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1篇
  免费   67篇
  国内免费   62篇
基础医学   7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69篇
内科学   24篇
神经病学   19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45篇
综合类   191篇
预防医学   61篇
药学   73篇
  5篇
中国医学   306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59篇
  2011年   65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55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6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肩关节疼痛直接影响到患者的上肢功能恢复及日常生活活动.应用微波电脑中频并配合康复训练治疗偏瘫肩痛取得较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42.
偏瘫肩痛对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目的:探讨偏瘫肩痛对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和防治偏瘫肩痛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10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成康复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进行临床对照研究,两组均常规进行神经内科药物治疗,康复组加以运动疗法等综合康复治疗,并对每组患者在入组时和6个月后利用Fugl-Meyer评定量表上肢部分进行功能评定。结果:康复肩痛组两次上肢功能评分分别为23.55±2.12、37.36±2.55(P<0.05);对照肩痛组为24.36±2.54、26.37±2.51(P>0.05),非肩痛组为25.34±2.44、48.67±2.41(P<0.05);25.78±2.31、40.11±3.30(P<0.05),入组时评分各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6个月后肩痛组和非肩痛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以及康复肩痛组和对照肩痛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肩痛的出现严重阻碍了上肢功能的恢复,规范化三级康复治疗能有效地防治偏瘫肩痛。  相似文献   
43.
目的:观察针刺、推拿治疗冈上肌肌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冈上肌腱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采用针刺推拿疗法,对照组50例采用单纯针刺疗法;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0%,对照组总有效率74.0%,两组总有效率经X^2检验(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刺配合推拿治疗冈上肌肌腱炎疗效优于单纯针刺治疗。  相似文献   
44.
目的探讨强化肩胛带控制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肩痛的效果。方法 58例发病2~12周的脑卒中偏瘫肩痛患者,随机分组成常规运动治疗组(A组,n=27)和强化肩胛带控制训练组(B组,n=31)。分别于入组时、治疗8周末,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简化Fugl-Meyer评定上肢功能评分和改良Bathel指数进行评定。结果治疗8周后B组各项评分改善优于A组(P0.05)。结论强化肩胛带控制训练能更好地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肩痛、上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45.
正肌骨超声(musculoskeletal ultrasound,MU)是使用高频探头(3—17Hz)诊断人体软组织和骨骼病变以及在其引导下实施实时治疗的一种手段[1]。肌骨超声以较高的分辨率,可有效显示肌肉、肌腱、韧带、滑囊及外周神经等结构并判断其损伤情况,同时具有诊断明确、操作简便、微创无痛、效好价廉等优点[2],已广泛应用于运动医学、康复医学等领域。偏瘫肩痛(hemiplegic shoulder pain,HSP)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发  相似文献   
46.
目的:研究超声引导下类固醇激素注射后不同时期的治疗效果,并观察脑卒中后肩痛的病因。方法:对3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进行超声定位下肩关节复方倍他米松+利多卡因注射治疗,治疗前、治疗当天、治疗1周及4周进行疼痛视觉类比法(VAS)、肩关节被动前屈、外展、外旋关节活动度测量及Fugl-Meyer运动量表上肢部分(FMA-U)评定。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当天、治疗1周及4周后,患者的VAS评分明显减低(P0.01),且治疗当天降低最明显(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当天、治疗1周及4周,肩关节被动前屈、外展、外旋角度较前明显提高(P0.01),且治疗当天的角度提高最明显(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4周的上肢运动功能FMA-U明显提高(P0.01)。卒中后肩痛的主要原因是肱二头肌长头肌腱腱鞘积液或炎症,发生率73.3%,其次为关节积液及关节滑膜炎,发生率50%。结论:超声下肩关节类固醇注射有助于降低卒中后肩痛,提高患肩被动关节活动度及上肢运动功能,且注射早期止痛及被动关节活动度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47.
目的:回顾分析肌骨超声影像技术在康复科肩痛门诊开展情况。方法:对我科门诊接受肌骨超声影像引导糖皮质激素注射治疗的所有肩痛患者的一般资料及注射前、后临床资料进行收集,采用肩关节疼痛与功能障碍指数(shoulder pain and disability index,SPADI)量表评估疗效。结果:共纳入接受注射治疗的患者102例,急性肩痛患者单独肩峰下滑囊的注射率高于慢性肩痛患者(P0.05)。注射前、后完成评估及随访的患者共71例(75例患肩),与注射前相比,注射后1周、1个月、3个月患者肩关节疼痛评分显著下降(P0.0083),功能障碍评分明显改善(P0.0083)。结论:在康复科门诊接受注射治疗的肩痛患者以中老年为主;常见注射部位是肩周滑囊和肱二头肌长头腱鞘;急性肩痛患者单独肩峰下滑囊注射率较高;超声影像引导糖皮质激素注射治疗肩痛定位精准、疗效显著且效果稳定。  相似文献   
48.
尹善德  陈蕾  王蔼明  高金芳  闫玲  赵军 《医学争鸣》2007,28(23):2175-2177
目的:探讨妇科腹腔镜手术后膈下积血对术后肩痛的影响.方法:选取2006-01/2007-01在我科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182例,在相同的C02气腹压力(12 mmHg,1 mmHg=0.133 kPa)及相同的体位下进行手术,术后常规探查右侧膈下积血情况;返回病房后,采用国际通用的10分视觉量表法观察患者术后3 d内肩痛的发生率、程度及持续时间.结果:182例患者中有78例出现膈下积血,其中术后发生肩痛者为52例(66.7%),而104例膈下无积血的患者,术后发生肩痛者仅有44例(42.3%),两者相比,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手术后,膈下积血会刺激膈肌,引起患者肩部疼痛,膈下积血是术后肩痛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49.
目的观察体外冲击波对肩痛的疗效。方法将64例患者随机分为体外冲击波治疗组(ESWT组)和针刺治疗组(对照组),采用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结果治疗3周后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2组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ESWT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体外冲击波对肩痛的治疗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0.
腔镜术后患者发生肩痛的机制尚不完全明确,推测其发生的可能机制包括:碳酸对膈神经的直接刺激;气腹所导致的膈肌损伤和后续的炎症反应。发生肩痛的危险因素主要与手术时患者的体位、充气速度、手术时间、手术的类型、有无盆腔粘连、有无腹腔积血积液及个体因素相关。主要防治措施有充分排出腹腔内残余的CO2,膈神经区域阻滞,减少膈肌的损伤及非甾体抗炎药物(NSAID)的全面应用等。以上各种防治方法都存在不足,并有导致并发症发生的可能。腔镜术后发生肩痛尚有待进一步研究以明确其机制并获得简单可靠的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