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7620篇
  免费   13089篇
  国内免费   7769篇
耳鼻咽喉   955篇
儿科学   1436篇
妇产科学   1500篇
基础医学   3435篇
口腔科学   947篇
临床医学   41328篇
内科学   14813篇
皮肤病学   4176篇
神经病学   2342篇
特种医学   4772篇
外国民族医学   614篇
外科学   8318篇
综合类   87315篇
预防医学   13216篇
眼科学   1863篇
药学   29514篇
  218篇
中国医学   211675篇
肿瘤学   10041篇
  2024年   1495篇
  2023年   5143篇
  2022年   4380篇
  2021年   5650篇
  2020年   4671篇
  2019年   5518篇
  2018年   2408篇
  2017年   6064篇
  2016年   6656篇
  2015年   7485篇
  2014年   14605篇
  2013年   13377篇
  2012年   18526篇
  2011年   20686篇
  2010年   20631篇
  2009年   19637篇
  2008年   20024篇
  2007年   17180篇
  2006年   16692篇
  2005年   17606篇
  2004年   18939篇
  2003年   20915篇
  2002年   17422篇
  2001年   22125篇
  2000年   21223篇
  1999年   17535篇
  1998年   17879篇
  1997年   17189篇
  1996年   15595篇
  1995年   14216篇
  1994年   9016篇
  1993年   5331篇
  1992年   4317篇
  1991年   3617篇
  1990年   1856篇
  1989年   1719篇
  1988年   555篇
  1987年   285篇
  1986年   86篇
  1985年   76篇
  1984年   45篇
  1983年   33篇
  1982年   18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2篇
  1965年   2篇
  1958年   17篇
  1957年   9篇
  195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西北医学教育》2016,(1):55-58
通过南京中医药大学与瑞士联合开展的研究生临床合作项目为例,总结该项目开展两年的各项工作,为中医药研究生海外合作项目的推广提供有力的实证,为国际合作项目的深入开展提供有益的经验,并以此推动中医药事业国际化的进程。该项目的实施不仅扩大了中医药院校研究生的国际视野,同时使得研究生对中医药国际化的进程有了感性的认识。该合作项目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并将以更加完善健全的形式开展下去。  相似文献   
62.
目的观察和对比一次性根管疗法与多次根管疗法在隐裂性牙髓炎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该研究收集我院口腔科2013年11月-2014年11月间接诊的隐裂性牙髓炎患者60例(60颗牙)进行临床研究,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30例患者施行常规多次根管治疗方法进行治疗,研究组30例患者施行一次性根管治疗方法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及术后1年的治疗成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1周时的疼痛率为(6.67%)明显低于对照组(1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1年的治疗成功率(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8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隐裂性牙髓炎患者采用一次性根管治疗法进行治疗的效果明显优于多次根管治疗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3.
64.
目的随着我国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老年性失眠发病率逐年增加。本研究观察普通针刺与揿针治疗老年性失眠的疗效差异。方法选择2016-01-01-2018-02-28上海市闵行区莘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针灸科门诊收治的60例老年性失眠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基本特征均衡可比的原则分为揿针疗法组和普通针刺组,每组30例。取穴均为安眠穴、内关穴、心俞穴、肾俞穴和太溪穴,均每周治疗2次,治疗4周。4周后及随访1个月后以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和临床疗效进行组间疗效比较。结果治疗后,揿针疗法组入睡时间得分为(1.07±0.29)分,低于普通针刺组的(1.18±0.38)分,t=9.832,P=0.025;揿针疗法组睡眠时间得分为(0.89±0.62)分,低于普通针刺组的(1.28±0.48)分,t=11.321,P=0.031;揿针疗法组睡眠质量得分为(1.65±0.78)分,低于普通针刺组的(1.73±0.61)分,t=18.341,P=0.027;揿针疗法组睡眠障碍得分为(1.11±0.49)分,低于普通针刺组的(1.48±0.48)分,t=10.441,P=0.025;揿针疗法组睡眠效率得分为(1.39±0.46)分,低于普通针刺组的(1.48±0.49)分,t=12.339,P=0.036;揿针疗法组日间功能得分为(1.05±0.58)分,低于普通针刺组的(1.63±0.59)分,t=8.341,P=0.038;揿针疗法组PSQI总评分为(6.81±1.59)分,低于普通针刺组的(8.86±1.92)分,t=9.319,P=0.032。揿针疗法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3.33%,优于普通针刺组的73.33%,Z=-2.425,P=0.015;随访1个月后,揿针疗法组总有效率为86.67%,优于普通针刺组的63.33%,Z=-2.295,P=0.022。结论揿针疗法相比较普通针刺更能改善老年性失眠患者相关临床症状,临床疗效可维持至随访1个月。  相似文献   
65.
