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89篇
  免费   372篇
  国内免费   379篇
耳鼻咽喉   50篇
儿科学   92篇
妇产科学   24篇
基础医学   651篇
口腔科学   63篇
临床医学   1253篇
内科学   416篇
皮肤病学   42篇
神经病学   222篇
特种医学   436篇
外国民族医学   4篇
外科学   1975篇
综合类   2583篇
预防医学   682篇
眼科学   482篇
药学   913篇
  19篇
中国医学   911篇
肿瘤学   122篇
  2024年   53篇
  2023年   214篇
  2022年   254篇
  2021年   265篇
  2020年   258篇
  2019年   264篇
  2018年   140篇
  2017年   189篇
  2016年   273篇
  2015年   343篇
  2014年   548篇
  2013年   517篇
  2012年   649篇
  2011年   686篇
  2010年   529篇
  2009年   549篇
  2008年   672篇
  2007年   568篇
  2006年   529篇
  2005年   624篇
  2004年   443篇
  2003年   375篇
  2002年   338篇
  2001年   262篇
  2000年   238篇
  1999年   204篇
  1998年   153篇
  1997年   133篇
  1996年   132篇
  1995年   112篇
  1994年   70篇
  1993年   71篇
  1992年   43篇
  1991年   61篇
  1990年   44篇
  1989年   46篇
  1988年   32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26篇
  1985年   2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患者的康复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是在前路椎间盘切除后通过在椎间隙植入1个可以活动的装置代替原来的椎间盘,以实现保留病变节段颈椎运动功能,减少相邻节段出现继发性退变的目的,而且不用取骨,避免了由于植骨融合取骨导致的疼痛、感染,使患者在短时间内可恢复正常生活,是一种全新有效的治疗颈椎病的方式。我科2004年11月-2005年7月共实施了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19例(25个节段),围手术期给予康复护理,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92.
分析10例经病理证实的腹膜后化学感受器瘤的CT表现,病灶均位于腹膜后大血管周围,其中有9例为单发病灶,1例表现为多发病灶,7例病灶直径大于5cm,增强后肿瘤均呈明显强化,病灶内部密度不均,10例病灶内均可见不同程度的低密度坏死灶,表明病灶的位置,强化程度及肿瘤的非均质性均有助于腹膜后化感瘤的术前诊断。  相似文献   
993.
组织多普勒显像技术的临床应用与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组织多普勒显像(tissue Doppler imaging,TDI)技术是一项以多普勒原理为基础的超声显像技术,通过直接从心肌中提取多普勒频移信号对心肌运动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近年来,一系列基于TDI的新技术相继问世,为无创性评价心脏的收缩与舒张功能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994.
背景:骨形态发生蛋白2基因转染骨髓基质干细胞后,可促进其增殖分化并诱导异位骨形成.但这种方法操作复杂,体外细胞扩增需时较长,不便于临床应用.目的:将人工骨经骨形态发生蛋白2腺病毒载体与纤维蛋白凝胶和聚乳酸/聚己内酯处理,移植修复骨缺损.设计:随机对照动物实验.单位:实验于2003-09/2004-12在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中心实验室完成.材料:聚乳酸/聚己内酯生物可降解材料块由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提供,孔隙直径150~250 μm,孔隙率90%以上;实验动物为3月龄新西兰大耳白兔60只.方法:于新西兰大耳白兔双侧桡骨中段造成1.5 cm骨缺损,分别植入4种经不同方法处理的人工骨:①Ad-BMP-2组:骨形态发生蛋白2腺病毒载体 纤维蛋白凝胶 聚乳酸/聚己内酯.②重组BMP-2组:重组骨形态发生蛋白2 纤维蛋白凝胶 聚乳酸/聚己内酯;③对照基因组:β-半乳糖酐酶基因腺病毒载体 纤维蛋白凝胶 聚乳酸/聚己内酯.④PLA/PCL组:纤维蛋白凝胶 聚乳酸/聚己内酯.主要观察指标:术后4,8,12组周摄双侧前肢正位X射线片测定骨痂灰度(代表新骨密度);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骨缺损修复情况,爱辛蓝和Vankossa染色观察软骨形成及矿化;电镜观察骨细胞成熟、支架降解吸收情况;术后12周行生物力学检测评价新骨抗弯强度.结果:术后12周Ad-BMP-2组缺损区在成骨活跃程度、骨再生量和再生髓腔结构等方面均显著优于重组BMP-2组,其骨缺损得到了较彻底的修复.对照基因组和PLA/PCL组均不能产生骨性愈合.结论:聚乳酸/聚己内酯协同纤维蛋白凝胶运载骨形态发生蛋白2基因修复节段性骨缺损可达到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探讨腰/腰骶部融合术后临近节段病(A SD)的发生机制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腰/腰骶部融合术后邻近节段病,均行椎间融合术,术后早期行功能锻炼。结果:术后随访6~18个月,平均10个月,术后腰椎融合良好,融合率100%,无内固定物松动或植入物脱位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利用融合术治疗因融合所致邻近节段病,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症状,临床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996.
