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39篇
  免费   255篇
  国内免费   93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758篇
基础医学   251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668篇
内科学   64篇
皮肤病学   63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117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685篇
综合类   1543篇
预防医学   1040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398篇
  7篇
中国医学   276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77篇
  2023年   258篇
  2022年   251篇
  2021年   264篇
  2020年   207篇
  2019年   279篇
  2018年   129篇
  2017年   271篇
  2016年   245篇
  2015年   242篇
  2014年   358篇
  2013年   318篇
  2012年   401篇
  2011年   378篇
  2010年   296篇
  2009年   286篇
  2008年   272篇
  2007年   233篇
  2006年   215篇
  2005年   200篇
  2004年   162篇
  2003年   118篇
  2002年   122篇
  2001年   106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目的探讨辅助生殖技术(ART)子代出生缺陷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并比较不同方式助孕妊娠的220例患者子代出生缺陷率,初步探讨其影响因素。结果 220例患者子代出生缺陷率为2.27%;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和卵泡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鲜胚移植和冻融胚胎移植助孕子代出生缺陷率分别为2.33%和2.20%、2.19%和2.70%,均高于卫生部公布的2010年全国出生缺陷率149.9/万;不同助孕方式组间子代出生缺陷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RT子代发生出生缺陷可能与辅助生殖技术、亲代低生育力、孕母年龄、体重指数(BMI)及多次自然流产史、胎儿数有关。结论告知不孕患者ART的潜在风险是必要的,不同助孕方式子代出生缺陷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992.
目的探讨辅助生殖技术(ART)治疗与单卵双胎(MZT)妊娠发生的相关性,分析MZT的可能发生机制。方法回顾行ART后临床妊娠的368个周期,比较行透明带显微操作和未经显微操作的2组患者间MZT妊娠的发生率。结果透明带显微操作临床妊娠112周期,MZT3例,发生率为2.68%;未经透明带显微操作临床妊娠226周期,MZT3例,发生率为1.33%,明显低于透明带显微操作组(P<0.05);透明带显微操作组中ICSI组发生率为0%,而AH组中发生率为0.45%,经AH操作后可明显增加MZT的发生率(P<0.05)。结论单卵双胎妊娠与胚胎透明带显微操作间有一定关系;ICSI的使用未增加MZT的发生率,而AH增加了MZT的发生率;严格把握AH指针可能是减少MZT妊娠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93.
张坤  邢琪  滕雪峰  陈博 《新疆医学》2012,42(11):10-12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整理术对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1月~201 1年6月在我生殖中心进行辅助生殖治疗的患者中,有473例患者具有子宫内膜整理术的适应症,其中在胚胎移植前2~3周进行子宫内膜整理术的381例患者为研究组,而未做过子宫内膜整理术的92例患者为对照组,两组均在OPU术后第三日移植2或3个优质胚胎,比较两组患者的胚胎种植率和临床妊娠率。结果:研究组的胚胎种植率和临床妊娠率分别为25.59%,42%显著高于对照组18.48%,31.52%(P<0.05)。结论:子宫内膜整理术可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进而提高胚胎种植率和临床妊娠率。  相似文献   
994.
苗群英  徐仙 《宁夏医学杂志》2012,34(1):76-77,83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Embryo Transfer IVF-ET)已成为治疗不孕症的重要技术手段,而子宫内膜容受性是影响IVF-ET临床妊娠率的重要因素之一.子宫内膜容受性[1]即子宫内膜对胚胎的接受能力,指内膜处于允许胚泡黏附、穿透、植入并导致胚胎着床的特定状态,受内膜厚度、容积、形态、血流供应、局部内分泌改变、生长因子的分泌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正确的评价IVF-ET中子宫内膜容受性直接关系到其最终的治疗结局.  相似文献   
995.
贺玲  陈雷宁  谭洪川  全松 《广东医学》2012,33(4):465-468
目的探讨全胚冷冻在多囊卵巢综合征/多囊样卵巢(PCOS/PCO)患者实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PCOS/PCO患者行超促排卵体外受精206个周期的临床资料,其中新鲜胚胎移植周期157例(A组)、全胚冷冻后移植周期49例(B组),比较两组的临床妊娠结局,并分析与临床妊娠率相关的影响因素。结果 B组的胚胎种植率和临床妊娠率高于A组、流产率低于A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中有1例发生中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与临床妊娠密切相关的因素是移植优质胚胎数。结论 PCOS/PCO患者采用新鲜胚胎移植与全胚冷冻后适时移植均能获得类似的妊娠结局,影响其妊娠率的关键因素是移植优质胚胎数;全胚胎冷冻是预防中重度OHSS发生的一种有效措施,且对IVF临床结局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996.
