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50篇
  免费   112篇
  国内免费   311篇
耳鼻咽喉   6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347篇
口腔科学   145篇
临床医学   326篇
内科学   31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71篇
特种医学   32篇
外科学   201篇
综合类   396篇
预防医学   27篇
眼科学   23篇
药学   340篇
中国医学   110篇
肿瘤学   1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45篇
  2016年   59篇
  2015年   78篇
  2014年   80篇
  2013年   102篇
  2012年   179篇
  2011年   209篇
  2010年   125篇
  2009年   121篇
  2008年   139篇
  2007年   129篇
  2006年   104篇
  2005年   105篇
  2004年   90篇
  2003年   75篇
  2002年   84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47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研究人参皂甙Rg3-聚乳酸纳米粒对U87胶质瘤细胞的作用。方法采用modified-SESD法制备人参皂甙Rg3-聚乳酸(PLA)纳米粒,采用四甲偶氮唑盐微量酶反应比色法(MTT),流式细胞技术(FCM)和Western blot研究人参皂甙Rg3-聚乳酸纳米粒对U87胶质瘤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结果 Rg3-聚乳酸纳米粒抗肿瘤增殖作用呈剂量依赖性,人参皂甙Rg3-聚乳酸纳米粒通过与细胞核中DNA作用改变细胞生长的周期,造成在G0-G1期阻滞,引起细胞凋亡。结论表明人参皂甙Rg3-聚乳酸纳米粒在胶质瘤的综合治疗方面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2.
背景:新型可生物降解多聚物纳米控释载药制剂能显著改善药物穿透组织能力、再分布时程和滞留时间,可能克服载药基质对血管修复的负性影响,有望避免药物洗脱支架晚期支架内血栓。 目的:制备雷帕霉素-聚乳酸-聚乙醇酸纳米粒子(rapamycin poly(lactic-co-glycolic) acid nanoparticles, RPM-PLGA-NPs)并观察其表征及体外控释性能。 设计、时间及地点:单一样本实验于2003-03/09在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生物医学材料重点实验室完成。 材料:聚乳酸-聚乙烯醇酸共聚物50∶50由美国Birmingham Polymers 公司提供。 方法:以可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聚乳酸-聚乙醇酸共聚物作载药基质,超声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RPM-PLGA-NPs,采用双室扩散池行体外药物释放试验。 主要观察指标:测定平均载药量、平均包封率;激光光散射实验测定纳米粒子的粒径及分布;扫描电镜观察纳米粒子的表面形态;高效液相色谱法计算体外药物释放量、绘制累积释放曲线。 结果:成功制备了平均粒径为246.8 nm的RPM-PLGA-NPs,平均粒径246.8 nm,粒径分布集中在208~294 nm,呈窄分布;包封率大于77%,平均载药量为19.42%。体外释放近似于零级过程,至2周释放75%的药物。 结论:超声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RPM-PLGA-NPs稳定可靠,包封效率高,载药量控制稳定,粒径小、范围窄,体外释放药物恒定、具有良好的控释效能。  相似文献   
93.
椎板切除术后预防硬膜外瘢痕粘连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为了寻找预防椎板切除后硬膜粘连的材料,选用家兔30只,随机分为三组,每组10只。每只作L3、L5椎板切除,形成两个大小1cm×0.5cm的缺损,一个缺损无任何覆盖,作空白对照;另一个缺损分别在硬膜外覆盖几丁糖、聚乳酸(PLA)膜及明胶海绵,即为几丁糖组、PLA膜组及明胶海绵组。术后2,4,6,8及10周处死动物,通过肉眼、光镜及透射电镜,观察瘢痕生长及硬膜外粘连情况。结果表明,几丁糖组和PLA膜组硬膜外均光滑、无增厚,硬膜外腔隙未见纤维组织增生或粘连;几丁糖具有明显抑制成纤维细胞生长和促进表皮细胞生长的作用,切口愈合快。而各组空白对照和明胶海绵组硬膜外纤维组织增生或粘连明显,硬膜外腔隙基本消失。认为,可生物降解吸收的几丁糖、PLA膜能有效地预防椎板切除术后瘢痕粘连。  相似文献   
94.
目的制作用于脑血管重建研究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缓释微球并研究其性质。方法采用W1/O/W2复乳溶剂挥发法制作VEGF-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微球和载罗丹明B微球;使用扫描电镜观察其表面形态结构;采用微量蛋白测定法测定微球中药物的载药量和包封率,并对微球的体外释药性能进行研究;将用罗丹明B标记的微球注入大鼠颞肌组织,分别于第10天和第30天取颞肌组织行冰冻切片,倒置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结果扫描电镜观察到微球表面光滑无孔隙,粒径为4~10μm;微球载药量及包封率的测定显示其平均载药量为(25.50±1.57)%,平均包封率为(85.07±0.15)%,累积释放率可达80%以上;微球在颞肌组织中可持续存在30 d以上。结论 VEGF-PLGA微球能稳定长时间释放VEGF,可用于脑血管重建研究。  相似文献   
95.
