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938篇
  免费   5171篇
  国内免费   1239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24篇
基础医学   1955篇
口腔科学   7篇
临床医学   7413篇
内科学   5593篇
皮肤病学   44篇
神经病学   167篇
特种医学   2458篇
外国民族医学   121篇
外科学   1489篇
综合类   19549篇
预防医学   3868篇
眼科学   30篇
药学   8215篇
  173篇
中国医学   5449篇
肿瘤学   13787篇
  2024年   653篇
  2023年   2096篇
  2022年   2086篇
  2021年   2552篇
  2020年   2241篇
  2019年   2441篇
  2018年   1266篇
  2017年   2081篇
  2016年   2200篇
  2015年   2217篇
  2014年   3371篇
  2013年   3256篇
  2012年   3870篇
  2011年   3910篇
  2010年   3521篇
  2009年   3492篇
  2008年   3469篇
  2007年   3032篇
  2006年   2919篇
  2005年   2842篇
  2004年   2586篇
  2003年   2651篇
  2002年   2307篇
  2001年   2165篇
  2000年   1592篇
  1999年   1285篇
  1998年   906篇
  1997年   641篇
  1996年   643篇
  1995年   473篇
  1994年   327篇
  1993年   152篇
  1992年   141篇
  1991年   229篇
  1990年   308篇
  1989年   298篇
  1988年   44篇
  1987年   25篇
  1986年   27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31.
  目的  CT引导经皮肺穿刺活检对于肺小结节以及临近大血管的病灶具有难度。本研究旨在探讨数显角度仪在CT引导经皮肺穿刺活检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8年9月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经皮肺穿刺活检的35例患者。将患者分为A、B、C3组,A组与B组为病灶直径≤30 mm的肺结节,其中A组接受数显角度仪协助下的CT引导经皮肺穿刺活检,B组则在CT引导下徒手操作经皮肺穿刺活检。C组为病灶直径 > 30 mm肺部肿块,在CT引导下徒手操作经皮肺穿刺活检。然后比较3组之间穿刺前的肿块大小、进针次数、进针距离及术后血气胸并发症的差异。  结果  A组肺结节最大直径为(18.4±2.1)mm,显著小于B组(28.3±2.0)mm及C组(43.3±3.6)mm(P=0.003与P=0.003)。A组部分患者合并严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COPD)及病灶邻近大血管,且该组穿刺点至胸壁外侧距离也明显高于B组(P=0.039)。但A组一次性穿刺成功概率为100%,明显高于B、C组,同时该组术后并发症亦明显少于另外两组。  结论  经数显角度仪协助的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为一项安全、简便、准确的诊断方法,特别在肺小结节病变的患者中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2.
33.
郭丹  杨建伟  杨亮  石科 《中国肿瘤临床》2019,46(10):490-494
  目的  检测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血浆中同源盒基因(homeobox, HOX)家族成员HOXA7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水平, 并评估HOXA7甲基化与肿瘤标志物血清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 CEA)、糖类抗原(carbohydrate antigen 199, CA199)和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tokeratin 19 fragment antigen 21-1, Cyfra21-1)水平辅助诊断NSCLC的价值。  方法  选取河南省肿瘤医院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住院的经病理组织学确诊为NSCLC患者80例为试验组, 50例健康人为对照组。采用定量甲基化特异性PCR(quantitative methylation-specific PCR, qMSP)检测血浆HOXA7甲基化水平, 电化学发光检测血浆CEA、CA199和Cyfra21-1水平。构建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各指标鉴别NSCLC的临床价值, 并分析HOXA7甲基化与临床病例参数、肿瘤标志物之间的关系。  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相比, NSCLC患者血浆中HOXA7基因甲基化水平异常增高(χ2=36.972, P < 0.0001), HOXA7甲基化诊断NSCLC的敏感度为68.8%(55/80), 特异度为86.0%(43/50)。血浆HOXA7甲基化与性别、年龄、有无吸烟史和病理类型无关(均P>0.05), 但与TNM分期有关(P < 0.05), 其中Ⅳ期患者血浆HOXA7甲基化水平最高。肿瘤标志物中Cyfra21-1诊断NSCLC的价值最高, 敏感度为70.00%, 特异度为90.00%。HOXA7甲基化联合三指标诊断NSCLC的效能最高(AUC=0.893, 敏感度73.75%, 特异度94%)。HOXA7甲基化与Cyfra21-1的相关系数最高(r=0.564, P < 0.05)。  结论  HOXA7基因甲基化水平对NSCLC的诊断有一定价值, 与NSCLC的恶性程度相关, 联合肿瘤标志物检测可以提高NSCLC的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34.
