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9264篇 |
免费 | 7241篇 |
国内免费 | 7590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495篇 |
儿科学 | 873篇 |
妇产科学 | 744篇 |
基础医学 | 7561篇 |
口腔科学 | 762篇 |
临床医学 | 8505篇 |
内科学 | 13344篇 |
皮肤病学 | 584篇 |
神经病学 | 2161篇 |
特种医学 | 2956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129篇 |
外科学 | 8283篇 |
综合类 | 26835篇 |
预防医学 | 3756篇 |
眼科学 | 1074篇 |
药学 | 9474篇 |
94篇 | |
中国医学 | 7309篇 |
肿瘤学 | 9156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篇 |
2024年 | 768篇 |
2023年 | 2615篇 |
2022年 | 3068篇 |
2021年 | 4054篇 |
2020年 | 2519篇 |
2019年 | 2735篇 |
2018年 | 1587篇 |
2017年 | 2406篇 |
2016年 | 2590篇 |
2015年 | 2809篇 |
2014年 | 3566篇 |
2013年 | 3768篇 |
2012年 | 5365篇 |
2011年 | 6026篇 |
2010年 | 5727篇 |
2009年 | 6060篇 |
2008年 | 6606篇 |
2007年 | 6079篇 |
2006年 | 5747篇 |
2005年 | 5925篇 |
2004年 | 4604篇 |
2003年 | 4035篇 |
2002年 | 3404篇 |
2001年 | 3197篇 |
2000年 | 2518篇 |
1999年 | 1987篇 |
1998年 | 1300篇 |
1997年 | 983篇 |
1996年 | 641篇 |
1995年 | 409篇 |
1994年 | 237篇 |
1993年 | 179篇 |
1992年 | 141篇 |
1991年 | 137篇 |
1990年 | 114篇 |
1989年 | 108篇 |
1988年 | 29篇 |
1987年 | 20篇 |
1986年 | 15篇 |
1985年 | 6篇 |
1984年 | 3篇 |
1983年 | 3篇 |
1982年 | 2篇 |
1981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21.
22.
红细胞悬液中白细胞凋亡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低温和辐射对红细胞中残余自细胞凋亡及某些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来自6名无偿献血者200ml全血分离制备悬浮红细胞,等份分装为10袋。除自身对照外均25Geyγ射线照射,然后置血库冰箱2℃-8℃保存。保存后3小时、2天、7天、14天和35天分别取样用化学法检测凋亡。保存期内第1、3、5周分别取样测定IL-1β、IL-6、IL-8和TNF-α含量。保存期末所有样品均进行血培养。结果:红细胞保存后第2天白细胞开始出现凋亡梯状条带,随时间延长而明显;对照组和照射组该持征条带差异不大,而两组的细胞因子含量都逐渐升高,且照射组升高幅度显著低于对照组;血培养呈阴性。结论:红细胞成分中的残余白细胞在体外低温环境下可发生凋亡。辐射可抑制体外成分血细胞因子增加,但辐射如何影响血液细胞的凋亡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3.
角质形成细胞凋亡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角质形成细胞的凋亡在维持皮肤正常生理功能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其发生与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皮肤中角质形成细胞的凋亡与增殖处于一种动态平衡,如平衡被打破则出现多种与之相关的皮肤疾病。现主要就角质形成细胞凋亡的途径及其调控,并结合临床常见的与角质形成细胞凋亡相关皮肤病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4.
目的 为构建生物人工肝进行肝细胞的准备。方法 采用胶原酶半原位灌流法分离单个乳猪肝细胞,并对其活力及单层和聚集培养后的白蛋白、尿素合成功能进行检测。结果 采用本方法从每头乳猪中分离到的单个肝细胞数为(3.1±1.5)×10~(10),活性超过95%。在加入激素和生长因子的培养基中单层培养时,肝细胞功能良好,可维持2周左右。而在未加入激素和生长因子的培养中肝细胞虽能存活1周,但功能于24h后即丧失。球形聚集培养可实现肝细胞的大量培养,且生物学活性较单层培养显著提高。结论 采用胶原酶半原位灌注法所得单个乳猪肝细胞基本能满足构建生物人工肝对肝细胞数量的要求。聚集培养接种密度大,细胞生物学活性高,可用于构建生物人工肝。 相似文献
25.
①目的 了解猪同种原位心脏移植术后早期一氧化氮 (NO)、一氧化氮合酶 (NOS)含量的变化 ,及其与早期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关系。②方法 建立猪同种原位心脏移植模型。供心在移植前低温保存 (Thomas液 ,4℃ ) 4h ,移植成功心脏复搏后 2h取材。应用组织化学方法测定心肌组织中NO、NOS的含量 ,应用核酸原位末端标记法 (TUNEL)测定心肌细胞凋亡指数 ,作为评价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指标。以正常心肌及单纯缺血心肌组织作为对照。③结果 移植后心肌组织NO、NOS的含量较缺血组与正常组低 ,差异有显著意义 (F =2 7.2 2 9、16 .2 0 3,q =5 .716~ 6 .4 12 ,P <0 .0 1)。移植组心肌细胞凋亡指数与正常组及缺血组比较明显升高 ,差异有显著性(F =16 3.884 ,q =7.4 82、6 .975 ,P <0 .0 1)。心肌组织NO、NOS含量与心肌细胞凋亡指数呈负相关关系 (r =- 0 .886、- 0 .795 ,P <0 .0 1)。④结论 猪心脏移植后早期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所致的细胞死亡主要表现为心肌细胞凋亡 ;再灌注期间内源性NO、NOS的减少参与了心脏移植后早期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26.
27.
28.
29.
起初,肝细胞生长因子(HGF)是作为“最强的肝细胞再生促进剂”而被发现的。后来逐渐表明HGF对各种脏器都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和促再生作用。现在更加明确它是与各种器官都关联的独特生长因子。20世纪80年代后期逐渐认识到,作为肝脏再生因子的HGF伴随各种肝损伤和肾损伤,可由受损伤脏器及肺等器官 相似文献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