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42篇
  免费   110篇
  国内免费   311篇
耳鼻咽喉   6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345篇
口腔科学   144篇
临床医学   326篇
内科学   31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71篇
特种医学   32篇
外科学   200篇
综合类   395篇
预防医学   27篇
眼科学   23篇
药学   338篇
中国医学   108篇
肿瘤学   1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45篇
  2016年   59篇
  2015年   78篇
  2014年   80篇
  2013年   102篇
  2012年   179篇
  2011年   209篇
  2010年   125篇
  2009年   121篇
  2008年   139篇
  2007年   130篇
  2006年   104篇
  2005年   105篇
  2004年   90篇
  2003年   75篇
  2002年   84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47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制备一种可用于关节腔注射的甲氨蝶呤(methotrexate,MTX)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缓释微球,并研究其体内外释药规律.方法:应用O/W溶剂挥发法制备MTX-PLGA微球,对其表面形态、粒径分布进行表征并测定其包封率、载药量和体内外释药谱;采用HPLC法分析药物含量;体内释放采用大鼠皮下气囊模型.结果:微球表面光滑圆整,平均粒径为(38.47±1.32)μm,包封率和载药量分别为(62.71±0.84)%和(3.23±0.13)%.体外释放t50为20 d,体外释放速率常数Kr=0.038μg·mL-1·d-1.体内试验显示,在气囊中的释放速率常数KR=0.12μg·mL-1·d-1.结论:采用本法制备的MTX-PLGA微球具有明显的缓释作用,有望成为一种有效的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制剂.  相似文献   
92.
刘喜春 《健康必读》2006,5(11):8-10
目的 探讨以游离骨膜复合支架材料培养工程骨组织的可行性.方法 将游离骨膜与聚乳酸支架复合后体内异位培养,于2、4、6、8周对标本进行碱性磷酸酶及钙磷含量检测.结果 碱性磷酸酶活性及钙磷含量2周到6周逐渐增高,8周略有下降,统计学分析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结论 聚乳酸材料与游离骨膜复合异位培养可以产生新骨,新生的骨组织于6周时成熟.  相似文献   
93.
微球的制备和表征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制备葡激酶突变体(K35R,DGR)的聚乳酸-羟基乙酸(PLGA)微球,使其在包封和释放过程中都能保持活性。方法使用复乳溶剂挥发法制备DGR的PLGA微球,研究了搅拌速度、PLGA浓度、内水相和外水相中的添加剂对蛋白包封率以及微球性质的影响,并进行了DGR微球的体外和体内释放试验。结果2%聚乙烯醇可以有效抑制超声乳化时DGR在水/二氯甲烷界面上的变性,将DGR的活性回收率从16%提高到几乎100%。在外水相中加入NaCl可以显著提高蛋白包封率,同时对微球的粒径分布和表面形态也产生了重要影响。DGR微球的体外释放呈现两个时相,15 d释放大约DGR总活性的50%。DGR微球在体内持续释放5 d。结论制备的PLGA微球,DGR包封率高,稳定性较好,是DGR的良好载药系统。  相似文献   
94.
氟尿嘧啶聚乳酸微球在PVR家兔体内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考察了在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家兔玻璃体中植入氟尿嘧啶聚乳酸微球后的体内药物动力学和药效学。采用HPLC法测定房水中药物浓度。结果表明,制品的体内消除半衰期从0.6h延长至379h。体外累积释放率与体内相应时间的吸收分数早明显的正相关。药效学结果根据Ryan分级法进行评价,t检验结果表明微球组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注射液组视网膜脱离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后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95.
目的探讨磷酸钙骨水泥(CPC)/聚乳酸-聚羟基乙酸(PLGA)生物复合材料的理化性能,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制备了CPC—PLGA复合材料,测定其抗压强度,通过X射线衍射(XRD)分析固化产物的物相组成、扫描电镜(SEM)观察其微观结构,并与单一的CPC材料进行对照。结果CPC-30vol%PLGA复合材料的抗压强度比单一的CPC材料提高了1倍多;与单一CPC材料相比,复合材料中CPC的固化产物羟基磷灰石晶体的聚集形态发生了改变,颗粒排列更加紧密。结论pLGA的加入可以提高CPC的抗压强度.对CPC的固化反应无不利影响,该复合材料在整形外科、骨外科及牙科领域具有较好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6.
采用超声辅助原位湿法合成多壁碳纳米管/羟基磷灰石纳米复合材料(MWNTs/HA),并通过溶液浇铸法制备了PLA/MWNTs/HA复合材料薄膜。考察了MWNTs/HA纳米粒子含量对复合膜性能的影响,并通过力学性能、SEM、FTIR、以及DMTA对复合膜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随着纳米粒子质量分数的增加,复合膜的拉伸强度呈下降趋势;拉伸模量和储能模量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玻璃化转变温度则呈现不断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97.
综述了近年来针对支架手术中再狭窄而采用的几种金属支架表面改性的方法与可降解医用高分子支架的发展、研究现状,其中包括对目前常用的可降解材料--聚乳酸进行了概述,以及应用有限元方法对可降解支架的支撑力进行的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98.
考察了在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家兔玻璃体中植入氟尿嘧啶聚乳酸微球后的体内药物动力学和药效学.采用HPLC法测定房水中药物浓度.结果表明,制品的体内消除半衰期从0.6h延长至379h.体外累积释放率与体内相应时间的吸收分数呈明显的正相关.药效学结果根据Ryan分级法进行评价,f检验结果表明微球组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注射液组视网膜脱离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后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99.
目的:研究雪旺细胞与聚乳酸/聚羟基乙酸(PLGA)丝的生物相容性.方法:应用乳鼠坐骨神经和臂从神经取材进行雪旺细胞培养,经阿糖胞苷抑制成纤维细胞及差数贴壁纯化,传代增殖至一定数量,将雪旺细胞与PLGA丝复合培养,经扫描电镜观察细胞的生长情况.结果:雪旺细胞可以在PLGA丝上贴壁生长,随着时间延长,细胞可分裂增殖.结论:雪旺细胞与PLGA丝生物相容性好,可进一步应用于神经修复.  相似文献   
100.
盐酸多西环素注入用缓释凝胶的体外释放度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目的:考察盐酸多西环素注入用缓释凝胶的体外释放特性及机制;方法:考察聚乳酸(PLA)和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型号、聚合物浓度、含药量、释放介质和释放装置对药物释放的影响,制定出盐酸多西环素注入用缓释凝胶的体外释放试验方案并进行体外释放度测定;结果:凝胶中药物在水中的释放分为2个阶段:第1个阶段为“突释”,第2个阶段符合Higuichi方程。结论:所定方法可用于盐酸多西环素注入用缓释凝胶的体外释放试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