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05篇
  免费   190篇
  国内免费   256篇
耳鼻咽喉   737篇
儿科学   144篇
妇产科学   14篇
基础医学   422篇
口腔科学   10篇
临床医学   965篇
内科学   281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894篇
特种医学   193篇
外科学   115篇
综合类   2052篇
预防医学   388篇
眼科学   24篇
药学   625篇
  3篇
中国医学   228篇
肿瘤学   54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66篇
  2022年   72篇
  2021年   97篇
  2020年   72篇
  2019年   85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79篇
  2016年   117篇
  2015年   114篇
  2014年   206篇
  2013年   238篇
  2012年   326篇
  2011年   336篇
  2010年   400篇
  2009年   381篇
  2008年   406篇
  2007年   360篇
  2006年   382篇
  2005年   451篇
  2004年   387篇
  2003年   342篇
  2002年   281篇
  2001年   283篇
  2000年   222篇
  1999年   192篇
  1998年   191篇
  1997年   182篇
  1996年   173篇
  1995年   158篇
  1994年   119篇
  1993年   96篇
  1992年   76篇
  1991年   72篇
  1990年   49篇
  1989年   40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52.
目的探索闭合性颅脑损伤后,脑干诱发电位(ABR)在其诊断、治疗及法医学中的价值。方法对90例闭合性颅脑损伤病人进行动态ABR测试,分析数据,探讨其结果与闭合性颅脑损伤的关系。结果检测90例闭合性颅脑损伤病人伤后24~72 h的ABR,结果显示Ⅰ、Ⅴ波PL延长,Ⅰ-Ⅲ、Ⅰ-Ⅴ延长,与CT相比阳性率明显升高。伤后3月复查,轻型者大部分ABR结果显示正常。结论闭合性颅脑损伤病人在CT结构无改变时,其脑生理功能已有变化。ABR可作为闭合性颅脑损伤早期诊断和预后判定的重要依据之一,其脑生理学上的改变能否为法医学的鉴定提供依据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53.
EVOKED POTENTIALS OF 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 STATE OR TRAIT MARKER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status of evoked potentials in 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OCD). Methods Evoked potentials P300, 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 (ABR) and visual evoked potential ( VEP) were recorded from 35 OCD patients and 28 normal controls (NC) with a Nicolet Spirit Instrument. 23 of the OCD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after 5 months with the same markers. Results Compared with NC, OCD patients showed decreased P3 of P300 amplitude (OCD group 3. 5 ±1. 6μv vs. NC group 5.9 ±2. 1μv, P <0. 01), delayed V latency (6.4±0. 4ms vs. 5. 5 ±0. 3ms, P <0. 01) and increased V amplitude(0. 35±0. 1μv vs. 0. 16 ±0.09μv, P <0. 05) of ABR and delayed P2 of VEP latency (199±39ms vs. 183±28ms, P <0. 05). The follow-up measures of evoked potentials suggested that decreased P3 of P300 amplitude and delayed P2 of VEP latency might be state markers of OCD, while decreased V amplitude and delayed V of ABR latency might be trait markers of OCD. Conclusion The changes of P300 and VEP are related to clini  相似文献   
54.
目的分析脑干出血的临床表现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总结30例脑干出血的临床、颅脑CT、MRI及治疗结果。结果30例中半数以上出现病灶对侧中枢性面瘫或偏身痛觉减退,近1/3病例同时合并丘脑或中脑梗塞,7_7%病例治愈。结论脑干出血多发生于桥脑中上段,可同时合并椎基底动脉系统梗塞,少量脑干出血保守治疗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55.
缺氧缺血性脑病颅脑CT及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的随访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小儿科(350001)林运团,卢晓欣,余自华,庄惠山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脑电图室杨文英,安榕榕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围产期新生儿常见的神经系统病变,不仅严重威胁新生儿的生命健康,而且是...  相似文献   
56.
原发性脑干损伤90例临床表现与CT影像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57.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和体感诱发电位对昏迷患者预后的判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KP)和体感诱发电位(SEP)与昏迷患预后密切相关,探讨BAEP和SKP判断昏迷患脑功能状态的可行性和准确性。方法 采用丹麦Dantec公司生产Neuromatic2000型肌电图诱发电位仪。检查ICU病房中36例昏迷患的BAEP和SEP.BAEP分析Ⅲ-Ⅴ波,SEP分析P15、N20、P25波。检查结果分为正常和异常项后分为好转和死亡。结果 36例患,BAEP正常12例,异常24例。SEP正常13例,异常23例。好转13例,死亡23例。当SEP异常时,死亡率明显高于SEP正常时。而同时伴有BAEP异常时,死亡率更高。14例患SEP检查P15、N20、P25波均消失,12例死亡,病死率为86%。5例患BAEP检查Ⅲ-Ⅴ波和SEP检查P15、N20、P25波均消失,全部死亡,病死率为100%。结论 BAEP和SEP的正常与否与昏迷患的预后有密切关系(P=O.011)、SEP异常是判定的主要根据。BAEP和SEP相结合,则可以提高判断的准确性。对昏迷患进行动态的BAEP和SEP观察可提高判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58.
目的:制备脑干缺血动物模型并观察大鼠脑干缺血后早期组织学病理的超微结构。方法:应用两点电凝基底动脉的方法制作鼠脑干缺血动物模型。结果:病理学观察发现脑干缺血2小时即可出现超早期病理变化,并随时间的延长缺血性损害逐渐加重。结论:两点电凝基底动脉后可以造成稳定的脑干缺血,对急性脑干缺血的病理学研究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59.
颅脑外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是当今青壮年的第一位死因,且致残率高,危害日渐严重。对于TBI后的各种相关研究日益受到关注,有些神经电生理检测,如躯体感觉诱发电位、脑干听觉诱发电位、脑电图、事件相关电位等方面的研究已在TBI的临床中开展。瞬目反射(BR)检测分别反映了三叉神经、面神经及部分脑干的功能活动,这些结构直接或间接的损害都将引起相应的变化。鉴于以往对TBI患者进行BR检测报道较少,故本文特对此进行观察研究,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0.
目的探讨瞬目反射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对脑干梗死患者疗效的评价作用。方法40例经临床症状、体征定位于脑干髓内并经头部MRI检查明确诊断的脑干梗死患者(脑桥梗死31例、中脑梗死4例和延髓梗死5例),分别计算治疗前后瞬目反射各成分的平均潜伏期;观察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波形及各波潜伏期、峰间期的变化。结果经治疗后40例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均有不同程度改善,治疗前后瞬目反射各成分平均潜伏期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例脑桥梗死患者R1波恢复正常,临床基本痊愈。治疗前后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各波潜伏期及峰间期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中脑梗死及脑桥梗死患者各有2例恢复正常,临床症状明显好转。结论瞬目反射与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均能敏感地反映脑干功能的变化,与临床表现具有一致性,但在发病15d内大部分病例的电生理活动不能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