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583篇
  免费   3369篇
  国内免费   507篇
耳鼻咽喉   41篇
儿科学   5篇
妇产科学   57篇
基础医学   202篇
口腔科学   9篇
临床医学   1578篇
内科学   1101篇
皮肤病学   98篇
神经病学   42篇
特种医学   130篇
外国民族医学   4篇
外科学   449篇
综合类   9594篇
预防医学   919篇
眼科学   21篇
药学   1866篇
  89篇
中国医学   30201篇
肿瘤学   53篇
  2025年   9篇
  2024年   1250篇
  2023年   2187篇
  2022年   2391篇
  2021年   3150篇
  2020年   2190篇
  2019年   1659篇
  2018年   688篇
  2017年   1324篇
  2016年   1354篇
  2015年   1378篇
  2014年   2183篇
  2013年   1919篇
  2012年   2466篇
  2011年   2550篇
  2010年   2271篇
  2009年   1841篇
  2008年   2189篇
  2007年   1703篇
  2006年   1467篇
  2005年   1377篇
  2004年   1317篇
  2003年   1113篇
  2002年   942篇
  2001年   733篇
  2000年   692篇
  1999年   556篇
  1998年   542篇
  1997年   441篇
  1996年   433篇
  1995年   387篇
  1994年   291篇
  1993年   250篇
  1992年   220篇
  1991年   241篇
  1990年   235篇
  1989年   226篇
  1988年   96篇
  1987年   58篇
  1986年   35篇
  1985年   30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27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11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苦黄液由苦参 2 0 g、黄连 1 0 g、白及 1 0g、白茅根 1 0g、黄柏 1 0 g等组成。先用 4 0 %乙醇 1 0 0mL浸泡上述药物并密封 7d ,榨干过滤取液 ,挥发乙醇得提取液约 50mL。药渣用 1 0 0mL纯净水煎取液体 50mL与醇提取液混合装瓶密封即可。经过 1a临床应用 ,本液对癣症治疗效果较好 ,同时对甲沟炎、皮肤慢性溃疡、湿疹等有一定疗效。1 临床资料 所有病例均为反复发作的股癣和足癣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和西药组 2组 ,并按制订的方案以治疗满 7d以上的病例作为研究对象 ,2组共 71例 ,中药组 36例 ,西药组 35例 ,其中股癣 2 5…  相似文献   
72.
73.
原发性高血压肝阳上亢证,肝肾阴虚证患者动态血压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对62例原发性高血压肝阳上亢证、肝肾阴虚证病人正常活动状态下24h血压进行动态监测,分析两证型的血压变化规律。结果显示肝阳上亢证组血压呈昼高夜低、肝肾阴虚证组血压呈昼低夜高的规律性变化,表明24h动态血压监测值可作为原发必高血压辨证分型的客观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74.
中风呆证中是风病的继发证、相当于现代医学之脑血管痴呆。本文从证名阐释,病因病机,临床表现和诊断要点对该证进行理论探讨。  相似文献   
75.
运用马智教授多年治疗风温肺热病的清肺消炎饮,对60例风温肺热病热在肺卫证的患者进行了临床观察。结果:清肺消炎饮对风温肺热病热在肺卫证有较好的疗效,其有效率和治愈率分别为96.7%和60%,对于急性气管—支气管炎的治愈率、临床症状、体征的改善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  相似文献   
76.
论气滞乃病理产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认为气滞是病理产物,气滞证当属实证。首先从气的根本属性及与血、津液的生理病理属性进行比较说明;其次从气滞的性质特点上加以分析论证;最后从认识气滞和气滞证属性的意义方面展开探讨。这对于完善中医基础对气的认识,指导气滞证的临床辨证施治,探求新的方法和途径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7.
《伤寒论》所谓之“汗出”,即现今之“汗证”。根据汗出的表现,一般可分为自汗、盗汗、脱汗、战汗、黄汗等.临证以自汗、盗汗为多见。《伤寒论》中有关汗出一证的条共77条,以自汗为多,盗汗、战汗、脱汗论述较少,而黄汗一词未提及,在《金匮要略》中有专门论述。自汗在症状表现上又可分为大汗出、微汗出、汗出、手足濈汗出、头汗出剂颈而还、额上微汗出、额上生汗等。现将《伤寒论》中有关汗出一证的证治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78.
活络效灵丹,出自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由当归、丹参、乳香、没药组成。主治气血凝滞、痃癖瘕、心腹疼痛、腿疼臂疼、内外疮疡、一切脏腑积聚、经络湮淤。笔本其活血通络、理气止痛之功,用治多种疾病,取得良效,兹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79.
浅谈中药配伍相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恶是两种药物在特定的条件下台用后。其口一种药物的其一功效减弱或丧失。本探讨了相恶的历史渊源,指出相恶存在着特殊性和相对性.它是一种相对的配伍禁忌。并结台实验研究阐明了相恶产生的现代机理。为临证适当选用相恶药物提供了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80.
脉诊是中医具有特色的诊察方法,在辨证中具有重要作用。其中相兼脉是临床常见的脉象。但在普通高等教育中医药类规划教材六版《中医内科学》中出现了3种不存在的相兼脉。①呕吐·脾胃虚弱证中的代表脉象为“濡弱”(182页)。浮而细软为濡脉.沉而细软为弱脉,二脉位相反,不能相兼并见。②颤震·气血亏虚证之脉象为“沉濡无力”(371页)、痰热动风证之脉象为“沉濡”(372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