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869篇 |
免费 | 360篇 |
国内免费 | 843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39篇 |
儿科学 | 116篇 |
妇产科学 | 593篇 |
基础医学 | 1342篇 |
口腔科学 | 97篇 |
临床医学 | 1050篇 |
内科学 | 320篇 |
皮肤病学 | 38篇 |
神经病学 | 241篇 |
特种医学 | 284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10篇 |
外科学 | 718篇 |
综合类 | 2843篇 |
预防医学 | 1139篇 |
眼科学 | 99篇 |
药学 | 638篇 |
6篇 | |
中国医学 | 258篇 |
肿瘤学 | 241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篇 |
2024年 | 44篇 |
2023年 | 152篇 |
2022年 | 232篇 |
2021年 | 235篇 |
2020年 | 192篇 |
2019年 | 182篇 |
2018年 | 99篇 |
2017年 | 164篇 |
2016年 | 188篇 |
2015年 | 217篇 |
2014年 | 358篇 |
2013年 | 378篇 |
2012年 | 522篇 |
2011年 | 597篇 |
2010年 | 481篇 |
2009年 | 559篇 |
2008年 | 653篇 |
2007年 | 618篇 |
2006年 | 552篇 |
2005年 | 562篇 |
2004年 | 487篇 |
2003年 | 444篇 |
2002年 | 348篇 |
2001年 | 299篇 |
2000年 | 220篇 |
1999年 | 180篇 |
1998年 | 182篇 |
1997年 | 136篇 |
1996年 | 106篇 |
1995年 | 150篇 |
1994年 | 109篇 |
1993年 | 99篇 |
1992年 | 85篇 |
1991年 | 77篇 |
1990年 | 65篇 |
1989年 | 39篇 |
1988年 | 22篇 |
1987年 | 18篇 |
1986年 | 7篇 |
1985年 | 6篇 |
1984年 | 5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201.
目的 采用乙硫氨酸诱导小鼠胚胎神经管畸形(neural tube defects, NTDs),观察乙硫氨酸对NTDs小鼠胚胎脑组织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SPF级C57BL/6J孕鼠8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42只和对照组38只。孕7.5 d时,模型组孕鼠腹腔注射乙硫氨酸500 mg/kg,对照组腹腔注射等剂量磷酸盐缓冲液。孕10.5 d时体视显微镜下分离胚胎并行HE染色,观察胚胎及神经管发育情况。取模型组NTDs胚胎脑组织和对照组正常胚胎脑组织进行转录组测序,并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GO功能注释分析、KEGG通路富集分析、蛋白质互作网络分析。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差异表达基因mRNA相对表达量,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差异表达基因的蛋白相对表达量,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验证。结果 模型组吸收胎、生长缓慢、NTDs发生率(10.3%、19.5%、56.0%)均高于对照组(2.4%、4.5%、0)(P<0.05),正常胚胎发生率(12.6%)低于对照组(93.1%)(χ2=353.690,P<0.001),其他畸形发生率(1.6%)与对照组(0)比较... 相似文献
202.
后交通动脉动脉瘤是常见的颅内动脉瘤,可以分为多种亚型,血流动力学因素在动脉瘤的发生、发展和破裂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该文就不同类型后交通动脉动脉瘤的血流动力学特点进行综述,以期更全面地了解血流动力学在后交通动脉动脉瘤发生及转归中的潜在机制. 相似文献
203.
目的:探讨绒毛膜隆起超声特点及与早孕期停育和妊娠结局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9年10月在本院产前检查发现的妊娠早期合并绒毛膜隆起孕妇97例纳入观察组,未合并绒毛膜隆起的孕妇110例纳入对照组。观察绒毛膜隆起的超声特点(数目、大小),分析其与早孕期停育的相关性,随访两组妊娠情况(妊娠期并发症、妊娠期合并症、妊娠结局),分析绒毛膜隆起超声特点与妊娠结局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流产(24.7%)、胚胎停育(13.4%)、先兆流产(43.3%)、先兆流产发展为难免流产(21.4%)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7.3%、6.4%、30.0%、3.0%)(均P>0.05);绒毛膜隆起直径<1 cm、1~2cm、>2 cm孕妇流产(11.5%、19.2、50.0%)、先兆流产发展为难免流产(0、15.0%、54.6%)发生率依次升高(P<0.05),胎停育发生率无差异;绒毛膜隆起多发与单发孕妇胚胎停育发生率无差异(P>0.05),流产(50.0%、17.3%)、先兆流产发展为难免流产发生率(50.0%、12.5%)多发孕妇高于单发孕妇(P<0.05)。结论... 相似文献
204.
"治未病"是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中医学预防为主的思想,代表着医学发展的方向,因而在近年备受关注,从其基本概念到核心内容和具体治则治法均有所探讨,笔者对"治未病"理论指导中医治疗胚胎停育的临床思路进行梳理,希望有助于中医防止胚胎停育再发生的临床诊治. 相似文献
205.
