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3359篇
  免费   22810篇
  国内免费   15088篇
耳鼻咽喉   7251篇
儿科学   1667篇
妇产科学   4310篇
基础医学   17243篇
口腔科学   3491篇
临床医学   55838篇
内科学   25809篇
皮肤病学   1521篇
神经病学   3797篇
特种医学   18385篇
外国民族医学   573篇
外科学   44564篇
综合类   99724篇
预防医学   15743篇
眼科学   1839篇
药学   31504篇
  565篇
中国医学   13752篇
肿瘤学   73681篇
  2025年   2篇
  2024年   1922篇
  2023年   7124篇
  2022年   8795篇
  2021年   11294篇
  2020年   8231篇
  2019年   8008篇
  2018年   4575篇
  2017年   7133篇
  2016年   8644篇
  2015年   9357篇
  2014年   14834篇
  2013年   15111篇
  2012年   20476篇
  2011年   22359篇
  2010年   22004篇
  2009年   22622篇
  2008年   23011篇
  2007年   21422篇
  2006年   20040篇
  2005年   19978篇
  2004年   18196篇
  2003年   14065篇
  2002年   13143篇
  2001年   13300篇
  2000年   11058篇
  1999年   10402篇
  1998年   10487篇
  1997年   11104篇
  1996年   9911篇
  1995年   8141篇
  1994年   7013篇
  1993年   4999篇
  1992年   4544篇
  1991年   3276篇
  1990年   1997篇
  1989年   1705篇
  1988年   298篇
  1987年   275篇
  1986年   197篇
  1985年   121篇
  1984年   31篇
  1983年   17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5篇
  1976年   7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肿瘤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病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索综合医院肿瘤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防治措施。方法对综合医院肿瘤科1342例住院患者中发生的205例医院感染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恶性肿瘤患者医院感染率15.3%,病原菌分布:革兰氏阴性菌55.2%,革兰氏阳性菌24.7%,真菌20.1%,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有中晚期肿瘤、放化疗、长时间住院、使用抗生素、侵入性操作等。结论综合医院肿瘤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非常常见,病原菌以革兰氏阴性菌最多,真菌感染逐渐上升,为防止医院感染,应早期确诊,合理选用放化疗,缩短住院时间,规范使用抗生素,慎重选择侵入性操作。  相似文献   
42.
羊轶驹 《海南医学》1991,2(4):18-19
原发性肠系膜肿瘤少见。我院1983年1月至1990年12月共收治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肠系膜肿瘤16例,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16例中,男性6例,女性10例,男女之比为1:1.7;年龄4~58岁,平均31.6岁。临床表现主要为腹部肿块16例,腹痛或腹部不适12例,贫血12例,消瘦8例,恶心、呕吐4例,腹泻4例,发热2例,反酸、嗳气2例,便秘2例,呕血与黑便1例。病程最短二个月,最长4年。良性10例(62.5),恶性6例(37.5%),发生部位以小肠系膜  相似文献   
43.
贲门癌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外科手术是主要的治疗手段。贲门癌发生在食管与胃交界处,其淋巴结转移涉及胸部和腹部[1]。采用何种手术径路对贲门癌的治疗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减少术后并发症,是外科医生(普外科或胸外科)所关注的一个核心问题。本组病例自1993年3月—2003年6月,依据患者病灶范围和身体状况的不同,分别采用:经胸、经腹或胸腹联合切口行贲门癌根治术,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贲门癌患者230例,男146例,女84例;年龄37~78岁,平均58.3岁。主要症状为进行性吞咽困难,病程2~6个月,多数为3个月左右就诊。术前…  相似文献   
44.
1病例报告 秦某,于2005年04月16日入住我科,住院号04401,入院诊断:直肠后间质肉瘤术后复发,肺、骨、双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症状:尾骶肿痛,面色苍白,乏力明显,纳差,无恶心呕吐,大便日行3~4次,果酱色,无便血,有黏液,无腹痛,小便调和,偶有咳嗽,痰少色白,无发热。查体:神清,双锁骨上可扪及数枚肿大淋巴结,直径约0.8cm,质硬,固定,边缘不清,无压痛。  相似文献   
45.
HCC的早期诊断是其治疗的关键,HCC血清标志物的检测又为其诊断提供了有利的途径,并且操作简单,敏感性高和特异性强。目前常用的血清标志物为AFP、AFP变异体、AFP mRNA、AFU、GGT、DCP、AIF、GPC3等。这些标志物的联合使用有助于HCC的诊断及预后。  相似文献   
46.
47.
张先生今年46岁,半年前开始感到下腹部有压迫感,且逐渐尿量减少、频频想要上厕所。虽先后做过膀胱镜、大肠镜、胃镜等各种检查,却始终找不出原因。后来到医院透过电脑断层,B超检查提示为小肠肿瘤。[编者按]  相似文献   
48.
张博恒 《抗癌》2005,(2):11-12
理论上说,早期发现能降低黑色素瘤的病残率和死亡率。但目前尚无随机临床试验来验证这个结论。澳大利亚黑色素瘤的发病率曾经最高,但经过多年的人群皮肤癌筛查计划后,已取得了惊人的成就。一个在英国爱丁堡进行的观察性研究报道,经过全国范围的健康宣教,筛查增加了浅表肿瘤的检出率,同时也增加了5年生存率。  相似文献   
49.
翟云  李宁  丁惠国 《药品评价》2009,(5):181-184
肝细胞癌(HCC)对化疗不敏感,手术切除和肝移植是治疗HCC的有效方法。动脉栓塞术、乙醇注射、射频消融、微波固化、激光热疗、冷冻等局部治疗手段对于无法行手术切除的患者有一定的效果.但复发较常见。且远期存活率无明显提高。近年来,一种新型的治疗手段——基因治疗引起了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现简述HCC发生的分子机制及基因治疗现状。  相似文献   
50.
杨莉 《中国医学创新》2009,6(23):131-132
目的 为血液系统肿瘤患者化疗期间建立良好的静脉通路,保护静脉,避免化疗药物和高浓度营养液对血管的化学性或机械性损伤.方法 采用经外周血管导入中心静脉置管(PICC)对32例血液患者进行置管给药并观察长期的临床效果.结果 置管成功率96.88%;置管留置时间5~265 d,平均置管留置时间102 d;全部病例无置管所致的感染、气胸、血胸和局部血栓等并发症.结论 PICC置管成功率高,可长期使用,且简便,安全,易行,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