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6307篇 |
免费 | 1240篇 |
国内免费 | 946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288篇 |
儿科学 | 602篇 |
妇产科学 | 92篇 |
基础医学 | 614篇 |
口腔科学 | 54篇 |
临床医学 | 5501篇 |
内科学 | 3811篇 |
皮肤病学 | 88篇 |
神经病学 | 1066篇 |
特种医学 | 1802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26篇 |
外科学 | 5564篇 |
综合类 | 10344篇 |
预防医学 | 1755篇 |
眼科学 | 148篇 |
药学 | 3501篇 |
120篇 | |
中国医学 | 2669篇 |
肿瘤学 | 44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96篇 |
2023年 | 768篇 |
2022年 | 977篇 |
2021年 | 1261篇 |
2020年 | 996篇 |
2019年 | 697篇 |
2018年 | 344篇 |
2017年 | 546篇 |
2016年 | 702篇 |
2015年 | 850篇 |
2014年 | 1601篇 |
2013年 | 1605篇 |
2012年 | 2077篇 |
2011年 | 2319篇 |
2010年 | 2072篇 |
2009年 | 2081篇 |
2008年 | 2314篇 |
2007年 | 2052篇 |
2006年 | 2005篇 |
2005年 | 2067篇 |
2004年 | 1654篇 |
2003年 | 1542篇 |
2002年 | 1204篇 |
2001年 | 1048篇 |
2000年 | 842篇 |
1999年 | 698篇 |
1998年 | 688篇 |
1997年 | 615篇 |
1996年 | 547篇 |
1995年 | 444篇 |
1994年 | 371篇 |
1993年 | 275篇 |
1992年 | 219篇 |
1991年 | 200篇 |
1990年 | 161篇 |
1989年 | 142篇 |
1988年 | 33篇 |
1987年 | 36篇 |
1986年 | 19篇 |
1985年 | 7篇 |
1984年 | 6篇 |
1983年 | 6篇 |
1981年 | 4篇 |
1980年 | 1篇 |
197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41.
142.
143.
144.
目的:单侧开胸选择性肺静脉部分环缩建立改良肺静脉狭窄幼猪模型,探究肺静脉狭窄后血流动力学、上游肺静脉组织的病理学改变及氯沙坦干预效果。方法:将19头幼猪按随机数表法分3组,假手术组7只、环缩组6只、氯沙坦组6只。经左侧肋间开胸,以1倍于肺静脉周长的Goretex血管条环缩左上肺静脉及双侧下肺静脉共干,治疗组术后第2天予... 相似文献
145.
出口梗阻性便秘又名直肠排空障碍性便秘,是一种慢性功能性便秘,因肛门直肠的出口部位存在梗阻性因素,继而导致排便时间延长、排便困难、肛门直肠下坠、排便不尽、排便阻塞感等症候[1].若不及时进行有效治疗,则会导致患者形成顽固性便秘,继而增加临床治疗难度.出口梗阻性便秘患者长期受原发疾病的恶性刺激,在机体大脑皮层创建了永久兴奋... 相似文献
146.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9,(10)
目的探究颈动脉狭窄与缺血性卒中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连云港医院收治的缺血性卒中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颈动脉狭窄程度将其分为正常/轻度狭窄组(87例)、中度狭窄组(68例)、重度狭窄/闭塞组(45例)。随访3~24个月,统计三组患者主要终点事件(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卒中再发、血管性死亡)发生率,分析有/无主要终点事件患者的影响因素和总狭窄积分(total stenosis score,TSS)评估预后的价值。结果 200例患者中有34例(17.00%)发生主要终点事件。随着颈动脉狭窄程度的加重,患者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卒中再发、血管性死亡的发生率均增加。生存分析显示,不同程度颈动脉狭窄患者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随着颈动脉狭窄程度的加重,患者平均生存时间缩短。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增长、TSS增高均是缺血性卒中患者出现主要终点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 <0.05)。ROC曲线分析显示,TSS对患者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卒中再发、血管性死亡的预后均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AUC=0.884、0.851、0.965,均P <0.05)。结论颈动脉狭窄程度影响缺血性卒中患者预后,狭窄程度越重,预后越差。TSS对患者预后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47.
148.
150.
盆腔淤血综合征系育龄妇女因盆腔淤血而引起,以慢性下腹疼痛为主要症状的临床综合征。裴正学教授认为其疼痛有三大特点:即平时痛、经来痛、性交痛。此外,还可伴有白带、月经过多。部分患者尚有经前乳房胀痛、排便疼痛、阴道肛门坠痛等,且朝轻暮重、久坐尤显;一部分患者全身可见有酸痛不适、心烦易怒、情志抑郁等。腹部检查可见耻骨联合上方及小腹两侧轻微压痛,疼痛多属隐痛,无肌紧张及反跳痛。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