 分别为(1.33±0.45)mg/L 和(1.02±0.26)mg/L ;hs-CRP 分别为(6.71±4.31)mg/L 和(3.43±2.77)mg/L ;IL-6 分别为(12.14±8.53)pg/mL 和(6.21±4.83)pg/mL ;治疗组较对照组的血清 APN 显著升高(P<0.05),血清 CysC、hs-CRP、IL-6 显著降低(P<0.05);两组血清 PCT 在治疗后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软坚通脉颗粒可上调痰湿证 DLAO 患者的血清 APN 水平,抑制血清 CysC 水平、hs-CRP、IL-6 水平,具有一定的抗炎、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相似文献
106.
108.
目的 探究中老年痰湿质与平和质人群肠道菌群样品在物种分类、丰度及多样性等方面的差异,找出中老年痰湿质人群肠道的特征功能菌群,以期为痰湿质与代谢性疾病相关性研究提供肠道微生物层面的依据。 方法 选择于2017年5月—12月在浙江医院中医内科就诊或体检中心行健康体检的人群为研究样本,通过中医体质辨识软件结合专业人员辨证,纳入痰湿质与平和质各30人,采集粪便样品并对其总RNA进行提纯,用Miseq测序仪进行基于16SrRNA的生物多样性测序,利用R(v3.1.1)软件对样品的物种分类、丰度、多样性及组间差异等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①各样品间菌群构成及相对丰度均存在差异,但主要构成菌种均为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厚壁菌门(Firmicutes)、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及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②痰湿质组的observed species指数、chao指数、ACE指数及shannon指数均小于平和质组(均P<0.05),simpson指数大于平和质组(P<0.05)。③痰湿质组拟杆菌门(38.439±13.545)相对丰度低于平和质组(46.669±12.984),厚壁菌门(52.802±13.861)相对丰度高于平和质组(45.742±12.9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痰湿质人群肠道菌群的丰度及多样性均显著降低;拟杆菌门相对丰度降低及厚壁菌门相对丰度升高为痰湿质人群肠道菌群的重要结构特征。 相似文献
109.
目的:探讨甲基丙二酸尿症(methylmalonic aciduria,MMA)脑损伤患儿中医证素特点、证型分类及分布规律。方法:收集162例MMA脑损伤患儿的中医四诊信息,运用因子分析及系统聚类方法,探讨其中医证候规律。结果:MMA脑损伤患儿病位证素以心、脾、肾、肝为主,病性证素主要为气虚、精亏、阴虚、阳虚、痰、湿、血瘀;中医证候表现为心脾两虚证、脾肾阳虚证、肝肾亏虚证、痰瘀阻滞证和脾虚肝亢证5类;证型分布比例分别为心脾两虚证30.3%(49/162)、脾肾阳虚证29.6%(48/162)、肝肾亏虚证17.3%(28/162)、痰瘀阻滞证14.8%(24/162)、脾虚肝亢证8.0%(13/162)。其中,不同年龄段患儿证型分布存在差异。结论:通过对MMA脑损伤患儿中医证候规律的研究,为中医药诊治本病提供证候学依据和辨证思路。 相似文献
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