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696篇
  免费   2173篇
  国内免费   1429篇
耳鼻咽喉   41篇
儿科学   1627篇
妇产科学   190篇
基础医学   1444篇
口腔科学   11篇
临床医学   7731篇
内科学   4246篇
皮肤病学   33篇
神经病学   4552篇
特种医学   2059篇
外国民族医学   59篇
外科学   1510篇
综合类   15725篇
预防医学   3137篇
眼科学   412篇
药学   6556篇
  104篇
中国医学   5769篇
肿瘤学   92篇
  2024年   503篇
  2023年   1761篇
  2022年   1521篇
  2021年   1810篇
  2020年   1528篇
  2019年   1585篇
  2018年   708篇
  2017年   1305篇
  2016年   1365篇
  2015年   1409篇
  2014年   2372篇
  2013年   2178篇
  2012年   2862篇
  2011年   3085篇
  2010年   2576篇
  2009年   2769篇
  2008年   3017篇
  2007年   2733篇
  2006年   2796篇
  2005年   2787篇
  2004年   2501篇
  2003年   2246篇
  2002年   1882篇
  2001年   1681篇
  2000年   1334篇
  1999年   1123篇
  1998年   931篇
  1997年   802篇
  1996年   600篇
  1995年   477篇
  1994年   325篇
  1993年   179篇
  1992年   162篇
  1991年   160篇
  1990年   71篇
  1989年   76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25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评价纳络酮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中的作用.方法35例HIE早期(生后12 h内)开始应用纳洛酮静脉治疗.结果纳洛酮治疗新生儿HIE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纳洛酮治疗新生儿HIE疗效确切,尽早使用可提高HIE患儿的治愈、好转率.  相似文献   
992.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脑损伤的临床观察与治疗观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脑损伤进行临床观察,并探讨治疗观点.方法:对14例中、重度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脑损伤后遗症进行临床观察,包括围产期缺氧情况、临床神经系统症状出现时间及持续时间、惊厥发作、脑电图异常及CT表现.结果:围产期缺氧所致的生后严重抑制状态及神经系统症状43%出现在生后6 h内,症状持续10 d以上者为43%;66%的患儿惊厥发生在24 h内,80%出现脑电图异常,CT表现为脑白质密度减低区.结论:在HIE的不同阶段进行针对性的个体化治疗及早期干预措施,可提高临床疗效,减少HIE脑损伤所致儿童永久性神经系统后遗症.  相似文献   
993.
目的探讨运用神经发育疗法为中心的综合治疗方法对婴幼儿脑损伤进行早期治疗的效果.方法对446例脑损伤患儿早期进行以神经发育治疗为中心的综合康复治疗,并指导家长进行家庭康复训练,并进行临床评估、M法评估、GMFM评估.结果治疗总有效率93.05%、显效67.71%、好转25.34%、无效6.95%,治疗与开始治疗年龄有关,治疗越早,效果越好.结论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脑损伤可提高疗效,重视与开展高危儿保健与监测是降低儿童残障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94.
背景 尽管人们怀疑抗血栓药物的有效性并关注它们的安全性,抗血栓药物还是经常被用于治疗缺血性卒中。近期用于治疗其他血栓栓塞性疾病的经验表明,每日只需皮下给药一次或两次的低分子肝素可能较标准肝素更有效也更安全。方法 我们采用了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比较了两种不同剂量的低分子肝素和安慰剂对缺血性卒中的疗效。发病48小时内的病人被随机分为三组,各自接受大剂量速碧林组(4100AXa1U,每日两次),小剂量速碧林组(4100AXa1U,每日一次)。或安慰剂皮下注射10天。初级结果的评估方法是随机分组治疗后评价6个月内死亡或日常生活的依赖惰况。次级结果为发病10天内死亡、梗死后出血及其他并发症,和3个月内死亡或生活依赖情况。结果 本试验共对2750病人进行了筛选。对其中312例病人随机分组,6个月时306例病人有了结果并进行了分析。45例(45%)大剂量组病人、53例(52%)小剂量组病人,和68位(65%)安慰剂组病人死亡或成为依赖者。低分子肝素的有效性在3个研究组呈明显的剂量依赖性(P=0.005)。在10天时的次级结果没有发现组间特异性。结论 对出现症状48小时内的缺血性卒中病人,低分子量肝素在6个月时对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有效。(N.Engl J,Med.1995;333:1588—93)  相似文献   
995.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脑细胞凋亡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因患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lc ischemic cnccphalopath,HIE)死亡新生儿的脑组织是否存在细胞凋亡情况。方法 收集因HIE死亡新生儿5例(HIE组)及非因HIE死亡新生儿2例(非HIE组),以肺活检穿刺针自前囟穿刺取脑组织,通过HE染色、原位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标记法(TUNEL)及电镜等方法,观察脑细胞病理形态变化,计数单位面积下凋亡阳性细胞数。结果 HIE组新生儿脑细胞在光镜及电镜下观察可见较多凋亡细胞及坏死细胞,TUNEL,染色凋亡细胞阳性率平均约10.90个/mm^2,非HIE组新生儿脑细胞少见凋亡,阳性率约3.50个/mm^2,电镜下细胞结构保存完整。结论 患HIE死亡新生儿脑细胞存在凋亡,从在体研究方面证实细胞凋亡参与新生儿HIE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996.
