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893篇
  免费   2035篇
  国内免费   2191篇
耳鼻咽喉   179篇
儿科学   298篇
妇产科学   468篇
基础医学   2603篇
口腔科学   955篇
临床医学   5477篇
内科学   1939篇
皮肤病学   1207篇
神经病学   2077篇
特种医学   1500篇
外国民族医学   20篇
外科学   5679篇
综合类   12098篇
预防医学   2434篇
眼科学   774篇
药学   4841篇
  117篇
中国医学   2469篇
肿瘤学   984篇
  2025年   1篇
  2024年   409篇
  2023年   1227篇
  2022年   1463篇
  2021年   1711篇
  2020年   1260篇
  2019年   1308篇
  2018年   633篇
  2017年   1122篇
  2016年   1083篇
  2015年   1319篇
  2014年   2070篇
  2013年   2024篇
  2012年   2683篇
  2011年   2733篇
  2010年   2310篇
  2009年   2259篇
  2008年   2775篇
  2007年   2195篇
  2006年   2159篇
  2005年   2506篇
  2004年   1852篇
  2003年   1637篇
  2002年   1387篇
  2001年   1150篇
  2000年   879篇
  1999年   671篇
  1998年   586篇
  1997年   532篇
  1996年   455篇
  1995年   365篇
  1994年   307篇
  1993年   225篇
  1992年   176篇
  1991年   138篇
  1990年   131篇
  1989年   140篇
  1988年   68篇
  1987年   57篇
  1986年   51篇
  1985年   29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1965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71.
目的:探讨培哚普利对大鼠缺血肢体血管新生的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对Wistar大鼠予单侧后肢股动脉切断,制造肢体急性缺血模型。分为对照组和培哚普利治疗组。治疗4周后观察各组缺血肢体血管新生情况。RT-PCR测定后肢肌肉中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的mR-NA表达,并测定结构型NOS(cNOS)活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培哚普利治疗组缺血肢体的微血管密度、eNOS、VEGF和bFGF的mRNA表达及cNOS活性均明显升高。两组非缺血侧后肢肌肉中上述指标水平相似。结论:培哚普利对大鼠缺血肢体的血管再生有明显促进作用,并增加eNOS、VEGF和bFGF的表达及cNOS活性。  相似文献   
972.
目的:探讨B超检测妊娠晚期子宫下段瘢痕情况对再次分娩的意义。方法:选取2009年3月-2012年12月我院妇科门诊收治的妊娠晚期孕妇共132例,通过B超对子宫下段瘢痕情况进行检测,同时对再次分娩结果进行记录,其中包括术中出血量、缩宫素用量以及产后出血情况等。结果:B超检测结果显示子宫下段瘢痕大小对临床分娩具有不同的影响,其中瘢痕<3mm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缩宫素用量以及产后出血情况与≥3mm组进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加强再次分娩孕妇妊娠晚期子宫下段瘢痕情况的检测,有利于全面掌握孕妇的身体特征,从而选择适合的分娩方式,提高分娩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973.
目的探讨1p36上可能存在的与胶质母细胞瘤(GBM)发生有关的肿瘤抑制基因的缺失区域,为发现和定位肿瘤抑制基因提供线索和依据。方法运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为基础的杂合性缺失分析(LOH)法对12例胶质母细胞瘤染色体1p36上12个微卫星多态标记序列作了较详细研究。结果12例胶质母细胞瘤至少有一个位点出现杂合性缺失者11例,总缺失率为91.7%(11/12),其中以D1S214-D1S2666位点间区域LOH的频率最高。结论胶质母细胞瘤染色体1p36发生高频率杂合性缺失,提示位点D1S14-D1S2666缺失区域间可能存在着与GBM发生有关的抑癌基因。  相似文献   
974.
目的探索综合性学业成绩评价在外科护理学教学中应用的效果,建立科学、合理的外科护理学学业成绩评价体系。方法选择高职护理学专业4个班学生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期末考试为主的成绩评价方法,实验组采用多元化的综合性学业成绩评价方法,并增大形成性评价的比例。结果实验组学生学业成绩及期末考试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实验组学生对综合性学业成绩评价方式较为认可和支持。结论综合性学业成绩评价方式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外科护理学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和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975.
