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930篇
  免费   2106篇
  国内免费   1488篇
耳鼻咽喉   104篇
儿科学   241篇
妇产科学   213篇
基础医学   1890篇
口腔科学   417篇
临床医学   4734篇
内科学   3530篇
皮肤病学   238篇
神经病学   414篇
特种医学   1411篇
外国民族医学   55篇
外科学   3148篇
综合类   10011篇
预防医学   6533篇
眼科学   202篇
药学   4608篇
  45篇
中国医学   3121篇
肿瘤学   609篇
  2024年   310篇
  2023年   1107篇
  2022年   1139篇
  2021年   1257篇
  2020年   1066篇
  2019年   991篇
  2018年   554篇
  2017年   924篇
  2016年   1104篇
  2015年   1293篇
  2014年   1997篇
  2013年   1961篇
  2012年   2386篇
  2011年   2557篇
  2010年   2174篇
  2009年   2082篇
  2008年   3032篇
  2007年   2042篇
  2006年   1832篇
  2005年   1921篇
  2004年   1572篇
  2003年   1549篇
  2002年   1022篇
  2001年   932篇
  2000年   699篇
  1999年   593篇
  1998年   594篇
  1997年   493篇
  1996年   471篇
  1995年   441篇
  1994年   351篇
  1993年   238篇
  1992年   153篇
  1991年   213篇
  1990年   143篇
  1989年   165篇
  1988年   53篇
  1987年   38篇
  1986年   33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6篇
  1980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32):129-132
目的探讨早期先兆流产合并绒毛膜下血肿的影响因素,及中医证型在早期先兆流产合并绒毛膜下血肿患者不同孕周的分布规律。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期间江西省妇幼保健院确诊的100例早期先兆流产合并绒毛膜下血肿并住院治疗的患者为研究组,另选择100例本院待产人群中孕早期无先兆流产症状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不良生活习惯(包括接触化学污染物、严重负面情绪、服用激素药物)、流产次数及早期先兆流产合并绒毛膜下血肿的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包括血瘀阻滞证、湿热内蕴证、阴虚血热证、血热证、气血虚弱证、肾气亏虚证)。结果研究组不良生活习惯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流产次数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早期先兆流产合并绒毛膜下血肿患者不同孕周的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的不良生活习惯和流产次数是早期先兆流产合并绒毛膜下血肿的主要影响因素;孕妇的孕周和早期先兆流产合并绒毛膜下血肿的中医证型分布有密切关系,且肾气亏虚证是早期先兆流产合并绒毛膜下血肿中医证型的主要证型。  相似文献   
992.
目的了解2016年北京市昌平区健康人群中脑膜炎奈瑟菌的携带率和血清群分布,以及对抗生素的敏感性。方法参照《流行性脑脑膜炎奈瑟菌诊断标准》WS 295—2008进行菌株分离及鉴定,用PCR法对菌株进行血清分群,用K-B纸片法对菌株进行抗生素药物敏感性实验,对分离的其他口腔细菌进行16SrRNA测序鉴定。结果收集2016年昌平区2016年9—10月健康人群咽拭子共计252份,分离得到11株(4.37%)脑膜炎奈瑟菌(Nm):属于4个血清群,依次为B群(6株),W135群(3株),C群(1株),X群(1株);抗生素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对头孢噻肟,头孢曲松,美罗培南,利福平完全敏感(100.00%),对环丙沙星,复方新诺明完全耐药(100.00%);27.27%的菌株对四环素耐药,54.55%的菌株对头孢西丁耐药,36.36%的菌株对阿奇霉素不敏感。结论昌平区健康人群携带脑膜炎奈瑟菌以B群为主,对头孢类,碳青霉烯类,安莎霉素类药物敏感,对氟喹诺酮类,磺胺类耐药,并出现对大环内酯类药物不敏感菌株。  相似文献   
993.
目的分析脂肪干细胞的免疫学性质分析。方法选取5名符合抽脂要求的健康志愿者,抽取25g脂肪组织并培养,以流式细胞术查看目标细胞分化群表面抗原与人体组织相容性抗原表达特点,并观察淋巴细胞、异体脂肪干细胞共同培养下增殖情况。结果脂肪干细胞表面CA29、CD40、CD90与组织相容性抗原Ⅰ均可阳性表达,CD31、CD34、CD45与组织相容性抗原Ⅱ均阴性表达;对照组平均CPM值为1805±152,研究组平均CPM水平为1811±164,两组平均CPM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脂肪干细胞无内皮细胞、造血系统污染问题,异体脂肪干细胞并未诱发淋巴细胞增殖,表明脂肪干细胞排斥反应小,可尝试应用于组织工程、细胞治疗工作的主要同种异体细胞应用。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探讨分析泌尿系统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情况。方法对该院收治的339例泌尿系统感染患者进行细菌鉴定与药敏分析。结果革兰阴性菌(G-)、革兰阳性菌(G+)和真菌分别占59.6%、23.3%、17.1%。检出前几位的病原菌依次为大肠埃希菌、屎肠球菌、白色假丝酵母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粪肠球菌;产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检出率分别是65.2%和28.6%;未检出亚胺培南耐药的肠杆科菌株及耐万古霉素和耐利奈唑胺的肠球菌。结论泌尿系统感染患者存在病原菌的多样性以及病原菌耐药性的差异,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有效抗菌药物合理治疗,可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及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相似文献   
995.
