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90篇
  免费   1305篇
  国内免费   971篇
耳鼻咽喉   143篇
儿科学   1059篇
妇产科学   48篇
基础医学   1815篇
口腔科学   104篇
临床医学   2100篇
内科学   769篇
皮肤病学   36篇
神经病学   2016篇
特种医学   1005篇
外国民族医学   16篇
外科学   848篇
综合类   4499篇
预防医学   416篇
眼科学   903篇
药学   1271篇
  21篇
中国医学   622篇
肿瘤学   1275篇
  2024年   210篇
  2023年   634篇
  2022年   691篇
  2021年   664篇
  2020年   504篇
  2019年   591篇
  2018年   325篇
  2017年   453篇
  2016年   506篇
  2015年   568篇
  2014年   708篇
  2013年   700篇
  2012年   1030篇
  2011年   1125篇
  2010年   957篇
  2009年   926篇
  2008年   1026篇
  2007年   945篇
  2006年   894篇
  2005年   911篇
  2004年   797篇
  2003年   625篇
  2002年   539篇
  2001年   487篇
  2000年   360篇
  1999年   302篇
  1998年   285篇
  1997年   237篇
  1996年   208篇
  1995年   203篇
  1994年   129篇
  1993年   111篇
  1992年   68篇
  1991年   66篇
  1990年   62篇
  1989年   68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患者,女,27岁.因"左腹部阵发性疼痛7d"入院.查体:神志清,精神不振,营养发育正常,皮肤粘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心肺无异常.腹平软,肝脾未及,左上腹可扪及一约7cm×5cm大小肿块,质硬,活动度差.  相似文献   
62.
目的:探讨CT对儿童肾母细胞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肾母细胞瘤的CT表现特点。结果:21例肾母细胞瘤位于单侧肾脏,位于上极14例,下极7例,表现为强化不明显的实质性肿块,瘤内常见坏死,出血与囊性病变,极少钙化,典型表现为残存肾实质呈“新月形”强化。结论:CT检查可清晰显示原发肿瘤及其侵犯,主时发现腹膜后淋巴结转移,对肾原发肿瘤与腹膜后肾外肿瘤的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3.
目的 探讨脊髓血管母细胞瘤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 对1例圆锥部位巨大血管母细胞瘤的诊治进行报告,并结合文献对脊髓血管母细胞瘤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脊髓血管母细胞瘤可以是单独发生,也可以是Von Hippel-Lindau病的系列疾病之一,临床发病率低,最常见症状是疼痛,MRI表现为瘤结节明显强化,周围可见异常血管流空影,多伴有空洞,DSA可显示染色的瘤结节、供血动脉及引流静脉,显微神经外科手术可完整全切.结论 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是治疗脊髓血管母细胞瘤的最佳方法.对于有症状患者,应尽早手术,无症状患者可以定期复查MRI,如表现为肿物生长,可视为手术指证,患者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64.
目的 探讨工频磁场 (PFMF)是否有促癌或协同促癌作用。方法 利用荧光光漂白后再恢复法观察漂白细胞荧光强度的恢复以判断经间隙连接的细胞间通讯 ,以相对荧光强度恢复速率(CFIRR)作为对细胞间隙连接通讯 (GJIC)作用的评价指标 ,研究不同磁场强度单独作用或协同佛波酯(TPA)对星形胶质细胞GJIC功能的影响。结果  3ng/mlTPA作用 1h时CFIRR的中位数 (Md)值为4 .53 % /min ,空白对照组为 9.74% /min ,两组的差异有显著性 (H =1 2 .0 84,P <0 .0 0 5)。 0 .8或 1 .6mT磁场作用 2 4h时CFIRR的Md 分别 8.2 5、6 .68% /min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 (H =32 .61 7,P >0 .0 5)。 0 .8或 1 .6mT磁场作用 2 3h ,再与TPA共同作用 1h时CFIRR的Md 分别为 3 .32、2 .85% /min ,与TPA组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 (H =2 .589,P >0 .0 5)。结论  0~ 1 .6mT的 50Hz磁场单独作用不能抑制星形胶质细胞GJIC功能 ;协同TPA ,不能增强TPA对星形胶质细胞GJIC的抑制作用 ;但是磁场对星形胶质细胞GJIC的抑制作用随着磁场强度增强呈递增趋势  相似文献   
65.
肝细胞癌SCT表现特征与Rb,PCNA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肝细胞癌 (HCC)SCT (spiralCT)表现特征与癌细胞中视网膜母细胞瘤基因(Rb)、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表达的关系。方法 对 39例 (41个病灶 )经手术病理证实且行SCT动、静脉双期增强扫描的肝细胞癌病例 ,观察每个病灶的SCT表现特征 :肿瘤的大小、包膜、侵袭危险性、强化类型和肝硬化情况。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癌组织中Rb ,PCNA表达 ,分析评价SCT表现特征与蛋白之间的关系。结果 HCCSCT图像中肿瘤大小、包膜形成、侵袭危险性、强化类型和周围肝组织有无硬化与Rb蛋白之间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肿瘤大小、侵袭危险性、强化类型与PCNA之间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结论 肝细胞癌的SCT表现特征与PCNA的表达相关 ,根据其表现特征 ,可在一定程度上推测肿瘤组织PCNA表达情况 ,这有助于HCC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案的选择  相似文献   
66.
巨细胞纤维母细胞瘤(giant cell fibroblastoma.GCF)是一种较罕见的软组织肿瘤。我院收治1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7.
目的 观察Wistar大鼠大脑中动脉永久性闭塞后不同时段,缺血半影区小胶质细胞和神经元形态学变化及bFGF在皮层和海马的表达规律。方法 将雄性Wistar大鼠48只,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和永久性局灶性脑缺血组,后者再根据缺血时间不同分5个亚组。假手术组:仅暴露大脑中动脉,2h后断头取脑。永久性局灶性脑缺血组: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分别于缺血后3d、7d、14d、28d、42d断头取脑,行HE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梗死灶周围半影区的小胶质细胞和神经元的形态学变化和bFGF在皮层及海马部位的表达规律。结果 HE染色可见脑缺血3d时半影区有少量小胶质细胞出现,14d小胶质细胞增多达高峰,42d趋于稳定。脑缺血3d梗死灶周围皮质神经元和胶质细胞开始表达bFGF,7d表达增强,14d达高峰,28d表达开始减弱,42d仍有一定表达,bFGF在海马的表达也有相同规律。结论 小胶质细胞的肥大和增生性变化以及bFGF的表达,不仅发生于脑缺血早期,晚期仍显示持续性变化,表明小胶质细胞活动以及bFGF的表达贯穿于脑缺血的整个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68.
69.
骆驼蓬总碱,氟尿嘧啶对视网膜母细胞瘤细胞系SO...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相似文献   
70.
将真蓝(true blue)混悬液注入出生后7、14、28d大鼠眼球内,经过一定时间后,视神经内的轴突和少突胶质细胞被荧光标记。荧光强度在视神经眼球端强于视神经交叉端;出生后14~28d的幼鼠荧光标记明显强于出生后7d的幼鼠;不同年龄组的动物荧光标记普遍在注射荧光染料后的第5d显著增强。本研究表明,荧光染料可被视网膜的节细胞吸收,经轴突输送,然后,横向扩散到少突胶质细胞,扩散的通路可能是朗氏结旁区的轴胶连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