35.
36.
目的 分析重庆市肺癌发病死亡和疾病负担归因于被动吸烟的情况,为开展肺癌防治提供建议。 方法 肺癌死亡个案数据来源于2019年重庆市肿瘤登记报告系统,被动吸烟率来自2013年重庆市慢性病及危险因素监测。计算人群归因危险度百分比(population attributable risk percent, PAR%)、被动吸烟导致的肺癌发病、死亡和疾病负担。采用Excel 2010与SPSS 25.0进行统计分析,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结果 2013年30岁及以上成年人被动吸烟率为52.37%。2019年重庆市30岁及以上人群肺癌发病率与标化发病率分别为118.44/10万与80.83/10万,死亡率与标化死亡率分别为96.51/10万、63.58/10万。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归因于被动吸烟的PAR%分别为19.76和19.04,归因发病率与归因标化发病率分别为23.41/10万和16.34/10万,归因死亡率与归因标化死亡率分别为18.38/10万和12.40/10万。2019年重庆市30岁及以上肺癌早死所致寿命损失年率(years of life lost,YLL)、残疾所致寿命损失年率(years lived with disability,YLD)、调整伤残寿命损失年率(disability adjusted life year,DALY)分别为21.16‰、0.31‰、21.47‰,YLL率、YLD率、DALY率归因于被动吸烟的PAR%分别为21.16、19.76和20.49,归因YLL率为4.34‰,归因YLD率为0.06‰,归因DALY率为4.40‰。 结论 2019年重庆市30岁及以上人群肺癌发病率、死亡率、YLL率、DALY率高,被动吸烟率高,肺癌归因于被动吸烟的疾病负担重,应加强落实控烟工作。  相似文献   
37.
38.
目的 分析2005 - 2014年我国老年人肺癌发病的时间趋势,为我国肺癌的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根据2008 - 2017年《中国肿瘤登记年报》中肺癌的相关数据,分析2005 - 2014年我国老年人肺癌的发病情况,并通过年度变化百分比(annual percentage change,APC)分析其时间变化趋势。结果 2005 - 2014年我国老年人肺癌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APC = 0.71%,P<0.05),其中农村老年人肺癌的发病率从198.9/105上升至250.7/105,上升趋势更明显(APC = 2.81%,P<0.05),尤以农村老年女性肺癌发病率的上升趋势最为明显(APC = 5.26%,P<0.05)。2005 - 2014年中国老年人肺癌的发病在60~64岁和65~69岁组呈上升趋势(APC分别为2.83%和2.04%,均P<0.05),而在农村地区,老年人所有年龄组的肺癌发病率都呈明显上升趋势(APC分别为3.49%,3.86%,1.66%,2.31%,3.49%及6.37%,均P<0.05)。结论 2005 - 2014年我国老年人肺癌发病上升趋势明显,以农村老年女性最为突出,国家应针对高危人群及早开展筛查等工作,降低我国老年人肺癌的流行水平。  相似文献   
39.
目的研究晚期肺癌化疗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病原学特点,分析其危险因素,降低晚期肺癌化疗患者医院感染率。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532例晚期肺癌化疗患者为研究对象,采集患者痰液或呼吸道分泌物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应用SAS 9.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并分析晚期肺癌化疗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125例晚期肺癌化疗患者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为23.50%,其主要感染部位为呼吸道、胃肠道、口腔黏膜,分别占52.00%、15.20%、14.40%;共分离病原菌104株,其中革兰阴性菌51株占49.04%、革兰阳性菌30株占28.85%、真菌23株占22.11%;logistics回归显示,住院时间长、接受侵入性操作、使用抗菌药物是晚期肺癌化疗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晚期肺癌化疗患者医院感染率较高,主要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通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少侵入性操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等措施,降低晚期肺癌化疗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40.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32):103-106
目的 研究培美曲塞与多西他赛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失败后挽救化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筛选2018 年1 月~2020 年1 月本院的60 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失败后挽救化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选择的药物种类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 例,对照组采用多西他赛治疗,观察组予以培美曲塞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近期治疗效果、生存质量评分和毒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病症控制率为66.67%,对照组病症控制率为36.67%,观察组病症控制效果更好;观察组生存质量评分为(65.2±3.4)分,对照组生存质量评分为(51.7±4.6)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926,P=0.000);观察组各项毒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失败后进行挽救化疗中选用培美曲塞有更好的治疗效果,可以较好的进行临床治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且产生的毒副反应较少,在实际临床中的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