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271篇
  免费   1702篇
  国内免费   748篇
耳鼻咽喉   26篇
儿科学   1140篇
妇产科学   126篇
基础医学   1008篇
口腔科学   7篇
临床医学   5479篇
内科学   3818篇
皮肤病学   27篇
神经病学   3440篇
特种医学   1174篇
外国民族医学   51篇
外科学   1019篇
综合类   12517篇
预防医学   2486篇
眼科学   403篇
药学   5597篇
  94篇
中国医学   5286篇
肿瘤学   23篇
  2024年   433篇
  2023年   1505篇
  2022年   1210篇
  2021年   1504篇
  2020年   1281篇
  2019年   1356篇
  2018年   587篇
  2017年   1083篇
  2016年   1125篇
  2015年   1180篇
  2014年   1962篇
  2013年   1754篇
  2012年   2272篇
  2011年   2491篇
  2010年   2032篇
  2009年   2152篇
  2008年   2332篇
  2007年   2176篇
  2006年   2154篇
  2005年   2084篇
  2004年   1911篇
  2003年   1707篇
  2002年   1444篇
  2001年   1299篇
  2000年   1043篇
  1999年   852篇
  1998年   727篇
  1997年   609篇
  1996年   414篇
  1995年   333篇
  1994年   219篇
  1993年   127篇
  1992年   96篇
  1991年   110篇
  1990年   48篇
  1989年   52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991.
本发明专利是一种治疗偏瘫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专刊证号为 ZL00119343.0,它是由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神经内科刘教授依据西医发病机理和治疗原则及祖国医学现代理论,采用微量元素与中、西药配伍,应用最新工艺和神经电生理学现代新技术研制而成的一种预防和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等各种原因所致的偏瘫的中西医结合方剂。  相似文献   
992.
脑卒中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常见疾病,是以猝然昏仆、不省人事,伴口角歪斜、语言不利、半身不遂为主症的一种疾病[1]。脑卒中后肢体痉挛是常见并发症,其中尤以下肢痉挛为主。本研究旨在探讨针刺法配合西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下肢痉挛的疗效,为临床治疗脑卒中后下肢痉挛提供思路。一般资料所有病例均来源于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我院住院患者,共108例,其中男76例,女32例。按随机数字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治疗前性别、年龄、病程、肌张力Ashworth  相似文献   
993.
第三次全国回顾性死因调查显示脑卒中是我国首位的死亡原因,前期的流行病学的调查显示我区是脑卒中高发地区[1],2011年4月我院成立了相对独立的神经内科,缺血性脑卒中是我科主要的疾病谱之一,目前将我科开展的脑卒中健康教育体会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994.
目的 研究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治疗中应用氯吡格雷联合低分子肝素钙的临床价值。方法 90例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两组均接受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观察组另外使用氯吡格雷,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及血流动力学。结果 两组治疗后观察组神经功能评分为(10.15±1.87)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3.48±2.77)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流动力学方面,治疗后观察组血浆粘度为(1.09±0.27)m Pa·s、纤维蛋白原(2.12±0.42)g/L、血小板聚集率(34.58±17.9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31±0.28)m Pa·s、(3.17±0.57)g/L、(50.61±19.88)%,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1.11%高于对照组的48.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氯吡格雷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效果可靠,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使用血流动力学处于稳定状态,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95.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辛伐他汀对缺血性脑血管患者脑血管储备能力的影响。方法将90例缺血性脑血管患者分为常规组、强化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口服拜阿司匹林,对症治疗;常规组患者服用常规剂量辛伐他汀治疗;强化组服用强化剂量辛伐他汀治疗。检测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脑血管储备能力。结果治疗6个月后,常规组屏气指数为1·21±0·13,脑血管储备能力为30·44±5·09;强化组屏气指数为1·54±0·11,脑血管储备能力为36·14±5·13;对照组的屏气指数为0·95±0·11,脑血管储备能力为21·42±5·20。3组患者的屏气指数和脑血管储备能力较治疗前均有一定程度增加,但强化组增加的幅度最明显。结论强化剂量的辛伐他汀对患者CVR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996.
目的探讨化湿解毒通络汤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疗效以及对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8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辅以化湿解毒通络汤治疗。比较患者的治疗效果和血脂水平。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11.58±3.18)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8.54±4.2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有效率为97.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水平分别为(1.23±0.60)、(1.32±0.50)、(4.32±0.60)、(4.60±0.61)、(2.25±0.23)、(2.57±0.53)mmol/L,均较治疗前的(1.44±0.71)、(1.41±0.53)、(4.85±0.87)、(4.83±0.72)、(2.81±0.55)、(2.79±0.66)mmol/L有所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脂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常规药物治疗与化湿解毒通络汤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效果更好,可有效降低患者的神经缺损评分,改善血脂水平,实用性较强,可在临床上广泛推荐。  相似文献   
997.
缺血性心肌病(ICM)是冠心病的一个类型,是心力衰竭的一项重要病因,其诊治已成为临床医学界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1,2].参麦注射液具有养阴生津、益气固脱等功效,用于治疗冠心病、慢性肺心病、病毒性心肌炎等;左卡尼汀主要功能是促进脂类代谢,可缓解因其缺失引发的脂肪代谢紊乱、心肌等组织功能障碍[3].笔者联合参麦注射液和左卡尼汀治疗老年ICM心力衰竭,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98.
目的:总结近年来血管内支架成形材料在脑供血动脉狭窄治疗中的应用情况.方法:由作者应用计算机检索维普数据库中与血管内支架置入治疗脑供血动脉狭窄有关的文章,检索时限2000-01/2010-10.检索关键词:血管内支架成形术;脑供血动脉狭窄;缺血性脑卒中;并发症.纳入标准:血管内支架置入治疗脑供血动脉狭窄的文章.排除标准:重复研究或较陈旧文献.结果:金属内支架进入临床治疗后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效果,但具有一定的致血栓形成性、永久性存留体内、再狭窄仍较高、金属表面难以附载药物等缺点.针对以上不足,近些年对支架材料、构形设计、制作工艺等均作了不少改进,更引人注目的是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覆膜支架的出现和生物学支架概念的提出,使血管内支架又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结论:随着血管内技术的发展,脑保护装置下血管内支架置入已成为治疗颅内外动脉狭窄的主要方法之一,支架技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已显著提高,但仍存在如血栓形成、脑出血、再狭窄以及过度灌注等问题.  相似文献   
999.
目的 探讨前列地尔对老年缺血性肠炎患者复发的预防作用.方法 将82例老年缺血性肠炎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前列地尔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转手术治疗率、病死率及随访1年复发率.结果 治疗组显效37例,有效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2%(40/42);对照组显效22例,有效7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为72.5%(29/40),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治疗组患者的转手术治疗率、病死率及随访1年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前列地尔治疗老年缺血性肠炎患者的疗效明显,并通过抑制血栓形成、扩张血管增加血流量及降低血液黏度来预防患者复发.  相似文献   
1000.
脑梗死是指脑组织局部缺血性坏死或软化,或脑部血液循环受阻,出现缺血、缺氧的情况。该病患者初期可能出现头晕、肢体麻木等情况,长期发展下去会出现肢体活动异常或行动缓慢,若不及时治疗会导致脑死亡。大量研究表明,脑梗死是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多发于中老年人群中[1]。临床治疗脑梗死主要以溶栓治疗为主,但必须在窗口期,且老年患者不适合该治疗方式,故采取有效的健康宣传教育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减少疾病复发对改善其预后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