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997篇
  免费   2067篇
  国内免费   2163篇
耳鼻咽喉   179篇
儿科学   292篇
妇产科学   454篇
基础医学   2558篇
口腔科学   951篇
临床医学   5362篇
内科学   1910篇
皮肤病学   1190篇
神经病学   2051篇
特种医学   1479篇
外国民族医学   20篇
外科学   5461篇
综合类   11927篇
预防医学   2368篇
眼科学   776篇
药学   4773篇
  84篇
中国医学   2411篇
肿瘤学   981篇
  2024年   372篇
  2023年   1219篇
  2022年   1106篇
  2021年   1269篇
  2020年   1164篇
  2019年   1303篇
  2018年   632篇
  2017年   1122篇
  2016年   1081篇
  2015年   1319篇
  2014年   2069篇
  2013年   2022篇
  2012年   2683篇
  2011年   2733篇
  2010年   2310篇
  2009年   2259篇
  2008年   2801篇
  2007年   2219篇
  2006年   2159篇
  2005年   2509篇
  2004年   1854篇
  2003年   1638篇
  2002年   1387篇
  2001年   1153篇
  2000年   880篇
  1999年   671篇
  1998年   586篇
  1997年   532篇
  1996年   455篇
  1995年   365篇
  1994年   307篇
  1993年   225篇
  1992年   176篇
  1991年   138篇
  1990年   131篇
  1989年   140篇
  1988年   68篇
  1987年   57篇
  1986年   51篇
  1985年   29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1965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扩张器引起皮肤迟发型变态反应一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病例介绍 患者,男,18岁,因烧伤后面部瘢痕收治入院。既往否认食物药物过敏史。排除手术禁忌证后,于2006年1月10日,行右颈部、额部、左面部扩张器置入术(扩张器型号:CREF:EN-C100,批号:2005-036)。术后第二日拔除引流,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4日,术后10日拆线,2周始注水扩张,均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92.
Survivin是凋亡抑制蛋白家庭的最新成员,是1997年耶鲁大学的Altieri DC等利用效应细胞蛋白酶受体1 CDNA在人类基因组为中筛选分离出来的,由于凋亡抑制基因已成为分子肿瘤学的热点,细胞凋亡抑制与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以及放化疗的不敏感性密切相关,故近年来对Survivin的生物学特征,凋亡抑制机制,与肿瘤的关系以及妇科肿瘤的关系的研究已取得了一定进展。  相似文献   
93.
目的探讨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经阴道分娩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45例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经阴道分娩的情况,并与非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经阴道分娩1421例进行比较。结果145例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中88例经阴道分娩,51例再行剖宫产,6例产钳助产,1例子宫破裂,无产妇死亡。与非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经阴道分娩比较,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经阴道分娩的新生儿窒息、产后出血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难产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9.31%(57/145)比19.35%(275/1421)](P〈O.05)。结论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经阴道分娩时应提前住院待产,严格筛选阴道分娩病例,严密观察,慎用缩宫素。  相似文献   
94.
目的探讨颞筋膜瓣或颞肌筋膜瓣与自体全厚皮片移植,在下睑凹陷性瘢痕畸形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设计以颞浅动脉为蒂的颞筋膜瓣,对伴眶下壁骨缺损者同时行以颞浅、深动脉为蒂的颞肌筋膜瓣,并取耳后全厚皮片移植联合矫正下睑凹陷性畸形。结果8例患者,术后组织瓣及皮片成活良好,凹陷处填充效果满意。随访6个月至1年,睑外翻矫正,瘢痕不显,颞部供区毛发生长良好。结论应用颞筋膜瓣或颞肌筋膜瓣与全厚皮片移植,联合矫正下睑凹陷性畸形的方法,具有操作简便,且无明显的供区损害的特点,是修复下睑凹陷性瘢痕畸形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95.