目的 探讨全胚冷冻在多囊卵巢综合征/多囊样卵巢(PCOS/PCO)患者实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PCOS/PCO患者行超促排卵体外受精206个周期的临床资料,其中新鲜胚胎移植周期157例(A组)、全胚冷冻后移植周期49例(B组),比较两组的临床妊娠结局,并分析与临床妊娠率相关的影响因素.结果 B组的胚胎种植率和临床妊娠率高于A组、流产率低于A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中有1例发生中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显示与临床妊娠密切相关的因素是移植优质胚胎数.结论 PCOS/PCO患者采用新鲜胚胎移植与全胚冷冻后适时移植均能获得类似的妊娠结局,影响其妊娠率的关键因素是移植优质胚胎数;全胚胎冷冻是预防中重度OHSS发生的一种有效措施,且对IVF临床结局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997.
刁英  杨智敏  谭兵兵 《新医学》2009,40(4):241-243
目的:探讨移植早期分裂受精卵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 and embro transfer,IVF-ET)或卵细胞浆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intraeytoplasmie sperm injection and embro transfer,ICSI.ET)结局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共237例259个周期,根据治疗指征不同,行常规IVF.ET治疗190例208个周期(IVF—ET组),行ICSI—ET治疗47例51个周期(ICSI.ET组)。观察2组移植受精卵早期分裂情况,比较2组中有否早期分裂受精卵周期的移植指标,分析不同早期分裂受精卵数的周期的妊娠率及多胎妊娠发生率。结果:IVF—ET组有早期分裂受精卵138个周期,无早期分裂受精卵70个周期;ICSI-ET组有早期分裂受精卵28个周期,无早期分裂受精卵23个周期。IVF.ET组及ICSI—ET组有早期分裂受精卵周期中有优质受精卵的周期分别占57%、64%,有受精卵成功种植的周期分别占33%、32%,有,临床妊娠的周期分别占49%、50%。IVF.ET组及ICSI.ET组无早期分裂受精卵周期中有优质受精卵的周期分别占39%、43%,有受精卵成功种植的周期分别占19%、17%,有临床妊娠的周期分别占23%、22%。2组有早期分裂受精卵周期中有优质受精卵、有受精卵成功种植、有临床妊娠的周期所占的百分比均高于无早期分裂受精卵周期(P〈0.05~0.01)。2组有早期分裂受精卵的周期中,随早期分裂受精卵数目增加,临床妊娠率、多胎妊娠率增加。结论:与无早期分裂受精卵比较,有早期分裂受精卵的IVF—ET或ICSI—ET的临床妊娠率较高,早期分裂受精卵可作为IVF—ET或ICSI.ET选择受精卵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998.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简称内异症)与不孕密切相关,内异症患者不孕症发生率高达40%~50%。其可以通过多种机制协同影响而导致不孕症:①盆腔解剖结构改变和输卵管结构或功能异常,干扰配子或胚胎的运输;②异常子宫收缩,影响精子运输和胚胎着床。  相似文献   
999.
目的分析无症状的高催乳素血症(hyperprolactinemia,HPRL)患者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助孕治疗时的妊娠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217例确诊高催乳素血症患者接受IVF-ET助孕治疗的临床资料,同期121例输卵管因素行IVF而血清催乳素水平正常的患者为对照组,比较分析卵泡数、获卵数、受精率、临床妊娠率、胚胎着床率及妊娠结局等。结果两组间促性腺激素使用刺激时间、促性腺激素用量、获卵数、HCG日内膜厚度、受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催乳素血症患者的临床妊娠率及着床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催乳素水平低于50 ng/ml的患者,经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治疗进入IVF周期前血清泌乳素水平高于25 ng/ml组,与血清催乳素水平正常组比较,获卵数、受精率、临床妊娠率、着床率和妊娠结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催乳素血症会对IVF结局产生不利影响。血清催乳素水平低于50 ng/ml可以进入IVF周期,不影响促排卵和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探讨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剥除术后对体外受精(IVF)周期控制性超排卵中卵巢反应性和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助孕且曾在腹腔镜下行卵巢子宫内膜双侧异位囊肿剥除术20例(25周期)患者及32例单侧异位囊肿剥除术(40周期)患者为研究对象,以同期因输卵管因素行ⅣF助孕的104例(129周期)患者作为对照组,收集卵巢反应性及妊娠结局相关指标,作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结果:3组在年龄、体质量指数、不孕年限、基础卵泡刺激素(FSH)水平、促性腺激素(Gn)天数、受精率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13雌二醇(E2)水平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妊娠率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单侧囊肿剥除组妊娠率最高(50.0%).双侧囊肿剥除组获卵数、优质胚胎率及可冷冻的胚胎个数分别为[(4.95±3.46)个、(56.0±32.0)%、(1.40±1.96)个],明显低于单侧囊肿剥除组[(9.38±4.62)个、(70.1±20.2)%、(3.45±3.05)个]和输卵管组[(10.37±4.14)个、(85.1±19.9)%、(4.36±3.19)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Gn总用量也明显高于输卵管组和单侧囊肿剥除组(P<0.05).单侧异位囊肿剥除术的手术侧卵巢的获卵数[(3.34±2.92)个]低于未手术侧卵巢[(6.06±2.27)个](t=5.784,P<0.01).结论: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剥除术可影响IVF周期中卵巢反应性,如导致Gn用量增加,获卵数、优质胚胎数和可冷冻胚胎个数减少,对IVF-ET有一定不良影响,而对ⅣF妊娠结局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