目的:探讨睾丸胚胎性癌(embryonalcarcinoma)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对3例睾丸胚胎性癌的临床资料、病理形态学、免疫组化进行分析。结果:3例均为男性,年龄11个月~40岁,平均20岁。表现为睾丸渐进性肿大伴疼痛。结论:睾丸胚胎性癌是一种高度恶性肿瘤,肿瘤细胞由原始多能性生殖细胞发生。约三分之一病例入院时临床证明有转移,治疗方法以手术切除为主。 相似文献
206.
背景:神经系统变性病、脑卒中后遗症、颅脑及脊髓损伤等难治性疾病,多为大量神经元坏死、功能缺失。成年哺乳类动物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再生能力差,几乎无法产生新的神经元,完成自我修复。因此使损伤或变性的中枢神经组织恢复功能是人类多年来一直未能解决的治疗难题。干细胞的研究应用给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带来了希望。
目的:干细胞的研究已成为近年的研究热点,检索不同来源干细胞神经向分化的相关文献,对不同来源干细胞神经向分化能力进行比较。
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相关文献,英文检索词“neuronal differentiation”分别于“embryonic stem cells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adipose 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peripheral blood stem cells、umbilical cord blood ctem cells”组合检索。搜索以1995-01-01/2009-12-31相关文献,并限定文献语言种类为English。对资料进行初审,并查看每篇文献后的参考文献。筛选近年来不同来源干细胞神经向分化的所有文献。
结果与结论:理想的种子细胞应具有创伤小,易于获得,易于体外扩增,不涉及免疫排斥致瘤性及伦理学问题等。目前尚未发现具有以上优点的种子细胞。对于理想种子细胞不仅要考虑取材和法律问题更重要的细胞的定向分化能力。神经系统干细胞移植的种子细胞可以根据干细胞神经向分化能力的选择,由于目前对于各种干细胞神经向分化能力的研究存在很大差别,所以尚不能确定理想的种子细胞。未来的研究需要进一步研究不同来源干细胞的神经向分化能力。 相似文献
207.
目的 研究应用低分子肝素(LMWH)对≥2次胚胎着床失败患者冻融胚胎移植(FET)周期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我院生殖医学中心行FET、既往有≥2次胚胎着床失败的1 547例患者(共2 140个解冻周期)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使用LMWH分为LMWH组(n=182)和未使用LMWH的对照组(n=1 958)。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础资料、胚胎移植情况及妊娠结局;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PSM)法匹配两组样本量后,分析匹配后LMWH对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 两组患者的年龄、不孕年限、不孕因素、体质量指数(BMI)、移植胚胎类型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LMWH组的基础FSH水平和移植日子宫内膜厚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基础窦卵泡计数(AFC)则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活产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LMWH组的HCG阳性率、着床率、临床妊娠率和流产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PSM后,结果仍显示两组的活产率无显著性差异(44.51%vs. 38.19%,P>0.05),LMWH组的HCG阳... 相似文献
208.
目的 探讨多精受精(≥3PN)的发生对供精IVF(IVF-D)周期胚胎发育和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我院行IVF-D治疗的1 526例患者(共1 526个IVF-D周期)的临床资料。根据多精受精(≥3PN)率不同分为3组:多精受精率0%的为对照组(n=854),0%<多精受精率≤20%的为低频多精组(n=483),多精受精率>20%的为高频多精组(n=189),比较各组患者的基本资料、胚胎发育情况和妊娠结局。结果 各组间年龄、体质量指数(BMI)、不孕年限、基础FSH(bFSH)及促性腺激素(Gn)天数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的获卵数[(9.51±4.43)枚]显著低于低频多精组[(12.39±3.86)枚](P<0.05)。与高频多精组比较,对照组和低频多精组的正常受精率显著升高(65.69%、65.20%vs. 56.91%,P<0.05),而可用胚胎率显著降低(85.24%、85.75%vs. 88.63%,P<0.05);各组间卵裂率、优胚率及囊胚形成率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 相似文献
209.
目的 探讨通过胚胎形态学观察进行选择性卵裂期单胚胎移植策略优化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至2020年10月在苏州市立医院生殖与遗传中心行IVF/ICSI-ET卵裂期胚胎新鲜周期移植或全胚冷冻保存后第1个冻融卵裂期胚胎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是否进行受精后第2天(D2)胚胎形态学观察和胚胎移植数目分为:D2、D3连续观察卵裂期单胚胎移植组(连续观察单胚组)70个周期;无D2观察、仅D3观察卵裂期单胚胎移植组(D3观察单胚组)97个周期;仅D3观察卵裂期双胚胎移植组(D3观察DET组)564个周期。比较3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促排卵及胚胎发育实验室指标、临床妊娠率、种植率、异位妊娠率和早期自然流产率等,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临床妊娠率的影响因素。结果 3组患者的年龄、体质量指数(BMI)、基础性激素水平、基础窦卵泡计数(AFC)等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3组患者的不同受精方式占比、Gn总量、HCG日内膜厚度、HCG日P水平、刺激天数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D3观察单胚组的获卵总数、成熟卵子数、2PN受精数、卵裂数、优胚数、成囊胚... 相似文献
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