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4083篇
  免费   8811篇
  国内免费   4886篇
耳鼻咽喉   1029篇
儿科学   1011篇
妇产科学   1729篇
基础医学   5721篇
口腔科学   1057篇
临床医学   42384篇
内科学   23511篇
皮肤病学   723篇
神经病学   3277篇
特种医学   6392篇
外国民族医学   147篇
外科学   23119篇
综合类   76387篇
预防医学   20287篇
眼科学   3889篇
药学   35551篇
  445篇
中国医学   27169篇
肿瘤学   3952篇
  2024年   1302篇
  2023年   4886篇
  2022年   4854篇
  2021年   5718篇
  2020年   5293篇
  2019年   5463篇
  2018年   2532篇
  2017年   4830篇
  2016年   5639篇
  2015年   6365篇
  2014年   13245篇
  2013年   12771篇
  2012年   16677篇
  2011年   17744篇
  2010年   16746篇
  2009年   15976篇
  2008年   20429篇
  2007年   17248篇
  2006年   16612篇
  2005年   19562篇
  2004年   12565篇
  2003年   11630篇
  2002年   8460篇
  2001年   6326篇
  2000年   4837篇
  1999年   4193篇
  1998年   3598篇
  1997年   2639篇
  1996年   2139篇
  1995年   1759篇
  1994年   1373篇
  1993年   830篇
  1992年   770篇
  1991年   744篇
  1990年   552篇
  1989年   602篇
  1988年   222篇
  1987年   191篇
  1986年   155篇
  1985年   117篇
  1984年   70篇
  1983年   34篇
  1982年   25篇
  1981年   23篇
  1980年   8篇
  1965年   2篇
  1958年   12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4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41.
目的 分析早期肠内营养在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康复治疗中的有效性及耐受性。方法 将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行胃癌根治术的118位患者,根据开始应用肠内营养的时间分为传统肠内营养组(EN)52人和早期肠内营养组(EEN组)66人,对两组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接受肠内营养1周后,白蛋白和总蛋白的值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传统肠内营养组相比,早期肠内营养组患者术后应用人血白蛋白更少,住院时间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胃癌术后早期(48 h内)开始肠内营养,有助于改善患者营养状态,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并且不会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2.
王丽  齐文玉  马培志 《海峡药学》2020,32(3):132-133
目的分析重度肝硬化(Child-Pugh C级)患者伏立康唑血药浓度监测结果,为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18年1月~12月重度肝硬化(Child-Pugh C级)患者伏立康唑血药浓度监测结果及相关用药信息进行回顾性分析,从浓度分布情况、药物用法用量、联用质子泵抑制剂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重度肝硬化(Child-Pugh C级)患者伏立康唑血药浓度达标率仅为40.24%,高达49.35%的监测结果高于正常范围;71.43%的患者使用200mg的正常维持剂量;联用PPI可显著增加伏立康唑血药浓度;国产制剂与进口制剂对伏立康唑血药浓度无显著影响。结论伏立康唑血药浓度存在较大滚体差异,应加强血药浓度监测。  相似文献   
143.
消化道术后胃肠功能紊乱影响着患者们的生活质量。张立平教授认为术后胃肠功能紊乱,证属本虚标实,临床治疗当从调理中焦-脾胃肝为切入点,强调"脾胃为本""中焦一体"的治疗思路,总结出脾胃虚弱、肝郁脾虚两个证型,临证时以培土达木为基本治疗原则,辨证论治,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4.
145.
目的分析延续性护理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抗凝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98例在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接受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患者。将2017-01-2018-02间入院的48例患者作为常规组,术后实施常规护理。将2018-03-2019-03间入院的50例患者作为延续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延续性护理干预。分析2组患者随访期间对抗凝知识的掌握程度、抗凝治疗依从性和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2组患者术后均随访6个月。出院后3及6个月时延续组患者对抗凝知识的掌握程度和抗凝治疗依从性均优于常规组,随访期间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科学、全面做好延续性护理,能够提高其对抗凝知识的掌握程度和抗凝治疗依从性,降低抗凝不当引起的并发症发生风险,促进早期康复。  相似文献   
146.
目的:观察平肝定眩汤对肝阳上亢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10月烟台业达医院收治的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一般的资料经统计学方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均给予改善循环,控制血压、血糖,调节血脂,抗血小板聚集等基础治疗。治疗组给予平肝定眩汤,对照组给予平眩胶囊。两组疗程均为4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总体症状,脑血流速度、血脂、血糖等指标改善情况。采用SPSS 11.0统计学软件进行计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7%(55/60),对照组总有效率61.6%(37/60),两组疗效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血清总胆固醇(Serum Total Cholesterol,TC)、HDL-C、LDL-C治疗后显著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TG及TC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tein Cholesterol,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tein Cholesterol,LDL-C)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T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GLU)明显降低(P<0.05),两组间的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椎动脉(Vertebral Artery,VA)、基底动脉(Basilarartery,BA)平均血流速度(Mean Blood Flow Velocity,VM)明显提高,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平肝定眩汤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在改善患者症状、降低血液黏稠度,改善脑血流状况方面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7.
148.
目的:研究右美托咪定在宫颈癌根治术后镇痛及术后快速康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2015年7月至2018年7月在本院行宫颈癌根治术的8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术后镇痛采用舒芬太尼和格拉司琼,观察组术后镇痛加用右美托咪定。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患者术后1 h、6 h、12 h、24 h、48 h疼痛情况,采用Ramesay评分法评价患者不同时间点镇静状况,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及呼吸频率变化,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6 h、12 h、24 h、48 h 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Ramesay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点呼吸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术后6 h、12 h、24 h观察组患者收缩压、心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 h、6 h观察组患者舒张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恶心呕吐、高血压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减低。结论:右美托咪定用于宫颈癌根治术后镇痛,可以提高镇痛镇静效果,稳定患者血流动力学,有助于术后快速康复。  相似文献   
149.
目的:旨在研究宫颈癌手术及术后放化疗上尿路梗阻产生的原因并对其进行治疗。方法:对2005年6月~2012年11月就诊的25例宫颈癌术后行常规放、化疗所导致上尿路梗阻的患者治疗情况进行总结。结果:25例患者中19例在局麻膀胱镜下成功置入D-J管,并每3~4个月更换1次;6例失败的患者5例行经皮肾穿刺造瘘术而解除梗阻,1例患者拒绝手术治疗并于6个月内死亡。结论:宫颈癌术后及放化疗常是导致上尿路梗阻的常见原因,因此此类患者应定期复查泌尿系超声,早期缓解积水、保护肾功能。  相似文献   
150.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在剖宫产术后镇痛中的临床疗效。方法方便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该院麻醉科收诊的剖宫产产妇60例,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术后给予罗哌卡因联合吗啡镇痛治疗,观察组术后给予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镇痛治疗,记录并分析两组产妇镇痛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2h、8h、12 h、24 hVAS评分分别为(1.98±0.81)分、(2.28±0.78)分、(1.66±0.67)分、(1.17±0.61)分,均低于对照组(3.51±1.07)分、(3.82±1.03)分、(3.24±0.95)分、(2.16±0.55)分,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肌力恢复正常时间和肛门排气时间分别为(7.28±1.16)h、18.49±1.71)h,均低于对照组(15.67±3.59)h、20.84±2.10)h,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观察组产妇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显著低于对照组26.67%,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在剖宫产术后镇痛中的效果优于罗哌卡因联合吗啡,不良反应低,能有效缓解孕妇术后疼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