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30篇
  免费   369篇
  国内免费   838篇
耳鼻咽喉   39篇
儿科学   114篇
妇产科学   587篇
基础医学   1335篇
口腔科学   97篇
临床医学   1039篇
内科学   319篇
皮肤病学   31篇
神经病学   240篇
特种医学   281篇
外国民族医学   10篇
外科学   695篇
综合类   2817篇
预防医学   1114篇
眼科学   99篇
药学   620篇
  5篇
中国医学   254篇
肿瘤学   241篇
  2024年   42篇
  2023年   147篇
  2022年   194篇
  2021年   168篇
  2020年   168篇
  2019年   177篇
  2018年   99篇
  2017年   164篇
  2016年   187篇
  2015年   217篇
  2014年   357篇
  2013年   378篇
  2012年   522篇
  2011年   597篇
  2010年   482篇
  2009年   559篇
  2008年   656篇
  2007年   618篇
  2006年   551篇
  2005年   562篇
  2004年   490篇
  2003年   445篇
  2002年   348篇
  2001年   299篇
  2000年   222篇
  1999年   180篇
  1998年   182篇
  1997年   136篇
  1996年   106篇
  1995年   150篇
  1994年   109篇
  1993年   99篇
  1992年   85篇
  1991年   77篇
  1990年   65篇
  1989年   39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5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83 毫秒
131.
扬子鳄胚胎中肾发生及退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在11个不同发育时期扬子鳄胚胎中观察中肾的发生及退化过程。方法:采用电镜、细胞化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结果:孵育第6期在中肾管前端附近出现一些中肾小泡。第8期形成“S”形中肾小管。第13—17期鳄胚体前部部分中肾小管盲端内陷,形成原始的肾小囊和肾血管球,中肾小管显著伸长并迂回曲折。第20一22期,体前后部中肾组织均已形成完整的肾单位。中肾小管颈段由纤毛柱状上皮细胞组成,近球小管上皮细胞含丰富的PAS阳性物质并呈表皮生长因子(EGF)、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和生长抑素(SS)免疫阳性反应。第24—28期,体前部至后部的中肾组织依次退化。结论:(1)扬子鳄中肾除重吸收作用外还具有内分泌功能;(2)中肾退化时,细胞凋亡依次表现为核固缩,出现大量凋亡小体,线粒体数目剧增并膨胀,线粒体等细胞器自溶及核消失;(3)中肾退化可能与小管细胞中TGFβ1及SS大量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32.
扬子鳄胚胎视网膜发育的免疫组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检测6种激素在孵育第8天至孵出时扬子鳄胚胎视网膜的表达及变化。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结果:(1)生长抑素(SS)在孵育第8~30天有表达,第12天数量最多,30天以后消失;(2)5-羟色胺(5-HT)从孵育第24天开始表达,第30~40天数量最多,孵出时数量减少;(3)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从孵育第40天开始表达,孵出时增多;(4)神经丝蛋白(NFP)阳性细胞和纤维在所检测的各个发育阶段均有表达,P53和P物质在各期胚胎视网膜均未检出阳性细胞。结论:视网膜的发育是个渐进的过程,不同激素在扬子鳄胚胎视网膜中的表达规律不同。  相似文献   
133.
磷脂酶C-γ1在人胚胎脊髓中的表达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了解磷脂酶C-γ1(PLC-γ1)的发育表达变化特点,本研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不同发育时期的人胚胎脊髓中PLC-γ1的表达及变化。结果显示:PLC-γ1在人胚胎脊髓3周到7个月的整个发育过程中均有表达,在发育早期阳性反应可见于神经管内、外界膜,随着套层、边缘层的形成,神经上皮层、套层中均可见到PLC-γ1阳性反应物,且翼板阳性细胞较基板密集;套层阳性细胞在8、9周时达到高峰,随后开始逐渐减少。3个月时边缘层出现散在的阳性细胞,并随着脊髓的发育而逐渐增多。以上结果提示,PLC-γ1及其与PLC-γ1相关的细胞信号通路对人胚胎脊髓的发育可能发挥了重要的生物学作用。  相似文献   
134.
人类胚胎生殖细胞体外分化为心肌细胞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胚胎生殖(EG)细胞是来源于胚胎原始生殖细胞(PGCs)的多潜能干细胞。采用无饲养层细胞、无细胞因子等的基础培养液(DMEM+20%NBS+0.1mM 2Me)培养EG细胞,部分在基础培养液添加10μmol/LRA+0.75%DMSO或10μmol/L 5-氮胞苷(5-AZA)诱导人类EG细胞向心肌细胞分化,以检测其是否具有向心肌细胞自发分化的能力。9例(8.49%,9/106)胎儿EG细胞在体外分化得到20个节律性心脏跳动样细胞团,其搏动节律为20~120次/min,体外维持节律性搏动最短2d,最长至15d,呈PAS,Myoglobin,α-actin阳性;对K^+、Ca^+、肾上腺素等具有与在体心脏相似的反应性;透射电镜观察具有心肌细胞样结构。添加DMSO和RA或5-AZA诱导未得到跳动样心肌细胞,但可提高心肌α-actin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阳性率;表明人类胚胎生殖细胞具有向心肌细胞分化的潜能。  相似文献   
135.