布比卡因聚乳酸微球在家兔体内的药代学和药效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布比卡因聚乳酸微球在家兔体内的药代学和药效学。方法 新西兰兔16只,随机分为2组:皮下注射布比卡因注射液5mg/kg(A组,n=8),皮下植入布比卡因聚乳酸微球5mg/kg(B组,n=8)。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血浆中布比卡因浓度。采用仿豚鼠皮丘法建立动物模型进行局麻药效学测定。结果 血药浓度变化显示,A组血药浓度迅速达到峰值,且浓度较高,Cmax=2.4664μg/ml,随后浓度快速下降。B组血药浓度相对较平稳,达峰较晚,Cmax=0.7781μg/ml,且血药浓度一直维持较低水平,平均滞留时间(MRT)明显延长(P<0.05)。药效学发现布比卡因微球组的局麻作用时间较布比卡因注射液组明显延长(P<0.05)。结论 药代学和药效学结果说明布比卡因微球在家兔体内具有缓释作用。  相似文献   
96.
目的:探讨三氧化二砷(As2O3)纳米新剂型的制备和质量控制。方法以聚乙醇化聚乳酸(PEG‐PLA)为载体材料,W/O/W型超声乳化制备As2O3纳米粒,同时偶联具有肝癌靶向作用的VEGFR‐2,最终得到人源抗VEGFR‐2/As2O3‐PEG‐PLA纳米粒。对其粒径分布、Zata电位、载药量和包封率进行测定,通过透射电镜(TEM)观察其表观形态,同时考察其体外释药和稳定性。选择24只肝癌裸鼠,随机分为VEGFR‐2/As2O3‐PEG‐PLA组及As2O3‐PEG‐PLA组,通过尾静脉注射纳米粒,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As2O3在两组裸鼠体内的分布;免疫组化及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blot)检测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表达量。结果本实验制得的As2O3纳米制剂VEGFR‐2/As2O3‐PEG‐PLA粒径为(141.9±13.2)nm,Zata电位为(10.2±1.1)mV;经TEM观察呈圆形或椭圆形颗,粒状、大小较一致,分散性较好;载药量为(5.51±1.83)%,包封率为(62.12±5.98)%。体外释放发现其具有缓释效果,半数释放时间t1/2分别为10h;初步稳定性考察结果发现该制剂稳定性良好。与As2O3‐PEG‐PLA组比较,VEGFR‐2/As2O3‐PEG‐PLA组中肿瘤、肝组织的As2O3浓度较高,心、血液、肾组织的As2O3浓度较低(P<0.05),且肿瘤组织中VEGFR‐2阳性率及蛋白表达较低。结论以PEG‐PLA为载体材料制备得到As2O3纳米制剂,且偶联具有肝癌靶向作用的VEGFR‐2,最终得到粒径分布均匀,包封率和载药量高,稳定性良好的纳米制剂,且初步证实在肝癌裸鼠体内具有良好的靶向作用。  相似文献   
97.
不同孔径骨修复材料消旋聚乳酸对骨再生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不同孔径三维多孔骨修复材料DL-PLA植入兔桡骨骨缺损区对骨长入的影响,方法:将采用浇注盐析技术制成的孔隙率为75%而孔径不同的三维多孔DL-PLA材料植入兔桡骨骨缺损区,并设立空白对照组,分别在术后2,4,8,12周行X线检查,取材做大体观察,组织形态学检查,生物力学检测,结果:植入材料孔径为约250,400,750μm者均有大量新生骨组织形成,而植入孔径约为75μm者及空白对照组12周时民损区两端骨髓腔已闭合,植入250μm者8和12周时抗弯强度最高(P<0.01),结论:三维多孔材料孔径大小对骨长入起决定性作用,孔径为约250um的材料最有利于骨长入。  相似文献   
98.
RP—HPLC测定胰岛素聚乳酸微球中胰岛素的含量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测定胰岛素聚乳酸微球的含量。在ODS柱上,以乙腈0.01%三氟乙酸(30∶70)为流动相,于276nm处进行检测。方法的平均回收率为99.93%,RSD=0.24%(n=3)。线性范围在0.1064~2.128mg/ml。  相似文献   
99.
《医学教育探索》2010,(3):389-394
利用石英晶体微天平(QCM)探讨影响聚乳酸降解速率的不同因素。聚乳酸的酶降解分两步进行:酶吸附到聚乳酸的表面和聚乳酸在酶作用下的降解。聚乳酸的降解初速率随酶加入量的增加而增大,但达到一定的加入量之后,降解初速率接近一个常数;当pH为7~9时,聚乳酸的降解初速率随pH的增大而增大;当温度为25~40 ℃时,降解初速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相似文献   
100.
以旋涂法制备的聚乳酸(PLA)、聚丙交酯己内酯(PLCL)、聚乳酸-羟基磷灰石(PLA-HA)、聚丙交酯己内酯-羟基磷灰石(PLCL-HA)膜为功能性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引导组织再生膜,用小鼠颅骨前成骨细胞系作为组织工程种子细胞,进行了平面细胞培养,通过四唑类化合物(MTS)比色法细胞活性定量检测、二乙酸荧光素(FDA)膜染色等研究了基材对成骨细胞的黏附、增殖以及矿化的影响;通过光学显微镜和荧光显微镜进行了细胞形态的观察。结果表明:HA对细胞的黏附和增殖有积极的作用,旋涂膜上的细胞进入增殖晚期和矿化期后性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