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925篇
  免费   3348篇
  国内免费   2032篇
耳鼻咽喉   672篇
儿科学   934篇
妇产科学   467篇
基础医学   2691篇
口腔科学   806篇
临床医学   13052篇
内科学   4722篇
皮肤病学   582篇
神经病学   2973篇
特种医学   2992篇
外国民族医学   33篇
外科学   11693篇
综合类   27832篇
预防医学   5266篇
眼科学   2087篇
药学   10777篇
  157篇
中国医学   9682篇
肿瘤学   1887篇
  2024年   515篇
  2023年   2048篇
  2022年   1778篇
  2021年   2153篇
  2020年   2062篇
  2019年   2059篇
  2018年   1028篇
  2017年   1803篇
  2016年   2053篇
  2015年   2583篇
  2014年   4679篇
  2013年   4546篇
  2012年   5856篇
  2011年   6296篇
  2010年   5642篇
  2009年   5289篇
  2008年   5760篇
  2007年   5444篇
  2006年   4928篇
  2005年   5405篇
  2004年   4492篇
  2003年   4165篇
  2002年   3536篇
  2001年   3030篇
  2000年   2412篇
  1999年   1897篇
  1998年   1527篇
  1997年   1343篇
  1996年   1217篇
  1995年   960篇
  1994年   738篇
  1993年   435篇
  1992年   393篇
  1991年   343篇
  1990年   275篇
  1989年   297篇
  1988年   102篇
  1987年   69篇
  1986年   55篇
  1985年   44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58年   4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1.
脑肿瘤     
20061347 侵及眶部脑肿瘤的临床特征与显微手术处理/章翔…∥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05,21(10).-609-611 对58例侵及眶部的脑肿瘤经临床分析与影像学检查而获诊断,采用不同手术入路及显微外科技术切除肿瘤。全组病例中,肿瘤位于前颅凹50例,中颅窝8例,均侵及眶腔。其中39例(67.2%)有头痛、头晕等颅内压增高表现,54例(93.1%)出现视器症状。结果:该组46例肿瘤(79.3%)获手术全切除,12例(20.7%)为次全切除,无死亡。对48例经信访或门诊随访6个月~9年(平均3.6年),39例(81.3%)恢复满意,余9例(18.7%)有不同程度后遗症。结论:脑肿瘤侵及眶部多以视器改变为主要临床表现。采取不同手术入路、以显微外科技术切除该类肿瘤,预后良好。图2参11  相似文献   
912.
头皮针在小儿颈外静脉采血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床上对小儿常采用颈外静脉穿刺采血,传统方法是用一次性注射器采血,由于注射器针头过长,常导致穿刺失败、皮下血肿等情况发生.我科2005年1月至2006年3月对64例患儿使用一次性头皮针连接注射器采血,取得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13.
本组52例,4例为双侧发病,余均为单侧发病。其中男20例,女32例,年龄35—68岁,平均43.5岁,右侧41例,左侧11例,病程最长5年,最短35天。临床表现均有旋转活动受限,肱骨外上髁处压痛明显,旋臂屈腕试验阳性。  相似文献   
914.
胃肠外营养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广泛应用于临床,它是通过静脉途径供给患者所需的营养物质,经历了从营养素分瓶输注到倡导混合输注的过程。临床在输注方式上目前仍以分瓶输注为多,但这并不合理,以往的三升袋是将氨基酸、葡萄糖、脂肪酸等营养制剂在配制室混合后输注,由于其营养输入的合理性而受到营养专家多年倡导,但在实际应用上并不如分瓶输注普遍,主要是其存在诸多不便,如渗透压高、保存时间短、要有专用的配制室、输注时间长等,另外在混合输注过程中出现患者不适的比例也较高。  相似文献   
915.
目的 探讨乳腺癌根治术后引流管的护理措施。方法 对200例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进行引流量的观察及引流管的护理。结果 200例患者中无一例感染及皮肤坏死,甲级愈合188例。结论 对乳腺癌根治术后双管负压引流可保持引流管通畅,促进皮瓣黏附,预防感染及皮肤坏死。  相似文献   
916.
肝纤维化是肝组织在各种炎性因子的刺激下产生的一种病理反应,与肝细胞外基质大量沉积有关,其分子机制尚不完全清楚,新近研究表明.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是转化生长因子(TGF)的下游效应介质.在活体中可以诱导纤维母细胞细胞外基质成分基因的表达。我们对慢性乙型肝炎和肝炎肝硬化患者的肝活检标本进行CTGF的免疫组化染色研究.以期探讨CTGF的肝内表达及其与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917.
少突胶质细胞(OL)是中枢神经系统髓鞘形成细胞,脑白质的OL对缺氧缺血损伤高度敏感,且具有明显的成熟依赖性,是早产儿脑室周围白质软化(PVL)病变中关键的靶细胞,在PVL的发病机制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了解OL成熟依赖易损性的机制,有助于为PVL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策略。  相似文献   
918.
胃肠道外营养与早产儿感染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胃肠道外营养与早产儿感染的关系。方法:对61例实行胃肠道外营养的早产儿及49例未实行胃肠道外营养的早产儿感染发生情况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早产儿院内感染发生率分别为19.67%及18.3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只要严格无菌操作,胃肠道外营养未增加早产儿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19.
消炎镇痛膏外贴治疗静脉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消炎镇痛膏外贴治疗静脉炎的效果。方法 将88例化疗后发生静脉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4例,观察组用消炎镇痛膏外贴患处,对照组采用50%硫酸镁溶液湿敷。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为72.8%,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采用消炎镇痛膏外贴可治疗静脉炎引起的局部组织红肿疼痛,且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20.
患者女,49岁。全身皮肤及巩膜黄染、右上腹隐痛20d。体检:全身皮肤黏膜以及巩膜黄染,右上腹压痛,无反跳痛。余体检未见异常。实验室检查:血白细胞17.2×10~9/L,其余各项常规检查未见异常。MRI:壶腹与胰头之间见不规则软组织肿块,以等T_1、稍长T_2信号为主,内见大范围不均匀低及无信号区,约56 mm×50 mm×70 mm,增强扫描肿块呈不均匀明显强化;肿块与胰头境界欠清,胰腺实质信号正常,胰管轻度扩张(图1,2)。MR水成像显示肝总管及胆总管扩张,直径约2 cm,胆总管远端明显变细,轻度向外侧移位,胆总管下段相当于壶腹附近突然中断(图3)。CT扫描:胆总管下段壶腹区可见不规则软组织密度肿块,CT值约为35~38 Hu,内见多个散在团块状高密度影,其CT值约为109~150 HU;增强扫描后肿块软组织部分强化明显,其CT值约为60~87 Hu。胆总管上段、肝管扩张明显(图4,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