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51篇
  免费   229篇
  国内免费   131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33篇
妇产科学   18篇
基础医学   133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1101篇
内科学   500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25篇
特种医学   79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244篇
综合类   1605篇
预防医学   344篇
眼科学   6篇
药学   745篇
  14篇
中国医学   440篇
肿瘤学   15篇
  2024年   35篇
  2023年   157篇
  2022年   152篇
  2021年   178篇
  2020年   166篇
  2019年   159篇
  2018年   91篇
  2017年   137篇
  2016年   162篇
  2015年   199篇
  2014年   290篇
  2013年   295篇
  2012年   383篇
  2011年   396篇
  2010年   314篇
  2009年   224篇
  2008年   275篇
  2007年   232篇
  2006年   160篇
  2005年   212篇
  2004年   167篇
  2003年   200篇
  2002年   129篇
  2001年   95篇
  2000年   63篇
  1999年   60篇
  1998年   54篇
  1997年   53篇
  1996年   49篇
  1995年   41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31篇
  1991年   34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21.
目的探讨不同状态下高血压病对肾功能早期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2-2014年收治的90例原发性高血压(primary hypertension,PH)患者,根据受试者不同血压状态水平分为高血压病Ⅰ组30例(140/90~159/99 mm Hg)、Ⅱ组30例(160/100~179/109 mm Hg)、Ⅲ组30例(≥180/110 mm Hg);比较三种不同状态下PH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m Alb)、尿β2-微球蛋白(β2-MG)/Cr、血肌酐(Cr)、血尿素氮(BUN)及胱抑素C等肾功能相关指标的差异。结果高血压病Ⅰ组、Ⅱ组、Ⅲ组患者m Alb、(β2-MG)/Cr、胱抑素C比较差异显著,呈递增趋势(P0.05);三组BUN、Cr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处于正常范围。结论 PH早期可能对肾小管近端重吸收以及肾小球滤过产生损伤。  相似文献   
122.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对早期肾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150例早期肾病患者的CysC浓度,并与血清尿素、肌酐进行比较,评价CysC反映肾功能早期损害的灵敏度,同时以150例健康人群为对照组.结果:早期肾病组患者的CysC明显高于健康人群对照组(P<0.05),且CysC的灵敏度优于尿素和肌酐.结论:CysC水平的检测有助于早期肾损伤的发现,是肾脏早期肾损害的敏感指标,且CysC的灵敏度优于尿素和肌酐.  相似文献   
123.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BPV)与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的关系。方法:103例符合入选标准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高血压组,并选96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予24h监测动态血压、血压变异性及尿微量白蛋白,比较两组血压变异性与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的关系。结果:各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吸烟史、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空腹血糖以及体重指数等指标方面比较无差异性(P>0.05),高血压组患者昼间SBPV、夜间SBPV和24h SBPV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高血压组尿微量白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比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压变异程度与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具有相关性,可预测高血压早期的肾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124.
目的:评价血清胱抑素C(CysC)、血清肌酐(Crea)、尿素氮(URN)在糖尿病肾病(DN)中的诊断价值.方法:59例确诊的DN患者(DN组)、取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为对照组(Con组),检测两组血清CysC和Crea、URN的含量.结果:DN组中的血清CysC和Crea、URN的含量明显高于Con组(P<0.01);且DN组中血清CysC的阳性率明显高于血清Crea、URN的阳性率(P<0.05),而血清Crea、URN的阳性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检测血清CysC能较早反映DN患者的肾功能损伤.  相似文献   
125.
目的 探讨唾液尿素(Urea)、肌酐(Cr)、尿酸(UA)水平检测与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治疗效果评估的联系。方法 45例终末期肾病患者,按照血液透析时间,将其分为透析前组、透析后组,均45例。收集所有患者2 ml唾液,2 ml动脉血,利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患者的血清、唾液尿素、Cr、UA含量进行检测,并对透析前组、透析后组患者的血清、唾液尿素、Cr、UA浓度进行比较,分析唾液尿素、Cr、UA水平与血清水平的关系,分析两组患者血清、唾液尿素、Cr、UA的下降比率。结果 透析前后患者的血清与唾液尿素、Cr、UA水平具有较高的相关性;经过透析,透析后组患者的血清、唾液尿素、Cr、UA浓度均明显降低,与透析前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透析后血清、唾液尿素、Cr、UA的下降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终末期肾病患者进行血液透析后,患者的唾液尿素、Cr、UA浓度明显降低,其清除效果与患者血清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唾液尿素、Cr、UA水平检测具有评估患者血液透析治疗效果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6.
目的:对急性肾损伤并肺部感染患者临床抗菌方案进行评价和调整。方法:利用PK/PD理论优化抗菌治疗的综合评价参数的定量范围,以及根据CCr值(内生肌酐清除率)对用药方案进行调整。结果及结论:急性肾损伤初期处于肾衰阶段的患者,CCr大幅下降,全程使用PIP/TAZ(哌拉西林/他唑巴坦)4.5 g q8h的给药方案,其给药剂量或给药频次明显超量。对该类患者,建议初期采用PIP/TAZ 4.5 g q24h~q36h的给药方案,逐步过渡到4.5 g q8h。  相似文献   
127.
