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69篇
  免费   360篇
  国内免费   843篇
耳鼻咽喉   39篇
儿科学   116篇
妇产科学   593篇
基础医学   1342篇
口腔科学   97篇
临床医学   1050篇
内科学   320篇
皮肤病学   38篇
神经病学   241篇
特种医学   284篇
外国民族医学   10篇
外科学   718篇
综合类   2843篇
预防医学   1139篇
眼科学   99篇
药学   638篇
  6篇
中国医学   258篇
肿瘤学   241篇
  2025年   1篇
  2024年   44篇
  2023年   152篇
  2022年   232篇
  2021年   235篇
  2020年   192篇
  2019年   182篇
  2018年   99篇
  2017年   164篇
  2016年   188篇
  2015年   217篇
  2014年   358篇
  2013年   378篇
  2012年   522篇
  2011年   597篇
  2010年   481篇
  2009年   559篇
  2008年   653篇
  2007年   618篇
  2006年   552篇
  2005年   562篇
  2004年   487篇
  2003年   444篇
  2002年   348篇
  2001年   299篇
  2000年   220篇
  1999年   180篇
  1998年   182篇
  1997年   136篇
  1996年   106篇
  1995年   150篇
  1994年   109篇
  1993年   99篇
  1992年   85篇
  1991年   77篇
  1990年   65篇
  1989年   39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5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患者并发原肾恶性肿瘤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1988年5月至2011年10月,在解放军第309医院器官移植中心接受同种异体肾移植手术的患者2016例,其中3例患者移植术后并发原肾恶性肿瘤,对这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结合文献进行复习。结果 3例患者中男性2例,女性1例,中位年龄43岁。肾移植术后采用钙调磷酸酶免疫抑制剂(CNI)+麦考酚吗乙酯(MMF)或硫唑嘌呤+泼尼松三联免疫抑制方案,术后1个月内移植肾功能均恢复正常。发生恶性肿瘤距肾移植术后时间分别14个月、16个月和54个月。首发症状分别为腰部疼痛1例、无痛肉眼血尿2例。3例患者均采用肾癌根治手术,病理结果分别为胚胎性横纹肌肉瘤并黏液性脂肪肉瘤1例、血管肉瘤1例和透明细胞癌1例。在保证移植肾功能的情况下均调整了免疫抑制剂用量。随访发现前2例患者发生远处转移,确诊半年内死亡,最后1例长期存活。结论肾移植患者术后原肾发生恶性肿瘤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病死率极高。需要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治疗上以肾癌根治术为主,术后保证移植肾功能正常的同时减少免疫抑制剂用量,同时辅以其他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122.
正常子宫内膜仅在一个极短的关键时期允许胚胎着床,称为“植入窗”或“种植窗”[1].种植窗期,在体内多种激素特别是卵巢激素调控下,子宫内膜的形态学超微结构、特定基因表达、蛋白分泌等方面都发生时空特异性的系列改变,使子宫内膜的容受性达到最佳状态,以利于胚胎的定位、粘附和着床.控制性超促排卵(COH)改善和推动了辅助生殖技术的发展,该过程中,通过促排卵药的使用可以获得较多枚卵子,但是,这些药物有可能会影响人体多种内源性激素的分泌和平衡,使雌、孕激素异常分泌,干扰种植窗内膜的形态、功能,从而影响子宫内膜容受性,进而影响胚胎的着床,降低妊娠率[2,3].  相似文献   
123.
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技术中,人类的配子和胚胎存在大量浪费的现象,如约20%的卵子受精失败、约35%的胚胎被直接作为废弃胚胎而丢弃、约60%胚胎在体外培养过程中不能发育到囊胚[1].即使胚胎被移植入子宫,也是大部分不能着床.人类胚胎的低利用率除了与超排卵、体外培养、胚胎评估选择方法和内膜接受性等有关外,还与人类自身的生理相关.在自然状态下,生育年龄妇女每周期的妊娠率也仅为15%~20%,而流产率则高达10%~15%[2].  相似文献   
124.
罕少见脑胚胎性肿瘤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影像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几种罕少见的脑胚胎性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影像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10例罕少见的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脑胚胎性肿瘤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MRI、CT表现.结果10例中,幕上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6例,室管膜母细胞瘤2例,髓上皮瘤1例,非典型性畸胎样或横纹肌样瘤1例,其中,4例为婴幼儿和儿童.各肿瘤的病理组织学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是确诊的依据.肿瘤均位于幕上,体积较大,形态多不规则,呈分叶状,信号、密度不均匀,坏死囊变多见;肿瘤实质CT平扫多旱稍高密度,MRI表现为T2WI呈等或较高信号,T1WI呈较低信号,增强扫描显著强化.结论罕少见脑胚胎性肿瘤患者的MRI、CT表现无明显特异性,结合临床及病理组织学特征对其进行全面认识了解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25.
白细胞介素11在哺乳动物生殖过程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细胞介素 1 1 ( IL-1 1 )是以 gp1 3 0为信号转导因子的细胞因子。IL-1 1受体 ( IL-1 1 R)有 IL-1 1 Rα和 IL-1 1 Rβ两种同工型。 IL-1 1与靶细胞表面的特异性受体 IL-1 1 R结合后 ,通过活化细胞内的 JAK-STAT信号传导途径 ,影响基因表达 ,实现其生理作用。 IL -1 1及其受体参与哺乳动物特别是雌性动物生殖过程中许多环节的调节 ,如在蜕膜化、胚胎着床、绒毛膜胎盘形成等过程中起着关键性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26.
