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69篇 |
免费 | 41篇 |
国内免费 | 20篇 |
专业分类
基础医学 | 37篇 |
口腔科学 | 1篇 |
临床医学 | 24篇 |
内科学 | 57篇 |
特种医学 | 6篇 |
外科学 | 6篇 |
综合类 | 109篇 |
预防医学 | 85篇 |
眼科学 | 1篇 |
药学 | 80篇 |
中国医学 | 118篇 |
肿瘤学 | 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9篇 |
2023年 | 17篇 |
2022年 | 7篇 |
2021年 | 19篇 |
2020年 | 16篇 |
2019年 | 27篇 |
2018年 | 12篇 |
2017年 | 17篇 |
2016年 | 14篇 |
2015年 | 11篇 |
2014年 | 15篇 |
2013年 | 20篇 |
2012年 | 26篇 |
2011年 | 18篇 |
2010年 | 11篇 |
2009年 | 25篇 |
2008年 | 36篇 |
2007年 | 22篇 |
2006年 | 23篇 |
2005年 | 22篇 |
2004年 | 7篇 |
2003年 | 15篇 |
2002年 | 11篇 |
2001年 | 12篇 |
2000年 | 9篇 |
1999年 | 11篇 |
1998年 | 7篇 |
1997年 | 10篇 |
1996年 | 11篇 |
1995年 | 8篇 |
1994年 | 20篇 |
1993年 | 8篇 |
1992年 | 14篇 |
1991年 | 6篇 |
1990年 | 4篇 |
1989年 | 2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3篇 |
1986年 | 3篇 |
198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美洲商陆抗病毒蛋白(PAP)是从美洲商陆Phytolacca americana中分离出的分子量为29kDa的植物蛋白,具有广谱抗病毒作用。由于具体内强抗HIV活性,且不干扰体内精子功能和对生殖道上皮细胞不产生毒性,而成为非杀精子的杀微生物活性成分,显示了独特的临床潜力。作者进行了1项为期13周的亚慢性毒性试验,研究了PAP凝胶对小鼠阴道给药是否产生潜在的生殖毒性。 相似文献
52.
美洲的传统医学历史悠久,富有特色,特别是印第安人使用的传统药用植物种类繁多,应用广泛。本文介绍近年来这一地区植物的种类及药用情况,可供我国植物引种与寻找代用品作一借鉴。 相似文献
53.
【摘要】 目的 探讨美洲大蠊提取物CⅡ-3对肝癌经导管动脉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ial embolization, TAE)术后癌旁肝组织细胞黏附分子水平的影响及其对肝脏的保护作用。方法 东南大学荷瘤兔2只,新西兰大白兔50只。开腹瘤粒注射法建立兔VX2肝癌模型,影像学确认是否造模成功并评估肿瘤种植情况。将成功建模的45只实验兔随机分为3组,每组15只。对照组不做处理,TAE组用碘化油栓塞肿瘤供血动脉,CⅡ-3组于TAE术前连续3 d耳缘静脉注射CⅡ-3(16 mg/kg)。化学比色法检测各组实验兔术前及术后血清ALT及AST。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癌旁肝组织PPAR-α、NF-κB表达水平。ELISA法检测各组癌旁肝组织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及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水平。RT-PCR检测各组癌旁肝组织PPAR-α、NF-κB、ICAM-1、VCAM-1 mRNA表达水平。结果 术前对照组、TAE组、CⅡ-3组ALT水平分别为(34.49±1.33)、(34.01±1.21)、(34.06±1.23) U/L,AST水平分别为(38.44±1.41)、(38.45±1.47)、(38.42±1.38) U/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对照组、TAE组、CⅡ-3组ALT水平分别为(35.61±1.56)、(118.67±3.39)、(87.24±3.67) U/L,AST水平分别为(41.03±1.83)、(220.60±3.00)、(104.46±2.66) U/L;与对照组比较,TAE组、CⅡ-3组ALT及AST水平明显上升,但CⅡ-3组ALT及AST水平低于TAE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TAE组、CⅡ-3组ICAM-1水平分别为(1.74±0.13) 、(3.43±0.19)、(1.81±0.13) ng/L;VCAM-1水平分别为(1.66±0.05)、(2.18±0.06)、(1.67±0.06) ng/L。对照组、TAE组、CⅡ-3组PPAR-α阳性分别为4、3、10只,NF-κB阳性分别为2、11、3只,与对照组、CⅡ-3组比较,TAE组NF-κB阳性率、NF-κB mRNA水平和ICAM-1、VCAM-1蛋白及mRNA水平明显升高;与对照组、TAE组比较,CⅡ-3组PPAR-α蛋白及mRNA水平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CⅡ-3可通过拮抗NF-kB的表达,降低ICAM-1、VCAM-1水平,达到减轻炎症反应,降低TAE术后肝损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54.