目的:探讨男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尿酸( sUA)水平与代谢综合征( MS)组成因素的相关性。方法将该院2010年1月-2012年1月178例男性未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按sUA水平分为高sUA组(66例)和低sUA组(112例),比较2组患者的年龄、体质量指数(BMI)、腰围、血压水平、血脂、空腹血糖(FBG)、血肌酐(Scr)的差别。应用pearson相关分析sUA与年龄、BMI、血压水平、血脂、FBG、Scr的相关性。结果高sUA组患者SBP、DBP、TG、Scr高于低sUA正常组,年龄低于sUA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患者sUA与 SBP、TG、TC、HDL-C、FBG、Scr正相关。对以上变量进行多因素逐步线性回归分析表明,受血尿酸影响的主要因素为Scr、TG,标准回归系数(Beta)分别为1.607、3.391。高sUA组中MS发病率为43.9%高于正常sUA组的2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合并高sUA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Scr,血压、TG更高,sUA增加伴随着肾功能的损害,构成MS的一个危险因素。此外,sUA的增加可能是MS年轻化的一个原因。  相似文献   
128.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C肽(C-P)水平与尿白蛋白肌酐比(ACR)和神经传导速度(NCV)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T2DM患者132例及健康人30例,分别测定FC-P、2hC-P、FPG、NCV及ACR,根据ACR分3组:Ⅰ组45例,Ⅱ组52例,Ⅲ组35例;另根据NCV分2组:NCV正常组70例及NCV异常组62例。结果(1)ACR各组FC-P、2hC-P(P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ACR与病程(t=8.455,P〈0.01),2hC-P(t=-4.258,P〈0.01)、2hPG(t=3.424,P≤0.01)相关;对ACR的作用大小依次为:病程(Beta:0.592),2hC-P(Beta:-0.297),2hPG(Beta:0.201)。交互效应方差分析:病程与2hC-P(P=0.815,F方差值=0.657)、2hC-P与2hPG(P=0.120,F方差值=37.231)。(3)NCV各组2hC-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2hC-P与ACR及NCV的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P〈0.01,F方差值=12.894)。结论(1)血清C-P水平与T2DM所导致的血管神经功能障碍密切相关。(2)病程、2hPG及2hC-P可能分别是ACR的独立影响因子。  相似文献   
129.
目的研究拜新同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肾血流动力学和肾脏功能的影响.方法对28例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拜新同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的自身对比.采用核素肾功能检查和彩色多普勒超声肾血流动力学检测及血、尿生化指标的检查,测定肾小球滤过率(GFR)和肾动脉主干、段动脉及叶间动脉的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VS)、舒张期最低血流速度(VD)、阻力指数(RI)、血流峰加速时间(AT)和血尿素氮(BUN)、肌酐(Cr)、血β2-MG、尿β2-MG、尿白蛋白.结果拜新同治疗12周后,患者的诊室血压收缩压平均下降0.25,舒张压平均下降0.17,24小时平均收缩压下降了0.17,24小时平均舒张压下降0.15,均达到了目标血压,治疗前后对比有显著差异(P均<0.001).肾脏超声检查肾血流各项指标亦有显著性改变,肾动脉主干、肾段动脉及叶间动脉的VS、VD显著增高(P<0.01),RI及AT减低P值均<0.01.核素肾动态检测GFR,用药后GFR明显增加(P<0.001).而尿白蛋白、尿β2-MG、和Cr用药后明显下降,有显著性差异,血β2-MG、BUN均无明显改变.结论拜新同在有效降低血压的同时,可降低肾脏血管阻力,使肾血流量和GFR明显增高.尿白蛋白、尿β2-MG、和Cr用药后明显下降,患者的肾功能得到改善.是一种理想的对肾功能有所考虑的降压药.  相似文献   
130.
血清胱蛋白酶抑制剂C诊断老年高血压早期肾损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老年高血压患者血清胱蛋白酶抑制剂C(Cyst-c)浓度对检出早期肾损害的价值。方法 对412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同时测血Cyst-c和血肌酐(Cr)浓度,并与正常对照组对照。结果412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中早期肾损害197例(占47.82%),肾功能不全24例(5.82%),肾功能正常191例(46.36%)。在早期肾损害组:血Cyst-c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2.3±0.8 vs 0.9±0.2)mg/L,P<0.01)],而血Cr浓度两组无显著性差异[(86.6±12.7 vs 81.0±10.5)μmol/L,P>0.05]。结论 老年高血压患者中,早期肾损害占47.82%,很常见。血Cyst-c能检出血Cr不能检出的早期肾损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