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707篇
  免费   1949篇
  国内免费   1110篇
耳鼻咽喉   322篇
儿科学   877篇
妇产科学   541篇
基础医学   1631篇
口腔科学   271篇
临床医学   7654篇
内科学   7853篇
皮肤病学   897篇
神经病学   3743篇
特种医学   1446篇
外国民族医学   135篇
外科学   2353篇
综合类   19042篇
预防医学   9524篇
眼科学   763篇
药学   7412篇
  49篇
中国医学   5522篇
肿瘤学   731篇
  2024年   248篇
  2023年   849篇
  2022年   820篇
  2021年   908篇
  2020年   878篇
  2019年   859篇
  2018年   446篇
  2017年   699篇
  2016年   897篇
  2015年   1188篇
  2014年   2498篇
  2013年   2421篇
  2012年   3370篇
  2011年   3740篇
  2010年   3494篇
  2009年   3599篇
  2008年   5750篇
  2007年   4986篇
  2006年   4493篇
  2005年   5315篇
  2004年   4746篇
  2003年   4464篇
  2002年   3517篇
  2001年   2384篇
  2000年   1858篇
  1999年   1236篇
  1998年   1072篇
  1997年   730篇
  1996年   570篇
  1995年   585篇
  1994年   440篇
  1993年   239篇
  1992年   285篇
  1991年   332篇
  1990年   250篇
  1989年   376篇
  1988年   61篇
  1987年   43篇
  1986年   42篇
  1985年   26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15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3篇
  1958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21.
目的 分析2005 - 2014年我国老年人肺癌发病的时间趋势,为我国肺癌的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根据2008 - 2017年《中国肿瘤登记年报》中肺癌的相关数据,分析2005 - 2014年我国老年人肺癌的发病情况,并通过年度变化百分比(annual percentage change,APC)分析其时间变化趋势。结果 2005 - 2014年我国老年人肺癌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APC = 0.71%,P<0.05),其中农村老年人肺癌的发病率从198.9/105上升至250.7/105,上升趋势更明显(APC = 2.81%,P<0.05),尤以农村老年女性肺癌发病率的上升趋势最为明显(APC = 5.26%,P<0.05)。2005 - 2014年中国老年人肺癌的发病在60~64岁和65~69岁组呈上升趋势(APC分别为2.83%和2.04%,均P<0.05),而在农村地区,老年人所有年龄组的肺癌发病率都呈明显上升趋势(APC分别为3.49%,3.86%,1.66%,2.31%,3.49%及6.37%,均P<0.05)。结论 2005 - 2014年我国老年人肺癌发病上升趋势明显,以农村老年女性最为突出,国家应针对高危人群及早开展筛查等工作,降低我国老年人肺癌的流行水平。  相似文献   
22.
习洋  陶泽璋 《疑难病杂志》2020,(2):207-211,216
慢性鼻窦炎(CRS)是一种常见的慢性非特异感染性鼻部疾病,病理分型主要分为Th2细胞介导的嗜酸性粒细胞性鼻窦炎(ECRS)和Th1细胞介导的非嗜酸性粒细胞性鼻窦炎(非ECRS)2种表型。欧洲国家CRS患病人群主要表现为ECRS,而随着亚洲国家的急剧工业化发展,其ECRS的比例也在急剧增加。ECRS发病机制复杂,涉及多种免疫细胞和相关因子相互作用。其治疗方法包括抗生素、激素药物治疗及手术治疗等,但仍有部分患者症状难以改善或存在复发的风险。Ⅱ型固有淋巴样细胞(ILC2s)是一种非B、非T的新型淋巴细胞,与Th2免疫应答关系密切。文章就ILC2s在ECRS发病机制中的作用进行综述,以期为ECRS的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3.
畸形精子症是男性不育症的常见表现之一,发病机制涉及许多因素,其中遗传学因素是研究热点,越来越多的证据支持遗传学因素发挥重要作用。有关的研究热点包括基因异常或突变、精子非整倍体异常、DAN损伤、DNA甲基化异常、生殖激素受体基因/浓度/转化等异常、精细胞物质运输功能障碍、精子核成熟异常、精子NOX5表达增强等。畸形精子症的治疗策略中IVF-ET/ICSI效果肯定、妊娠率高,经验性药物治疗效果一般,精索静脉曲张显微外科手术能够改善精液质量。  相似文献   
24.
脑小血管病(CSVD)是一组好发于老年人群,主要累及颅内小血管,出现各种临床表现的一类综合征,是卒中和 血管性痴呆的常见原因,但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文章对目前主要的脑小血管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进行阐述,为临 床诊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5.
26.
同源病     
<正>(homologous isogenous disease或autoploidy disease)是指同一的致病因素及相同的发病机制,使不同的脏器或系统同时或相继受到损害,如肝豆状核变性。综合征不是一个单一病因、单一系统的独立的疾病单元,是一种模糊概念;是归纳一些具有一定内在联系,由多病因或病因不明引起的两个或两个以上器官或系统的病征;是一组临床综合征,如库欣综合征。  相似文献   
27.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脑血管病性眩晕的临床效果。方法:脑血管病性眩晕患者11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6例和观察组5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予以活血化痰方煎服,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及1年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2.98%,高于对照组的80.36%,治疗后1年复发率1.75%,低于对照组的14.29%,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为3.51%,低于对照组的8.9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能有效改善脑血管病性眩晕患者症状体征,降低复发率,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28.
目的分析总结急性脑血管病心电图的变化特点和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2年6月~2015年7月收治的急性脑血管病患者200例的临床资料,对其心电图的变化特点进行统计分析,并对其临床意义进行探讨。结果 200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中(脑出血组92例,脑梗死组93例,蛛网膜下腔出血组15例)共158例患者出现心电图异常,约占79.00%,其中脑出血组心电图异常91例,约占98.91%,脑梗死组心电图异常53例,约占55.21%,蛛网膜下腔出血组心电图异常14例,约占93.33%,脑出血组与蛛网膜下腔出血组心电图异常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脑梗死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3种类型的急性脑血管病患者中,心电图异常表现为复极变化的发生率最高,为82例,约占51.90%,其次是心肌损伤和心律失常分别为48和45例,各占30.38%和28.48%。在158例心电图异常患者中,经过多次的治疗和检查心电图之后,病情有好转102例,恢复正常36例,死亡20例。结论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的病情与心电图密切相关,病情越重心电图异常的发生率越高,但心电图的异常项目亦可随着病情的好转而恢复正常,故心电图的变化对患者的预后和治疗情况具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9.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自2019年12月爆发以来,由于具有高传染性,迅速在世界各地蔓延,国内外疫情防治形势空前严峻。COVID-19不仅造成肺部、肠道、肾脏等多脏器损害,且部分患者以眼表损害为首发或伴发症状出现,临床上很容易被忽视。COVID-19的眼表损害归属于祖国医学“天行赤眼”范畴,本文结合国内外最新的文献报道,探讨新型冠状病毒(2019 novel corona virus,2019-nCoV)对眼表的损害,阐明其可能机制,并从中西医角度提出可行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30.
目的分析多发性硬化(MS)患者缺血性脑血管病危险因素。方法取病程5年以上与病程5年内MS患者组,并设健康对照组和疾病对照组,分析对比各组患者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结果病程5年内MS组患者同型半胱氨酸、低密度脂蛋白、总胆固醇、颈动脉B超斑块检出率高于健康人群组和疾病对照组,病程5年以上MS组同型半胱氨酸和颈动脉B超斑块检出率高于病程5年内M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S患者较其他人群更易患缺血性脑血管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