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79篇
  免费   121篇
  国内免费   91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45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00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582篇
内科学   165篇
皮肤病学   201篇
神经病学   107篇
特种医学   88篇
外国民族医学   4篇
外科学   345篇
综合类   864篇
预防医学   196篇
药学   325篇
  3篇
中国医学   414篇
肿瘤学   142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63篇
  2022年   72篇
  2021年   120篇
  2020年   86篇
  2019年   54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51篇
  2016年   56篇
  2015年   84篇
  2014年   141篇
  2013年   114篇
  2012年   165篇
  2011年   154篇
  2010年   167篇
  2009年   185篇
  2008年   273篇
  2007年   232篇
  2006年   218篇
  2005年   247篇
  2004年   167篇
  2003年   143篇
  2002年   107篇
  2001年   96篇
  2000年   79篇
  1999年   59篇
  1998年   51篇
  1997年   50篇
  1996年   57篇
  1995年   42篇
  1994年   45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30篇
  1991年   32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正>股骨长度(femur length,FL)是评估胎儿宫内生长发育、筛查骨骼系统畸形的重要指标。胎儿短股骨可能与先天骨骼发育不良、染色体异常、宫内生长受限等因素有关,因此,在产前检查过程中,产科医师在发现短股骨胎儿后,应进一步完善相关检查,寻找病因,尽量避免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本文回顾了近年胎儿短股骨的相关研究,对其诊治的临床进展作一综述。1胎儿短股骨的诊断标准加拿大妇产科医师协会推荐采用胎儿FL测量值低  相似文献   
92.
患儿,男,2岁,因左颜面大片红班,发有迟缓2年于2004年12月26日收住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患儿2003年1月出生后发现左颜面部以中线为界,布满红班,压之不褪色,波及头皮。躯干及左下有散在不规则大片红班,躯干部有大片青灰色胎痣样色素沉着。2003年4月中旬,患儿出现发作性右侧体抽搐,每次数分钟或10多分钟,2-3次/d。  相似文献   
93.
作者研究了230例端肥大症患者的血清IR-hGH和SMC3项指标的相互关系及在判断病情活动性中的价值。观察到OGTT时血清TR-hGH的空腹值和谷值与血清SMC浓度作对数转换后有很明显的正相关(r=0.503~0.5638,P均<0.005)。403例次空腹血清IR-hGH与SMC之间呈一曲线关系,只有消退IR-hGH<20μg/L时,二者方呈直线关系。TR-hGH在20~150μg/L之间.SMC的浓地度是平的。在3组病人分析了血清IR-hGH和RR-hGH在OGTT的谷值及血清SMC浓度与病情活动性的平均符合率分别为91.7%、94.7%和91.7%。以上结果说明端肥大症患者血清TR-hGH、RR-hGH与SMC的相互关系密切,但TR-hGH与SMC之间并不呈直线关系。3项指标均能较好反映临床病情的活动性,但以RR-hGH最佳。  相似文献   
94.
病例:患者,女,10岁,于5-6年前无诱因出现左肾区刺激疼痛,可触及左侧肾区局部肌肉抽动,瞬间消失,同时伴左下发麻,曾于北京确诊为胡桃夹现象(左肾静脉狭窄)。于2005年5月左右,左肾区疼痛阵发性频发,无尿频、尿急、尿痛,平均每2个月左右一次,每次持续6-7天,严重时左下抖动并左下运动不灵,可持续数天缓解。2006年10月再次无热抽搐,表现头向一侧,双眼凝视,偏侧体不动,未明确诊断。2007年初左下发麻,不伴体与肾区疼痛,  相似文献   
95.
患者女,28岁,因被公交车撞倒,左下卷入车底而致左臀、会阴、左下皮肤软组织撕脱伤及大面积胫骨外露。患者及其家属拒绝行截术,在抗休克的同时于附近医院急诊行清创探查,左胫后动脉修补、左踝关节施氏针内固定、撕脱皮瓣原位缝合术。手术次日转诊至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转入时患者仍有休克表现,左臀部、左小腿前后侧及左大腿后侧原位缝合的皮瓣颜色紫黑(图1),有较多皮下积血,左小腿后侧约1%体表总面积(total body surface area,TBSA)皮肤缺损,肌肉外露(图2)。  相似文献   
96.
目的探讨系统化健康教育对乳腺癌术后患淋巴水肿的预防作用。方法通过随机抽样法随机抽取本院2015年2月~2017年2月接收的120例乳腺癌患者,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常规健康教育)与干预组(系统化健康教育),比较两组的教育效果。结果系统化健康教育后,干预组的"知信行"三个项目评分及总分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术后患淋巴水肿发生率为11.6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6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对乳腺癌术后患者实施系统化健康教育,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知信行"水平,预防与控制术后患淋巴水肿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7.
【】目的:介绍保留骨骺的保手术方法治疗青少年骨肉瘤,探讨该方法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 选择2012年12月~2014年2月期间,在我院收治的小儿股骨远端骨肉瘤患者13例,保留组6例实施保留骨骺联合定制性膝关节假体保术,非保留组7例实施单纯人工铰链膝置换术,比较两组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并对所有患者均随访18个月,观察各组病例复发情况和生存情况及双下长度差距。结果:保留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少于非保留组(P<0.05),术后18月双下长度差距小于非保留组(P<0.05),两组在肿瘤复发率/死亡率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保留骨骺的保手术与单纯铰链膝置换相比未增加手术复发风险,同时一定程度改善患儿术后体不等长的不良后果。  相似文献   
98.
<正>目前,由于负压封闭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技术简单易用且疗效确切,在临床上的应用日趋广泛。四缺损性创面是急诊创伤诊治中的常见疾病类型,部分创面往往由于皮肤、软组织缺损较多和/或污染严重,无法进行一期缝合,且易出现感染、创面迁延不愈、骨质外露等并发症[1-2]。如何早期有效处置这种类型的创面,促进肉芽组织生长,减少感染,是创伤救治中的焦点问题之一。东阳市人民医院骨科于2012  相似文献   
99.
目的:探讨左下多发开放粉碎性骨折伴严重骨缺损的术前准备,手术方案的制定,术前、术中、术后注意事项。方法:清创缝合,闭合伤口;纠正贫血、低蛋白血症;骨牵引;分次行切开复位、植骨、钢板螺钉内固定术;功能锻炼。结果:通过治疗患者骨折部位得到了有效的固定,体长度恢复正常。结论:对待复杂的骨折治疗方案个体化、科学化、人性化才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0.
目的:分析止血带使用时机选择对失血量及患再灌注损伤的影响,为减少骨科手术的再灌注损伤提供主要依据。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4月-2013年12月经我院骨科诊断并进行手术的四骨折患者86例作为分析对象,分为对照组A和对照组B,各43例。对照组A应用传统的方法,在术前止血带技术条件下,手术开始前即使用止血带。对照组B在术中止血带技术条件下,手术切开浅表组织并止血后使用止血带。分别记录两组患者手术造成总失血量、血浆丙二醛浓度及术后康复情况,并比较。结果:对照组B总失血量略高于对照组A,血浆丙二醛浓度及术后康复比率均优于对照组A。P均<0.05,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术前止血带技术和术中止血带技术在失血量、再灌注损伤及预后方面各有优势,可以根据手术特点选用合适止血带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