目的 分析产气肠杆菌临床分布特点及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变化,以更好地指导临床的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 采用WHONET5软件统计分析2008年1月-2011年12月临床分离的产气肠杆菌临床分布和耐药率.结果 4年内共分离到产气肠杆菌459株,其中2008-2011年分别检出108、101、130、120株;病原菌主要来源于住院患者的痰液213株占46.4%、胆汁70株占15.3%、血液51株占11.1%、尿液50株占10.9%;4年耐药监测显示,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在2.0%~7.9%,呈明显的逐年上升趋势;头孢类抗菌药物除头孢唑林耐药率较高约90.0%外,其他如头孢替坦、头孢曲松、头孢他啶、头孢吡肟等耐药率由最高的55.5%下降至最低28.5%,氨苄西林/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等复合制剂耐药率也由最高70.2%下降至最低21.1%,同时阿米卡星、庆大霉素等氨基糖苷类等药物的耐药率亦呈下降趋势,最高30.4%,最低为0,对喹诺酮类的耐药率约30.0%,保持相对稳定.结论 4年产气肠杆菌对头孢菌类、氨基糖苷类、复合制剂等药物的耐药率有所降低,而碳青霉烯类药物的耐药率呈上升趋势,说明细菌耐药性存在动态的变化,及时对细菌耐药性进行分析,依据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严格掌握适应证,可减少或延缓耐药菌株的播散.  相似文献   
996.
目的:了解鹤壁市ABO、Rh血型分布情况。方法:调查统计鹤壁市2003年7月-2013年6月参加无偿献血的数量,对血型汇总分析。结论:了解本市血型的分布情况,为临床用血提供保证。  相似文献   
997.
以澄迈长寿村为研究对象,采集生态系统中居民毛发、饮用水、农作物及其土壤样品,以氟离子选择性电极法测定样品中氟含量,探讨长寿村生态系统中氟的分布及其健康意义。结果表明,长寿村耕地土壤平均含氟量大多处于安全含量范围中的较高水平,饮用水中氟含量偏低;蔬菜对氟的富集性强于稻籽或米,其含氟量与生态环境的关系较密切;长寿村居民发氟含量处于文献报道一般地区居民发氟含量范围的较低水平,子女发氟含量略高于老人,但老人的发氟含量分布较稳定;长寿老人及其子女发氟含量,与生态系统中其它样品氟含量呈正相关,与村长寿统计数据呈正相关,尤其子女辈发氟含量与长寿统计数据高度正相关。  相似文献   
998.
目的了解大连市高新区传染病流行及分布特征,为制订传染病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0年大连市高新区法定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常规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10年大连市高新区共报告法定传染病12种386例,年发病率373.21/10万;传染病构成以肠道传染病和呼吸道传染病为主。结论预防肠道传染病和呼吸道传染病是今后防治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应加大对手足口病、肺结核和其它感染性腹泻的监控力度。  相似文献   
999.
余德玲 《抗感染药学》2021,18(5):698-700
目的:分析医院2018年-2020年妇产科胎膜早破合并绒毛膜羊膜炎患者胎膜标本中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医院2018年11月-2020年10月妇产科收治胎膜早破合并绒毛膜羊膜炎患者100例资料,统计其胎膜标本的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分析主要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的药敏试验结果.结果:100例胎膜早破合并绒毛膜羊膜炎患者标本共培育菌株100株,其中革兰阴性菌71株(占71.00%,以大肠埃希菌为主)、革兰阳性菌29株(占29.00%,以粪肠球菌为主);主要革兰阴性菌大肠埃希菌对庆大霉素、头孢哌酮-舒巴坦钠、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亚胺培南的耐药率较低,对哌拉西林、红霉素、头孢噻肟、头孢呋辛的耐药率较高;主要革兰阳性菌粪肠球菌对丁胺卡那、利奈唑胺、庆大霉素、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亚胺培南的耐药率较低,对红霉素、克林霉素、青霉素、氨苄西林、复方磺胺甲噁唑、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较高.结论:胎膜早破合并绒毛膜羊膜炎患者胎膜标本中检测出的主要病原菌为大肠埃希菌与粪肠球菌,临床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及患者实际情况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探究面部线形凹陷性瘢痕患者采用小针刀剥离结合自体脂肪移植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38例面部线形凹陷性瘢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9例,对照组给予小针刀剥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自体脂肪移植治疗。结果:半年随访后,脂肪颗粒移植部分体积均显著变小,外形处于稳定状态;观察组再次粘连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小针刀剥离结合自体脂肪移植治疗面部线性凹陷性瘢痕患者,操作方便、简单以及安全性高,且能够降低再次粘连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