何峰  李小安  赵微  陆德云  方丽 《海南医学》2013,24(15):2256-2259
目的检测肝硬化腹水患者的血清和腹水中内毒素(Endotoxin,ETX)水平,探讨其与腹水形成的内在联系。方法按照一定标准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本院收治的肝炎肝硬化代偿期患者(对照组)10例、肝炎性和酒精性肝硬化腹水患者80例,包含无明显感染症状的腹水(SA组)50例和有自发性腹膜炎腹水患者(SBP组)30例。按照不同时间段抽取各组患者的清晨空腹外周静脉血和腹水标本进行内毒素含量检测和腹水细菌培养。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处理各组间内毒素含量的差异。结果治疗前50例SA组患者血清、腹水内毒素值分别为(0.108±0.034)U/L、(26.1±3.2)U/L,30例SBP组患者血清、腹水内毒素值为(0.418±0.044)U/L、(1286.1±98.3)U/L。统计结果显示腹水患者的血清内毒素值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0.025±0.004)U/L(F=201.04,P<0.001);SBP组患者的腹水内毒素值较SA组患者高(t=12.78,P<0.001),不同时间段内毒素水平与腹水病情的严重程度有关(r=7.12,P<0.05)。腹水细菌培养结果阳性率30%,隐匿性感染确实存在于肝硬化腹水患者。结论肝硬化腹水患者血清内毒素升高可能与疾病的严重程度有关,隐匿性感染确实存在于无感染症状的腹水患者中。  相似文献   
976.
目的 研究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时皮质区星形胶质细胞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与神经元c-fos的表达变化。方法70只大鼠,随机分成缺血组及假手术组,缺血组再根据再灌注时间的不同,分别分为再灌注2、4、6、12、24、48、72h7个亚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单标记法、蛋白印迹法观察缺血皮质区各时间点GFAP和c-fos表达,用免疫组织化学双重染色法显示2组再灌注4、24、48hGFAP和c-fos表达的相互关系。结果大鼠脑缺血2h再灌注2h神经元c-fos的表达增加,4h达高峰,随之下降,2组间各时间点均有差异(P〈0.05);于再灌注4h星形胶质细胞被激活、GFAP表达增加,随时间延长而逐渐升高,于48h达高峰,随后下降,2组间6、12、24、48、72h5个时间点具有差异(P〈0.05);且在同一部位,c-fos阳性神经元周围伴有激活的星形胶质细胞表达GFAP。结论脑缺血/再灌注时皮质区星形胶质细胞及神经元均被激活,并伴有GFAP、c-fos的不同的时程规律表达变化。  相似文献   
977.
动脉硬化性血栓好发于中老年人,它是冠心病急性发作、脑卒中和周围血管疾病的关键性起因。由于动脉硬化性血栓涉及动脉硬化和血栓形成两种病理改变,因而其发生发展常与多个因素相关联,如肥胖、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酗酒、缺乏运动、饮水不足和长期精神紧张等。所以,防治策略至少应包括以下三点。  相似文献   
978.
目的:探究人前臂骨折形成时间应用X线数字图像法推断.方法:选取永州市第二中医医院60例前臂骨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所得560张X线数字图像作为分析材料,对图像进行PS处理后将不同年龄及不同治疗方法的患者分组观察.结果:骨折愈合速度与患者的年龄和治疗方法有着直接关系,年龄越小患者的骨折愈合速度越快.结论:X线数字图像清晰的显示了患者的骨折愈合过程,通过对其的分析,可以推断出骨折形成时间.  相似文献   
979.
江周群   《中国医学工程》2014,(5):160-161
目的探讨华法林对肾病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导管血栓及纤维鞘形成的影响。方法将收集的病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及低分子肝素封管,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口服华法林片治疗。治疗后对两组导管功能不良事件发生率、KT/Vurea增加值、凝血功能、出血倾向进行评定。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导管功能不良发生率及KT/Vurea增加值比较均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PT、APTT及INR均长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华法林可预防肾病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导管血栓及纤维鞘形成,减少导管功能不良事件的发生,并减少KT/Vurea增加值,提高透析充分性。  相似文献   
980.
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片用于16 ~ 24周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的疗效.方法 根据入选、排除标准,入选140例16~24周的瘢痕子宫的妊娠妇女,孕妇自愿选择终止妊娠,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70例,给予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终止妊娠,对照组A 70例,则应用非司酮联合羊膜腔内注射利凡诺针终止妊娠.选取同期子宫孕16~24周的非瘢痕子宫病例70例,采用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片终止妊娠,作为对照组B.评价三组引产成功率、引产后出血量、产程时间、术前紧张、不完全流产率等.结果 治疗组引产时间(宫缩时间、胎儿娩出时间、总产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A,完全引产率则明显高于对照组A(51.4%比27.1%,x2=8.655,P=0.003),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引产过程中治疗组紧张发生率(48.5%比95.7%,x2=38.7,P=0.000)、中重度疼痛率(61.4%比91.4%,x2=17.48,P=0.000)均明显低于对照组A.引产过程,胎盘残留发生率治疗组可能更低(18.5%比41.4%,x2=8.707,P=0.003).治疗组与对照组B比较显示,在引产时间、完全引产率、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比于米非司酮联合利凡诺,联合米索前列醇片引产产程时间更短,孕妇紧张发生率、引产并发症更少,对医务人员技术要求更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