调节胚胎干细胞 (ES)细胞自我更新是一个复杂的分子信号系统 ,当这个信号系统处于总体平衡时 ,ES细胞的自我更新才能得以维持。只有明确了这些信号通路的功能才能实现对ES细胞的应用 ,并发展以干细胞为基础的下游技术。本文从重要的细胞因子LIF、Oct4、Nanog及细胞周期的影响等方面综述了ES细胞自我更新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36.
慢病毒介导的外源基因体外投递系统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针对不同哺乳类细胞建立相应的慢病毒体外感染体系,以建立慢病毒介导的外源基因体外投递系统。方法按Invitrogen公司推荐的标准程序进行慢病毒(携带EGFP基因)包装(脂质体介导的瞬时转染)、超速离心浓缩和保存等,随后用病毒上清或浓缩后的病毒感染293FT细胞,24—48h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是否见绿色荧光以证实慢病毒是否成功生产;将携带EGFP基因的病毒上清或浓缩后的病毒分别加入内含293FF细胞、小鼠ES细胞、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MEFs)或小鼠睾丸生殖细胞的培养板孔内,感染6—12h后,用相应培养基替换感染液,数天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是否见绿色荧光以证实慢病毒是否成功感染不同哺乳类细胞。结果按标准程序生产的携带EGFP基因慢病毒(病毒上清或浓缩后的病毒)成功高效率感染293FF细胞、MEFs或小鼠睾丸生殖细胞;用浓缩后的病毒(携带EGFP基因)感染小鼠ES细胞,亦可获得EGFP阳性的ES细胞克隆。结论熟练掌握了慢病毒包装、浓缩及鉴定等技术,同时针对不同哺乳类细胞建立了相应的慢病毒介导的外源基因体外传递系统,这些为相关后续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7.
本文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了P物质(SP)、生长抑素(SRIF)、亮啡肽(L—ENK)、甲啡肽(M—ENK)在16~40周胎儿下丘脑及腺垂体内的发育与分布。结果表明在16周胎儿下丘脑已出现SP、SRIF、L—ENK、M—ENK阳性神经元。第三脑室室管膜上皮亦呈阳性染色。下丘脑的变化以16~24周最为明显,阳性细胞主要分布于室周核、室旁核、视上核及腹内侧核。腺垂体在16周只有少量L—ENK和M—ENK阳性细胞,而SP与SRIF阳性细胞则在第17周出现,17~24周变化最为明显。本文对这几种神经肽在发育中的变化及功能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8.
毫米波辐射对植入前小鼠胚胎及早期胚胎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报道小鼠受精卵体外及在体受毫米波辐照后一些改变。毫米波源为36.11GHz固态微波连续发生器,波长8mm,功率密度为10mW/cm~2、8mW/cm~2、4mW/cm~2及2mW/cm~2。结果发现2-4mW/cm~2毫米波辐照即可使体外培养之受精卵细胞表面微绒毛减少、脱落,细胞表面形成许多囊泡。透射电镜下可见细胞间隙扩大、胞浆中线粒体膨胀、空化,用FITC-ConA试验可见细胞表面结合荧光减少。酶试验证明辐照后卵胚细胞表面AKP,ATPase,5′-Nase均有降低。在体受精卵细胞经辐射后证明,辐射可使胎儿体重增长减慢,囊胚形成数量下降,植入率降低,而表面酶下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39.
胚胎干细胞的研究现状及临床应用前景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胚胎干细胞是来源于胚胎的多能干细胞,具有分化的多向性和长期增殖的能力,已被广泛用于生命科学的各个领域.本文综述了胚胎干细胞的建立、生物学特性及临床应用前景,尤其着重论述了目前的应用现状,并指出存在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40.
目的 了解实验室空气和培养箱二氧化碳气体质量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妊娠率的影响。方法 比较我中心在添加改善空气质量仪器前后两组的受精率、卵裂率、胚胎移植数及妊娠率。结果 在有效地改善实验室空气和培养箱二氧化碳气体质量后,临床妊娠率得到明显的提高。结论 实验室空气和培养箱二氧化碳气体质量的改善对提高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成功率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