头孢哌酮钠致过敏性休克并缺血性结肠炎1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1 病例介绍患者 ,女 ,62岁。因慢性支气管炎 2 0 0 2年 3月 2 4日 10时在卫生所静脉滴注头孢哌酮钠 (上海先锋药业公司 ,批号 :0 2 0 3 5 0 ,2 .0g ,溶于葡萄糖溶液 2 5 0mL中 ) ,约 10s后即感口、唇、四肢先麻木 ,继而出现胸闷、心悸、气促 ,旋即意识丧失。拟诊过敏性休克 ,停止输液 ,皮下注射肾上腺素 1mg、地塞米松 10mg。约 2 0min后神志恢复 ,急症转入本院。途中诉上腹不适、恶心 ,排便 1次 ,为黄色稀便。既往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冠心病史。无药物过敏史。入院体检 :体温 3 5 .2℃ ,心率70次·min 1 ,呼吸率 2 5次·min 1 ,血压 80 …  相似文献   
997.
纳络酮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24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柯忠汉 《医药导报》2004,23(2):0106-0106
目的:探讨纳络酮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疗效。方法:将46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24例,对照组22例。两组均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纳络酮0.4 mg溶于10%葡萄糖注射液40 mL静脉滴注,qd,疗程5~7 d。均于出生后12~14 d进行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量表(NBNA)评估。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1.7%,住院天数(9.9±4.06) d,死亡1例,NBNA评分平均(37.21±1.11)分;对照组有效率63.6%,住院天数(14.6±1.24) d,死亡4例,NBNA评分(32.65±3.42)分。结论:纳络酮佐治HIE可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998.
中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葛勤  田华  刘同华 《医药导报》2004,23(2):0111-0112
通过全面查阅、分析近年来有关中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临床应用、药理研究、制剂发展方面的文献,概述中药治疗ICVD进展及发展前景,指出中药治疗ICVD,应根据中医辩证论治原则,不同症候及病程的不同阶段使用不同的组方和制剂,临床以联合用药为主。  相似文献   
999.
舒脉宁注射剂是由人参、莪术、川芎、当归等中药经提取、分离加工精制而成的纯中药静脉注射剂。药理实验研究表明:舒脉宁注射液可改善家兔心脏冠脉灌流量,减缓心率;对KCI所致家兔主动脉条状缩有拮抗作用;有良好的溶栓作用;脑血流图提示可改善家兔的脑血液供给;对脑垂体后叶素所致的心肌缺血有良好的改善作用;能增加小白鼠耐氧时间。临床用于治疗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185例,总有效率为98%,临床观察结果表明:舒脉宁注射液优于脉络宁注射液和心脑通注射液。  相似文献   
1000.
儿童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早期诊断与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儿童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是儿童在生长发育的过程中常见的病症,能得以早期诊断和有效地治疗,迅速康复,不留后遗症是众多家长的迫切希望和要求。1910年Legg-Calve-Perthes等首先报道本病至今已96年,国内文献归纳就有16种名称使人莫衷一是而无所遵从。由于本病是多种因素引起,病变是指儿童股骨头骨骺与干骺区因血流中断引起的结局。建议12岁以前应用儿童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命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