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45篇
  免费   255篇
  国内免费   93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758篇
基础医学   251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668篇
内科学   64篇
皮肤病学   63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117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686篇
综合类   1545篇
预防医学   1040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401篇
  7篇
中国医学   276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77篇
  2023年   258篇
  2022年   253篇
  2021年   268篇
  2020年   207篇
  2019年   279篇
  2018年   129篇
  2017年   271篇
  2016年   245篇
  2015年   242篇
  2014年   358篇
  2013年   318篇
  2012年   401篇
  2011年   378篇
  2010年   296篇
  2009年   286篇
  2008年   272篇
  2007年   233篇
  2006年   215篇
  2005年   200篇
  2004年   162篇
  2003年   118篇
  2002年   122篇
  2001年   106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目的:探讨200 IU hCG在控制性卵巢刺激(COS)过程的晚卵泡期替代hMG对COS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行体外受精/单精子卵胞质内注射-冻融胚胎移植(IVF/ICSI-FET)患者资料共154例,进行154个COS周期,根据晚卵泡期是否应用200 IU hCG分为:A组,COS完全应用hMG(65个周期);B组,COS的早卵泡期应用hMG,晚卵泡期则应用hCG(200 IU/d)替代hMG(89个周期)。后续166个周期进行FET,其中,A组70个周期,B组96个周期。统计分析COS周期的用药情况、IVF/ICSI-FET结局。结果:B组的hMG用药剂量和用药时间分别显著少于A组(1 361.0±494.6 IU vs 1 782.7±475.2 IU,P0.05;7.3±2.3 d vs 9.5±2.0 d,P0.05);B组的成熟卵母细胞数显著多于A组(15.2±6.6 vs 11.6±5.7,P0.05);冻融胚胎移植中A、B组的临床妊娠率(64.29%vs 64.58%,P0.05)及活产率(80.00%vs 79.03%,P0.05)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200 IU hCG能够在COS的晚卵泡期替代hMG,能安全、有效地维持卵泡生长发育,并且减少Gn的用量,避免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发生。  相似文献   
942.
辅助生殖技术的迅速发展使众多不孕症患者借助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及其衍生技术获得了后代。然而很大一部分妇女经历多次优质胚胎移植亦不能获得妊娠,反复种植失败(RIF)已经成为阻碍妊娠率进一步提高的瓶颈问题,且日益受到生殖医学界的广泛关注。就目前的条件而言,对RIF患者给予药物或者机械操作以提高子宫内膜容受性,行宫腹腔镜检查排除宫腔及盆腔病变以改善胚胎种植环境,通过辅助孵化、选择性囊胚移植、植入前胚胎遗传学筛查、共培养等技术提高胚胎着床能力都有可能改善和提高其种植率及妊娠率。RIF成为了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现综述近年有关反复种植失败的相关对策新进展。  相似文献   
943.
目的 探讨卵巢高反应患者新鲜移植周期与冻融胚胎移植(frozen-thawed embryo transfer, FET)周期妊娠结局的差异,了解促排卵药物对新鲜周期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生殖中心促排卵周期行新鲜胚胎移植(582例)和全部胚胎冷冻再行FET(167例)周期的临床妊娠率、生化妊娠率、种植率、胚胎停育率、异位妊娠率、流产率、持续妊娠率和多胎妊娠率。结果 582例促排卵周期新鲜胚胎移植与167例FET周期比较临床妊娠率(42.44% vs. 69.46%),生化妊娠率(7.22% vs. 2.99%),种植率(28.27% vs. 48.99%),胚胎停育率(8.10% vs. 7.76%),异位妊娠率(5.26% vs. 4.31%),流产率(8.10% vs. 6.90%),持续妊娠率(34.19% vs. 59.88%),多胎率(35.22% vs. 37.93%)。组间比较临床妊娠率、生化妊娠率、种植率、持续妊娠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胚冷冻再行冻融周期移植可显著提高卵巢高反应患者临床妊娠率、种植率及持续妊娠率,不增加多胎率的发生,可获得更为理想的妊娠结局。新鲜周期高雌激素可能对子宫内膜容受性有损害作用。  相似文献   
944.
目的探讨人卵裂期胚胎和囊胚玻璃化冷冻解冻后复苏效果及妊娠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434个卵裂期胚胎(卵裂组)和102个囊胚解冻周期(囊胚组)的临床资料,比较采用玻璃化冷冻解冻后的复苏率及妊娠结局。结果囊胚组患者的临床妊娠率和胚胎种植率分别为63.73%(65/102)和45.79%(87/190),卵裂组分别为42.82%(185/432)和24.17%(241/997),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囊胚组患者的复苏率、流产率和异位妊娠率分别为98.45%(190/193)、12.31%(8/65)和0(0/65),卵裂组分别为97.55%(997/1 022)、13.51%(25/185)和2.16%(4/185),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卵裂组中,卵裂球完全存活患者的临床妊娠率和胚胎种植率分别为44.62%(170/381)和25.57%(224/876),非完全存活者分别为29.41%(15/51)和14.05%(17/121),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囊胚解冻移植的妊娠结局优于卵裂期胚胎,卵裂期胚胎解冻后胚胎的完整性影响胚胎种植。  相似文献   
945.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中各因素与单卵双胎(monozygotic twins,MZT)妊娠的相关性。方法:对本中心3 966个妊娠周期(含MZT 35例)和另30例(含MZT 1例)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PGD)妊娠周期的临床资料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单卵双胎发生的相关因素。回顾分析11 423个新鲜胚胎移植周期的临床资料,将其分为激光辅助孵化(AH)组和未行辅助孵化(非AH)组,比较2组中IVF周期和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周期的单卵双胎发生率。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ICSI-AH(OR=1.039,95%CI:1.013~1.065)可能是IVF中单卵双胎妊娠发生的危险因素。非AH组行IVF 4 624个周期,ICSI 1 571个周期;AH组行IVF 3 807个周期,ICSI 1 421个周期,2组组内患者基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AH组IVF与ICSI周期临床妊娠率(40.72% vs. 42.76%)和单卵双胎率(0.69% vs. 0.7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H组IVF与ICSI周期临床妊娠率(27.97% vs. 29.7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ICSI周期的单卵双胎率高于IVF周期(2.31% vs. 0.66%,P<0.05)。结论:行激光辅助孵化的ICSI周期可能增加单卵双胎发生率。  相似文献   
946.
