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2103篇 |
免费 | 2031篇 |
国内免费 | 2192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80篇 |
儿科学 | 298篇 |
妇产科学 | 468篇 |
基础医学 | 2612篇 |
口腔科学 | 955篇 |
临床医学 | 5510篇 |
内科学 | 1946篇 |
皮肤病学 | 1208篇 |
神经病学 | 2077篇 |
特种医学 | 1501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20篇 |
外科学 | 5681篇 |
综合类 | 12128篇 |
预防医学 | 2480篇 |
眼科学 | 774篇 |
药学 | 4875篇 |
136篇 | |
中国医学 | 2492篇 |
肿瘤学 | 985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篇 |
2024年 | 409篇 |
2023年 | 1240篇 |
2022年 | 1463篇 |
2021年 | 1900篇 |
2020年 | 1260篇 |
2019年 | 1314篇 |
2018年 | 633篇 |
2017年 | 1122篇 |
2016年 | 1083篇 |
2015年 | 1319篇 |
2014年 | 2070篇 |
2013年 | 2024篇 |
2012年 | 2683篇 |
2011年 | 2734篇 |
2010年 | 2308篇 |
2009年 | 2259篇 |
2008年 | 2775篇 |
2007年 | 2195篇 |
2006年 | 2159篇 |
2005年 | 2506篇 |
2004年 | 1852篇 |
2003年 | 1637篇 |
2002年 | 1387篇 |
2001年 | 1150篇 |
2000年 | 879篇 |
1999年 | 671篇 |
1998年 | 586篇 |
1997年 | 532篇 |
1996年 | 455篇 |
1995年 | 365篇 |
1994年 | 307篇 |
1993年 | 225篇 |
1992年 | 176篇 |
1991年 | 138篇 |
1990年 | 131篇 |
1989年 | 140篇 |
1988年 | 68篇 |
1987年 | 57篇 |
1986年 | 51篇 |
1985年 | 29篇 |
1984年 | 15篇 |
1983年 | 8篇 |
1982年 | 2篇 |
1981年 | 4篇 |
1980年 | 2篇 |
1965年 | 1篇 |
195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121.
炎症与Alzheimer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杰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1998,(6)
近年来研究表明,在Alzheimer病(AD)的病理过程中伴随着炎症和免症功能的变化。补体成分出现在老年斑周围,激活的小胶质细胞和细胞因子在老年斑中聚集、急性时相蛋白在血清中升高及在老年斑中沉淀等。本文旨在对炎症和免症机制在AD发病中的重要作用加以综述并为临床治疗提供线索。 相似文献
122.
123.
124.
神经细胞与神经胶质细胞的分化是发育神经生物学中颇具挑战性问题,目前仍有许多问题有待探索与解决。对这一领域的研究作一回顾与总结,有助该课题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25.
126.
胶质细胞在病理性痛中的作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传统的观念认为 ,从感觉到知觉 ,疼痛和疼痛调节是单纯由神经元所介导的。而中枢神经系统中的胶质细胞 (包括星形胶质细胞和小胶质细胞 )因其没有轴突 ,不能进行细胞与细胞之间的信息传递一直没有受到科学家们的青睐。但是这个观念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新的研究表明脊髓胶质细胞在病理性痛的发生和维持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目前已有大量的实验证实胶质细胞可能是多种疾病所导致的疼痛中的重要因素。这些结果提示胶质细胞可能广泛地参与了病理性痛的产生以及其他的感觉现象。胶质细胞在疼痛加工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的研究发现大大推进了人… 相似文献
127.
肿瘤的血液供应与肿瘤的发生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肿瘤内的血管形成方式有三种 ,即肿瘤血管生成、血管生成拟态 (vasculogenicmimicry)和马赛克血管(mosaicvessel)。肿瘤血液供应来源于宿主 ,但肿瘤内的血管却因为适应肿瘤异常的生物学行为 ,在结构和功能上与正常血管有一定的差异。肿瘤血管的特殊结构有利于肿瘤组织生长、侵袭和转移 相似文献
128.
目的:探讨内皮细胞清除补体攻膜复合物(MAC)的途径及其清除动力学,方法:原代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以RH414荧光标记质膜双层,0℃组装亚溶剂量的MAC,37℃复苏后,LSCM实时监MAC沉积诱导的质膜囊泡化形成和胞吞,胞吐情况,流式细胞仪定量检测内皮细胞表面MAC抗原的清除情况,结果:MAC沉积后,内皮细胞有的质膜囊泡化形成,囊泡以胞吞和胞吐2种方式离开细胞,并以前者占优,37度条件下,内皮细胞清除表面MAC的半衰期约为5min。结论:内皮细胞可通过胞吞和胞吐2种机制清除细胞表面沉积的MAC,并以胞吞方式为主。 相似文献
129.
MIF在斑块形成与不稳定性中的作用及其信号转导通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细勇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03,19(11):1553-1554
近年来的研究逐渐凸现动脉粥样硬化的现代概念 :(1)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不是仅呈斑片状 ,而是呈现弥散性 ,只不过某些部位斑块较重而已 ;(2 )这些斑块的特点是含有大量巨噬细胞。吞噬脂质后细胞内外胆固醇聚积在一起 ,上面覆盖着一层薄薄的内皮 -纤维组织的“帽” ,即使它们并不造成高度的狭窄 ,但它可以破裂、出血、形成血栓、血管痉挛而造成猝死 ;(3)动脉粥样硬化的脂质沉积过程由炎症反应介导 ,此炎症反应的特征是 ,病变部位出现单核巨噬细胞、活化T细胞和纤维化。多项研究表明巨噬细胞复制见于动脉粥样硬化进展的各个阶段 ,巨噬细胞复制可… 相似文献
130.
人胎儿中枢神经系统星形胶质细胞形态发育的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观察人胎儿中枢神经系统星形胶质细胞形态发育。用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抗体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表明;1.以颈段脊髓,脑干,海马和小脑蚓部于胚胎25周其GFAP染色强度,细胞密度接近出生时水平。而此时期大脑皮层Ast密度约为出生时的四分之一。2.在同一胎龄CNS的不同部位,GFAP阳性Ast分布不均匀。3.Ast不仅在毛细胞血管周围,而且在小血管周围密度大染色深,环绕血管呈辐射状排列。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