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99篇
  免费   165篇
  国内免费   30篇
耳鼻咽喉   5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0篇
基础医学   11篇
临床医学   115篇
内科学   36篇
皮肤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21篇
综合类   793篇
预防医学   254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58篇
中国医学   2451篇
肿瘤学   21篇
  2024年   41篇
  2023年   115篇
  2022年   101篇
  2021年   124篇
  2020年   90篇
  2019年   98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67篇
  2016年   65篇
  2015年   81篇
  2014年   159篇
  2013年   153篇
  2012年   204篇
  2011年   231篇
  2010年   208篇
  2009年   208篇
  2008年   282篇
  2007年   212篇
  2006年   186篇
  2005年   191篇
  2004年   142篇
  2003年   149篇
  2002年   67篇
  2001年   72篇
  2000年   80篇
  1999年   65篇
  1998年   42篇
  1997年   56篇
  1996年   43篇
  1995年   51篇
  1994年   49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33篇
  1991年   32篇
  1990年   41篇
  1989年   31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4篇
  1973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991.
耳廓通过经络与全身各脏腑组织器官存在着一定的联系,这在我国古代医学论著中早有记载,如《证治准绳》“肾为耳窍主,心为耳窍之客”,《厘正按摩要术》则提出“耳珠属肾,耳轮属脾,耳上轮属心,耳皮肉属肺,耳背玉楼属肝”。在《灵枢经脉》中,则详细记载了耳部经脉的分布,总结为“耳为宗脉之所聚也”。可见,耳与内脏通过经脉联系而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992.
浅谈儿科临床用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改过 《陕西中医》2005,26(10):1106-1107
治病非易,治小儿病尤难。从呱呱坠地,便啼哭无端。寒热饥渴,痛痒不适,均不能自自;且脏腑柔弱,易虚易实,易寒易热,用药稍有不当,极易损害脏腑功能,造成疾病的发展。使轻病变重,重病转危,乃至死亡。昔阎孝忠有“五难”之叹,张景岳则日:“宁治十男妇,莫治一小儿。”由此可见,治疗小儿病者之不易,用药之重要。本文就儿科临床用药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993.
《傅青主女科》从脏论治不孕症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怀敏  尤昭玲 《新中医》2005,37(10):86-87
傅青主是明末清初著名医家,其所著《傅青主女科》(以下简称《女科》)一书,理法严谨,方药简析,辨证论治不落古人窠臼,制方用药独特而见新义。笔者试就《女科》从脏论治不孕症作简要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994.
被历代医家推尊为"医家之宗"的<黄帝内经>,对风邪致病的性质和特点做了较为系统的描述.  相似文献   
995.
的双手各有六条经络通过,分布有数十个穴位,均与脏腑相连。加强手部的运动锻炼,经常刺激与内脏息息相通的手部穴位,对于强身健体大有裨益。一、摩拳擦掌手掌对手掌互擦36次,接着,将一手掌放至另一手背上磨擦36次,完毕后,换手做36次,以反射性地刺激头、颈、肩、眼、鼻、背等部位  相似文献   
996.
中医教育的传承与创新——50年科教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郭振球 《中医教育》2006,25(6):23-28
50年科教,在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进行着中医教育的传承与创新、继承发掘、整理提高。以期培养科技人才,建立科学诚信,实现中医药现代化。为了探索中医药微观辨证学的发展趋势,在邪气、脏腑、病形理论及四诊辨证的引导下,结合运用现代科学检测,研制了脏腑、神经、免疫、激素和代谢调节病机链,以阐明疾病证候的实质变化。完成了微观辨证学及其学科崛起,为新世纪中医药学的和谐发展开辟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997.
中医学升降学说机理剖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升降运动学说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中医阴阳学说在气机的动态消长转化过程中的具体运用.升,谓上升,是升其清阳之气;降,谓下降,是降其浊阴之气.升和降,是对立的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既互相对立又互相联结,既互相制约又互相依赖.《素问·六微旨大论》曰:"高下相召,升降相因,而变作矣."由此把气机的升降运动看作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及其变化发展的根本动力.因而又曰:"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人体脏腑经络正常协调的阴阳升降运动,维持着机体内环境的相对稳态;一旦这种正常生理状态下的升降失衡,则会出现诸多病症.因而,在人体生理、病理认识上以及药物、腧穴运用上必须遵循升降运动机理.  相似文献   
998.
胡献国 《中医杂志》2006,47(2):153-153
答:上呼吸道感染、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肺炎、肺结核等病都可出现咳嗽症状。中医认为,咳嗽多为外邪侵袭,肺气失宣所致,也可由于脏腑功能失调,累及肺脏,肺气失其肃降而发生。凡由外感受邪引起的咳嗽,称外感咳嗽,一般起病多较急,病程较短,常伴有畏寒、发热、头痛等症,当以疏散外邪,宣肺理气为治。凡由脏腑功能失调引起的咳嗽,称为内伤咳嗽,一般起病较慢,往往有较长的咳嗽病史和其他脏腑失调的证候,当以调理脏腑为主。外感咳嗽,失治或治之不当,  相似文献   
999.
脏腑图点穴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寻手法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有效方法.方法:将11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6例)和对照组(56例),治疗组用脏腑图点穴治疗,对照组以针灸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率51.9%、总有效率94.8%,对照组治愈率41%、总有效率85.6%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脏腑图点穴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000.
经络研究的进展与动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近年来经络研究的新进展作了概述:(1)从穴位和经脉所在的深层组织发现有筋膜、结缔组织、肥大细胞、胶原纤维及组织液积聚,它们在经络感传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资料涉及循经感传的特征、神经生物学基础.涉及经络功能的整体性,即同一经脉上的不同穴位具有同一的临床效应;介绍了络脉的作用和跨节段长距离传递的机制;(3)经脉-脏腑双相联系的客观证明;(4)关于基因芯片技术在经络研究中的应用. 在研究动向方面,经络研究的目标转向功能性探讨,着重于体表-内脏相关的研究;合理分配临床实践和实验室研究的比重和协调;面对近年来的国际竞争,中国的医务和科技工作者感到有不可推诿的责任,从而加速推动经络的研究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