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8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21篇
儿科学   24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4篇
临床医学   99篇
内科学   39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36篇
特种医学   15篇
外国民族医学   8篇
外科学   132篇
综合类   196篇
预防医学   48篇
药学   35篇
  1篇
中国医学   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脑死亡状态对大鼠肝脏损伤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 探讨大鼠脑死亡状态与肝脏损伤之间的关系。方法 将 50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 (C)、低血压状态假手术组 (E1 )、脑死亡实验组 (E2 )。各组动物分别于辅助呼吸 1、3h采血检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AST)及透明质酸 (HA)、内皮素 1 (ET 1 ) ,辅助呼吸 4h取肝组织行形态学检查。结果  1、3h血清ALT、AST以及HA、ET 1水平E2组较C、E1组显著升高 (P <0 .0 5) ;E2组中 3h较 1h显著升高 (P <0 .0 5)。电镜下E2组大鼠肝脏Kuffer细胞明显活化 ,肝窦内皮细胞与基质部分脱落、肝窦内皮窗孔扩大 ;C、E1组Kuffer细胞活化不明显 ,内皮细胞基本完整。结论 大鼠脑死亡状态能明显导致肝实质细胞与非实质细胞损伤  相似文献   
22.
1989年巴西的Raia等首次对2例先天性胆管闭锁的患儿施行了亲体肝移植(liver—related liver transplantation,LRLT),但不幸2例患儿均未存活;而第1例成功的LRLT则在1990年由澳大利亚的Strong等完成;此后LRLT在亚洲迅速开展。  相似文献   
23.
目的 观察脑死亡对猪肝脏功能、形态的影响并探讨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 κB,NF-κB)在脑死亡发生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健康长白猪12头,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头,仅行麻醉维持24 h;脑死亡组6头,建立猪脑死亡模型并维持脑死亡状态24 h.脑死亡后(对照组持续麻醉后)6、12、24 h取血标本及开腹取同一部位肝组织,检测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e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水平;ELISA法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ntedeukin-1β,IL-1β)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al-time PCR)法检测肝组织NF-κB mRNA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肝组织NF-κB p65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脑死亡组长白猪各时间点血清ALT、AST、IL-1β水平、肝组织NF-κB mRNA转录水平及肝组织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均较对照组高,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死亡脑死亡后12 h肝细胞轻度浊肿;24 h细胞水肿,肝细胞疏松化.结论 脑死亡导致猪肝脏出现功能与形态学的损伤性变化.其机制可能是脑死亡引起肝细胞NF-κB mRNA 转录和蛋白翻译水平升高,进而导致机体炎症介质合成与释放.  相似文献   
24.
<正>心跳骤停(cardiac arrest,CA)和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均是急诊科常见的急危重症,CA可见于多种疾病的各个阶段,复苏成功率不高,甚至造成CA的病因不甚明确。SAH典型表现为剧烈头痛、呕吐、脑膜刺激征,诊断并不困难。而以CA为首发症状的SAH,由于心肺复苏无法常规进行头颅CT检查,给诊断增加了困难。本文通过对16例以CA为首发症状的SAH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来提高SAH-CA的快速病因诊断,避免漏诊误诊。  相似文献   
25.
目的 探寻改良颅内加压法制作兔脑死亡模型及维持脑死亡状态的方法。方法 新西兰大白兔15只,随机分成2组:假手术组(B组,n=6),仅颅内插管,行麻醉维持;脑死亡组(A组,n=9),通过改良的颅内加压法制作脑死亡模型。记录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的变化。通过呼吸机和血管活性药物将生命体征维持在某一可控水平。结果 A组9只兔中8只建模成功,在颅内加压过程中随着颅内压力的增高,MAP和HR呈波浪状逐渐升高。麻醉状态下和脑死亡时MAP峰值分别为(80.63±8.45) mmHg、(111.63±7.71) mmHg,二者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 < 0.05)。麻醉状态下、脑死亡时和脑死亡后2 h的HR分别为(153.25±14.35) 次/min、(262.38±16.60) 次/min和(218.50±10.27) 次/min,三者之间两两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 < 0.05)。结论 与传统术式相比,改良后的方法可以稳定、可靠地建立兔脑死亡模型;通过及时有效的呼吸、循环支持,脑死亡状态可以长时间维持。  相似文献   
26.
国际规范性器官移植的供体主要来源于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donation after citizen's death)。近年国际国内有关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肝脏质量的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大量降低术后早期原发性无功能、肝功能延迟性恢复等相关并发症的新疗法涌现。脑死亡捐献(donation after brain death,DBD)及心死亡器官捐献(donation after cardiac death,DCD)成为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肝脏的基础,DBD与DCD供体肝移植并发症及其预后成为新的关注点。  相似文献   
27.
目的总结心脑死亡器官捐赠供肺评估及获取的护理配合经验。方法回顾总结19例供肺获取手术的护理配合,包括供肺的评估及选择、供肺切取术的物品准备、供肺切取的配合等。结果 19例经评估7例因感染、氧合差弃用;12例供肺按照国际标准化程序顺利获取转运至医院,完成10例双肺移植和2例右侧单肺移植,受者手术顺利。结论完善的术前用物准备、充分的术前供肺评估,熟练、准确的术中配合是供肺获取和移植成功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28.
【摘要】 目的 探讨脑死亡器官移植供体在ICU的维护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2年1月~2013年12月间完成的29例脑死亡供体器官捐献资料,分析脑死亡供体器官获取前情况,移植肾、移植肝受者情况及急性肾损伤(AKI)供肾的移植效果,总结脑死亡患者作为潜在供体的维护要点。结果〓维护脑死亡供体29例,共捐献肾脏40个、肝脏27个、心脏4个、角膜21对。6例(15%)移植肾受者发生移植物功能延迟恢复,1例(2.5%)发生急性排斥反应、1例(2.5%)发生髂内动脉假性动脉瘤出血切除移植肾,1例(2.5%)发生重症肺炎术后死亡;AKI供肾与非AKI供肾的受者在术后7天、2月肌酐恢复情况及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1例(4%)移植肝受者发生多脏器功能衰竭术后死亡。余受者随访至今均恢复顺利,器官功能良好。结论〓经过ICU内积极管理后的潜在器官移植供体能够获得较高质量的移植器官,有较好的移植效果。  相似文献   
29.
<正>第一部分脑死亡判定标准儿童脑死亡判定标准适用年龄范围:29 d~18岁。1判定的先决条件(1)昏迷原因明确(2)排除了各种原因的可逆性昏迷2临床判定(1)深昏迷(2)脑干反射消失(3)无自主呼吸靠呼吸机维持通气,自主呼吸激发试验证实无自主呼吸。  相似文献   
30.
脑死亡判定标准与技术规范(儿童质控版)》(以下简称儿童质控版)于2014年10月在《中华儿科杂志》上发表[1],本期《中国小儿急救医学》杂志也进行了转载,这是迄今为止我国首次正式发表的关于儿童脑死亡诊断标准的文件.为帮助儿科医生更好地理解指南,本文就儿童质控版发表的背景以及与国外指南的差别作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