目的:探讨左氧氟沙星为基础的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旋杆菌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方便选择2013年9月—2015年3月期间该院收治的120例Hp感染者作为实验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60例)和观察组(n=60例),对照组采用标准三联法治疗,观察组采用以左氧氟沙星为基础的三联疗法治疗,观察两组患者Hp根除情况及恶心呕吐、腹部不适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Hp根除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3%(5/60),对照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33%(8/60),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p患者采用以左氧氟沙星为基础的三联疗法治疗,临床疗效较好,能够有效提高Hp根除率,并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6.
目的探讨用3M无痛保护膜联合造口袋治疗大便失禁相关性皮炎(Incontinent dermatitis,IAD)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2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50例IAD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25例。对照组患者予以传统皮肤护理方法;实验组的患者除传统皮肤护理外加用3M无痛保护膜联合造口袋治疗。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皮炎改善情况、皮炎愈合时间及皮炎复发率。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皮炎愈合短于对照组,实验组皮炎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M无痛保护膜联合造口袋治疗IAD,临床效果显著,且愈合快,复发低。  相似文献   
67.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4):816-817
将2013年9月~2014年9月所收治的100例胃溃疡病例纳入本次研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用药方案为奥美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观察组用药方案为雷贝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观察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统计治疗总有效率以及Hp转阴率,并对研究结果相关数据作统计学处理。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均有明显改善(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临床症状改善程度更优,治疗总有效率以及Hp阴转率更高,组间差异显著而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雷贝拉唑与克拉霉素、阿莫西林联合用药方案治疗胃溃疡效果确切,安全性较高,临床可予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8.
淋巴管作为循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具有调节机体体液稳态,协助免疫监视和肠道脂质吸收等重要作用。淋巴管新生是机体生理和病理过程中维持脉管系统结构和功能正常的重要手段,淋巴管新生调控对于防治肿瘤、心血管等诸多疾病有着潜在的临床转化意义;淋巴回流功能则与关节炎症等疾病发病机制关系密切。在循环系统中,相较于中医药调控血管相关疾病的发病机制已取得很大进展,近年来对于淋巴管的研究则明显相对滞后。本文从中医药作用于淋巴管新生及回流功能角度对这一领域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为临床上中医药治疗相关疾病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69.
皮肤鳞状细胞癌是具有发病率高、发展快、可转移、易误诊等特点的一种恶性肿瘤,对人类的健康造成威胁。随着中医的发展和现代医学实验研究技术的进步,中医药在皮肤鳞状细胞癌的现代研究方面也取得一定成果。目前临床上治疗鳞状细胞癌多采取手术及药物化疗等,因不良反应的存在,患者接受度低。中药具有多靶点、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等优势,在治疗皮肤鳞状细胞癌中中医具有一定优势,本文将围绕中药单体、中药复方,以及针灸在治疗皮肤鳞状细胞癌的研究进展展开论述和思考。  相似文献   
70.
目的研究京尼平苷对高糖高脂诱导的胰岛β细胞胰岛素分泌的影响。方法用高糖高脂孵育大鼠胰岛β细胞(INS-1)及原代大鼠胰岛,同时用京尼平苷干预,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胰岛素分泌量。结果京尼平苷增加高糖高脂孵育后INS-1细胞的数量;京尼平苷促进高糖高脂孵育后INS-1细胞的胰岛素分泌;京尼平苷改善高糖高脂孵育后原代大鼠胰岛的胰岛素分泌,且通过胰高糖素样肽-1(GLP-1)受体发挥作用。结论京尼平苷通过GLP-1受体调节高糖高脂诱导后胰岛β细胞的胰岛素分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