目的:探讨经典超长方案与避孕药过渡超长方案对中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患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中黄体生成激素(LH)水平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将69例(69个周期)经长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预治疗3个月后,按照促性腺激素(Gn)启动方式不同分为2组。经典超长方案组(对照组,27个周期):末次GnRHa注射后25~28 d动态测定子宫内膜厚度≤5 mm、血清LH<3 U/L、雌二醇(E2)≤35 ng/L,卵泡刺激素(FSH)≤5 U/L后启动Gn。口服避孕药过渡组(OC组,42个周期):末次GnRHa注射后28 d起开始每日服短效口服避孕药1片,共21 d,第17天注射GnRHa(达菲林)1.25~1.88 mg,14 d后降调节满意启动Gn。比较2组IVF结局。结果:OC组胚胎种植率、临床妊娠率高于对照组(χ2=5.518,P=0.019;χ2=4.010,P=0.045)。结论:EMs患者经GnRHa预治疗后应用避孕药过渡方案便于把握Gn启动时间,延迟Gn的启动可缓解GnRHa对垂体的过度抑制,获得更好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947.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卵巢颗粒细胞胰岛素受体底物-1(IRS-1)及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2(ERK-2)的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收集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的PCOS患者卵泡颗粒细胞进行体外培养,用二甲双胍处理48 h,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测定颗粒细胞IRS-1及ERK-2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另收集行IVF-ET非PCOS患者颗粒细胞作为对照组。结果:PCOS患者颗粒细胞IRS-1基因、ERK-2基因相对表达量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P<0.05),二甲双胍处理后PCOS患者颗粒细胞IRS-1基因相对表达量升高、而ERK-2基因表达量下降(P<0.05)。结论:PCOS患者颗粒细胞IRS-1与ERK-2基因受二甲双胍作用时表达不同步,二甲双胍可能通过降低PCOS患者颗粒细胞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传导通路活性,减轻MAPK信号通路对磷脂酰肌醇3 激酶(PI3K)通路的负反馈作用,改善PCOS患者卵巢胰岛素抵抗状态。  相似文献   
948.
目的:了解不同促排卵方案对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IVF-ET)子宫内膜异位症(EMT)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生殖医学中心2008年1月至2010年3月因EMT行IVF-ET共262周期的临床资料,根据超促排卵方案不同分为超长方案组、短方案组和长方案组,比较3组间年龄、不孕类型、不孕年限、降调前CA125值、基础FSH、LH、E2水平、基础窦卵泡数、Gn启动量、Gn天数、Gn总量、取卵日E2、P、LH水平、子宫内膜厚度、获卵率、优质胚胎率和临床妊娠率,以及超长方案组降调后血清CA125水平与临床妊娠率的关系.结果:①短方案组年龄大于超长方案组和长方案组(P<0.05),而3组患者不孕类型和不孕年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短方案组基础FSH水平、Gn启动量、取卵日LH值均较超长方案组及长方案组高(P<0.05);短方案组基础窦卵泡数、Gn天数、Gn用量、取卵日子宫内膜厚度及获卵数均少于其他两组(P<0.05);超长方案组降调前CA125值大于短方案组及长方案组(P<0.05).③超长方案组降调后CA125值≤10 KU/L的妊娠率(40.91%)与10~20 KU/L和>20 KU/L水平的妊娠率(18.31%和17.6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轻度EMT患者早期发现、早期选择辅助生殖技术治疗可以有效增加临床妊娠率,中重度患者采用超长方案同时检测血清CA125水平,对判断妊娠结局有辅助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49.
目的:回顾分析417个不同年龄组患者行胚胎解冻移植周期(FET)的临床方案及治疗结局,探讨各年龄组患者行FET的最佳内膜准备方案。方法:首先,按照内膜准备方案将患者分为2组,人工周期207例,自然周期210例;其次,按照年龄将患者分为3组,A组≤30岁,B组30~35岁,C组>35岁,比较采用人工周期或自然周期各年龄组之间妊娠结局的差异。结果:无论自然周期还是人工周期A组、B组及C组在平均子宫内膜厚度、移植胚胎数及胚胎质量上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人工替代周期中3组之间的妊娠率亦无统计学差异(P>0.05);自然周期中C组妊娠率(31.03%)低于A组(50.50%)和B组(51.90%),也低于人工替代周期中C组妊娠率(50.00%)。结论:年轻患者无论人工周期或自然周期FET,对妊娠结局无影响,35岁以上患者人工周期FET可提高临床妊娠率。  相似文献   
950.
金丹  朱亮 《生殖与避孕》2012,32(1):49-53
在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周期中,超声测定子宫内膜厚度可以反映内膜功能状态,并且与妊娠率呈正相关。本文分别从药物给与、激素调节和手术方式虽均能改善薄型子宫内膜的厚度,但目前对于改善薄型子宫内膜的方法仍处在摸索中,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