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12943篇 |
免费 | 15702篇 |
国内免费 | 10588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040篇 |
儿科学 | 2996篇 |
妇产科学 | 1594篇 |
基础医学 | 11828篇 |
口腔科学 | 1289篇 |
临床医学 | 47606篇 |
内科学 | 42202篇 |
皮肤病学 | 1073篇 |
神经病学 | 5534篇 |
特种医学 | 17058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319篇 |
外科学 | 19241篇 |
综合类 | 88806篇 |
预防医学 | 16755篇 |
眼科学 | 4983篇 |
药学 | 34583篇 |
824篇 | |
中国医学 | 24469篇 |
肿瘤学 | 17033篇 |
出版年
2025年 | 5篇 |
2024年 | 2343篇 |
2023年 | 7800篇 |
2022年 | 9524篇 |
2021年 | 12980篇 |
2020年 | 8470篇 |
2019年 | 7947篇 |
2018年 | 3860篇 |
2017年 | 6661篇 |
2016年 | 7777篇 |
2015年 | 8878篇 |
2014年 | 14490篇 |
2013年 | 14176篇 |
2012年 | 18769篇 |
2011年 | 20201篇 |
2010年 | 18951篇 |
2009年 | 19129篇 |
2008年 | 20181篇 |
2007年 | 18444篇 |
2006年 | 17652篇 |
2005年 | 17410篇 |
2004年 | 13453篇 |
2003年 | 11755篇 |
2002年 | 9509篇 |
2001年 | 8376篇 |
2000年 | 6424篇 |
1999年 | 5429篇 |
1998年 | 4874篇 |
1997年 | 4423篇 |
1996年 | 3967篇 |
1995年 | 3427篇 |
1994年 | 3151篇 |
1993年 | 2213篇 |
1992年 | 1890篇 |
1991年 | 1520篇 |
1990年 | 1035篇 |
1989年 | 1094篇 |
1988年 | 315篇 |
1987年 | 252篇 |
1986年 | 197篇 |
1985年 | 142篇 |
1984年 | 62篇 |
1983年 | 27篇 |
1982年 | 17篇 |
1981年 | 12篇 |
1980年 | 7篇 |
1979年 | 6篇 |
1977年 | 6篇 |
1957年 | 1篇 |
195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支气管哮喘(哮喘)是一种严重危害人们生命健康的常见病,不断上升的哮喘患病率和病死率促使我们对其发病机制和治疗进行深入研究。多种因素共同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被认为是哮喘的本质,其机制复杂,迄今尚不十分清楚。目前神经肽介导的神经源性炎症与哮喘关系受到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52.
邓朝阳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8,2(21):90-91
肺在体合皮,其华在毛。如《素问·五脏生存篇》:“肺之合皮也,其荣毛也”。肺与皮毛在生理上相互联系。病理上相互影响,治疗上相互为用。笔者在临床诊治过程中常常运用肺朝百脉,肺主皮毛这些理论,不但疗效满意,而且独辟溪径。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3.
目的 :了解肺癌院内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学及意义。方法 :分析住院肺癌院内下呼吸道感染菌谱、耐药性及临床特征。结果 :1肺癌患者发生院内下呼吸道感染共 41 2例 ,其中 期、 期明显低于 期、 期晚期肺癌 (P<0 .0 1 )。 2分离细菌 2 93株 ,革兰阴性细菌占 70 .91 % ,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杆菌、不动杆菌、表皮葡萄球菌、居前 5位 ,分离率分别为 1 8.77%、1 5 .70 %、1 1 .6 0 %、1 0 .9%、8.5 3 %。 3药敏提示绿脓杆菌、不动杆菌等出现多重高比例耐药。结论 :肺癌院内下呼吸道感染与临床分期密切相关 ,病原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 ,存在多重耐药 相似文献
54.
55.
目的探讨血肿局部炎症、假膜新血管生成、局部纤溶状况及其在CSDH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进而探讨CSDH的发病机制,并为CSDH的治疗及预防复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78例CSDH患者作为病例组,20例健康人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ELISA法测定患者血清及血肿液中VEGF及IL-6的含量。比较患者末梢静脉血及血肿液中四种因子的含量变化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病例组血肿液FDP、d-dimer检测均为阳性,血液为阴性;正常对照组血液FDP、d-dimer检测均为阴性;病例组血清VEGF含量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肿液中VEGF浓度高于血清中。病例组血清IL-6浓度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肿液中IL-6浓度高于血清中。CSDH患者血肿液VEGF、IL-6水平没有相关性。结论CSDH患者血肿液局部纤溶亢进,局部VEGF分泌旺盛,新血管生成活跃,局部炎症活跃,可导致CSDH不断扩大而参与CSDH发病机制。抗炎治疗、抑制VEGF的生理作用、有选择的对病人施行促凝治疗,可成为部分CSDH病人保守治疗及预防复发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56.
57.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高原脑水肿形成中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高原脑水肿形成中的作用。方法:建立大鼠模拟高原模型,应用脑干湿重比率法定量脑水肿情况、应用荧光素钠透过率测定BBB通透性、应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脑组织VEGF mRNA含量以及应用蛋白印迹法半定量脑组织VEGF含量。结果:大鼠在高原24 h后脑组织含水率明显增高(P<0.05),荧光素钠透过率显著增加(P<0.01);VEGF mRNA转录及其表达显著增高(P<0.001)。结论:VEGF表达在高原脑水肿形成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8.
ParaS JonePW 《美国医学会杂志》2003,22(1):36-36
为了缓解症状和减少长期损害。皮质类固醇常用于肺结节病。自发性痊愈是一种常见的特征。决定开始治疗以及对治疗的反应两者可能均受到疾病严重的影响。因此试验需使用随机对照设计。目的:在肺结节病患者,评估口服和吸入皮质类固醇对胸部X线结果。症状,肺功能和长期预后的影响。 相似文献
59.
60.
厄贝沙坦治疗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治疗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7年1月~2009年1月来本院就诊的高血压患者200例,随机分为两组,厄贝沙坦组100例,采用厄贝沙坦治疗4周;对照组100例采用依那普利治疗,观察患者用药前后动态血压、心脏功能变化,并评价临床疗效。结果:厄贝沙坦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厄贝沙坦组治疗后24h、白昼和夜间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血压晨峰也显著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对照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厄贝沙坦治疗高血压疗效满意,安全性较高,还可降低患者的心脑血管意外的风险。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