美洲大蠊对小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的药理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美洲大蠊药材对小鼠酒精性肝损伤的药理作用,为美洲大蠊的工业化生产及临床安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KM 小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6 组:空白组、模型组、阳性组及美洲大蠊药材高、中、低剂量组,其中阳性组按100 mg·kg-1 灌胃给予硫普罗宁,药材高、中、低剂量组分别按6.667、3.333、1.667g·kg-1 剂量连续10 天灌胃给予药材全粉,第10 天给药后3 h,除空白组灌胃等体积水,其余各组灌胃14mL·kg-1 的56毅红星二锅头。禁食不禁水12 h,眼眶取血,测定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酌-谷氨酰转肽酶(GGT)活性。剖取肝脏,测定肝重系数,同时观察肝脏病理组织变化。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血清ALT、AST 活性显著升高(P<0.01),GGT 活性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高、中剂量组GGT、AST 活性明显升高(P<0.05),ALT 活性显著升高(P<0.01),高、中、低剂量组小鼠肝脏病理均有严重损伤。结论:美洲大蠊药材全粉对酒精性肝损伤有一定的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55.
56.
目的 探讨美洲大蠊提取物CⅡ-3调控p16INK4a蛋白诱导卵巢癌细胞SKOV3衰老的作用。方法 通过CCK-8法测定不同浓度和时间美洲大蠊提取物CⅡ-3对SKOV3细胞增殖的作用;运用细胞集落形成实验测定美洲大蠊提取物CⅡ-3对SKOV3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CⅡ-3作用后SKOV3细胞周期的变化;衰老相关-β-半乳糖苷酶(SA-β-Gal)染色检测CⅡ-3作用后SKOV3细胞衰老变化;Western Blotting检测CⅡ-3作用后SKOV3细胞衰老调控分子p16INK4a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 美洲大蠊提取物CⅡ-3可有效抑制SKOV3细胞增殖,最佳作用浓度为80 μg/mL,作用时间为48 h;CⅡ-3作用后,SKOV3细胞集落形成能力下降;阻滞于G0/G1期细胞比例增高,S期细胞比例减少;SA-β-Gal阳性细胞百分比增加;衰老调控分子p16INK4a蛋白表达上调。结论 美洲大蠊提取物CⅡ-3通过调控衰老调控分子p16INK4a蛋白表达诱导SKOV3细胞衰老。 相似文献
57.
钩虫是肠道寄生线虫中危害最严重的虫种,据估计 2010 年全世界钩虫感染人数约 4 亿。 感染人体的钩虫主要有美洲钩虫和十二指肠钩虫,两种钩虫的虫种鉴定在钩虫病的流行病学研究、钩虫病的防治策略制定、临床用药和寄生虫教学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目前实验室对两种钩虫的鉴定方法主要有形态学观察、免疫学检测和分子生物学检测。 本文就两种钩虫的鉴定方法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8.
59.
钩虫成虫寄生在人体小肠内,在人体常见的有十二指肠钩虫和美洲钩虫,引起十二指肠与美洲钩虫病,简称钩虫病。钩虫病的主要临床症状是贫血。1 形态1.1 成虫虫体长约1cm,肉红色,死后乳白色,头端微向背侧弯曲,虫体前端有一圆形的角质口囊,口囊内有成对而对称的钩齿或板齿,雌虫尾部呈圆锥形,雄虫尾部膨大呈伞状,叫交合伞,交合伞内有肌 相似文献
60.
营口造纸厂,每年通过营口港从香港和美国进口约30000吨废纸,废纸捆散装在船舱中和舱盖上,船舶抵港后,由卫生检疫机关做表面消毒后,运往造纸厂。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