硅酮凝胶治疗增生性瘢痕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2003年3月-2005年10月,我们采用硅铜凝胶喷雾剂(又名疤复新,由上海大学科技园区上大吉申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研发)治疗增生性瘢痕患者,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6.
目的:探讨P物质抑制剂-辣椒素及bFGF抗体单独或联合使用对体外培养的人体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12例增生性瘢痕组织的成纤维细胞,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辣椒素或/和bFGF抗体,培养24h后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并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结果:所有不同浓度的辣椒素(2.5,5,20,40,60,80mg/L)均能使细胞皱缩、坏死,抑制细胞增殖,其抑制作用随剂量增大而增加。中高浓度bFGF抗体(40,80mg/L)也可促使细胞皱缩、坏死,抑制细胞增殖,其抑制作用也随剂量增大而增加。辣椒素与bFGF抗体联合应用对成纤维细胞抑制作用较单独使用效果更显著(P﹤0.05)。结论:辣椒素及bFGF抗体可抑制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其抑制作用随浓度增加而增加,两者联合使用有协调作用,本研究结果可能在增生性瘢痕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手段。  相似文献   
97.
近几年间我科共收治食管腐蚀性瘢痕狭窄病人3例,因种种原因不愿手术治疗,我们均采用气囊导管在X线荧光屏监视定位后行分段多次有效的控制性扩张,从而达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   
98.
丹芎瘢痕涂膜的临床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本文通过769例病人应用丹芎瘢痕涂膜防治瘢痕增生的治疗效果,为烧烫伤后瘢痕增生提供一种新的治疗手段.方法:我们根据中医、中药活血化淤原理,经多年临床实践研制而成的丹芎瘢痕涂膜,由丹参、川芎等复方组成.药物使用,将丹芎瘢痕涂膜直接均匀涂于瘢痕表面上,形成药膜,次日揭去药膜,重新涂药,每日1次,连续用药5个月.疤痕止痒软化膏对照,每日1次,连续用药5个月.结果:(1)创面愈合后瘢痕刚开始增生者,丹芎瘢痕涂膜治疗组共415例,显效77例,有效323例,总有效率96.39%;疤痕止痒软化膏同体对照组51例,显效0例,有效20例,总有效率39.22%,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2)创面愈合后瘢痕已增生者,丹芎瘢痕涂膜治疗组354例,显效88例,有效257例,总有效率97.46%;疤痕止痒软化膏对照组63例,显效4例,有效34例,总有效率60.32%,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3)丹芎瘢痕涂膜治疗组与疤痕止痒软化膏对照组综合疗效比较,丹芎瘢痕涂膜治疗组769例,显效165例,有效580例,总有效率96.88%;疤痕止痒软化膏对照组114例,显效4例,有效54例,总有效率50.88%,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4)60例丹芎瘢痕涂膜治疗组与同体空白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显效25例,有效34例,总有效率98.33%;对照组显效0例,有效11例,总有效率18.33%;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5)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经769例病人临床应用丹芎瘢痕涂膜,并与已知疤痕止痒软化膏比较,丹芎瘢痕涂膜治疗效果显著优于疤痕止痒软化膏,丹芎瘢痕涂膜是一种安全、有效、新的创面瘢痕外用药.  相似文献   
99.
100.
目的观察不同相关疾病脑胶质细胞增生的CT、MRI表现,总结其特征并结合临床表现及病史以提高对该病诊断的准确程度。方法回顾性分析有脑胶质细胞增生表现的CT、MRI影像学资料和临床资料。结果男性15例,女性10例,年龄在8-55岁之间,好发于额颞部。CT表现为多呈低密度区,少数其中有高密度结节灶,多无增强效应。MR表现为长T1长T2信号,FLAIR像上呈明显的高信号。结论脑胶质细胞增生的CT表现多样,无明显的特异性,但结合患者病史常能得出较明确的诊断。MRI较CT的诊断正确率较高,MR常能综合多序列影像的特点,从而得出较明确的诊断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