低剂量阿司匹林在辅助生育技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在进行体外受精 -胚胎移植 ( IVF-ET)或卵母细胞浆内单精子注射 ( ICSI)患者口服低剂量阿司匹林对治疗结果的影响。 方法  IVF或 ICSI治疗的 3 2 4个 ET周期 ,分为是否服用阿司匹林两组 ,分别统计患者注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 h CG)时子宫内膜厚度及 ET胚胎数 ,比较两组的胚胎种植率、临床妊娠率及流产率 ,并进行统计学处理。 结果 两组在注射 h CG日内膜平均厚度、ET中优质胚胎的比率及流产率均无显著性差异 ;未服用阿司匹林组的 ET胚胎数明显多于服用组 ( P<0 .0 1 ) ,而前者的种植率、临床妊娠率却明显低于后者 ( P<0 .0 1 )。 结论 低剂量阿司匹林在 IVF-ET或ICSI的辅助生殖治疗中能有效地提高胚胎种植率 ,增加患者的临床妊娠率  相似文献   
127.
实验证实 ,嗅神经鞘细胞 (olfactoryensheathingcells,OECs)可促进多种神经元轴突的生长 ,如背根节神经元、视网膜节细胞以及向脊髓投射的皮层神经元、前庭神经元、中缝核神经元 ,等等。近年OECs移植用于脊髓损伤后再生研究 ,已成功促进下行传导路纤维的再生和运动功能的恢复[1] 。但目前就OECs对脊髓后角神经元的作用目前还缺乏研究。本实验的目的就是观察原代培样的OECs对胚胎脊髓后角神经元的突起生长有无促进作用 ,从而为进一步的体内移植实验提供依据。1.材料与方法 :OECs原代培养采用 3…  相似文献   
128.
我国不孕不育人口逐渐增多,越来越多的夫妇寻求辅助生殖技术助孕,由此产生了大量的剩余胚胎。这些剩余胚胎可以被捐献用于胚胎干细胞研究,造福更多罹患重病的人,但胚胎干细胞研究面临较大伦理争议。本文将详细阐述剩余胚胎用于科学研究的伦理问题和世界各国的管理策略,希望我国积极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和规章制度,进一步制定和完善符合中国国情的伦理制度和法律规范。  相似文献   
129.
目的分析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中有异位妊娠病史的患者采用不同移植方案移植不同发育时期胚胎的妊娠结局,初步探讨异位妊娠高风险患者的临床应对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5年5月在我中心行IVF-ET治疗且有异位妊娠病史的患者共1 181个周期的临床资料,根据周期类型(新鲜周期和复苏周期)、移植胚胎发育的天数(卵裂期胚胎-D3和囊胚-D5)以及内膜准备方法(自然周期和激素替代周期)分组。新鲜周期(F)分为F-D3组和F-D5组,复苏周期中自然周期(N)准备内膜者分为N-D3组和N-D5组,替代周期(H)准备内膜者分为H-D3组和H-D5组,比较不同组间临床妊娠率和异位妊娠率。结果 (1)IVF-ET中有异位妊娠史者新鲜周期移植卵裂期胚胎组F-D3(463个周期)和移植囊胚组F-D5(104个周期)相比,两组间临床妊娠率(66.5%vs.73.1%)和异位妊娠率(1.9%vs.2.6%)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2)复苏周期囊胚移植组N-D5组(60个周期)和H-D5组(217个周期)的临床妊娠率高于卵裂期胚胎移植组ND3组(63个周期)和H-D3组(274个周期)(85.0%vs.54.0%,84.8%vs.46.7%),而异位妊娠率仅H-D5组低于H-D3组(1.6%vs.7.0%),有统计学差异(P0.05);(3)有异位妊娠史者选择卵裂期胚胎移植,新鲜周期F-D3组临床妊娠率(66.5%)高于复苏周期N-D3组(54.0%)和H-D3组(46.7%),而H-D3组异位妊娠率(7.0%)明显高于F-D3组(1.9%)和N-D3组(0),有统计学差异(P0.05);选择囊胚移植时,新鲜周期与复苏周期各组间临床妊娠率(73.1%,85.0%,84.8%)和异位妊娠率(2.6%,0,1.6%)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有异位妊娠史患者中,新鲜周期囊胚培养后移植并不明显增加临床妊娠率和降低异位妊娠发生率;复苏周期囊胚移植的临床妊娠率显著高于卵裂期胚胎移植组;选择卵裂期胚胎行新鲜周期移植临床妊娠率高于复苏周期;复苏周期中采用激素替代方法准备内膜后移植卵裂期胚胎异位妊娠发生率较新鲜周期明显增加;因此,应选择囊胚培养后移植以降低异位妊娠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30.
目的 探讨原发性睾丸胚胎癌(PTEC)的临床特点和MRI/CT表现,拟提高对该病的诊断能力.方法 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回顾性分析7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睾丸PTEC患者的临床资料和MRI/CT表现,并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 7例PTEC患者表现睾丸渐进性肿大1周~5个月,质硬7例,表面结节感6例,光滑1例;肿瘤最大径7 ~ 10 cm,7例均因有出血、坏死,MRI或CT表现为混杂不均匀信号或不均匀密度,4例CT检查见条形钙化,附睾或精索受累2例,后腹膜腔淋巴结转移4例,远处脏器转移4例;7例PTEC中Ⅰ期1例,Ⅱ期2例,Ⅲ期4例;全部行根治性睾丸切除术和腹腔镜下后腹膜淋巴结清扫术.结论 睾丸胚胎癌生长快,体积巨大,转移早,其临床和MRI/CT表现有一定的特点;MRI/CT对睾丸胚胎癌的诊断和临床分期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