目的探讨C_2下关节突螺钉的手术技术和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用C_2下关节螺钉代替C_2椎弓根螺钉与C_1侧块螺钉连棒固定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术后影像及临床JOA评分进行评估。结果共植入23枚下关节突螺钉(3例双侧,17例单侧),除4枚突入椎间孔外口(小于1 mm),其他均准确植入。突入椎间孔螺钉未引起相关神经根性疼痛。患者术后JOA评分从术前的平均12.2分提高到术后的15.4分。枕颈植骨融合率为100%。结论对不适合C_2椎弓根螺钉的患者,C_2下关节突螺钉可以做为一个替代的选择。  相似文献   
997.
目的研究选择性脊神经后根部分切断术对偏侧肢体痉挛性瘫痪患儿早期缓解下肢痉挛作用,以及利用核磁波谱分析患儿在选择性脊神经后根部分切断术后基底节区的小分子代谢变化,探索该术式的"超节段反应"的机制。方法对12~20岁年龄段偏侧痉挛性肢体瘫患者,在接受选择性脊神经后根部分切断术前后,对髋内收肌、腘绳肌和小腿三头肌行改良的Ashworth评级。行核磁波谱分析,利用双侧基底节区域作为兴趣区。分析该区域手术前后的小分子代谢图谱。结果手术后所有患者下肢肌群肌张力有不同程度降低(P0.01),其中4例患者称获得了类似"超节段反应"临床表现,3例患儿上肢协调性以及精细活动改善,1例患儿斜视改善。患儿对侧基底节区N-乙酰天门冬氨含量下降(P0.05),同侧各类物质无明显改变。结论选择性脊神经后根部分切除术能有效降低偏侧肢体痉挛,对侧基底节区N-乙酰天门冬氨减少,可能是出现"超节段反应"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98.
《光明中医》2021,36(14)
目的 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引导针刀治疗腰脊神经后支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腰脊神经后支综合征患者4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DSA引导针刀组,24例)和对照组(传统针刀组,24例),2组均每周治疗1次,2次为一个疗程。比较治疗前和治疗后2 h、1周、4周的VAS评分、ODI评分及总体疗效情况。结果 治疗组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后2 h、1周、4周的VAS评分、ODI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总显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DSA引导针刀治疗腰脊神经后支综合征可改善症状,远期效果良好,优于传统针刀治疗。  相似文献   
999.
目的:探讨通过显微神经外科和电生理技术,进行椎板切开复位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对痉挛性脑性瘫痪的治疗效果.方法:行T11~L1椎板切开复位,显微镜下在脊髓圆锥水平将L1~S2神经后根分离成神经小枝,观察电刺激神经后根小枝所诱发的肌肉收缩和肌电图反应,切断异常反应的神经后根小枝.神经后根小枝切断数目不超过60%.结果:所有病例术后肌痉挛程度立即出现明显下降,随访发现所有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均有改善,术后未出鲻现腰椎前凸、畸形及滑脱现象.结论:T11~L1椎板切开复位,脊髓圆锥入路选择性L1~S2神经后根切断,能够有效地控制脑瘫所引起的下肢肌痉挛,改善运动功能并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00.
背景:高选择性脊神经后根部分切断术中前后根的神经分束应达到神经小束水平,分束越多越利于电刺激选择,利于准确地切断阈值低的引起痉挛的Ia类神经纤维,也越可能最大限度地保留后根中的感觉神经纤维。目的:根据限制性和高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的要求,对脊神经前后根进行显微解剖,确定神经小束的分束标准和数目,为临床手术提供可靠的依据和新的手术标准。设计:以成人尸体标本为观察对象,单一样本实验。单位:锦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骨科和锦州医学院解剖教研室。对象:实验于1999-12在锦州医学院解剖学实验室进行。以志愿捐献的15具成人尸体标本为观察对象,男11具,女4具,生前均签署志愿捐献书。方法:①在15具(30侧)成人脊柱标本上,对L1~S2节段的脊神经前后根进行形态学观察和显微测量。②取新鲜尸体的L5脊神经前后根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将脊神经后根起始部、中间部和椎间孔外部3个部位切片,分别测定神经纤维总数、引起痉挛的Ia类神经纤维的数目及其占神经纤维总数的百分率,比较3个部位Ia类神经纤维的分布规律和数量。主要观察指标:①脊神经根神经分束情况及神经小束的直径。②脊神经后根起始部、中间部和椎间孔外部计数100μm2神经纤维总数及Ia类神经纤维占神经纤维总数的百分率。结果:①脊髓圆锥部脊神经根是由根丝逐步汇合而成。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后根一般可分为10~18小束,前根一般分为6~11小束,其小束的直径是基本一样,数值较为恒定。②脊神经后根起始部、中间部和椎间孔外部计数100μm2总的神经纤维数为(3243±143)根,Ia类神经纤维为(1702±85)根,占总神经纤维数的52.5%。Ia类神经纤维在后根内呈均匀分布,没有集中分布区。结论:改良脊神经后根部分切断术的最大特点即脊神经前后根的分束标准应尽量细,这样有利于准确切断Ia类神经纤维,一般前根达到6~11小束,后根达到10~18小束,切断最大比例应不超过后根神经纤维总数的1/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